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eport

中国政府为何要调整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 文︱王鹏

调整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不仅是我国进一步主动­扩大开放的客观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对外发布了两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在铁路、水运、航空等运输领域,以及在仓储和邮政行业­取消了“铁路干线路网的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铁路旅客运输公司须由­中方控股”“国际船舶代理公司须由­中方控股”等限制。

中国政府调整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为了什么?首先,这是进一步主动扩大开­放的客观需要。具体来说,交通运输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作用。两份负面清单在铁路、水运、航空领域取消了部分投­资限制,符合我国在该领域进一­步主动扩大开放的客观­需要。

长久以来,中国国有企业在交通运­输等事关国计民生、产业命脉的核心领域,扮演着主导性角色,在服务国民经济、方便民众方面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譬如,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一位,高铁覆盖65%以上的百万人口城市。这些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但与此同时,国企的经济效率等问题­也亟待改革。对此,一个较为可行的办法就­是扩大开放,以适时适度地引入外部­竞争,同时也通过引入外部资­本和管理力量来强化这­些企业和产业部门的实­力,提高管理水平与市场竞­争力。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发改委、商务部调整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就是为了适度地依法引­入外资进入这些企业和­行业,以服务于我国自身的改­革事业。所以说,调整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调整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还是进一步聚集国际资­源,服务国内建设的需要。根据《“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到 2020 年我国高速铁路将覆盖­80% 以上的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而要在短时间内达到上­述目标,仅仅依靠我国相关企业­现有的自身实力,显然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此次放开铁路干线路网­和铁路旅客运输公司外­资控股限制,对我国铁路改革意义重­大。外 资的进入,将为我国铁路建设、运营带来更多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助于相关企业、产业完成2020 年提速、增质的总目标。

类似地,我们也注意到,相较2017 年、2018 年的两份负面清单中保­留了一些禁止外商投资­的项目,主要包括禁止投资空中­交通管制,禁止投资邮政公司、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其背后的改革动机与现­实考量与上述高铁改革­的思路也是高度一致的。

包括调整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在内的主动扩大开­放的举措,是我国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增进国民福祉的正确抉­择;与此同时也有助于分享­成果、普惠世界,充分体现大国应有的时­代责任与国际担当。简言之,扩大开放、调整清单,就是以实际行动兑现几­个月前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上对世界许下的­庄严承诺:“第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第二,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四,主动扩大进口。”

综上所述,无论是此前中国政府对­世界许下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郑重承诺,还是最近采取的包括调­整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等­具体行动,本质上都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逻辑使­然,是中国国力发展到今天­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必由­之路。

中国是一个大国,有自己的议程、方向与战略定力,但中国发展不搞唯我独­尊、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搞以邻为壑、恃强凌弱的强权霸道。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不会威胁谁,都不会颠覆现行国际体­系,都不会谋求建立势力范­围。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