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Policy Review

如何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张卓元

一、市场化改革的三条经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创造了全世界范围­内罕见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从1978 年的 1.8% 跃升到 2020 年的17%,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在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有很多经验和规律值得­研究和探索,我从中概括出以下三条­重要经验与大家讨论。

第一,实施渐进式改革,不搞急转弯。中国市场化改革之所以­取得巨大成果,首先得益于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深化。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在保持经济社会稳­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连续42 年的经济正增长。

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经­历了四级跳的历程:第一步,1979-1984 年,引入市场机制,让经济初步活跃起来。第二步,1984年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开了大门。第三步,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明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第四步,2013年,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成熟、定型、高水平。与不同的改革阶段相适­应,在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宏观经济调控等方面也­展开了市场化改革。

第二,立足国情进行顶层设计,并勇于进取。

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和每­年中央全会通过的决定­集中体现了党对如何开­展市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既立足国情,又勇于进取,不失时机地推进。

第三,将市场化改革的成果惠­及全国人民。开展市场化改革、解放生产力的最终目的­是造福全国人民,让人人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市场化改革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不仅带动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具体体现在:市场化改革带来了买方­市场格局的形成;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生态环境改善。市场化改革到一定程度,就要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必然会降低发展速度,以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这符合经济从低向高、从粗放向集约、从外延到内涵,不断向高质量发展的规­律。

二、怎样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2021年到 2035年,我国仍继续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据测算,我国将于“十四五”后期,跨过高收入国家门槛,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35 年,跨过中等发达国家门槛(按人均GDP 高于 2万美元标准),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经过这两级跳,我国经济发展将再上一­个大台阶。

为实现上述两级跳,我们必须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进一步构建高水平的更­加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不少体制性障碍,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问­题亟待解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完善产权制度,对国有企业来说,主要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国企在创新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要很好地保护非公­经济产权、促进非公有制资本自由­流转,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要素市场化配置也很关­键。只有真正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经济才能实现高质量增­长。在我看来,这是当前推进现代化建­设涉及面比较广的改革­难题。

与此前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改革不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涉­及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多方面,各有特殊的情况和挑战。比如资本要素的配置,近些年来,上市公司注册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土地改革方面,各地正在探索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目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已开始可以入市;劳动力自由流动涉及户­籍制度改革,一些地区已经放开落户­限制。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推进其优化配置,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工程。目前,我国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还处于起步和发育­阶段,市场规模还较小,需要加快推进相关体制­机制建设。

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中尚­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障碍,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深化市场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攻坚克难,不断在关键性基础性的“四梁八柱”的改革上突破创新,更好地发挥综合改革效­能和整体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水平”,应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中。这就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

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政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更加完善、成熟、坚实的制度保障。

在此,有必要继续提出我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一个建议,即中国改革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大力度的“顶层推动”和落到实处。

回顾 4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史,我们曾经有过很好的顶­层设计。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都是非常好的顶层设计。现在的问题在于,如果只有好的规划设计,却不去大力推动实施的­话,再好的顶层设计也难以­完满实现。

当下,“十四五”规划已然开始实施,中国继续奋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上,机遇与风险并存,发展与挑战相随,中国将以更高水平和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来迎­接挑战、化解风险、克服困难、促进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正在继续­加强对改革的领导和推­动,更加重视对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坚决防范改革方案和进­程受到一些部门、地区利益集团和少数既­得利益者的干扰和抵制。同时,尤须强化对“顶层设计”的“顶层推动”和督促落实。只有这样,深层次的改革才能有实­质性的推进。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