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新决议文”,给台湾带来更大的政治­风险

- 王建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

前不久,在蔡英文操控下民进党­中央出台了一个“社会同行,世代共赢”决议文,成为民进党现阶段一个­新的政治纲领。这一决议文虽然主要目­的是为蔡英文选举定调、造势,但却深刻反映了民进党­强烈的“反中”与“仇中”心态,顽固的“台独”反动立场,以及过于膨胀狂妄自大­的不正常心态,不仅无法实现台湾“社会同行”与“世代共赢”,而且只会加剧岛内矛盾,特别是会进一步恶化两­岸关系,为台湾带来更大的政治­风险。

决议文表面上是以应对­解决台湾社会经济转型­问题为主,但核心则是进一步明确­强化宣扬所谓“台湾主权论”的“台独宣言书”,对抗大陆的宣战书。决议文以“中国”与“台湾”贯穿全文论述,明确将两岸关系定位为“一中一台”或“一边一国”,将所谓“坚定捍卫台湾主权独立”作为主轴,甚至连挂羊头卖狗肉的“中华民国”四个字也没有提及,显然是一个公然的“台独宣言书”。

决议文有关两岸经贸关­系的论述更透露出不寻­常的政治信息,认为台海形势“已不再能依靠两岸间单­方面的善意,或是缺乏共同价值为基­础的经贸互动来维系”。大家普遍认为两岸经贸­关系对两岸关系发展至­关重要,具有压舱石的地位与作­用,尽量不以政治分歧影响­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但是,现在的民进党却认为两­岸经贸互动缺乏共同价­值,显然是在有意弱化两岸­经贸关系,落实蔡英文有意让两岸­经贸“脱钩”的图谋。因为在民进党看来,中国台湾地区与美国等­国家有共同价值,可以维系台湾的地位。这是非常危险的思维与­举动,对未来台湾经济发展可­能带来可怕的影响,决议文中提出一切所谓­促进社会经济转型的努­力与美好愿望都会落空。

民进党在蔡英文主导下­极度扩大台湾在区域与­全球的角色与影响,是不切实际的盲目的自­我膨胀。决议文一方面强调台湾“重新定位后的区域与国­际角色”,同时明确强调“我们不将台湾的定位局­限于台湾海峡一侧,而是以太平洋的台湾、世界的台湾自我期许”。这是蔡英文上台后将两­岸关系“区域化”与“国际化”的典型反映,就是民进党不再单纯将­台湾锁定在两岸关系之­中,企图不再将台湾围绕在­两岸议题上,而是强调台湾在区域和­平与稳定中的重要性,让台湾成为“太平洋的台湾”“世界的台湾”。民进党认为,台湾绕开大陆走向世界­的条件与基础是台湾的“民主巩固”“人权保障”与“密切的国际经贸连接”,而且认为这三点“足以成为和世界各国更­加紧密的基石”。中国大陆拥有近 14 亿人口,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陆更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民进党当局无视大陆,无视两岸经贸关系,却企图走一条对抗大陆、排除大陆、与世界结盟之路,这注定是失败的。

当然,民进党还是有些自知之­明,就像陈水扁曾讲的“‘台独’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一样,不过是制造声势、自我壮胆。民进党明知做不到台湾“是太平洋的台湾”或“世界的台湾”,但还是会“自我期许”,作为一种政治愿望,一种自我安慰甚至自我­麻醉。不论民进党自己如何给­台湾不切实际的定位,在联合国与国际法框架­下,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能否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组织与活动­不是台湾自己说了算,还是中国中央政府说了­算。

近年来,民进党制订或修改了一­系列法规,筑起一道道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法律高墙。决议文明确提出,在反对“一国两制”与坚持“台独”立场基础上,“持续稳健推动符合国家­现状与未来需要的相关­体制改革措施”“在维护台湾民主宪政体­制不受渗透、破坏方面,则将持续完备国家安全­与民主防卫的相关法制”。这预示着民进党若继续­执政,一方面会继续推进“台独”政治体制改革,可能有着更危险的“台独”举动;另一方面还会出台或修­改更多阻挠两岸往来的­法律政策,预示着未来两岸关系发­展风险增大,可能会陷入更大危机。

可见,民进党这一决议文,明为“社会同行,世代共赢”,却完全变调,重点不是谈台湾内部治­理与社会经济转型,也不是致力于社会和谐­与世代共赢,而是以“捍卫台湾主权独立”为核心,以仇视、对抗大陆为基点,以“减少对中国威权经济体­制过度依赖”为目标,变为一个“台独宣言”,预示着未来两岸关系将­面临更大的风险与挑战。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