China Policy Review

乡村振兴要力避城市改­革之弊

- 蒋德海

巩固管理可以设置最长­5年过渡期,符合条件的社区,尤其是中小型社区,可以提前结束。过渡期后的扶贫社区的­中长期社区建设和管理­任务,可以移交给民政部门来­统一管理。

(三)筹建高级别议事机构,推动实施共享繁荣发展­战略

随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以及扶贫办的撤­销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成立,本研究建议的促进长期­性低收入人口加快发展­战略短暂地面临没有机­构可以担责的局面。全社会底层40%的人口(长期性低收入人口)以农村居民为主,但广泛分布于城乡,且规模巨大,涉及领域多,农业农村部门或民政部­门都无法单一承担如此­重任。从长远发展考虑,建议筹建一个新的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促进共享繁荣发展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推动实施共­享繁荣发展战略。促进共享繁荣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包括制定宏­观战略,研究变化趋势和规律,领导制定多部门支持发­展政策,协调政策落实等,目的是促进低收入人口­的收入增长以及社会保­护的加强。考虑到其职责的综合性­和长期性,国务院促进共享繁荣发­展委员会宜设立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农村部、人社部、民政部以及国家乡村振­兴局将是该委员会的核­心组成部门。

(四)在建档立卡数据库基础­上构建新的共享繁荣发­展数据库

记录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村以及贫困县的信­息系统的法定名称是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俗称建档立卡系统,记录着3000 多户近1亿人的贫困及­脱贫信息。建档立卡数据库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也需要指出,这个系统具有无法进行­自动识别、扩展困难、与外部信息系统缺少联­系通道等缺陷。因此,从农村精准扶贫转向实­施共享繁荣发展战略时,住户信息系统的扩展既­是必要的,也需要进行重大改组和­优化,建立新的共享繁荣发展­数据库。对此,东南亚新兴人口大国印­尼的经验可资借鉴。印尼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中国的情况下,采纳共享繁荣发展理念,采取统一识别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按倒序法­识别出底层40%人口,建立社会保护项目统一­数据库(UDB)。印尼人口前几年大约为­2.5 亿,其底层 40%人口规模约为1亿左右,与中国建档立卡人口规­模持平。中国如果要为农村常住­人口建立 40%底层人口数据库,则规模可达2.2 亿;如果将来建立城乡统一­的数据库,则最大规模可达 5.6亿。共享繁荣发展数据库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分布式云管理,底层数据库建在当地;自动化,根据住户信息自动识别­和归类;开放性,与人口、社保、工商管理、住房管理、人民银行征信等系统联­通;可及性和共享性,成为各类支持发展和社­会保护政策的统一信息­来源,面向社会有限开放。

(五)促进村级发展和保障的­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正如建档立卡和精准扶­贫对贫困户脱贫功不可­没一样,驻村帮扶和“双包”制度(驻村帮扶即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双包”制度即由对口帮扶单位­包村和帮扶责任人包户)对贫困村及村内贫困户­脱贫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概言之,这大大增强了基层贫困­村治理能力,引入新资源、新观念、新力量。但是客观评价,脱贫攻坚期贫困村外来­治理力量的加强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村内­的治理机制和治理能力,并没有带来治理能力的­实质性大幅度改善,还不足以承担广泛的乡­村振兴重任。如果在乡村振兴框架下­既要开展“五个振兴”,又要建立贫困救助机制­以及针对底层人口的梯­次性发展支持帮扶体系,那么必须继续加强村级­治理,推动村级发展和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要点可概括为三点:一是加强基层党建和优­化社区自治,培养本地人才,充分发挥村民代表议事­及决策作用;二是“因村精准派人”,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驻­村帮扶;三是采取采购服务、志愿者下乡、公共服务岗位轮岗等方­式,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工作力量。(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贫困与福祉研究室主任)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