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的历史选择

40年的交流与交往,让两岸人民清醒地认识­到“合则双赢,通则两利,分则俱败”,也说明和平发展不仅是­两岸关系的现实选择,更是一个不可拂逆的历­史选择。

- 文|陈丽丽

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我们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40 年来大陆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不断夯实两岸和平统一­基础。40 年来两岸经济合作持续­深化并产生巨大外溢政­治、社会、文化效应。2019 年 1月2 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 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两岸和平统一的必­然要求,擘画两岸和平统一

蓝图。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 周年

2019 年 1 月2日,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4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 年。1949 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证明: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台海形势走向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

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情­真意切,蕴含大道理,包含真感情,宛如中华民族的家书,温暖两岸,表达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期待,再次宣示了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和­决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传承与重大发展,奏响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新时代乐章。

40 年来,我们在中央对台海局势­总体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既着力解决难题,又牢固地在政策上锁定­目标、夯实基础,以实践为探索,以人民为依归,既坚持原则性又体现灵­活性。既抓

住了主要矛盾,又辨清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咬定青山不放松。

在和平统一政策引导下,两岸共同用第一个十年,打破了长期隔绝的状态,实现了两岸民间经贸文­化交流;在第二个十年,达成“九二共识”,实现“汪辜会谈”,奠定了两岸交流的政治­基础;第三个十年,促成“国共会谈”和“大三通”的基本实现,标志着两岸关系的显著­改善;第四个十年,经历扩大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到旗帜鲜明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反独促统”,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以大陆为

阵地,主导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在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全体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同胞越走越近。

40 年的交流与交往,让两岸人民清醒地认识­到“合则双赢,通则两利,分则俱败”,也说明和平发展不仅是­两岸关系的现实选择,更是一个不可拂逆的历­史选择。40 年的交流与交往,水落石出的沉淀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大大增强,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意志­更加坚强”,汇聚了一支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统一力量,两岸同胞越走越近。

两岸经济合作持续深化­并产生巨大外溢效应

40 年来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产生七大巨变与收获。

第一,海峡两岸实现全面直接“三通”,造福两岸民 众。2008 年 12 月15日海峡两岸实现­了直接“三通”,极大便利了两岸人民往­来与物品的直接往来。后又有两岸之间的“台商春节包机”、“台胞春节包机”、两岸海上“试点直航”,再到马英九上台执政后­两岸签署通航、通邮等协议,实现了海峡两岸全面直­接“三通”,造福两岸民众。

第二,海峡两岸贸易方式、贸易规模、贸易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两岸经贸往来从最初始­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大陆东南沿海出现与­台湾渔民的海上小额贸­易,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由两岸间接贸易逐步转­变为直接贸易。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两岸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出现,成为两岸一种新的贸易。

第三,两岸贸易规模扩大和大­陆市场开放度日趋提升。1987年时两岸贸易­总额只有 15 亿美元(当时还是经香港的转口­贸易),2017年达 2000 亿美元, 1987-2017年两岸贸易总­量增长了120多倍。1990 年大陆是台湾第9 大贸易伙伴,第 5大出口市场,第 20 大进口市场,如今大陆已发展成为台­湾第1大贸易伙伴、第 1大出口市场、第1大进口市场、第 1大陆贸易顺差来源地,两岸市场相互依存度持­续上升。

第四,台商大陆投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创造了诸多“台商发展奇迹”。1980 年7月,台商张诏光在漳州诏安­创办了“诏正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成为大陆第一家有注册­登记的台资农业企业,逐步实现从南向到西进­海外投资布局调整。40 年来,台商大陆投资由小到大、由沿海到内地、由南到北抱团发展,在大陆形成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为­重点的大陆东部沿海向­西呈逐渐减弱的梯度分­布,经历了由传统的制造业­为主转移到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投资形态变化,创造了“台商发展

奇迹”。

第五,经贸园区助力台商相对­集中与群聚发展,促进了台商投资与两岸­经济合作。在市场引力和大陆政策­鼓励和保护下,大批经贸园区或示范区­纷纷落地。例如,海峡西岸经济区、平潭综合试验区。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先后建立­了6 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9 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29 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国台办授牌的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41个、海峡两岸青年实习就业­创业示范点12 个,以及省市自行设立的大­量不同形式的两岸经贸­园区,为台商集中投资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第六,实现台商对大陆单向投­资与旅游到两岸双向投­资与旅游转型,但受制于台湾当局长期­实行“出宽进严”的两岸经贸与投资政策,进展缓慢。台湾2009 年 6月底正式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与大陆开放台胞赴大陆­投资晚了20 多年,而且政策管制与限制颇­多,没有彻底开放,导致大陆企业对台投资­进展缓慢。截至 2018 年 6月底,大陆对台 25 亿美元,实际使用台资 671.1 亿美

元。两岸投资的政策不对称­性与投资规模不对称性,形成显著反差与对照。台湾当局于1987年­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之后,海峡两岸实现了双向旅­游,大陆成为台湾最重要的­旅客来源市场。但限制严格,进展有限,直到马英九执政后才实­现了大陆普通民众的赴­台观光旅游,而且旅游人数一度出现­爆发式增长,2015 年达到418万人次(台湾统计)。一年间两岸相互旅游人­数规模900 万人次(2015 年为 985 万人次)。

第七,两岸建立了不同性质与­层级的经济合作机制化­平台,但受岛内政治因素干扰­与影响问题严重。40 年来,建立了不同的合作平台、合作机制与合作模式,甚至不同程度的沟通协­商机制,签署了包括通航、通邮、金融等23 个协议。2016 年 5月,民进党上台执政后,两岸关系形势逆转,具公权力性质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与平台运行­受到重大影响。

两岸经济合作 40 年的发展呈现出外溢理­论所揭示的一般规律性,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外溢出政治、文化和社会效应已经日­趋显现,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推动力,但是,其间可供发掘和修正的­空间依然巨大,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依然­很多。

两岸经济合作的外溢政­治效应与展望

两岸经济合作收获的外­溢政治效应主要表现和­根本目标就是促进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巩固、两岸党际交流机制化、两岸经济关系步入制度­化轨道。两岸政治关系一直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敏感领­域。1987年台湾当局虽­然开放了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并默认了两岸经­贸往来,但在政治领域却坚持“不接触、

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然而,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岸在政治领域也亟需­开展合作以便解决在经­济关系中衍生出来的种­种问题。

在此背景下,2005 年 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实现了60 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正式会谈,会谈后共同发表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提出“建立两党定期沟通平台”的主张。此后,国共两党高层领导人每­年会晤成为“惯例”,两党不同层级的党务人­员互访也成为常态。2015 年 11 月7 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世纪之握”的动作,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 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两岸党际交流、两岸领导人会面与沟通­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大政治事项,也是两岸经贸合作外溢­出的重要政治效应,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进程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

1986 年 12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台湾同胞到经济特­区投资的特别优惠办法》和台湾当局1987年­7月宣布的首批开放 29 项大陆农工原料间接进­口管理措施等。1990 年台湾当局调整了“三不政策”,并于同年11月21日­成立了官方授权的民间­性中介机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出面处理官方不便或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与此相呼应,大陆也于1991 年12月16日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并授权海协会代表大陆­官方与海基会接触商谈。1992 年 11 月海协会与海基会(简称两会)达成在事务性商谈中以­口头方式表达“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为

两岸协商奠定了政治基­础。1993 年 4月,“汪辜会谈”签署的四项协议则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制度化­的正式开始。2016年蔡英文民进­党重新执政以来,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单方面严重破坏了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使两岸关系陷入僵局。2019 年 1月 2日,在《告台湾同胞书》发布40 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提出8 个“任何”阐述祖国必然统一,号召两岸同胞“携手推动民族复兴,实现和平统一目标”;“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和平统一前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擘画五大统一蓝图,留住协商统一空间,诠释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信心与决心。

两岸经济合作的外溢社­会效应与深化趋向

两岸经济合作的外溢社­会效应与两岸社会融合­进程息息相关。两岸社会融合是以人为­本,以两岸社会为载体,探索海峡两岸在国家和­平统一进程中的社会领­域互动与整合方式的过­程。40 年来,两岸经济合作带动了两­岸市县乡镇之间工会、农会、渔会、水利会、妇女、青年等基层民众的交流­合作,彼此签署了数百项交流­合作协议,形成了两岸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社会交往格局­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广泛的社会交往态­势。

两岸社会融合是两岸经­济合作外溢效应的重要­目标与基础,涉及国家和平统一进程­中的社会领域互动与整­合方式,意义重大。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

年,需要以经济为纽带,以为台湾同胞谋福祉为­目标,坚持“以和为善,聚同融异”原则,进行广泛的接触与沟通,增进台湾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彰显台湾同胞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广泛­社会参与,充分体现国家的主人翁­精神,建构一个符合两岸社会­关系发展特色、适应两岸社会协同发展­需要的共同社会发展体­系,建构一个“两岸间社会”景象应成为两岸地方县­市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与工作方向。为此,可在如下诸多方面努力,持续推动和释放两岸社­会融合效应。

进一步推动两岸社会制­度化单向融合发展。可创设社会融合组织机­构,进一步制定就业、就学、就职、就医等相关法律、政策,为台胞大陆社会融合提­供稳定的制度框架,处理社会整合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解决社会融合可持­续深化问题,不因台湾政局变化而变­更或停滞。

培育和推动“两岸共同生活圈”构建。鼓励台胞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社区治理、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等领域的交流­活动与建设。在确保台胞合法权益的­同时,逐步引导台胞参与各种­社会、政治生活。开展台商、台干、台属、台生、台职等调研活动,建立健全问候、接待、安居、教育、就医、养老、保险等台胞基层社会化­服务体系。其中涉及困难台湾同胞­援助救济基金项目等。

构建两岸婚姻家庭服务­制度。包括两岸婚姻当事人社­会化服务,两岸婚姻家庭合作交流­服务,婚姻、收养、就业、社保、医疗、公证、户籍、出入境、生育等相关部门咨询服­务。

推动两岸基层社会组织­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村镇(乡镇)组织间的对

接合作。建立亲缘网络,开展同名同宗村交流、同名村镇续缘活动、共建乡村教育交流基地;

推动两岸基层社会组织­间的对接合作。开展农产品契作收购、农产品运销、农产品技术交流与合作、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农村经营制度改革等领­域的交流活动;

推动两岸妇女组织合作。着力推进大陆妇联与台­湾各县市妇女会等基层­妇女组织间的对接合作,开启两地妇女经贸、家庭、体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活动。

突破地域空间限制,着重尝试实现与台北、高雄、基隆、台南等县市建立联盟和­乡镇合作机制。积极推动两岸民间社会­跨域交流与合作,推行政府与非政府、国家与社会协调而非单­纯政府控制的开放协调­治理创新发展模式。着力在警务和司法交流­等方面阐释沟通与合作,力争成为两岸事务重要­协商地。

开启两岸社会子系统内­在运行协调机制,实现共谋发展,从宏观层面确保两地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与融­合。可以尝试在大陆某个区­域率先开启民间

多元行为主体协商合作、上下互动、立体动态的合作治理方­式与合作,从微观层面开启协调漳­台两地社会及各种力量­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逐步的沟通、协调、了解与相互认同和互信,化解泛政治化的社会对­立与利益冲突。

为台胞生活适应与社会­融入牵线搭桥。率先出台系列政策,使台胞得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等各层面接触­和融入大陆,实现台胞全面社会嵌入。2018 年 2月,大陆践行中共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秉承“两岸一家亲”理念,发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若干措施》(简称“31 条措施”)。“31条措施”是社会两岸经济合作收­获的重大外溢社会效应­与成果,成为是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为架构“两岸间社会”使命和目标,奠定厚实基础。

 ??  ?? 2018 年 9 月4日,台湾青年企业家海南行­座谈会在位于海南省澄­迈县老城开发区的海南­生态软件园举行
2018 年 9 月4日,台湾青年企业家海南行­座谈会在位于海南省澄­迈县老城开发区的海南­生态软件园举行
 ??  ?? 2018 年 12 月16-22日,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研学营在台湾举行
2018 年 12 月16-22日,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研学营在台湾举行
 ??  ?? 福建省厦门市,海峡两岸旅客经由小三­通乘船往返金门和厦门­之间
福建省厦门市,海峡两岸旅客经由小三­通乘船往返金门和厦门­之间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