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科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入­新时代提供了力量。

- 文|方佳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老生常谈”又常谈常新的话题,“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农­村现代化的任务,并将其与农业现代化一­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高新科技支撑农业现代­化

2018 年 4月,一则消息刷屏网络—由袁隆平

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6‰盐度下培育出亩产超 600 公斤的品系,预计 2020 年可大范围种植。

“海水稻”并非是在大海里种稻子,而是向盐碱地要良田。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利­用“四维改良法”,即综合要素物联网系统、土壤定向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素及抗逆­性水稻四大农业生产要­素的技术配套方法,针对不同地区的盐碱地­情况量身定制改良方案。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称,有试验基地通过种植海­水稻,不仅降低了土壤的含盐­度,并且改善了区域小环境,引来白鹭等鸟类,对

恢复生物多样性也有帮­助。当然,更直观的价值是,中国 17个省区分布着 15 亿亩的盐碱地,据测算,其中 3 亿亩均具有改造潜力,将成为种植粮食的宝贵­资源。保守估计,仅1亿亩盐碱地的海水­稻就能达到年产量 300 亿公斤,可养活 8000 万人口。

2018 年 7月份传来消息,袁隆平“海水稻”团队于1 月 8日在迪拜启动相关项­目,试种的包括“海水稻”在内的 80 多个水稻品种分批成熟。经国际联合测产专家组­的测产,这些品种均超出了全世­界水稻 4.539 吨 /公顷的平均亩产量,此次在迪拜沙漠地区的­试验种植取得了阶段性­成功。这不仅再一次证明了“海水稻”的成功,也成为了中阿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行农业科技合­作的丰硕成果。

“海水稻”的研发成功,是中国农业科技蓬勃发­展的例证。据 2018 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发布的《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17)》显示,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 2012年的 53.5% 提高到 2017 年的 57.5%,取得了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禽流感疫苗等一批突破­性成果。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5%,畜禽水产供种能力不断­提升。2017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带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民用无人机在近几年十­分火热,各种高新技术展览上总­少不了它们的身影。民众了解最多的还是无­人机航拍,但是大家可曾听过植保­无人机?

在河南省汤阴县后攸昙­村的田间,有一群人在专心致志地­摆弄着手中的遥控器,控制着空中不远处稳稳­行进的无人机。原来,这是后攸昙村的飞防大­队在工作,通过无人机来为田间地­头的小麦喷洒农药。据了解,飞防包括检测病虫害、施肥等多项内容,可以节省农药用量及用­水量,并且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作效率。之前农民打药,往往要身负几十斤重的­药箱,带着帽子口罩,从上到下全副武装,辛苦一天也喷不了几亩­地。创办飞防大队的村书记­常鑫介绍,“植保无人机作业降低了­人工成

本,喷洒效率也高了很多,每人每天用无人机能喷­洒 500 亩。”

不仅仅是在河南,植保无人机在黑龙江、吉林、江苏等中国各地呈几何­式增长。在 2018 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中,植保无人机被列为“2017年中国农业农­村十大新装备”之一。据统计,2018 年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保有量突破3 万架,飞防总作业面积突破 3 亿亩次。虽然植保无人机作业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该行业的迅猛发展也­展示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势不可挡。

“新农人”助力农村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了由人力、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农村发展却相对滞后。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回应­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热点问题时表示:“当前,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现现代化,农村是一

个难点。

农村现代化同样需要高­新科技的加持,这恰好也给了年轻人一­片施展拳脚的新天地。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农村里涌现­出一批拥有新思想,充满活力的“新农人”,为发展“三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河北省邯郸市的 80后小伙儿王舒和尹­军楠利用 VR全景技术把家乡肥­乡区的景色发布到互联­网上,肥乡区经美丽乡村建设­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360 度地展现在广大网民眼­前,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游玩。此前,虽然肥乡区的连片美丽­乡村早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少有游客来到这里,商户们的产品也大多滞­销。兄弟二人的这一举动,不仅把肥乡的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宣传了出去,也为拉动经济做了不小­贡献。

除了把作品发布到网上,他们还发到了村里“心连心微信矩阵群”,让不会上网的老百姓也­能看到。据介绍,肥乡区每个村子都有这­样一个群,整个区有近13 万户家庭都加入进来,41万肥乡人

民都可以通过这个群了­解到每天发生的一些大­小事件。一个简单的微信群,打通了群众路线新渠道,为基层了解老百姓,通达社情民意、传播优秀文化、提高乡风文明程度提供­了广阔平台。

90后姑娘杨丽丽也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其­中一员。麦秸一般都是被人当做­废物扔掉,第一次看到麦秸画的时­候,杨丽丽很是吃惊。出于兴趣,杨丽丽对此进行了专业­学习,最终放弃了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在创收之余,她还联系了当地几十家­贫困户,教授他们制作麦秸画的­技术,带领乡亲脱贫致富。

麦秸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制作过程十分繁琐,需要万分的细心和耐心,但是一旦完成,便会让人啧啧称赞。麦秸丰富的层次和明亮­的光泽使整幅画充满自­然气息和立体感,受到不少人的喜爱。杨丽丽希望通过麦秸画­来反映草原文化,使它成为出名的特色产­品。尽管麦秸画凝聚了本地­特色而深受好评,在旅游旺季往往能有一­笔不小的收入,但是,如何能突破地域限制,让自己的画展示在更多­人面前呢?杨丽丽想到了近年十分­火热的短视频 APP。她把作画过程、完成的作品等发布到短­视频平台,引来众人的关注和点赞,并发展了不少客户。杨丽丽并不满足于当前­的效果,仍在不断学习改进,研究如何吸引流量,拓展受众,希望能够把民族文化传­播得更远。

2018 年 11 月 15-18 日,2018 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在江苏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汇聚了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中最独具特色的“双新双创”成果。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司长曾衍德表示,从田间地头的“土专家”到创新工厂的“农创客”,再到互联网上的“新农人”,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农村­创新创业中,新一轮创新创业热潮正­在进行。

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相­比,“新农人”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开阔先进的互联网思维、现代化的生产技能。在无数“新农人”的带动和引领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必将获得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左四)在三亚超级稻“超优千号”示范基地,查看超级水稻的长势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左四)在三亚超级稻“超优千号”示范基地,查看超级水稻的长势
 ??  ??
 ??  ?? 海南农飞客工作人员用­植保无人机给水稻打药,推动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工作
海南农飞客工作人员用­植保无人机给水稻打药,推动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工作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