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天安门摄影师:用镜头记录历史

高源的镜头下,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不变的是那颗向往天安­门的心。

- 文|本刊记者杨双双 图 | 高源

“照相吗?1分钟取。”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前夕,天安门广场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他们兴高采烈地在天安­门前合影。广场 6 号照相点摊位前,57 岁身穿蓝色马甲、身高一米八的摄影师高­源,在天安门广场拍照已经­整整 40 年了。

他的镜头下,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不变的是那颗向往天安­门的心。

告别“邮寄照片”时代1958 年,周恩来总理批示,要求照相馆走进天安门­广场,给群众照相。从此,北京诞生了一个特殊的­行业—“天安门摄影”。那个年代,相机可是奢侈品,能在天安门前拍照更

是自豪的事!1978 年,高源高中毕业后,从沈阳来到北京,次年被分配到北京西城­区服务公司下面的照相­馆工作。

在天安门拍照的40年­里,高源见证了照相技术的­发展,从黑白到彩色、从胶卷到数码。对摄影师而言,相机就是他的第二双眼­睛。高源收藏了70 多台大大小小的相机,整齐地摆放在家中的展­架上。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台­120 双镜头、黑白照相机,“这是我们最早用的普通­相机,124元买的,你别听才一百多块钱,那时的工人一个月工资­才 30 多。”当时的流程是先填单子­写地址,冲完相片之后邮寄过去,填不清楚就被退回来了。

到 20 世纪 80 年代,北京西城区服务公司进­口了第一批宝丽来相机,也称“一次成像”,能拍彩色照片。高源可惜地说,最早的时候,领导不舍得用,都放过期了。当时这种相机的拍照成­本很高,四五块一张,给顾客照相的时候,高源会特意嘱咐一句“您可千万别闭眼,闭眼就浪费相纸了。”后来,天安门广场有了“135 相机”,不仅能拍彩色照片,还能扩印;2000 年后换为数码相机,再后来升级为单反相机, 1分钟取照片。从此,邮寄照片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随着拍照技术的进步,拍照价格也随之发生变­化。最开始,在天安门广场拍照价格­是一张 7 角 5 分,后来涨到2块1、5块、15块4张,一直到现在的 10 块、20 块。“那个年代7 角 5 分可不是小数字,跟天安门的合影是很珍­贵的。”高源动情地说。

40 年间,高源在天安门广场,为顾客拍摄了近60万­张照片,连起来能绕天安门广场 33 圈。至今在高源的家中,仍保存着一些当年被退­回来或没来得及取的照­片,他一直盼望着未来有一­天能物归原主。

永恒的“天安门”情结“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大多数的中国孩子,在童年时期就会唱这首­歌曲,但真正走到

天安门看一看,却用了很久很久……在天安门前留个影,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愿望,具有隆重的仪式感。

在高源家里珍藏着多年­的老照片,每当家里来客人,他都会如数家珍地介绍­每张照片背后的动人故­事。有一次,高源在天安门广场看到­一位老人在雨中步履蹒­跚地向他走来,慢慢地从塑料袋里拿出­一套崭新的军装,郑重地穿在身上,双手不停地抚平衣角。老人激动地对他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跟天安门合张影,我是1949 年 10 月1日出生!”这位跟新中国同龄的老­人名叫霍明德,是河南省鲁山县人,年轻时当过村里的民兵­排长,年近 70 下定决心来北京,火车站票12个小时,只为实现久藏心中的夙­愿。他拿出镜子,用剃须刀刮净胡子后,才放心地站在镜头前。这一幕,对高源来说印象非常深­刻,他还特意把霍明德跟天­安门的合影冲洗出来作­为留念。

高源手里拿着一张三个­布依族女人的合影,陷入回忆:“她们在亲戚的带领下,来到天安门,拍照之前,从包里掏出一套全新的­衣服、头饰、

“以前人们大老远儿地赶­来,只舍得拍一张,现在大家伙儿有钱了,不同方位、不同姿势的要拍好多张!”

背包和鞋。她们按照布依族参加最­盛大节日时的传统,穿上最隆重的衣服:换上有蜡染、挑衣、刺绣图案的大襟短衣和­长裤、系上领前结扣、戴上银质项链,互相搀扶着换上颜色鲜­艳的绣花鞋,耐心地为彼此缠绕末端­镶绣鲜艳花纹图案的包­头布,最后兴奋地背上绣有精­美图案的流苏布包,默契地站成一排,侧身 45 度,在天安门前留下了最美­的样子。这一刻,她们期待已久了。“有的人可能一辈子就来­一趟北京,街坊邻居们听说你要去­北京了,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在天安门前合个­影儿!”多年心愿在这一刻终于­成真,拿到照片后的她们,乐得合不拢嘴。

庄严雄伟的天安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吸引着满怀憧憬和希望­的人们。1965 年,一群年轻的女兵在指导­员的带领下,到天安

门合影;退休后,她们约定重聚北京,再次来到天安门前,按照老照片的位置排列,又拍了一张。时光荏苒,虽然他们身上的服饰在­变、容貌在变,但向往天安门的心却没­变。此外,隔代人在天安门拍合影­也比比皆是。高源说,有一天,一位小朋友举着照片对­他说:“这是我爷爷 40年前跟天安门的合­影,我今天也要和天安门合­个影。”当1974 年的老照片和 2019 年的照片融为一体时,时空交错,弥足珍贵。

天安门,也见证了许多人最浪漫­的时刻。高源笑着说,我记得在一年冬天,一位小伙子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带着女朋友来到天安门­广场,把手中的相机交给我,让我帮他记录这一时刻。那天的风很大,天气也很冷,在天安门和国旗的见证­下,小伙子手捧红色玫瑰花,单膝跪地,大声喊: “嫁给我吧!”女孩儿光笑不说话,把小伙子急的汗都出来­了,最后女孩终于答应了,戴上了求婚戒指。“在天安门前求婚、拍婚纱照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仪式,也是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高源说。

见证时代光影记录,是高源工作的关键词。在天安门广场拍了40­年照片,高源经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新­中国 40 年来的社会变迁。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高源的镜头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40 年来的服装变化: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生活物质匮乏,几乎

穿着一水儿的“绿蓝灰”,那是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代,服装款式千篇一律;改革开放后,广场上的色彩逐渐丰富­起来,烫发、喇

叭裤、太阳镜、高跟鞋是那个年代特有­的时尚;90 年代以后,人们的思想观念更为开­放,吊带裙、紧身裤、超短裙逐渐走进高源的­镜头;进入21世纪,人们的穿着趋于个性化,文化衫、破洞裤、改良汉服等款式层出不­穷,彰显出新时代人的自信­与魅力。

除了服装,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在高­源的镜头下悄然发生改­变,那些逐渐灿烂的笑容是“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的真实写照。“以前,人们在镜头前很拘谨,保持统一站姿,常常需要被提醒‘笑一个’;现在,人们明显自信、活泼起来,拍照姿势更是五花八样,笑容更加灿烂。高源拿着一张中国老年­人在广场跳舞的照片说,现在大家的日子好过了,那是打心底里高兴啊!”

高源接着说,“以前人们大老远儿地赶­来,只舍得拍一张,现在大家伙儿有钱了,不同方位、不同姿势的要拍好多张!手机普及之后,虽然找我们拍照的人少­了,但是拍的数量并没有减­少。”虽然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但向往天安门的那颗心,始终未变。

2019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彩排期间,不用值班的高源仍坚持­起早去广场拍照,他说,“很多时刻都不可复制,要及时记录下来。”现在的高源开通了微博、朋友圈,定期发布在广场拍摄的­照片。

当年和高源一起入职的­同事,如今有的转行,有的已经退休,只有高源一个人还在广­场拍照。2022 年,高源将退休,但他表示,“退休之后,还是会到天安门广场看­一看,拍一些照片。现在一天不发朋友圈,还有点失落……”

 ??  ?? 天安门摄影师:高源
天安门摄影师:高源
 ??  ?? 高源收藏的相机
高源收藏的相机
 ??  ?? 布依族姐妹在天安门广­场合影
布依族姐妹在天安门广­场合影
 ??  ?? 霍明德与新中国同年同­月同日生
霍明德与新中国同年同­月同日生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