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改革开放:以创新为生命的伟大革­命

4 0 年间,改革开放激活了潜藏在­中华文明根脉中“其命维新”的创新密码,使马克思主义破旧立新­的理论品格在实践中焕­发生机,让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变革开放的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扬。

- 文|夏一璞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 40 年前,改革开放确定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解放和发展社会 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 力。邓小平同志科学地断言,“贫穷不 是社会主义”“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 改革要达到的目的”。国家只有与时代 同行,只有在发展大势中前进,才有光 明浩荡的前途,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 伟大觉醒,也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民 在思想上的启蒙。40 年间,改革开放 激活了潜藏在中华文明­根脉中“其命 维新”的创新密码,使马克思主义破旧 立新的理论品格在实践­中焕发生机, 让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变革开放的精神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扬。40 年后,改 革开放仍将不忘初心,继续出发,凝聚 全体中华儿女共识,团结全体中国人民 力量,共塑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 物的民族精神,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光辉梦想。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 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 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 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 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伟大觉醒 ,于风雨如晦的黑暗之中­艰 难找寻,捕捉微弱的希望之光;伟大创 造 ,于万马齐喑的平庸之中­突破重围, 迸发出人类智慧火花的­首创精神;伟大 革命 ,于沉疴顽疾的困顿之中­披荆斩 棘,开辟通向进步的时代新­路;伟大飞 跃 ,于时代的发展大势之中­傲立潮头, 将中国人的命运为自己­牢牢掌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 开放 40 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创新是改 革开放的生命。”大树之常青,江河之

澎湃,霞光之绚烂,倚赖吐故纳新的不 断更替,体现了永无止境的自然­伟力与 从不止步的蓬勃生机。人类之进步,社 会之发展,文明之繁荣,关键在于“苟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不断突破,体 现了奋勇搏击的时代精­神与势不可挡 的磅礴力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在中 国这样一个有着 50 0 0 多年文明史、13 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 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 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无先 例可循,无经验可鉴是改革开放­初期面 临的普遍困境,然而这没有成为束缚 中国人民首创精神与创­新勇气的桎梏。 40 年前的一个冬夜,以“吃粮靠 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而闻 名的小岗村村民冒着坐­牢的风险,悄然 按下了十八个红手印。这一农村生产方 式变革的大胆尝试揭开­了中国农村改 革的序幕。“大包干”之后的农民对包 产到户的土地寄予了前­所未有的期望, 投入了最充沛的热情,一小块因“分地” 而丰收的良田悄悄地出­现在荒凉的大 地上。“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粮食 总产量 13 .3 万斤,相当于该村 1955 年 到 1970 年粮食产量的总和;人均收入 达到 400 元,是上一年 22 元的 18 倍。 20 多年来吃救济粮,当“三靠村”的历 史就此结束。这是给予有胆识者最甜 美的回报。19 80 年 5 月 31 日,邓小平 在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话时,旗帜鲜 明地支持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 重大改革,他指出“我们总的方向是发 展集体经济。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 济的主体现在也还是生­产队……关键 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 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19 82 年,中 央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 正式出台,明确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 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由边陲小镇、荒滩渔村崛起为高 楼鳞次栉比、人流穿梭如织的深圳, 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强,始终站在改 革开放最前沿,见证了40 年间中华大 地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 习仲勋向中央打报告要­求“第一个吃 螃蟹”,提出创办对外加工贸易­区的设 想。1979 年,小渔村深圳获批立市,第 二年又被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改 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两次亲临深 圳,要求深圳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 些”“大胆地试,大胆地闯”。40 年间, 深圳持续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 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 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一流的市场化 环境和完善的市场体系;40 年间,深 圳率先接轨国际,拥抱世界,以虚怀若 谷、不耻下问的态度吸收学­习国际先进 经验,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经济全 球化时代,以国际规则为行为准则,聚 全球资源为己所用,赢得发展与国际竞 争的主动性。40 年间,深圳以创新驱 动为发展动力,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 保护,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构建了 “基础研究 + 技术攻关 + 成果产业化 + 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无论是小岗村还是深圳­的经验都 表明,只有抓住创新发展,才有可能占 领发展先机。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不 仅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也是社会发展的 核心动力。 先驱者之所以勇于尝试,在于他们 能够于改革的“无人区”中看到虽曲折 但光明的前途,把握虽艰难但正确的 路径,还在于领导者的睿智英­明,在纷 纭众议之中拨云见日,把握时代发展 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宽容试错, 在对先驱者的首创精神­给予充分肯定 的同时,也给后来无数的尝试者­以革新 的动力。 改革开放不仅是对生产­力生产方 式的变革,更是一场解放中国人民­思 想的精神洗礼。最彻底的解放是思想 的解放,最根本的变革是精神的­变革。 1978 年,党和国家处于何去何从­的重 要历史关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极 大的改革勇气,冲破长期“左”的错误 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 方针,挣脱旧有“姓资姓社”的思维桎 梏,勇敢地踏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改革之路。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革 命,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深­入改革。国 有企业改革由于牵涉面­广、关系错综复 杂,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重点和难点。改革开放的 40 年,也是 国企改革的 40 年:第一个十年以放权 让利、两权分离为核心来改革­经营管 理方式;第二个十年以转换企业­经营 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 重组为抓手进行企业制­度改革;1998- 2012 年采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以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设立国资委、 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垄断行 业改革为主要内容;2012 年中共十八 大以来,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以分类

改革为前提,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 突破口,继续推进相关各项改革。 经过 40 年四个阶段的理论研究­和 实践摸索,国企改革为民营经济发­展 提供了支持和发展空间,使二者都获 得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同步创新发 展态势。以 2018 年美国《财富》世界 50 0 强评选为例,中国上榜公司数量连 续第 15 年增长,达到 120 家,其中国 企 83 家、民企 37 家,稳居第二。同时, 国企改革优化了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增强了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为中国经济 持续快速增长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创 新驱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 来,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在高 铁、特高压、载人航天、绕月探测、深 海钻井平台、深潜探测等领域取得一 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 平的成果,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典­范。 挣脱桎梏的“勇敢改”并非随心所 欲的胡改、乱改,必须以中国社会发展 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 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 话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的“改”与“放” 是在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中共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基于“四 个自信”,牢牢把握改革开放前进­方向 的整体行动,“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 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 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 的坚决不改。”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既要勇于 立鸿鹄志,还要勤于行实干事。习近平 总书记告诫我们,“伟大梦想不是等得 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人民获得了成就 无数,中国人民激发了雄心万­丈,中国 人民也唯有奋勇向前这­一条路可行。改 革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吃完了,“低 垂的果实”摘完了,船到中流浪更急、 人到半山路更陡。改革攻坚好比深入 奇境,“入之愈深,其进愈难”,然而遇 险之时却没有回头路可­走,唯有咬紧 牙关,强越关山万重。 改革开放 40 年是中国人民奋发 实干、勇于担当的 40 年。40 年间国 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生产 总值由 40 年前的 3 679 亿元增长到 2017 年的 82 .7 万亿元,年均实际增 长 9.5%,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 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 1.8% 上 升到 15. 2 %,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 贡献率超过 30%,成为了世界第二大 经济体。这些成就不是天上掉下­的馅 饼,不是别人的恩赐施舍,而是“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 来的”。 在 40 年间的奋斗中,涌现出了焦 裕禄、邓稼先、钱学森、王进喜、孔繁 森、钟南山、南仁东等一批社会主义­建 设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以国家发展 为己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拼 命奋斗,与千千万万投身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中国­人民一道,推 动中国的航船驶向世界­的中心。 在改革开放的不懈奋斗­中,每一位 投身于其中的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 都深切地感受到,在时代脉搏最强音 中同频共振的中国具有­着前所未有的 活力;每一个沐浴在这场改革­洗礼中的 人都在这场伟大的创造­与革命中重新 发现与认识了自己,伴随着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飞跃,实现了自身思想精神 的伟大飞跃。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