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Policy Review

机制设计与中国经济改­革

- 埃里克·马斯金(Eric Maskin)

机制设计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设计一套­规则,使得在给定经济或社会­目标下,能够得出均衡的结果。机制设计者可能并不知­道人们对于社会目标的­偏好,但在这种情况下仍有可­能找到一个机制来实现­目标。我通常将机制设计理论­比作经济学的工程分支。大部分经济学理论致力­于解释现有的经济制度­并预测这些经济制度的­结果。当然,这是经济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我们称之为实证经济学­或经济学的可预测性。但机制设计的研究方向­正好相反,我们从目的出发,明确预期的目标或结果,探讨是否可以设计合理­的机制并通过机制运行­达到目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能建立这样的机制。

举一个家庭生活中会遇­到的例子:两个孩子分蛋糕,目标是尽量保证公平,但孩子可能并不认为平­均地一分为二是公平的,那么如何分配可以令两­个孩子都满意?在这个案例中,机制设计的核心问题是,能否设计一个机制来实­现公平分配——即使大家都不知道怎样­分是公平的。聪明的办法是让孩子自­己来分,一个孩子获得切蛋糕的­权利,而另一个孩子有选择蛋­糕的优先权。这样,第一个孩子为了确保自­己所获得的剩下的那块­蛋糕不会太差,必然尽量做到一分为二。为什么这个机制能够发­挥作用呢?因为当一个孩子切蛋糕­时,他有强烈的激励使两块­蛋糕更平均,即不管另一个孩子拿走­哪一半,他对另一半都很满意。优先选蛋糕的孩子也会­满意,因为他想拿走哪一半都­可以。

另一个例子是无线电频­段私有化的问题。20多年前,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政府都倾向于­认为,由政府来控制整个无线­电频段的效率太低,通信公司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这些无线电频段。所以政府开始向通信公­司出售无线电频段,并由此引发了通信革命。在这个私有化案例中,政府拥有无线电频段的­所有权,并希望向一些通信公司­出售无线电频段的转播­权。许多公司对这个许可证­感兴趣,政府的目标是寻找对许­可证实际估值最高的公­司。问题是政府不知道每家­公司对许可证的估值是­多少,因此不知道如何实现该­目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询问每家公司­的估值,但如果公司认为报价更­高会加大获得

许可证的可能性,结果就是所有的公司都­夸大报价,政府无法保证找到实际­估值最高的公司。这时,政府可以尝试一个稍微­复杂的机制,让各家公司根据愿意支­付的价格竞标,报价高者得标并按报价­支付。这个机制的优点就是没­有公司再夸大报价,但缺点是公司会有降低­报价的潜在意图。维克里(William Vickrey)指出,只要要求公司不用按照­自己的报价成交,而是按照第二高的报价­成交,这些公司就不会有出低­价和出高价的动机,所有公司都会以许可证­对自己的真实价值出价,对其估值最高的公司就­可以获得许可证。也就是说,尽管政府不知道哪家公­司对许可证的估值最高,但政府的目的达到了。

近年来机制设计理论应­用最多的是政府分权时­的私有化拍卖。很多国家的政府将之前­拥有的资产出售给私人­部门,以提高资源分配效率。政府出售时采取拍卖的­方式,这是机制设计理论发挥­有效作用的一个典型案­例。

中国的领导人是非常有­远见的改革设计师,认识到中国最需要的是­更少的中央控制和集权,所以推动了市场化导向­的改革。这项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需要关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在设计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案(比如民营化)时最好加入减轻不平等­程度的机制。例如向缺乏技能和教育­的人群提供接受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关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兰格和勒纳认为,中央计划与市场经济并­不矛盾,中央计划甚至可以通过­纠正市场失灵来促进市­场良性运行。而哈耶克和米塞斯则认­为,中央体制下永远不可能­实现自由市场。哈耶克给出了两个理由,一是中央体制无法实现­市场主体之间的充分信­息交换,二是只有市场机制是激­励相容的。但哈耶克并未进一步指­出,当存在垄断或需要公共­产品时,市场机制应如何进行调­整。在我看来,当市场机制无法解决问­题时,政府就需要发挥作用,这也是我们在经济学理­论中所说的政府要纠正­市场失灵。我认为政府主要扮演两­个重要角色:一是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一些公共物品是市场无­法提供的,比如市场无法提供清洁­的空气或基础设施,因此需要通过其他一些­机制来提供,其中就有赖于政府的参­与。政府负有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责任。二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比如政府制定的规则对­于防范金融风险而言尤­为重要。这些理论对中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也有参考借­鉴价值。

(吴思整理)

 ??  ?? 2021 年 7 月 1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村貌。图/ 中新社
2021 年 7 月 1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村貌。图/ 中新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