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改革开放40 年 :华侨华人的作用及机遇

- 文|王辉耀

目前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数量达到 6 0 0 0 多万,分布在世界 19 8 个国家 和地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 在世界各地有几千万海­外侨胞,大家 都是中华大家庭的成员。华侨华人中, 经商办企业的比例极高,形成了庞大 的华商群体。早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 华侨华人就积极参与到­中国的经济 建设当中,4 0 年来,已经成为中国经 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 018 年 3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海 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在国­家现代化建设 中作出了独特贡献”,对华侨华人的 作用给予极高评价。同时,中国因素 也成为他们发展的独特­机遇。

为改革开放贡献“第一桶金”

19 7 8 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 进程。香港女企业家伍淑清在­广播里 听到了邓小平带着浓重­四川口音的讲 话—“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欢迎外 商到中国投资。”当时,她已是世界贸 易中心协会 16 位理事之一,协助父亲 经营管理香港美心集团。对商业极具 敏感的武淑青,在内地的飞机上发现 机上的食品冰凉,味道不佳,同机的 香港人纷纷抱怨,而她却从中看到了 机会,与父亲伍沾德商量希望­能在中 国内地发展航空食品业。与此同时, 中国政府决定在 19 8 0 年开通中美直 飞航线,并希望在航空配餐服务­领域 成立一家专门的公司。伍淑清决定投 资内地,随即与中国民航总局为­代表 的有关部门展开了谈判。最终,武淑 青在北京投资成立了合­资企业北京航 空食品公司,主营航空配餐业务,首 开中国合资企业先河,该公司被称为 0 01 号合资企业,开启了中国引进外 资和兴办三资企业的序­幕。 华商是在改革开放后来­中国投资 最早、投资额最大的外商,不仅为中 国引进了资金,还带来了先进技术和 管理经验,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开 拓者、参与者和贡献者。改革开放之 初,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19 7 8 年中 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 3679 亿元人民 币,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仅为 1. 8%;进 出口贸易额 3 5 5 亿元,占世界贸易总 额的比重仅为 0 . 8%。彼时的中国亟 需引进资本、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发展 经济。而当时外商投资有限,广大华 商率先在华投资,积极参与中国经济 建设,并带动其他外商对华投­资。华 商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中占主导地 位,投资额占比高达七成以­上。 实践证明,华商投资最多的地 区,也往往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地 区。在上海市,华商企业已经成为其 外资企业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数 据显示其华商企业数已­经达到了外资 企业总数的近 5 0%。华商带动中国外 向型经济发展,不仅利用其在资金、 技术、管理、商业网络方面的优势参 与中国经济建设,而且还帮助中国企 业建立国际销售网络,带动中国商品 出口。例如,华商企业已经成为厦门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如厦 门迈克奥迪、宝龙集团等华商企业, 与国际研发机构和产品­市场拥有深厚 的关系;厦门还是闽南华侨主要­进出 口岸。 华商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增 长。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地方政府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借此机会,华商 进入中国农村市场进行­投资,促进了 当时中国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其 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著名的 侨乡—晋江,有“十户人家九户侨” 之称,据统计,目前海外和中国台港 澳地区的晋江人达 2 0 0 余万。改革 开放后,晋江接受了华侨华人的­大量 投资和捐赠,走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 的前列,2 017 年晋江市实现地区生 产总值 19 81 . 5 亿元。菲律宾华商施 至成 19 2 4 年生于晋江。2 0 世纪 9 0 年代初,施至成在晋江福埔投资­兴建 SM 城市广场,这是他在中国大陆的 第一个项目。但由于当时中国零售业

市场发展缓慢,加上其他一些原因, SM 城市广场迟迟无法开业。对此, 施至成选择耐心等待,其间还帮助 晋江办起了国际鞋业博­览会。终于在 2 0 0 5 年 11 月,SM 城市广场正式开 业。7 岁时便跟随父母离开中­国去菲 律宾的施至成,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 情,他说:“我在中国大陆的投资,一 半是基于乡情,另一半才是商业考虑。 热爱故里是海外游子的­本性,为祖籍 国的富强做一点贡献,是每一位华夏 儿女应该做的。” 此外,华商还促进中国民营经­济 的发展。在华商的资金支持和带­动下, 民营企业逐渐发展起来。华商在经济 特区及侨乡投资企业的­成功,对当地 民营企业起到示范作用,催生了大批 民营企业。他们学习华商的经营理­念 和管理经验,通过华商建立起与国际 市场的联系。 与中国对外开放在空间­和时间的进 程一致 早期华商投资主要集中­于广东和 福建两大侨乡,尤其是经济特区。此 后,华商向广大的内陆地区­发展,这 与中国对外开放在空间­上的进程是一 致的,同时与改革开放重要的­历史节 点相吻合。改革开放的前十年,中国 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 期,除了经济特区及沿海开­放城市享 有一些优惠政策外,其他地区在吸引 外资方面还缺乏相应政­策。华商早期 多投资于这些地区,其中港资和东南 亚华商占大多数。这一时期,广东、福 建等侨乡也借助与“侨”的联系吸引 大量华商。 “经济特区 + 侨乡”的因素,使 得广东和福建成为当时­吸引华商资本 最多的地区。如正大集团与美国康地 集团共同投资成立深圳­经济特区第 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获得当地“深外 资证字 [ 19 8 1] 0 0 01”号的批准证书。 掌舵正大集团 5 0 年的谢国民,一直 都有着血浓于水的中国­情结。生于曼 谷的谢国民,祖籍广东澄海,他的父 亲就是著名旅泰侨商谢­易初。谢国民 及其正大集团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 批回乡投资的外商,也是几十年来对 华投资最多的外商之一。“正大”和“中 国”两个词注定了谢国民家­族与中 国的紧密联系,谢国民与三个哥哥正 民、大民、中民的名字连起来正是“正 大中国”。 19 92 年,中国提出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邓小平在南巡时指出:“计 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 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 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 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 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 段。”在这一背景下,华商投资与其他 外商投资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以中国香港地区华商、东南亚华商、北 美华商为主体的华商大­量回到祖(籍) 国投资兴业。此时的正大集团也逐步 扩大其投资范围,经过 4 0 年在中国的 布局深耕,如今遍地开花,设立企业 3 0 0 多家,下属企业遍及除西藏、青海 以外的中国大陆所有省­份,员工超 8 万人,总投资超 110 0 亿元,年销售额 近 10 0 0 亿元,同时还在中国探索创 新了“四位一体”的产权式农业模式。

英国 , 15, 1% 德国 , 15.4, 1%

美国 , 31.3, 2%日本 , 32.7, 2%韩国 , 36.9, 3%中国台湾 , 47.3, 3% 丹麦 , 8.2, 1% 美国和加拿大华商高科­技企业 中国香港,989.2 2017 年对华投资国别和地区­构成(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

美日韩外商投资开始强­势增长,华商 投资比重有所下降。但从 2 0 0 6 年开 始,华商投资份额再一次上­升。2 0 0 8 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 F DI 在 2 0 0 8 和 2 0 0 9 年连续大幅下降, 但是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几乎未受影 响,这主要归功于华商投资­的强力支 撑。从 2 017 年情况来看,中国实际使 用外资金额 13 6 3 . 2 亿美元,其中中 国香港投资 9 8 9 . 2 亿美元,占外资总 额的 7 2 . 6%,新加坡投资 4 8 . 3 亿美 元,占 3 . 5%。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对中 国大陆的投资,大部分是由华商进行 企业名称

报告还提出要做好侨务­工作;十七大、 十八大报告均指出,要支持海外侨 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 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中国设立的“侨梦苑”,即侨商产 业聚集区和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基地, 既是高科技项目的重要­载体,也为华 侨华人投资和创新创业­提供了平台。 2 014 年 11 月,第一家“侨梦苑”在 天津成立。截至 2 017 年末,在中国 已建成 17 家“侨梦苑”,分布在北京、 天津、河北等地,基本辐射京津冀、 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国家­重大战略布 局中的精华地带以及重­要侨乡。各地 “侨梦苑”根据当地的不同优势,整 合现有政策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适 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已成为华侨华人 投资创业的热土。如福建“侨梦苑” 借助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势,建立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天津“侨 梦苑”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 造华侨华人京津冀购物、旅游、文化 由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一带一路” 是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和 理念提出的全球治理和­全球发展国 际合作共赢方案,也是新型全球化的 主要平台。这为广大华商提供了新­的 历史机遇,华商在“一带一路”建设 中具有独特的建设性作­用,一方面可 以推动中国与沿线各国­的交流、沟通 与互信,拓展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产业 合作;另一方面助力提升“一带一路” 经贸及金融合作水平。因为华商通晓 双方贸易规则和惯例,有的还拥有贸 易渠道和资本优势,可以为“一带一 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经­贸合作机 会。从“一带一路”作为新型全球化 的国际合作共赢方案的­角度来看,华 商将助力中国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推 动新型全球化进程。 5 年来,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纷纷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一些已经通 过具体项目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 当中。例如,正大集团身体力行,积极 支持“一带一路”在泰国落地、协助 中国企业进入东南亚市­场、参与高铁 项目在泰国落地;同时,在企业层面 推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高效对接 “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在中国的投 资与合作。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2 016 年 3 月,陈江和基金会在博鳌 亚洲论坛期间向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 捐赠 1 亿元人民币,设立“‘一带一路’ 人才培训专项基金”,在未来 10 年支 持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 人才培训项目。 4 0 年来,华侨华人已经成为中国 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同时, 中国因素也成为他们发­展的独特机 遇。未来 4 0 年,70 0 0 万的海外华侨 华人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是 桥梁纽带、催化剂,是民间外交使者, 更是和平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的重要生力军。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