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新判断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 文|刘海涛

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长河 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是一个重大 的事件。中共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 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取得的 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 史性变革,中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 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 展阶段。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 “7·26”重要讲话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历史方位做出的新判­断。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理论的新发展也­集中体现在习 近平的系列重要讲话之­中。深刻理解其 科学内涵,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发展的思想基础。

新的历史起点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起点和新阶段 的重要标志。习近平在“7·26”重要讲 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 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 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 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 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 了中国方案。 新飞跃。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唤 醒了沉睡的中国,中国的仁人志士也开 始了现代化的追求。但在此后10 0多年 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步履 蹒跚、久经磨难。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均未取得­成功,是十月革 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 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此为­指导成立 了中国共产党,从而给古老的中华民族 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他们认识到, 必须通过革命扫清现代­化道路上的旧制 度障碍。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 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从此 站起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社­会主义 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并以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创和发展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 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新境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并­非 一帆风顺。1956年,中国确立了社会主 义制度,但主要沿袭了“苏联模式”。随 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历­史环境的变迁, “苏联模式”的积极性发挥殆尽,最终 演变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旧体制 障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 主义阵地在苏联东欧失­守,是谓“苏东 剧变”。但是,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因此­中 断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实­践,而是通过改 革开放实现了社会主义­从“苏联模式” 到“中国特色”的新发展,开辟了社会主 义的新境界。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 践的主题。这个事实向人们昭示,社会 主义并非“苏联模式”一座“独木桥”, 还有更加宽广的道路等­待和需要共产 党人去开拓。 新贡献。现代化起源于欧洲资本­主 义的历史进程之中。因此,在一些西方政 治家和学者的眼里,任何偏离资本主义 道路的做法都是“发展的缺点或错误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无疑 对西方的价值观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印度学者阿什瓦尼·塞斯曾对中国和印 度两国的制度进行过比­较研究,引用了 这样几个说法: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 特·杜勒斯在其1953年­的印度之行后说: “这两个国家之间正在进­行一场竞赛, 来验证自由方式和警察­国家方式到底哪 一个能实现更好的社会­进程。这个竞赛 直接影响着这两个国家­的8亿人口。长 远地来说,竞赛的结果将会影响到­整个 人类社会,包括我们自己。”—在杜勒 斯看来,印度是自由社会,中国则是警察 国家,显然这种观念带有强烈­的反共色 彩。而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 表达则更为客观,用词更为准确。他在 1954年也同样直率­地写道:“现在我们 最感兴趣的国家是印度­和中国。我们的 政治和经济结构显然不­同,但是我们实 际面临同样的问题。未来将会证明,哪 个国家、哪种治理模式将在各方­面取得 更大成功。”半个世纪后,时任印度总 理曼莫汉·辛格在独立日讲话中,回答了 尼赫鲁关于未来的提问:“从独立到现 在已经大约60年了。60年只是古老文明 史的一个短暂的瞬间,但对于一个年轻

的国家来说却是漫长的。在这60年中, 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欧洲的帝 国消失了,新的力量在亚洲出现。”“看 看中国的今昔 我在怀疑我们是否发 挥了自己的所有潜能。”(参见王新颖 主编《奇迹的建构:海外学者论中国模 式》,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258 - 259页。)中国共产党人尊重各国­的历史 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 多样性的现实,主张世界各种文明和社 会制度长期共存。但毫无疑问,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对人­类进步事业的新 贡献。

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 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 合上进行思考,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 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

新的责任担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 阶段,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出了新 的要求。习近平在“7·26”重要讲话中 强调,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国发­展的阶段 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 的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 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 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就是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责任担当。 树立“四个自信”。牢固树立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信、文化自信,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 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的思想前提和精 神动力。“四个自信”不是自负,而是建 立在对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深刻理解 基础之上。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历 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华 民族5000年的悠久­文明都告诉我们,只 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 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革命、 建设、改革的进程中,经过反复比较和总 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 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 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 代价,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 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 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 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 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 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 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 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一脉相承,是科 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 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 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 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 就是“四个自信”的客观依据。 坚持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 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全党必须全 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 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有 丝毫偏离和动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 线也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获取了新的 内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 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提高发展 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物质 基础。四项基本原则,根本是坚持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推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高度重 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强调理论必须 同实践相统一。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 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习近平在 “7·26”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推进­理论创 新的任务,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 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 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 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因此,作为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总结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推 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深 化。因此,应深入考察党领导人民­所进 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尤其是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研究马克思 主义的源流关系,尤其是在当代中国的 新发展;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 经验,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治国 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中不断总 结实践经验,提炼新的概念,探讨发展 趋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 供学理支撑,全面准确地学习宣传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最新 理论成果,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的责任担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