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贵州习水:打造西部县域发展样板

“走遍千山万水,难忘贵州习水”。近年来,有着红色基因的贵州习­水倾力打造黔川渝结合­部县域旅居中心,城市在变靓、乡村在变美、生活在变好、群众在变富,成为西部内陆县域发展­的榜样。

- 文|罗智 向小东 易涌 图 | 王庆

贵州习水,不仅神奇古老、钟灵毓秀,更是有着红色基因的地­方。当年,红军长征在习水境内转­战 6 2天,是红军四渡赤水战役的­发轫地、主战场。

铺开中国地图,这片地处黔北遵义、川南泸州、渝西南江津綦江交汇地­带的习水,是一个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化一脉的地域集合,襟连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的经济板块。如今,一幅山水“颜值”高、家园“气质”佳、旅游“内涵”足的“黔川渝结

合部县域旅居中心”画卷正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徐徐铺展。

历史人文圣地

走进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人们总能听到四渡赤水­纪念馆的讲解员深情讲­述当年青杠坡战役的故­事:

1 9 3 5 年 1 月,敌人占领了营棚顶高地。伏击战变成了仰攻战。战士冲上去、干部团也冲上去,朱德把帽子一甩,“得了,老伙计,不要光考虑我的安全,只要红军能胜利,区区一

个朱德死何足惜… …”

三千烈士一捧沃土,泪洒英灵一腔热血。许多红军战士长眠于此,却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

如今,土城青杠坡成为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祭奠红军烈­士的首选地,成为四渡赤水培训学院、土城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土城教育培训机构的­现场教学点。

穿梭在土城古镇老街,四渡赤水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毛泽东故居、周恩来故居、朱德故居… …散布其间,许多红色故事让人怀念。

“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的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在四渡赤水纪念馆里珍­藏的一份《红星报》上,记录着这段话,成为习水人民智慧的源­泉。

2 0 15 年 1 2 月,习水向省委、市委作出“当先锋、打头阵、作示范、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庄严承诺。几年来,习水党员领导干部、广大人

民群众“全员皆兵”,以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作风“十面合围·攻坚拔寨”,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 1 1 2 3户1 3 3 7 8 4 人,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

山水生态绿地

走进习水县城的东风湖­湿地公园,翠竹婆娑,郁郁葱葱,远眺箐山,白鹭翱翔。在别致的土河村里,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随意摆放的莲藕铺成一­幅顺应自然的写意画。画上一条因形就势的木­栈道点缀其间。画的四周,环绕着一条红色的自行­车慢行步道,土河俨然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目前,习水拥有林地面积2 8 0 万亩,森林覆盖率 5 7. 7 %,有完好的亚热带原生态­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 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1 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1 个,省级森林公园 1个。2 016年习水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

近年来,习水把旅游业作为推动­绿色变革与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把资源和产品对接起来,把保护和发展统一起来,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实施“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工程,筑牢生态屏障,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与山争地、不与水争流,织出百里花海,绣出万顷绿浪,建造绿色家园。同时,习水将山水林田湖等自­然景观引入城镇、留在乡村,县城、城镇、乡村生态休闲空间得到­有效激活,特色城镇、乡村正逐一呈现。

康养度假福地

“森林里散步真舒服,还可以在森林里高歌。”经常到寨坝镇度假的重­庆客人赖建华没事就会­拿出手机,看看他在森林里散步、唱歌的视频。

寨坝镇的生态对重庆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每年夏天,友谊村旅游发展接待中­心 30间房间都会住满人,星期天更是一房难求。在游客接待中心的边上,16户的农户聚居地就­有 1 2户农户让出自己家里­闲置的空房间开起了农­家乐,全村 2 8户农民工返乡创业,共有床位8 5 0 张,年接待游客 10 0 0 0余人次。

除租住外,全村境内还修建起了云­岭翠湖、桃都养生谷、林海蓝山、林海溪谷、圣景华庭、边寨风情、两路度假村、绿云康都等多处旅游地­产项目。

如今,散步在友谊村,风情各异的小区时隐时­现,一辆辆外地牌照的汽车­不时从身旁穿梭而过。大大小小的停车场,更是停满了外省的汽车。

“人越多越好”,每到夏天,村里的干部们就兴奋不­已。为了改善度假游客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友谊村申请产业发展资­金,种植了蔬菜,发展牛羊,1 3 5户农户从中受益。

只要有时间,寨坝镇友谊村毓秀山庄­的老板封明绪总会不经­意间到自己的农家乐房­间检查。对于夏天,他总是充满着期待。

“重庆客人吃住一 个月 2500元,我家现有 6 0个床位。”回忆起每年的夏天,封明绪的脸上都会露出­浅浅的微笑。“封老板,去年挣大钱了,笑得嘴都合不拢了。”面对邻居的打趣 , 封明绪总会羞涩地伸出­拇指和食指 ,“保守估计, 净赚 8 万。”

封明绪说 , 在友谊村不到一公里的­路段上 , 就有农家乐 12 家 , 每年

夏天,迟来的重庆客人更是一­房难求。

对于现在的幸福生活,封明绪有太多的感激想­要表达:“如果当初不留下大量森­林植被,如果习水不大力发展鰼­创区,如果不整合宣传部等部­门资金建设文化广场… …”他一打开话匣子,就是一连串的“如果”“好在没有如果”,封明绪端起手中的茶悠­闲地喝了一口。

友谊村只是习水发展康­养度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习水为了建设康养度假­福地,培育旅游市场新主体和­旅游消费新热点,发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赤水河边芳菲尽,仙源桃花始盛开”“高山避暑,河谷避寒”的立体地理气候优势,加速推进旅游与农业、工业、城镇、文化、康养等方面的融合发展,逐步实现了旅游升级。而“假日火爆”“夏日爆棚”现象正在向“全年恒热”转型。

美酒飘香地

“习酒不只是一种酒、她是赤水河的魂魄啊… …一杯酒、包含着二郎滩的明媚。一滴酒、蕴藏着赤水河的妖娆… …”这是中国诗歌网主编、著名诗人周占林为习酒­撰写的赞歌。站在习酒镇对岸眺望,错落有致的生产车间、色彩靓丽的民居、新颖别致的绿色景观……都将诗歌中的美丽画卷­完美呈现。

习水经济开发区自 2 013 年 1 月成立以来,率先突破白酒产业发展,优先支持习酒系列长足­发展,白酒与旅游发展相得益­彰,并创新推动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站在习酒公司厂区对面­山顶,

放眼望去,十里酒城的美丽画卷展­现在眼前—林在厂中,厂在林中。蓝天白云,碧水悠悠,步道蜿蜒。污水处理厂、生产车间、包装车间、办公大楼等像一颗颗珍­珠依次镶嵌在赤水河沿­岸。”贵州日报记者张发扬来­到经开区,给出了“美酒飘香山水间,十里酒城入画来”的评价。

“闻香下马,流连忘返。”这是到过经开区的人给­出的评价,即便外国人到了这里也­不例外。站在习酒镇阳雀岩,法国艺术家不约而同发­出赞叹,嗅着习酒的醇香,聆听习酒的故事。看着眼前的美景,抚着石上的雕刻… …久久不愿归去。在经开区龟仙洞藏酒的­溶洞内,法国艺术家举杯豪饮,当“法式浪漫”与“习酒风情”邂逅,总有不少佳话可以演绎。

两河口酒庄一条街、吕狮岩特色一条街、黄金坪旧街风貌改造、赤水河旅游公路两旁挺­拔的行道树、8 处

节点景观绿化打造、两河口五星级公厕、阳鹊岩观景平台至赤水­河公路自行车道的人行­梯道… …

中国习酒城,这座集古习国文化、长征文化、盐运文化、美酒文化和君品文化为­一体的山水宜居城镇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沿着赤水河漫步,总能嗅到 201、龟仙洞、云峰、宋窖等品牌飘香的酒, “中国酱香·赤水河谷”地域品牌逐渐形成。习水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白酒产业集群,“酒旅并举·富民强县”发展主题更加凸显。

“走 遍千山万水、难忘贵州习水。”近年来,习水正倾力打造黔川渝­结合部县域旅居中心,城市在变靓、乡村在变美、生活在变好、群众在变富。在 2 01 9年第十届遵义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习水县向全世界发出邀­请—“鰼国故里正芳华,此处旅居便是春”。

 ??  ?? 贵州省习水县城市全景
贵州省习水县城市全景
 ??  ??
 ??  ?? 习水县习酒镇风光
习水县习酒镇风光
 ??  ?? 习水县土城古镇夜景
习水县土城古镇夜景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