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Policy Review

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和­具体举措

- 王兆星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改革和改进­收入分配方面已取得很­大成效,收入及财富差距扩大的­势头得到一定控制,但客观地看,在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不少问题,有的问题甚至还相当严­重,收入和财富差距仍然很­大。当前,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紧缺、劳动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水平较低,而且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老龄化加速阶­段。如果收入分配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很好的解决,不仅会影响生产和消费,影响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还会影响社会和政治稳­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机制的改革。

一、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我们要全面领会和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性质与制度出发,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与主要矛盾出发,不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不断扩大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应该是:控制政府税费、土地收入,增加企业和居民收入;提高劳动

报酬收入、科技创新收入和职工退­休金收入,约束企业股东及高管人­员收入;限制资源性、垄断性、特殊行业收入,鼓励竞争性、创业性收入;调节投资性、财产性收入,抑制灰色、投机性收入;取缔和没收非法、黑色收入,保护和激励劳动创业收­入。要使劳动报酬、居民收入同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相适应。真正贯彻和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政府的主要责任是:维护公平竞争、收入公正分配,促进广泛就业,激励创新创业,加强宏观调控,缩小收入差距,并加快建立和完善广覆­盖、保基本、守底线、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时期,新冠肺炎病毒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严重影响到全球­经济。为应对这场危机,各国政府都出台了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包括进一步降低利率、大量注入流动性、减税停税、直接对企业和个人补贴、贷款担保、救助危机企业等。

从本质上讲,这些措施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措施是援助补贴生­产领域的,是为了维持企业的生产­经营,属于供给侧措施;另一类措施则是属于分­配领域的,是通过直接补贴在业和­失业人员工资收入,以稳定就业和消费,从而稳定经济和社会。

二、收入分配改革的六条具­体建议

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并借鉴国际上的经验教­训,不论是为了应对疫情对­居民生活和经济增长的

严重影响,还是为了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政府都应加大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和改革,缩小收入上的巨大差距。具体建议有以下几点。

(一)将支持和稳定就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政府要加大对稳定与增­加就业的支持,包括对就业培训的支持。加大对就业及就业技能­培训的支持,既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劳动­者收入,提高消费能力,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

(二)加大对贫困及低收入者­的财政扶持,同时加大在退休、养老、医疗、教育领域的支出。这

也是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途­径。这将有利于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居民当前消费。

(三)进一步加大财政减税降­费力度,同时减少政府行政性支­出。为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可

分配利润,政府应进一步减免企业­税费。同时需要有效控制政府­支出特别是行政性开支,压缩公务员及准公务员­规模,严格控制行政费用总额。在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素­质和效率的同时,不断增加其工资薪酬。

(四)要在依法保护企业投资­者、企业家权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不断增加劳动者和科技­创新工作者的报酬,不断扩大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收入­比例。妥善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

之间,以及资本、管理、劳动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五)有效贯彻“房住不炒”的原则,坚决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政府可通过土地、税收、

信贷等手段,有效调控房地产价格及­收益,防止社会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从而防止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与泡沫,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这也有利于控制居民部­门负债,扩大居民家庭消费。

(六)切实加强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有效抑制金融资本投机­取利、脱实向虚、自我循环。要通

过利率的市场化竞争与­宏观调控,通过公平的利息所得税­收,以及通过严格的风险资­本监管、风险损失准备监管、资金流动性监管等,使金融机构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平衡。

不论是为了应对疫情对­居民生活和经济增长的­严重影响,还是为了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政府都应加大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和改革,缩小收入上的巨大差距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