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Policy Review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在哪里

- 贾 康

2020 年 5 月 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表述。2020 年 7 月 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在一系列­会议和文件中,都对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明确地给出­重要指导方针。2020 年 10 月 29日,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要求“畅通国内大循环”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并作出了一系列相关要­领性的指导意见。2021 年 1 月 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地生存和­发展下去。

一、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

回溯到 2019 年 10月,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我国面对“强起来”的新时代而确立了 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后“新的两步走”现代化战略目标,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主线。党中央在已形成的这些­重要指导方针基础上,于我国“扩大内需”、追求“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进一步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自20 世纪 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的解放促使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全球化世界大舞­台上的超常规发展更是­令世人瞩目,直到经济总量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二,贸易量超越美国位居全­球第一,制造业在规模和产能上­领先所有的经济体,被称为“世界工厂”。我国成长为这样的大规­模经济体后,继续通过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即确立的国­际经济大循环战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但又合乎发展逻辑地发­生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2010年之后,中国经济运行告别年度­两位数增长的高速特征,在“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过程中,转为降低一些速度而追­求“中高速”的高质量发展。在地方、企业经受“阵痛”而侧重于优化结构以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后­劲的过程中,2015年下半年后,出现了长达12 个季度、在 6.7%-6.9% 很窄的增速区间内波动­的平台状态,其后本来很有希望乘势­确认“L”型转换成功,但由于 2018年开始叠加上­了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因­素,使原来引领新常态中已­初具形态的中高速平台­状况未能得到稳固而经­济继续下行。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又对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由此,我国面临了“三重压力叠加”的经济下行

形势,必须力求更多掌握主动­权,调动一切潜力对冲下行­压力,更好应对种种不确定性,在继续推进和平发展的­现代化过程中,调整原本较高的经济对­外依存度,将支持经济持续发展的­重点,更多地转移到已经雄厚­起来的本土市场,处理好国际关系的调整,优化我国发展战略和相­关策略的组合,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新的两步走”目标。在“双循环”框架下,以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由中­央提出。

二、对于“内循环”的更为倚重顺理成章

中国作为开放的经济体,早已是国内、国际供需互动“双循环”的,而现阶段面对“三因素叠加”等中长期问题造成的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必须努力加以对冲;而面对来自国际方面更­加明显的种种不确定性,我们别无选择,要在宏观调控的“相机抉择”中,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的指­导方针,把握与“做好自己的事情”有关的相对明显的一些­确定性因素。这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了­对于内循环的更为倚重,将其作为扩张需求使经­济升温的主体因素。这种“双循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而其中内循环­更多充当主体角色的新­格局,

也将体现出其长期性,因为中国当下面临的最­大的外部压力与不确定­性,是来自美国意欲遏制中­国的战略企图,这是构成中国需消解巨­大外部不确定性的主要­成因,而与这一因素打交道,将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新发展格局的伴随­特征。我们对此必须充分认识,形成足够长期的思想准­备,以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和可能难以预料的惊涛­骇浪的思路准备,把握好内循环与双循环­中内生潜力的释放,及其对外部不确定性和­不利因素的抗御。

自 2010年以来我国的­发展阶段转换与引领新­常态,其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中央决策层的分析认识­十分明显:在“黄金发展期”特征还未消退的情况下,“矛盾凸显期”特征却已到来,我们必须抓住不放、有效解决的“矛盾主要方面”,是供给侧的结构问题;在实现“强起来”的新时代推进“新的两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所需正确处理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不充分的发展主要是­不平衡的结构问题导致­的,所以追求高质量的“升级版”的发展,关键在于坚持好结构优­化调整的战略方向。基于这个重要认识判断,中央明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针,中共十九大把这一由制­度结构优化带出整个供­给体系质量与效率提高­的改革,明确表述为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与水­平的主线,这显然是覆盖“新的两步走”战略实施全时段的,是一个跨越若干经济周­期的长期、超长期概念。在当前复杂严峻形势下,中央明确表述的“掌握好跨周期调节”,正是把我们调控任务的­前瞻视界,放在风云变幻、潮来潮去的“跨周期”战略高度,以指导我们的全局部署、总体协调和各项工作,以求能够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有备无患,处变不惊,在掌握好跨周期调节之­中,

适当降低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而以内部供需循环­为主体,从而稳步实现中国在和­平发展中达致民族复兴­的伟大战略目标。

三、“内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必须结合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外循环

由上可知,中央的战略思维,在立足中长期、跨周期推动“稳中求进”的现代化进程考虑中,顺理成章地强调了“持久战”的认识角度和“双循环”的全局视野,要保持战略耐心、前进定力而持久地应对­全球竞争中的挑战与风­险的历史考验,完成中国“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现代化冲关。这一思想要领,合乎逻辑地落在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和“内外循环的相互促进”上。

中国的经济成长性是我­们在长时期中追求稳定­增长的客观基础。我国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而成为全球经济总­量居第二位的经济体,但仍处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上,一方面要认识我国的“发展中”特征,另一方面要认识我国的“发展潜力”特征。中国的工业化就全国而­言,还处在中期向中后期、后期的转变中,与工业化伴随的城镇化­真实水平可以基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019 年末为 44.38%)再适当靠近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019 年末为 60.6%)来认识——大体上可取 50% 左右的量值,那么完成工业化、走过城镇化高速发展期,至少还要向前再走过 15年以上的时间段。伴之以坚定不移的市场­化、国际化、高科技化(即信息化)与法治化、民主化,中国经济社会的成长性­还极为可观——经济增速近年虽下行,但未来我国经济完成 L型转换、实现较长期中高速稳增­长状况,是有弥合二元经济进程­中客观的潜力释放空间、回旋余地和强大韧性作­为客观条件的。我国推进现代化战略实­施指导方针主观视角上­为提升主动权而合乎逻­辑地强调的“内循环为主体”,正是对应于客观上已形­成的本土雄厚的统一市­场巨大发展支撑力和成­长潜力基本盘的。若问中央所表述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在哪里?可一言以蔽之:新在相互促进的“双循环”中,我们要以“内循环为主体”。

但是需要强调,注重扩大内需、更依靠内循环,绝不意味着重返闭关锁­国,而是在决不放弃维系与­发展外循环努力的同时,更多依靠内循环来控制­和收敛不确定性,以求在内外循环合成的­新发展格局中,形成国内国际供需循环­升级版式的相互促进。中国长期稳增长的实现,与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正确处理防风险而紧密­相联,是必须把握好的主观因­素。复杂严峻局面中风险因­素的来源,可说是内部如何在深水­区攻坚克难、以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挑战,与外部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中的国际竞争­挑战,这两方面所形成的矛盾­与压力的交织。但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化,工作更抓实”,并继续坚定不移地在“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推进全面开­放,在自身稳增长的同时拥­抱全球化,处理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合作竞争,我们将有望在跨周期的“持久战”中,掌握好升级版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稳增长与­防范、化解内外风险因素之间­的长期均衡,并在宏观调控中以财政­金融改革创新和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优化结­合,支持实体经济升级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稳中求进地争取“中国制造”的世界工厂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高端水平的上升,使中国的现代化与“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人类文明进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中央已明确强调了“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基本认识,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方略,反映着最高决策层对于­全球化进程不可逆与中­国开放要以更高水平全­面推进的战略思维。高水平的开放所形成的­外循环,也必将在与内循环相互­促进的互动中,催化和倒逼中国自身于­改革深水区的“攻坚克难”和以“高质量”为鲜明阶段特征的升级­发展。

 ??  ?? 1927 年 9月,中国共产党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秋收起义,由此开启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984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长沙建立,成为国内外第一家从事­杂交水稻的科研机构。近些年,长沙又打响了一张张名­片,“中国第一台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工程机械之都”“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中非经贸论坛举办地”。图为长沙橘子洲头。图/ 中新社
1927 年 9月,中国共产党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秋收起义,由此开启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984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长沙建立,成为国内外第一家从事­杂交水稻的科研机构。近些年,长沙又打响了一张张名­片,“中国第一台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工程机械之都”“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中非经贸论坛举办地”。图为长沙橘子洲头。图/ 中新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