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温暖的“被动房”

北京市昌平区延寿镇沙­岭新村是全国首个超低­能耗整村农宅示范项目。在国外, “被动房”也称超低能耗建筑,被业内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建筑之­一。

- 文| |

北京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 来的早了一些,“十·一”国庆黄 金周刚过,大风和降温就相继造 访,让市民们措手不及。2018 年 10 月 10 日,北京最低气温降到 4℃,然而在北京市昌平区延­寿 镇沙岭新村村民韩志齐­的家里却 是温暖如春,室内的温度监测器 显示为“21℃”。“这是开着门窗 通风呢,如果把门窗关上,室内 温度可能会更高。”韩志齐对《今 日中国》记者说。 这座建筑面积将近 400 平方 米的房子,在没有使用暖气、空调 等取暖设备的条件下,室内温度 居然可以达到 20 摄氏度以上。 韩志齐说,这是因为房屋采用了 多种节能技术建造,是名副其实 的“被动房”。

“被动房”与中国的渊源

在国外,“被动房”也称超低 能耗建筑,被业内认为是目前世 界上最先进的节能建筑­之一。其

的渊源。” 19 8 7 年,中国实行改革开 放后,一切都是全新的。当时,为 了改善中国南方不供暖­地区人们 的居住条件,中国政府邀请瑞典 隆德大学研究低能耗建­筑的世 界知名专家博·亚当姆森到中国, 研究中国南方不供暖地­区的建筑 保暖问题。 回国之后,亚当姆森和他的 学生—来自德国的沃尔夫冈·费 斯特博士共同进行低能­耗建筑项 目研究,并于 1988 年首先提出 “被动房”理念和完整的建筑技 术体系,并找到了被动房的最佳 技术组合。1991 年,第一栋“被 动房”建筑建成。此后,费斯特于 1996年成立德国被­动房研究所, 并相继提出一系列“被动房”标准。 时至今日,德国被动房研究中心 已经成为被动式建筑研­究领域的 权威机构。“值得一提的是,费斯 特把技术标准、研究成果完全开 放,提供给全世界需要的人­们, 同时协助、辅导厂家改进产品。” 陈守恭说。 陈守恭介绍,中国的超低能 耗建筑发展起步于 2 0 0 7 年。 当时,在中国政府与德国能源­署 合作的一些国际项目中,德国能 源署就开始推荐采用“被动房” 技术,“被动房”技术从此进入 中国。 自 2 0 0 9 年 起,中 国 住 房 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促 进中心与德国能源署在­中国推 广建设“被动式低能耗建筑”。 2 011 年 6 月,中国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与德国交通、建设和城 市发展部签署了《关于建筑节能 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技­术合作 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明确了发 展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以­最大限 度地降低建筑用能需求­的合作 重点。在中德双方技术人员的­紧 密合作下,从人员培训、方案设 计、材料产品选择、施工工法到 验收检测全方位地探索­适应中 国当地条件下的建造被­动式房 屋的解决方案。 2 018 年 9 月 21 日,沃尔夫 冈·费斯特到访中国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 他称赞中国在“被动房”技术上 的发展,“中国自 2 0 0 9 年与德 国能源署合作建造被动­房至今 10 年间,已将德国的一个气候 带建造技术,结合中国实际情 况,因地制宜发展到四个气­候带 的建造技术,大有后来居上的势 头,成为世界上被动房建造­的重 要力量。” 费斯特非常看好中国被­动房 未来的发展,“我于 7 年前第一 次来到中国,至今被动房研究所 认证了 10 多个项目,每一个经认 证的项目我们都参与每­一个关键

节点,从设计参数、材料选用的 审查和建议。我们看到的工程施 工质量也非常好,我相信经我们 认证的中国超低能耗被­动房的质 量与德国、奥地利、瑞士等许多 欧洲国家的被动房一样­具有值得 信赖的品质。” 在得知“被动房”技术在沙 岭新村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时, 费斯特说:“很高兴中国能够利用 ‘被动房’技术为中国百姓建造 真正舒适又节能的好房­子。” 在沙岭新村,居住在“被动 房”的村民共有 36 户,都是从两 公里外的沙岭村整体搬­迁过来。 记者在村里看到,整村房屋坐北 朝南,采用的是两户双层联排­结 构,徽派建筑风格,共有 18 栋, 单栋建筑面积 399. 9 平方米,分 左右两户,里面分为上下两层,客 厅、餐厅、卧室、书房、厨房、卫生 间一应俱全。蓝天映照下的村落 就像一幅水墨画。 谈起居住的感受,村民们说 得最多的就是“安全”“舒适”。 原来,沙岭村旧村位于泥石 流带上,早年为了防范泥石流灾 害,每逢雨季,村委会都会提前 组织村民上山,寻找已经松动的 石头,将其搬到安全的地方,并 重点防护有危险的地方。在韩志 齐的记忆里,每逢泥石流多发季 节,大伙儿整日都提心吊胆­的, “村子紧挨着山体,四面都是大 石块,根本无法预料到底哪块­石 头会突然落下,一下大雨就紧张 得不敢睡觉。” 后来,只要听说有大雨,在 昌平县城里有房的人就­提前搬 走,没房的人紧急入住地势­相 对较高的村委会办公室。到了 2 014 年,村里甚至连被褥都给 村民统一备好。 沙岭村党支部书记韩志­明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改变沙 岭村村民的居住环境,韩志明从 2010 年开始跑整村搬迁的事, 历经五六年跑政策、找资金,沙 岭新村计划终于实施落­成。2016 年初,新村址选在两公里外的­山 沟建,还专门请国土资源部门­对 地质灾害进行了评估,确保该区 域不会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自然灾害。 在 2016 年 9 月基本建完主 体结构后,沙岭新村迎来了“升 级”。在经过北京市住房城乡­建 设委等部门多方调研考­察和支持 下,“变身”超低能耗建筑,成为 全国首个超低能耗整村­农宅示范 项目。 历时近一年时间的建设, 2017 年 10 月,沙岭新村农宅项 目整体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沙 岭新村居民于 2017 年 11 月 1 日 搬迁入住。 韩志明介绍,新房室内四季 温度基本可以维持在人­体最适宜 的 18-24 ℃,“简单来说,这种 超低能耗建筑就像给房­子穿了一 件厚厚的羽绒服,以此减少屋内 温度的消散。但‘穿’得越厚,也 意味着夏天散热就越难。为了更 好地散热,屋内还配备了新风系 统,且每家每户都配有显示­面板, 可自主调节。” 在村民王合平家中,一束阳 光洒进屋内,显得格外温暖明亮。 她难掩喜悦之情地说:“现在好 了,村子整体搬离了泥石流­多发 区,遇到刮风下雨,我再也不用担 心家里的房屋会被石块­砸塌,也 不用担心自己会无家可­归了。”如 今,王合平夫妻二人和 87 岁的母 亲居住在新房里,过上了安稳的 生活。她还告诉记者,以前搬到 城里的村民也都陆续搬­了回来。 “被动房”技术源于德国, 在建造过程中,农宅使用了大批 高成本、国外进口的原材料,这也 让房屋的造价成为大家­较为关注 的话题。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