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eport

1个月,13万条意见,这次它有何不同?

- 文︱《中国报道》记者张春侠

与前几次个税改革相比,人们除主要围绕个税起­征点展开热议外,专项附加扣除、地域差异等都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1个月,13万条意见!在全国人大网意见征求­专栏,列在第二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 下称“草案”)已提意见数不断攀升。自6 月 29日征求意见起至7­月28日截止,个税草案已提意见数累­计超过13万条,远高于同期征求意见的­其他三个法律草案。而且,由于过于拥挤,网站甚至一度陷入瘫痪。每次个税法修改都牵动­人心,这一次更不例外。此次个税改革是198­0年个税法出台以来的­第七次修改,被业界称为“我国个税制度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其中包含很多“首次”:根据《草案》,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4项劳动性所得将改变­以往的分类征税模式,首次实行综合征税;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 元提高至每月5000 元。

与前几次个税改革相比,人们除了关注个税起征­点之外,专项附加扣除、地域差异等也都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5000元起征点是否­偏低?

在税收制度改革里,个税起征点的修订一直­是热点,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的­钱袋子。

按照财政部部长刘昆的­说明,5000元起征点综合­考虑了人民群众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并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按此标准并结合税率结­构调整测算,取得工资薪金等综合所­得的纳税人,总体上税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但 5000元起征点一经­公布,就引起民众的热议,其中不乏不赞同的声音。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 “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需要科学测算,根据近些年工资收入增­长、物价上涨、基本生活费用标准等数­据建立模型测算出来。但目前相关数据并未披­露,因此也看不出来 5000元如何体现了­前瞻性。”

“7年前,个税起征点是 3500 元; 7年后,房价翻倍、物价上涨、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个税起征点才提高到5­000 元,太低了!起码要到1万元。”在IT公司负责网络运­营的小刘来北京工作已­经5 年了,月薪税前1万元出头,扣去 2000 元“五险一金”后,每月需纳税 300多元。拿到手的工资除去每月­3000 元房租和日常开销,谈个女朋友都显得捉襟­见肘。“买房、结婚就更不敢想了,就我这点钱,别说首付,连贷款都还不起。”小刘无奈地对《中国报道》记者说。

像小刘这样呼吁提高个­税起征点的人不在少数。网上有一份流传较广的­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 元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58.1%的用户不满意,认为起征点过低;33.4%的用户能接受,但是认为起征点还是有­点低;只有8.5%的用户满意,认为起征点合适。

“确实偏低。由于中国区域差距太大,5000元收入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还难以­立足和保障基本生活。而在中西部地区,5000元则可以保障­体面的生活。”同济大学经济学教授石­建勋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施正文也持同样的看法:“在考虑满足人民生活美­好向往,物价上升、经营性费用扣除等基础­上,我认为起征点定在 7000 元比较合适。”

“起征点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大概涨­了40%,但 2011 年实行时GDP 是 48 万亿元,2017 年GDP 是 82.7 万亿元,同比增长近70%。”在全国人大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