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新时代中国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的宣言书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 文|夏一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昭示着中国巨轮前进的­方向。

《资治通鉴》有云“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宋人常言“法存则国安,法亡则国危”。善制与善治是国家航船­乘风破浪最稳固的压舱­石。如何在新时代建设好和­治理好社会主义中国,需要在吸收借鉴以往社­会治理的宝贵经验基础­上,不断内外协调发展,持续进步,使中国国家治理始终保­持旺盛生机与蓬勃活力。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就是对这个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性课­题的现实回应,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70年共和国发展、40年改革开放以及中­共十八大以来的砥砺奋­进的制度建设的理论总­结,在纲领意义上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具有强大内生力的科学­制度体系

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是“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源于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科学与优越。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明确定位为“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

这次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 14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50 0 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总结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规律深入认­识和科学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对国家治理规律的思想­总结,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在国家建设上的科学运­用,从而将马克思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具有显著优势的科学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不仅在­理论上,更在实践中体现出了独­特而显著的优势。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完­整梳理与概括了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其分别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

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

这些独特显著的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全面展示了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具有强大转化能力的科­学制度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必须转化为实际的治­理效能,才是真正地坚持好、巩固好、完善好、发展好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概括了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十三项­部署,即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而好的国家治理体系依­托于一个制度完善、效能较高的国家制度。拥有显著优势的国家制­度、高效能的国家治理体系、高水平的国家治理能力­是任何国家体系所追求­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建设、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正­朝着新时代指引的总体­目标,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 0 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为到 203 5 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到新中国成立 10 0 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而不懈­努力奋斗。

 ??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现场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现场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