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eport

为什么说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 文︱《中国报道》记者徐豪

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迈过90­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6.6%,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1 月 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2018 年中国经济运行成绩单。经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 90030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

继 2017 年突破 80万亿元大关后,我国GDP 再次攀上新台阶。“总的来看,2018年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

“稳”字当头,GDP总量首破90万­亿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GDP总量首次突­破 90万亿元大关,且稳居全球第二位。

“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持续显现,‘稳’字当头显示出来了中国­经济的韧劲和行稳致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

过去的一年,全球经济继续在深度调­整中前进,遇到的风险和困难逐步­增多,我国国际国内面临的形­势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从经济增速看,按可比价格计算,2018年 GDP比上年增长 6.6%。6.6% 的增速水平,实现了 2018 年年初确定的“6.5% 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这个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居首位,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在80 万亿元的基础上,6.6%增速的增量接近8万亿­元。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 亿元,增长 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 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占 GDP的比重达到 52.2%,消费对 GDP的贡献率为76.2%。

从进出口看,货物进出口总额 305050 亿元,比上年增长9.7%;贸易总量首次超过 3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保持世界第一;数量增长,结构优化,进出口稳中向好的目标­较好实现。外汇储备在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中国经济运行的“稳”,还充分表现在物价、就业、收入等与民生相关的指­标上。

从就业和收入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 1361 万人,比上年多增10 万人,连续 6年保持在 1300 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保­持在 4.8% 至 5.1% 之间,实现了 2018年年初提出的­低于 5.5% 的预期目标。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6.5%,而且这是在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达到1.3 万亿元的条件下实现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1.8%。

从收入指标看,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228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快于人均GDP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9251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

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支撑条件不­断改善

如果说“稳”可以从宏观数据上直观­地体现的话,那么“进”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立群向《中国报道》记者分析说,“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优化。特别是工业制造业的升­级态势,去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一年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3.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是持续快于工业增加­值增长。“新产品、新业态在不断发展,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光纤、智能电器等产量大幅增­长,重大工程、重大科技成果取得新进­展,比如成功完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等等。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我认为‘进’的重要表现,是和高质量发展相互呼­应、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表现。”张立群说。

二是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张立群表示,去年在很多方面,比如放管服的改革,取得了成效,世界银行发布了以全球­190 个国家和地区为对象调­查营商环境完备程度的­2019年版报告,中国营商环境在190 个经济体中名列第 46位,较上年大幅提升32 位。在产权保护制度完善、要素配置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财税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对外开放也在进一步深­入,包括自贸区范围在持续­扩大,海南打造国际自由港已­经开始起步。

三是三大攻坚战取得了­积极进展。比如脱贫攻坚的成效,2018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2800万人易地搬迁­顺利完成,有 280个贫困县顺利脱­贫摘帽。还有污染防

治,全国 338个地级以上的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2018年万元 GDP能耗比上年下降 3.1%,实现了下降3%以上的预期目,标绿色发展更扎实。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约1.3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继续优化。”张立群说。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增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过去几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逐渐取­得成效,产业出清将带来高质量­发展动力。我国科技研发能力逐渐­增强,越来越多领域逐渐接近­或达到全球前列,技术创新也带来新兴产­业崛起。科创板有望成为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区域协调发展也带来产­业联动效应,将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空­间,促进投资和消费等内需­发展。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东­方学教研室主任阿列克­谢·马斯洛夫表示,中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激­发市场活力,例如通过减税降费释放­流动性,帮助中小企业减负,改善经营环境等,这些政策因素都对经济­发展形成良好支撑。

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江原规­由认为,中国采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税降费、扩大内需等政策,正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韧性和潜力。在全球经济周期性压力­加剧的大背景下,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其经济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支撑 6.5%左右增速的数据都是匹­配的”

不过,对于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6%,增速高居五大经济体之­首,境外一些机构和媒体却­分析,中国经济实际增长只有­4.1%,甚至更低。

张立群认为,这种论调不值一驳。“他

们对比发达国家,6%是很高的增长了,但中国情况与发达国家­不同。实际上,中国经济过去多年都是­在8%以上速度的增长,现在7%以下,从中国经济本身运行的­情况来看,确实有些情况和困难会­表现出来,但中国的经济运行基本­面是非常好的。”张立群向《中国报道》记者表示,这个“反差”也在于持这种论调的人­对中国经济观察的比较­短,对中国经济了解得不是­很清楚。

“我们把对中国经济观察­的时间放长一点看,近 20 年、30年,我们看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的规模、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总量的统计、GDP增速统计,是实实在在反映在老百­姓的生活上的。如果看到这些,关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统计的质疑,都是会不攻自破的。”张立群说。

“中国经济实际增速究竟­怎样,还是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2018年,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

2019 年 1月初,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的《全球经济展望》,预计 2018 年中国经济增长6.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等对中国 2018 年 GDP 增速的预测值为 6.5%〜6.6%。“这些国际组织的预测应­该说有可比性和说服力。”孟玮说,中国经济拥有巨大的发­展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我们不追求高速度,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但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有潜力、有能力保持合理区间的­增长。”

孟玮分析说,从实物量数据看,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6.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这是 2012年以来的最高­增幅;煤炭在严控新增消费的­情况下,消费仍增加1.5 亿吨左右,天然气更是大幅增长4­00 多亿立方米、增速 17%以上;全年全社会货运量增长 7%左右,其中铁路货运量增长 9.1%。实物量指标是经济增长­最直接的反映,这些实物量数据可以有­力支撑全年经济增长数­据。

“从关联数据看,看三大产业,2018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 7.7%,一产增加值增长 3.5%。看三大需求,2018 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全年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增长9.7%。看就业和收入,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61万人,比上年多增10 万人。前 11 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6.5%,而且这是在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达到1.3万亿元的条件下实现­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1.8%。2018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孟玮表示,无论按照GDP 核算 3种方法的哪一种来看,支撑 6.5% 左右增速的数据都是匹­配的。

应对下行压力,增加有效投资、提振内需

“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前进中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宁吉喆说。

宁吉喆表示,过去一年起伏跌宕,金融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全球投资大幅下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及单­边主义盛行,这都对我们已经处于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相当于GD­P的三分之一的大经济­体产生影响。国内环境也在变化,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还在凸显。同时,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当­中,有转型之痛,也在变化。变中当然就存在着矛盾、挑战和困难。

“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下,我们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是很不容易­的,成绩来之不易,当然问题也必须高度重­视。”宁吉喆说。

“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综合来看,国内经济的变数不少,但更主要变化还是来自­外部,比如中美关系的变数,直接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外部条件和运行的一些­变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世界经济的重新洗牌,在重建中出现冲击,比如 WTO规则的变化。我们不能一味消极指责­不确定的变化,而是要想办法解决,相应积极调整国内政策。”

张立群表示,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是2019年开年面临­形势严峻的一面,这个“变”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的­增速下降,比如投资的增速,2018 年从 1—2月份的增速 7.9% 降到 1—12 月份的5.9%;消费的增速从年初9.7% 降到 12 月份的8.2%;外贸出口在去年11 月、12月份增速下降显著,11月份增速是5.7%,这与 10 月份 15.6% 相比是一个大幅下降,12月份是-4.4%。需求增速显著下降,必然给 2019年开年带来困­难,对企业来说,市场订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内需外需都下降,订单减少,那企业的销售困难就会­显著加大。

“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需求增速下降以及导致­的经济增速下降,供给受到的压力加大,如果各种产品包括高质­量产品销售不动的话,会影响到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所以,2019年开局要着力­提振内需,稳定总需求,增加有效投资。”张立群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向改革要动力,社会政策要强化兜底保­障功能,实施就业优先政策。“这些稳增长的宏观政策­要落实好、落实早,尽快见到实效,为全年经济逐步维稳回­升创造好的条件。”

 ??  ?? 2018 年 3 月23日,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工人在复兴号动­车组生产线上工作。
2018 年 3 月23日,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工人在复兴号动­车组生产线上工作。
 ??  ??
 ??  ?? 2018 年 11 月3日,工人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石桥工业园一民营­新材料企业车间劳作。
2018 年 11 月3日,工人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石桥工业园一民营­新材料企业车间劳作。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