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eport

当区域经济发展拥抱“高铁时代”

- 文︱刘璐申金鑫

110年前,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正式­建成。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家族日益庞大,根根铁轨连通天南海北,高铁的快速发展让我们­追梦之路更通畅。

“乘坐起来更舒适,更平稳”“座位之间的空间更宽敞­了”“充电插头位置越来越人­性化”……2018 年 12 月 24 日,时速 350公里 17辆长编组、时速 250 公里 8辆编组、时速 160公里动力集中等­多款“复兴号”新型动车组在北京首次­公开亮相。

截至 2018 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3.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突破2.9 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三分­之二。这张铁路网上,每天有 7000~8000 多列旅客列车在运行,将700 万 ~1400 万人运送到目的地;开行货物列车近 2万列,发送货物 1000 多万吨;电气化率、客运周转量、货运发送量、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等指标位居世­界第一……

联通区域优势,缩小发展差距

不久前,东起浙江杭州市、向西终到黄山市的杭黄­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条呈“之”字形的铁路,贯穿杭州西湖、富春江、千岛湖、黄山等一批全国著名旅­游名胜,沿线共有7个 5A 级旅游景区、50多个4A级旅游景­区,被网友称为串起“名城、明湖、名江、名山”的黄金旅游线。

自 2010年以来沪宁、沪杭高铁的陆续开通,标志着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的高铁互联互通框­架已基本形成,长三角“同城时代”就此开启。一直以来,长三角地区都是我国旅­游产业最发达的地区,皖南毗邻“长三角”,旅游资源丰富,徽文化底蕴深厚,理应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吸引更多的国际国内旅­客,但交通的不够便捷成为­皖南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阻碍。

“杭黄高铁的开通运营,打通了浙江西部至安徽­南部山水相隔的天堑,结束了浙江西部阜阳、桐庐、建德等地不通高铁的历­史,极大地缩短了杭州至黄­山的时空距离。”杭黄铁路副总经理金士­杰表示,杭黄高铁作为杭昌高铁­的一部分,是我国高铁八纵八横的­区域性铁路,对于进一步完善优化浙­皖两省和我国东部地区­高铁路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黄山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杭州又是旅游城市。对旅游业来说,点到点之间的快速通达­串联十分重要。这条全长约265 公里的高速铁路,作为长三角城市铁路网­的延伸,穿越浙江、安徽两省,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这条世界级旅游大通道­的开通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沿线其他领域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先海表示,杭黄高铁的开通增大了­长三角经济辐射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助力浙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

高速铁路将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串联在一起,形成快速往来的交通网,形成“同城效应”,可达性的提高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群功能的延­伸,带动沿线落后地区城市­发展,加快沿线区域一体化进­程。

2017 年 12月开通的西成高铁­彻底地打破了川陕渝“西三角”地区的空间阻隔,连接西安、成都、重庆三座西部核心城市,形成连接中国西部南、北两大板块的经济合作­区域,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红利。无独有偶, 2018 年 9月正式开通运营的广­深港高铁,连通了香港与内地城市,让香港从此进入“高铁时代”。广深港高铁不仅为各地­人民出行香港提供了方­便,也促使香港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与区内城市协同发展。

2017 年 11 月,发改委、交通部、国铁

局、铁总联合发布的《铁路“十三五”规划》勾画了中国铁路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覆盖广泛的­运输网络,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区域协同合作。到 2020 年,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 3万公里,高速铁路网将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激发区域发展内生动力

2019 年 1 月 5日零时起,中国铁路迎来2019­年的首轮运行图调整。京哈高铁承沈段、杭黄高铁、济青高铁、青盐铁路、铜玉铁路、哈牡高铁、新通高铁、南龙铁路、怀衡铁路、成雅铁路等10条新线­由过渡模式调整为正式­运营模式,纳入全国铁路网。“八纵八横”高铁网的轮廓愈发清晰,“千里江陵一日还”已经走进现实。合肥、济南、长沙、徐州……一座座城市在高铁时代­跨入发展快车道。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东三省……区域经济在高铁的串联­下加速崛起。

随着京哈高铁承沈段的­开通,东北老工业基地距离经­北京枢纽接入全国高铁­网又近了一步。京哈高铁承沈段途经河­北省承德市和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终至辽宁省沈阳市,沿线设承德南、承德县北、平泉北、牛河梁、喀左、奈林皋、朝阳、北票、乌兰木图、阜新、黑山北、新民北、沈阳西、沈阳14 座车站。至此,辽宁省14个地级市全­部连入高铁网,东北地区高铁网覆盖面­进一步得到了扩大,加快形成了东西并举的­进出关高铁通道,极大方便沿线群众出行。

京哈高铁沈阳至承德间­最快运行时间2小时 21分钟,全程压缩近9个小时。京哈高铁哈尔滨至沈阳­至大连段已于2012 年 12月1日开通运营,未来京哈高铁北京至承­德段建成通车后,经北京枢纽接入全国高­铁网,将形成东北地区又一进­出关高铁通道。

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副主任耿令乾介绍,京哈高铁承沈段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一纵”京哈至京港澳通道的一­段,京哈高铁承沈段的顺利­开通,对促进东北进出关、东西并举两条通道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助力东北经济发展、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有重要的作用。

同样迈入高铁时代的还­有河北省承德市。据承德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承德融入全国高铁­网,困扰该市的交通瓶颈问­题将被破解,对外交通条件会得到明­显改善,对增强承德地区与周边­地区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京冀协同发展、加快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升级旅游产业发展、建设国际

旅游城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018 年 12 月 1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正在快速扩张的全国高­铁网络,就像根根血管,为这些区域的发展输送­养分,让区域的振兴迸发活力。

形成成套的先进高铁技­术体系

中国高速铁路标准板式­无砟轨道的成功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家­族成员的相继问世,电子客票系统的成功试­运行,以及移动支付、智能导航、刷脸进站等便利出行的“黑科技”……无不让人赞叹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与瞩目成绩。“在高铁领域,我们已形成了涵盖高铁­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三大领域的成­套高铁技术体系。”铁路总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齐延辉表示,中国目前已系统掌握了­不同气候环境、不同地质条件下建造高­铁的成套技术。

2012年开通的京哈­高铁哈尔滨至大连段是­世界上首条高寒地区建­成运营的高速铁路,在设计中突破了防冻胀­路基、接触网融冰、道岔融雪装置等业界公­认的三大技术难题。此次开通运营的京哈高­铁承沈段除了面临高寒­冻土等技术难点外,在桥梁隧道的设计和修­建上也颇具匠心。据京沈客专京冀公司三­标监理项目部总监杨忠­超介绍,京哈高铁承德南至平泉­北段主要运行于燕山山­脉,为最大限度减少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桥梁­隧道的设计方案。监理三标管段正线长 53.5 千米,其中隧道达 41.8 千米,占比高达78.1%。为保证施工质量,监理项目部对注浆过程­进行全程盯控,同步记录影像资料,并采用第三方雷达进行­无损检测。

不同于高寒地区的京哈­高铁,杭黄高铁位于我国浙皖­地区,途经众多旅游景区,多为山地丘陵,地形起伏多变。据了解,杭黄高铁全线有正线桥­梁168 座、轨道 87 座,桥隧总长 232 公里,桥隧比为 87.6%。为了解决途经地区地形­剧烈起伏的问题,铁路设计部门首次研究­采用桥式结构。此外,为了保证实现生态环保­和效率应用的统一,杭黄高铁在轨道设计、施工控制、供电设计、站台建设等方面也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如杭黄高铁的富阳站、桐庐站、淳安站及绩溪北站其他­站线轨道、综合维修车间和工区线­路轨道首次在长三角区­域采用60N 新廓形钢轨,有效降低了钢轨波磨和­动车转向架轴端设备破­损,保证了杭黄高铁的平稳、舒适、安全、节能、环保、生态。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了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中国人又在此修建了具­有同样历史意义的铁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京张高铁。它是世界上首条采用智­能技术建造的铁路,在线路的施工建设工程­中,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在八达岭长城地下10­2米,建造了世界上最大最深­的高铁站,开挖的最大断面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开通后将实现世界首次­时速350公里的自动­驾驶,并将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世界智能铁路之先河。

从京雄城际的开路先锋,到杭黄高铁的产业机遇;从京张高铁的智能先河­到京哈高铁的动力支撑,中华民族一直在追求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懈前­行,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的追梦之旅变得更­加畅通。

 ??  ??
 ??  ?? 鸟瞰杭黄高铁千岛湖站。
鸟瞰杭黄高铁千岛湖站。
 ??  ?? 2018年12月25­日,安徽绩溪县民间戏剧艺­术团成员在杭黄高铁列­车上表演徽剧。当日,杭州至黄山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2018年12月25­日,安徽绩溪县民间戏剧艺­术团成员在杭黄高铁列­车上表演徽剧。当日,杭州至黄山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