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香港图书馆节创意无限

从纸本、电子书到多媒体活动,通过静态和互动形式,让市民感受多重阅读体­验。

- 文| 张盼 图|香港特区政府新闻网

前不久,首届香港图书馆节在香­港举办。图书馆节以“阅读创意”为主题,呈现出展览、工作坊、讲座、音乐表演等精彩项目,从纸本、电子书到多媒体活动,通过静态和互动形式,让市民感受多重阅读体­验。

鼓励公众广泛阅读

本届图书馆节联同香港­大专院校图书馆、出版机构及小区伙伴举­办多项活动,营造全城阅读氛围。其中包括“大专院校图书馆科技应­用展览”,呈现科技如何结合传统­文化,启发自主学习;展示获奖出版、文学及书刊设计作品,让读者欣赏香港文坛成­果之余,更能理解书本设计在视­觉和触感上的创意;通过“e阅读小站”借阅获奖电子书,让阅读创意作品变得触­手可及。

图书馆节展览的“格列佛互动故事墙”,将《格列佛游记》制成动画,投射在弧面墙及巨形图­书装置上,触碰墙身会引发故事情­节,让读者感受由文字、触感、光影、剧场结合的阅读体验,恍如置身书本之中。

系列活动中,珍贵书籍及古地图的展­示、多场与作家及文化创意­人的对谈互动、阅读讲座及工作坊,着重交流和体验,令阅读充满温度。其中“文献藏珍─香港中央图书馆文献

征集藏品选萃”展出了难得一见的历史­文献,多场专题讲座包括“刘以鬯的创作以外:书信与评论集简介”“跟着西西旅行与读书”,让读者有机会深度了解­文学巨匠的创作历程。

图书馆节场内展出的“香港出版双年奖”“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等获奖作品,通过不同类别的创意作­品,鼓励公众广泛阅读。

探索阅读多种可能

在图书馆节,公众可探索阅读的多种­可能。图书馆节展出的信息素­养慕课免费网上自学课­程,由香港当地8所大学图­书馆共同设计,开放给所有市民大众,可按个人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的单元自学,如人文学科、商业经济学、教育、工程学、健康科学、法律、科学、社会科学等。市民大众可由此培养求­真的精神,将不同形态的信息应用­于学习与日常生活中。

大专院校图书馆科技应­用展览还展示 V R(虚拟现实)、A R(增强现实)及 M R(混合现实)等新兴科技:“读游太虚”节目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让参加者通过游戏方式­置身故事中;“郑国江词作手稿数码特­藏”展出填词人郑国江 4 0年间所写的歌词手稿,包括初版及修订版本。

“善用信息技能,专题研习易进行”及“由创意到创新”等讲座,则涉及科技应用作为未­来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如何善用信息技能提升­科研和专题研习的成果­等内容。

图书馆节还设置了多项­亲子活动。在北欧五国“姆明谷的彗星”场景内,可通过童话故事漫游神­秘北欧。在“星空下活动夜”,小朋友能和家长在特别­营造的环境下共读,并以游戏形式阅读夜光­书、手电筒书及天文书籍。国际儿童文学作家也到­场与参加者互动。

推广本地文学艺术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所载的信念,公共图书馆是开展教育、传播文化和提供信息的­有力工具,也是在市民的思想中,树立和平观念和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工具。香港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由康文署负责提供,以配合社会人士对知识、信息、自学进修及善用余暇的­需求,以及推广本地的文学艺­术。

香港公共图书馆体系采­用 5 层规划架构,即香港中央图书馆、主要图书馆、分区图书馆、小型图书馆以及流动图­书馆,按各自特定目标和定位­提供适当馆藏。比如香港中央图书馆致­力发展完备的外借和参­考馆藏,由

大学本科至学位程度不­同学科的资料。而服务整个区域的主要­图书馆的馆藏也较为丰­富,包括一般读物以至大学­本科程度数据。各图书馆分属不同层面,因应特定目标和服务对­象提供合适的馆藏。

截至 2 018 年1 2 月底,香港公共图书馆体系设­有 70个固定图书馆(1个中央图书馆、6个主要图书馆、31个分区图书馆、3 2个小型图书馆)、1 2个流动图书馆和超过 110 个流动服务点以及 2个自助图书站,服务全港 18个行政分区。

大会堂公共图书馆、九龙公共图书馆、屏山天水围公共图书馆、沙田

公共图书馆、荃湾公共图书馆及屯门­公共图书馆均提供全面­的参考咨询服务,大量的香港本地参考数­据、一般参考数据、特藏数据以及透过互联­网提供的网上数据库等,为广大读者提供商业上、日常工作、生活上及持续教育上的­信息需求。香港中央图书馆拥有最­丰富的参考馆藏,且是多个主要国际机构­及本地书刊注册组的特­定藏书处。

支持市民终身学习

香港的公共图书馆网络­提供多项不同的服务和­设施。所有公共图书馆均免费­提供外借图书馆数据的­服务。大部分公共图书馆也提­供其他服务和设施。这些服务和设施包括儿­童图书馆、报章及期刊阅览服务、参考及信息服务、计算机及信息中心、多媒体数据图书馆、学生自修室、推广活动及集体借阅服­务。

这些不同规模及类型的­服务点平均分布于香港­的每个区域,并且经由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连接起来,为不同年龄及不同界别­的读者提供简便快捷的­多元化公共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的馆藏共有 149 0万项,当中包括书籍、视听数据、报章、期刊、只读光盘数据库、缩微数据及地图等,涵盖各个学科的广阔知­识领域。部分的馆藏可供读者外­借,其余的则存放于馆内作­读者参考之用。

香港公共图书馆系统在­小区传递信息及支持终­身学习方面,一直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智能电话及平板电­脑日渐普及以及市民阅­读模式的转变,香港公共图书馆会持续­致力发展既均衡又涵盖­纸本书刊及电子资源的“混合型”馆藏,以切合市民的需要。

推广活动是图书馆服务­中重要的一环。为推动读者广泛应用图­书馆设施、鼓励读者养成终身阅读­习惯及引导读者明了自­由获取最新信息的重要­性,香港公共图书馆会全年­定期举办各种教育性及­消闲性的推广活动,包括阅读计划、儿童故事时间、书籍介绍、展览及专题讲座等。公共图书馆在推广本地­的文学艺术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定期举办各项有关­文学的奖项及比赛、香港文学节及其他各式­各样的推广文学活动等。

 ??  ?? 首届香港图书馆节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举办
首届香港图书馆节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举办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