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陈皓勇:为华人科学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陈皓勇对电力与能源行­业的未来充满期待。他表示,希望全球华人电力与能­源协会能为能源电力领­域的学术发展和技术进­步,以及国际交流合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 文|张 莉

陈皓勇现为华南理工大­学电 力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 经济与电力市场研究所­所长。他 19 9 0 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 班,与电力科学结缘是在 19 92 年在该校就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 化专业时起,也是从那时他确立 了人生目标。 “19 9 4 年,我是通过班主 任介绍结识了刚从日本­归国的 著名电力系统学者、中国科学院 院士王锡凡。”在长达 12 年的 学习和工作中,陈皓勇被王锡凡 严谨治学、低调为人的精神深深 感染。“正是在王锡凡老师的引 领之下,我真正跨入了电力科学 的大门。”陈皓勇充满感激地说。

电力工业强国梦

20 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 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 要的成就之一。时至今日,随着 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电能的需求 量不断加大,各地区电网的数量 不断增加,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电力系统的建模、分析、优化与 控制问题便成为了学术­研究的 热点。 陈皓勇在学科交叉思维­启 发下创造性地提出了电­力系统 优化的“协同进化算法”。“协 同进化”原本是一个生物学概 念,他将其延伸至工程领域,用 于解决大规模电力系统­的机组 组合问题,进而为电力系统的 一般优化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也为解决其它复杂工程­系统的 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基­础算法。 学界普遍认为该方法作­为传统 进化算法的扩展,具有解决更 复杂问题的能力。目前,它已 被推广应用于电力系统­规划、 运行和电力市场决策等­多个领 域。陈皓勇在国际权威期刊­上 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并获 广泛引用。 “创新的过程是艰苦的,但 超越是快乐的。”陈皓勇探索的 脚步从未停歇。他在国际上首次 提出将“微分博弈理论”应用于 电力系统频率/电压协同控制, 在全国率先提出采用实­验经济学 的方法研究电力市场的­交易机制 问题……多年的孜孜探索,执着 创新,如今他的诸多创新理论­及

方法被国内外多个领域­的学者引 用,并在电力行业得到应用。 与电力科研事业结缘的 20 余年里,陈皓勇曾主持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8 6 3 计划等多个研 究课题,是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 金获得者,并获得教育部新世 纪优秀人才称号,曾荣获教育部 2 0 0 8 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 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 017 年度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科学研究需要“顶天立地”。 注重产学研结合的陈皓­勇与产 业界长期保持着密切合­作,这 些年先后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 责任公司、广东电网公司、海南 电网等企业合作,参与了“南方 电网输变电骨干网架运­营管理 模式研究”等一系列重点项目研 究。他还带领团队参与到海­南电 网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相关成 果提高了海南电网的可­再生能 源接纳能力,保障了其安全稳定 运行,提高了电能质量,对海南 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 电力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力工业强国梦,长久以来 激励着陈皓勇奋勇前行。看到中 国近年来在电力科技和­工业领域 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他感到无 比欣喜与自豪。不过,陈皓勇也清 醒地认识到,中国电力与能源行 业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 随着国家能源革命战略­的提出, 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已­成为重中 之重。虽然当前中国风电、光伏 装机容量均列世界第一,但弃风、 弃光问题十分严重,不仅造成资 源的严重浪费,也阻碍了相关产 业的发展。针对于此,近期,他和 团队开展了持续的研究­和技术创 新,力图解决这一难题。 2 017 年 11 月 9 日,经香港 特别行政区政府严格审­查通过, 全球华人电力与能源协­会在中 国香港正式注册成立。该协会旨 在为全球电力能源界华­人提供 一个交流和联络的平台,在血脉 相连和文化相通的基础­上,加强 亲情联系和学术(技术)交流合 作,组织学术(技术)会议,出 版学术(技术)刊物。全球华人 电力与能源协会借助中­国香港 的国际化优势,建立符合国际惯 例的管理制度,为关心祖国发展 的海外电力与能源专业­人架起 一座沟通的桥梁,也为中国内地 相关专业人士寻求海外­合作搭 建平台。 目前该协会主席由陈皓­勇担 任,核心管理团队成员还包­括担 任协会司库的亚太智能­电网与新 能源研究院行政总裁颜­汉荣,和 担任协会秘书的研绿香­港有限公 司首席工程师吴全胜等。自全球 华人电力与能源协会成­立以来, 相关工作已陆续展开。2 018 年 4 月 2 8 日,协会与香港理工大 学合作组织了“智慧科技与能源 战略”高端论坛,8 月 24 日又与 《C SEE 电力与能源系统学报》 举办了“推进可再生能源—政 策与市场机制”学术论坛。 “在全球电力与能源行业 中,华人科学家群体规模较­大, 为世界各国的电力与能­源事业 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却长期没 有属于自己的专业组织,成立全 球华人电力与能源协会­是大家 共同的期待。”陈皓勇说。 他表示,中国对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的要求为电力与­能源行 业指出了一条新路,复杂多变的 国际形势,也不断为电力人带来 重大挑战。中国这艘大船要想长 期行稳致远,就必须把创新主动 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 手中。作为一名电力与能源行­业 的科技工作者,陈皓勇时刻牢记 责任使命,勇攀科技高峰。 陈皓勇对电力与能源行­业的 未来充满期待。他说:“当前,全 世界都面临着能源转型,中共中 央总书记习近平也提出­加快推进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 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希 望全球华人电力与能源­协会能为 能源电力领域的学术发­展和技术 进步,以及国际交流合作做出­应 有的贡献。”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