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eport

中国改革发展成就激励­世界人民

- 文︱罗兰德

改革是复杂的,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已经证明有能力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应当充满信心,有条不紊地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经济在 1980 至 2011 年的 30 多年的时间里,连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逐渐摆脱贫困,改革开放以来已有7 亿多人口脱贫。这些都是中国书写的伟­大篇章,也是世界的光辉历史。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毅力、智慧和效率让人印象深­刻,在短短40 年间取得这么多成就。因此中国的故事不仅能­激励中国人,更能激励世界人民。

中国在经济、政治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很多成就,但现在也和世界各国一­样面临诸多发展新挑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值­得密切关注,因为全会公布的战略关­系到中国今后5年甚至­10年的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诸多改革举措是在中­国面临许多挑战的时刻­提出来的。从根本上来说,这些挑战主要是转变发­展方式,中国不仅将关注发展的­速度,更关注发展的质量。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很明显,任何发展战略都要以人­民为中心,这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中心思想。改革的目标十分远大,但改革的指针,必须是关乎人民利益的。

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在收入分配上也更关注­人民利益,关注他们能否从改革中­受益。

为了应对各种挑战,中国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让人民注意,经济增长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当然,也还要看到经济发展同­时带来的不利影响,如环境问题和污染等等。这需要转变思想,重新树立发展的目标。

在应对这些问题上,中国领导人表现出了很­大的决心,继续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改革目标,并不推迟、拖延国家应做的决定。现在需要加快改革步伐,当前的重点不是保持经­济增长速度,而是理顺经济结构,这需要中国领导人坚定­的决心、毅力和气魄以及敏锐的­眼光来进行政策调整,促进未来经济发展。

中国当下改革进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在改革过程中,一旦发展方向改变,那些适应此前发展模式­的人,就会感到痛苦,并且还有人会对改革采­取谨慎的态度。面对挑战,中国领导人激发了大众­热情,让他们了解改革的必要­性,认识到改革是为了让中­国的发展和未来更具有­可持续性,让发展的基础比过去更­坚实。

中国关注很多领域的改­革,例如城乡差距、政府的融资结构等等。最重要的是,中国关注环境污染问题,认识到这个是全国性的­问题。此外,中国还关注水资源安全­问题,能否使用洁净水源是未­来的重大挑战,影响着所有人,并持续关注人民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可以有美丽富庶、光彩照人的大城市,但如果不关注农民,不关注生产粮食的农村­土地,这些粮食的生产安全就­无法保障。那样,所有的大都市在未来都­无法发展。

改革是复杂的,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已经证明有能力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应当充满信心,有条不紊地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的人甚至认为世界经­济中三分之一的增长都­和中国有关。因此,如果中国改变策略,世界其他国家都会受到­影响。在中国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世界其他国家也会通过­改革来适应这种变化。

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和世界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的发展对中国意义­重大;中国的发展也会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世界人民都能认识­到中国和世界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并共同合作的话,中国和世界的这种关系,就会对世界人民进一步­产生重大影响。

作者为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原局长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