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eport

太原“:煤老大”的绿色崛起

- 文︱《中国报道》记者王翔

在“去产能”的大潮中,太原蜕变成为全国产业­升级和能源革命的先行­者。

“有人说你们是‘煤黑子’,我说你们是‘煤亮子’。煤炭工人不仅是山西的­脊梁,也是国家的脊梁。” 2016年1月,李克强总理来到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官地矿,深入300多米的井下,与满脸黝黑的矿工一一­握手,“你们常年在黑暗的环境­下工作,却照亮了他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共挖煤140 亿吨,在中国1/60的土地上,生产了全国1/4 的煤炭,其中70%外调出省。然而在经济转型的大潮­中,煤炭行业开始面临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的问题,怎样让煤炭行业走出寒­冬、打开新局面成为李克强­此次考察的关键。

2015 年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2016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并明确把“去产能”列为2016年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

在“去产能”的大潮中,太原蜕变成为全国产业­升级和能源革命的先行­者。

老矿的蜕变

太原西山,是太原西部山脉——吕梁山 中段东麓的泛称。在山峦深处,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就坐落于此,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西山矿务局,它也是全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

官地矿位于西山煤田前­山区东南部,是西山煤电旗下的10­个矿井中产量最大的一­个,始建于1960年,井田面积104.5平方公里。建矿以来,经过4次提质增效,矿井年核定生产能力达 500 万吨。

在这片土地上,官地人铸就了煤矿发展­史上一个个璀璨夺目的­辉煌。1987年建成全国首­个现代化矿井;1989年生产原煤 413 万吨,为当时亚洲单井口出煤­第一;2005年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全国煤炭工业行业级高­产高效矿井”。

2016年10月,根据中央“三去一降一补”的要求和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公布的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时间进度安排,这口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屡立战功的矿井开始削­减它的产能。据官地矿宣传部部长阙­治淼介绍,2017年,官地矿核定生产能力由­500 万吨削减至 400万吨,顺利实现减产100 万吨。

在官地矿井口入口处,33岁的小王正在对下­井工人进行安全检查。对于煤炭这样的 高危行业,安全生产始终是第一要­务。每天都有上千名矿工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才能­下矿。他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官地矿现有员工 6000余人,早班一个组就有600 人下井,一班工作8小时,矿井是24小时作业不­停歇的。通常,井下有大约1500 名工人同时作业。”

在坑口,《中国报道》记者恰好遇到往井下送­午饭的工作人员,他们每人身上背着一个­大包裹,里面有约20 个矿工的盒饭。“8小时的工时仅仅是指­在井下作业的时间,从入井、换工服、作业到升井,大约需要10到 12个小时。矿下工人的饭菜,都是每天这么背着送进­去,再把吃剩的垃圾背出来,送饭工人一进一出大约­要2 到 3 个小时。”小王说。

在谈及“去产能”的影响时,小王很乐观: “官地矿的‘去产能’工作一直在进行,每年都有一些工人被转­岗安置。为此,集团总公司专门成立了‘双创’中心,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今,在山西焦煤“双创”中心,已有 26家矿工创办的项目。其中有一个是由官地矿­职工创办的“司机之家”项目,该项目打造“互联网+出行”一站式用车服务平台,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