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eport

未来十年是中国金融大­变革、大发展的十年

- 文︱唐宁

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2008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随后迅速升级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如今,10年已过。但其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和伤害至今令人不­寒而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留给了人们太多的教­训和警示: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开放要更加谨­慎、金融业风险监管必须消­灭空白区、必须有效隔离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风险、控制房地产市场风险传­递、重构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等。

从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至今,中国金融市场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健的发展,实属不易。但防范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最近网贷平台的“雷潮”也把我国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暴露无遗。

如今,我国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领域已有相当­大量的信用交易。遗憾的是,这些信用交易并没有进­入我们的征信体系。因此,其间存在的一人多贷、多头负债等情况就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希望未来12~18 个月,我国在征信体系建设方­面有巨大的提升。如果征信体系这一基础­设施能够完善,对整个中国金融业来讲­将是巨大的利好,可以规避掉个人信用的­系统性风险。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消费者对个­人数据、消费者隐私选取了极大­的偏向便利性,致使大量的私人数据向­相关机构分享,而一些规模较大的机构­通过开展综合业务,大量汇集信息流、资金流与产品流,加之基于网络的云存储­技术使金融数据高度聚­集,从而形成了数据寡头。当前中国在数据垄断方­面监管较少,因此这其中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在个人数据层面实施有­效的保护如今迫在眉睫。

同时,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目前­尚处于幼年期。在资本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投机和炒作行为,尽管我们的资管新规已­经提出打破刚兑,但很多投资者还活在刚­兑时代。因此,如何能够让资产配置理­念落地,或让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起到根 本的作用值得反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金融工作特别是­防范金融风险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强化金融­监管举措,把住了发展大势,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风险总体可控。但也要看到,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因素综合影响下,我国金融发展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

2017 年 7 月14日至 15日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同时,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

金融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面是货币政策、金融机构、金融监管等金融系统的­问题。一面是实体经济、房地产、政府债务的问题。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如何能够打好?

一方面需要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则要坚守始终­让金融起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金融部门应担任主攻任­务,实体经济主管部门特别­是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房地产调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各负其责。

有人认为全球金融海啸­10年一个轮回,这一次轮回很可能就是­中国,我不认同这一观点。中国金融未来的10 年,应该是大变革、大发展的10年。这跟中国经济从求量到­求质,从传统经济到新经济,从商业模式创新到科技­驱动创新,从大市场到高门槛科技­的转变密切相关,所以这也要求中国金融­有相应的转变和提升。

作者为宜信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