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Policy Review

发挥财政政策效力,支持畅通国内大循环

- 闫 坤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财政需要在新发展阶段­基于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支持新发展格局的加速­构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畅通国内大循环,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着手。供给侧改革立足于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而需求侧改革则着力于­扩大最终需求的规模,提升消费需求的质量和­层次。这样总体上形成了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改革创新、优化收入分配、提升市场能效等四个财­政政策的着力点。

一、以推进结构性减税为重­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减税降费的关键要聚焦­实体经济的增加值创造­和产出环节,加大减税力度,提升收益水平,鼓励企业设备更新改造­和创新发展。为有效推进生产性减税­并保持政府财政运行的­平稳可持续,可以通过适度增加财产­性税收的办法,以平衡政府的财政压力,更好地保障减税降费目­标的实现。

第一,以制造业企业为重点,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分工细化的减税安排。主要包括将制造业企业­的研发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的­比例由75% 提高到 100% 的安排。并建议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的增值税税率,将税率水

平由 13% 下调到 12% ;对制造业企业购置50­0 万元以下的设备直接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安排扩­大到1000万元,以契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小微企业贷款额度­等。

第二,以推进绿色发展,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目标,加大对环保企业、节能节水服务企业的所­得税减税优惠。可考虑的方案是将提供­第

三方服务的环保和节能­节水服务企业的设备购­置纳入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或装备折旧的同时,对接受环保和节能节水­服务的制造业企业按照­上述扣除或折旧的标准­予以等额的扣除。这种设计可以将接受第­三方服务的制造业企业­的实际税负与自行开展­相关设备投资的制造业­企业的实际税负基本拉­平,以利于专业服务企业的­发展。

第三,以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庞氏投资”风险为目标,抓紧出台房地产税,并更好地实现对生产经­营环节的减税安排。近年来,我国出现

了较为明显的企业平均­利润率曲线与平均利率­曲线运行态势相背离的­情况,这种背离扭曲了我国资­源配置,异化了资产价格,减少了“流量价值”,损害了实体经济的基础­和动力,亟需通过财产税的方式­予以纠正。开征房地产税不仅在社­会民生上具有必要性,在财政经济上也具有较­好的可行性,而如果一再延宕,将导致更加异化的投资­结果和更多的中产阶层­家庭资产负债表流量端­的恶化。除上述原因外,开征房地产税还有筹集­收入,以支持对生产企业、生产环节进一步减税的­效果,

形成更大的减税力度和­减税空间。

第四,以促进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着力推进碳排放税开征,完善环保税收体系。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之路主要包括三­个支撑:一是清洁能源,二是节能减排,三是优化经济结构。从能源结构来看,我国仍是以化石能源为­主的消费大国,同时也是单位能耗水平­相对偏高的国家,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仍占有一定­的比重,市场在竞争和资源配置­中仍未形成合适的绿色­导向和减排支持。我国应抓住有利时机,克服征管能力不足的影­响,立足排放源头,科学核定税额,畅通传导机制,抓紧出台碳排放税,完善我国环保税体系,并形成全链条绿色能源­标志,引导企业科学选用能源。

二、以开展助企纾困为重点,支持企业改革创新

助企纾困是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经济的基本盘,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的关键所在。当前的助企纾困工作,应着力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防范小微企业风险。进一步推进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为目标

的制度性减税。包括: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 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 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第二,把科技作为支出的重点­领域,促进企业创新。财政应着力支持和稳定­国家实验室的建

设运行,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强化。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进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有效实施。中央预算内投资要重点­安排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落实税收、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立足于创新驱动,引导社会资源,共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第三,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支持全链条、全周期的持续创新。财政部门要统筹相关资­金,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继续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实行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的安排,并根据需要适当扩大产­业类型和企业范围。优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继续实施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试点。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推动集成电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加快发展,消除我国的技术瓶颈和“卡脖子”风险。

三、以促进共同富裕为重点,服务收入分配改革

收入分配改革与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最终需求

能力的提高有着直接关­系,并有效激励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深入进行,从而有助于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从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财政政策来看,需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以劳动报酬增长为重点,提升职工工资收入,并促进劳动要素市场的­创新发展。坚持

落实好“十四五”规划的要求,使居民收入增长与国民­收入增长基本同步,并使劳动报酬的提高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基本­同步,着力推动劳动生产率的­增速超过经济的增速。财政政策要着力完善劳­动要素市场,形成对劳动要素的合理­定价和优化配置,提升劳动要素的配置效­率和工作效率,将“用工成本”理念转为“生产要素”的理念,立足于高质量发展形成­劳动要素发展、企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统一。

第二,打通收入和财产,以财产税制为重点,强化收入分配和配置结­构的调节。我国收入分配

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其核心落点是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为实现上述目标和要求,财政政策原来的做法是­着力于收入本身,通过再分配改革来提低、扩中、限高。但从实施情况来看,其政策效果针对限高的­情况并不好,只是限制了体制内工薪­收入较高的群体,而针对真正的高收入人­群则难以发挥真正的调­节作用。改革的方向是打通收入­和财产的关系,针对收入本身保持适当­的税负水平和税率结构,甚至可以明显降低最高­边际税率,但要根据收入的使用情­况,对非生产性的资产投资­征收财产税,在保障收入激励的前提­下,引导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多地投向生产性投资­或消费领域。

第三,以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为重点,优化政府购买服务结构,提高转移性收入水平,改善家庭资产负债表。受到家庭债务负担较重­的影响,

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增速总体不及预期。为有效缓解居民资产负­债表的压力,更好地推进居民消费的­有序扩张,财政政策应着力优化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结构­和质量,加大转移性收入的规模,支持居民收入的有效提­高,缓解消费瓶颈和收入压­力,改善家庭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情况。

四、以开展新基建为重点,着力提升投资端的最终­需求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的基础。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

第一,以推进新基建为重点,积极拓展投资空间。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强高质量项目

储备,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适当放宽发行时间限制,优化债券发行期限结构,合理扩大使用范围,优先支持在建工程,不得盲目举债铺摊子。优化政府投资安排方式,通过资本金注入等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增强投资增长后劲。

第二,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推进“两新一重”等重大工程建设。支持推

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全成本分担机制,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以长期租赁住房和长期­租赁服务为重点,降低租赁业务的整体税­费负担。

第三,加大农业生产性投资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补充投资短板。财政政策要着力加大农­机

购置补贴力度,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农业产业强镇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同时,还要着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 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从过去“一油独大”,到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呈“遍地开花”之势,新旧“动能”转换之间,“油城”大庆正顺应新发展理念,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图/ 中新社
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从过去“一油独大”,到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呈“遍地开花”之势,新旧“动能”转换之间,“油城”大庆正顺应新发展理念,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图/ 中新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