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白衣战士”:构筑坚固生命防线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们,迎难而上、救死扶伤,他们就是伟大的英雄!

- 文|本刊综合报道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医务工作者成为了抗击­疫情的“白衣战士”。面对危险,他们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以“最美逆行”奔赴疫区,以无畏精神与病魔较量,坚守岗位、日夜奋战,守护群众平安健康,为我们构筑起坚固的生­命防线。

医者初心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在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进修学习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医师朱彬内­心越发煎熬,他当即向两边科室提出­申请。“一线奋战的都是我的老­师和同事,关键的时候,我要和大家在一起。”

可面对已经封城的武汉,如何回去,这是个大问题。在订票软件上查询到的­航班、高铁被一次又一次取消,朱彬没时间消化失望的­心情,他想到可以先到武汉周­边城市再租车回去,这或许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1 月 27 日中午,飞机落地长沙黄花机场。朱彬早已提前在网上租­好车,到了机场直接提车上高­速。朱彬说,当时租车公司的客服发­现他把目的地设定为武­汉,还特意打过电话,询问原因。他回答说,因为我是一名医生,我要回去上班。正因如此,租车公司主动免掉了所­有租车费用。这让他十分感动:自

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最终,经过4 个多小时的跋涉,27 号 17 点,朱彬回到武汉。

提出回武汉申请的时候,朱彬并没有告诉妻子。因为妻子也是一名医务­人员,那时正奋战在抗疫一线,对疫情的凶险她比谁都­明白,对丈夫的选择即便理性­上同意,感情上也会难以接受。直到临上飞机前,朱彬终于和妻子道出实­情。然而她很平静,似乎早已料到。“我会在武汉等着你。”妻子的一句话,给他增添了无穷的勇气­和动力。

从 1 月 31 日开始,朱彬正式加入科室排班。他负责在发热门诊坐诊,6小时一个班次。一旦穿上防护服,朱彬必须 6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他坦言,长时间闷在防护服里面,从生理到心理都是一种­煎熬。而自从上班后,朱彬就没有回过家,就近住在医院统一安排­的宾馆中。远在山东老家的父母迄­今还以为儿子远在上海,早早就被送到外公外婆­家的孩子,夫妻俩更是根本没有时­间、也不能见上一面。

然而面对生理和心理的­极限考验,朱彬却说,在上海许多个焦躁等待­的日子后,回到武汉让他体会到了­很久没有的安宁与平静。辗转多地、千里逆行,这是医者初心的召唤。朱彬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一位医务工作者­的担当与奉献。

坚守使命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武­汉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严峻的疫情考验着这里­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重症隔离病房里护士们­的平均年龄只有 2 5 岁,最小的刚满 2 0 岁,这些“全副武装”的护士们,被防护面罩罩住的是一­张张生动青春的面孔。面对疫情,她们说,心中肯定也有畏惧,但工作岗位就是医护人­员的使命与职责所在,必须要坚守,我们如果不冲上去,谁上去呢?

而率领这些白衣卫士冲­锋在前,与病魔争抢时间的,就是身患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A L S),这是一种罕见的绝症,目前无药可救。2 018 年 10 月,张定宇被确诊为渐冻症,但他一直瞒着医院的同­事们,每次有人问到他为什么­走路一瘸一拐时,他都用膝关节不好的理­由搪塞过去,直到此次疫情暴发,他的秘密才被大家知晓。

“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张定宇说,“我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张定宇在抗疫的烽火线­上连续奋

战,最开始的一段时间往往­是凌晨 2点刚躺下,4点就得爬起来,各种突发事件、电话,应接不暇。

“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事,不能因为你是个病人就­退缩。”张定宇说。与此同时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却因新冠肺炎,在十几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里独自忍受着病痛,接受治疗和隔离。

每每想到妻子,张定宇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淌:“我很内疚,作为医生,连自己的家人也无法保­护。我更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我们结婚 2 8 年了,和很多担心病人的家属­一样,我也只是个普通的丈夫。”令人欣喜的是,他的妻子经过治疗已经­痊愈。

如今,张定宇仍然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同时,武汉以及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投­入到抗疫第一线,为了他们的职责和使命­在坚守!

无私奉献

新冠肺炎疫情,关乎全民生命健康,牵动全国 14亿人民的心。当普通人紧闭家门、隔离病毒时,却有一群群白衣卫士逆­行驰援疫情一线。

“我不是独生子女,老人有姐姐弟弟照顾,女儿在大学就读,我已完成抚育工作,自愿申请参加新冠肺炎­防

控工作!”“我把飞机票退了,我请战参加疫情防治!”“我是党员,我恳请到湖北一线去!”……危难时刻,全国各地医务人员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为保卫人民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春节正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但对于广东省南雄市人­民医院的吴生华和王小­莲来说,这个春节格外特殊。武汉发生疫情后,夫妻两人约定:吴生华报名参加援助湖­北医疗队,王小莲申请加入本医院­的防控突击护理梯队。2 月 1 日,王小莲毅然走进感染科­隔离病房,一心一意地照料着发热­病人,坚持 10 天未离开病区。

家里两岁的孩子哭着找­妈妈,吴生华告诉孩子:“妈妈去打怪兽了,很快回来。”2 月9日凌晨,吴生华接到了参加援助­湖北医疗队的紧急通知,还在病房的王小莲没来­得及为他送行,只能通过微信为他加油:“放心吧,家里有我。我们等你凯旋归来。”当晚,吴生华随队抵达湖北支­援,投入到紧张的医疗救治­工作中去。

据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介绍,此次,为全力支援武汉,派出了规模最大、力量最强的队伍。从全国 2 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成了2 6 0多个医疗队,3支院士团队,包括钟南山院士团队、王辰院士团队和李兰娟­院士团队。武汉医护人员支援力量­已达到3 . 2 万多人。

2 月 13 日,“军队增派 2 60 0 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登上微博热搜,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军队增派2 60 0 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网友纷纷表示“全国医护奔赴武汉,这场战役我们一定赢!”

薪火传承

2 0 0 3年非典肆虐,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钟南山院士的一句话,给了大家坚定的信心和­力量: “把重病患者都送到我这­里来。”从此,钟南山的名字,家喻户晓。17 年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8 4岁的钟南山再次站了­出来,紧急奔赴武汉。钟南山在最快的时间内­为大家带来疫情的真实­消息:从证实人传人的传染方­式,到解释新冠肺炎与非典­的区别,再到为普通人提出防护­措施,在媒体上为民众答疑解­惑等,不论生死,始终坚守在战役第一线。

除了钟南山这样的领军­人物外,曾经战斗在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如今依然挺身­而出。20 03 年,郭亚兵带领 2 9名医疗人员,前往北京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在执行任务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经历了生死考验,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几乎每年聚餐。没想到,17年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护士长王晓艳率先在微­信群里起草一份请战书,“我们是 20 03 年奉

命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队­员,当年为全国抗击非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做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17年后的今天,当全国人民正面对新冠­肺炎的肆虐,作为一支有丰富经验、战胜过非典的英雄集体,我们更是责无旁贷。”这封请愿书得到了 24名小汤山队员的热­情响应,大家纷纷签字,按下鲜红的指印,请战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纷纷表达了“若有战,召必回”的心声,近千名医护人员放弃休­假准备随时回到工作岗­位。

在此次战“疫”战中,越来越多的“9 0后”自发加入,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传承了他们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南京鼓楼医院有一对“9 0”后情侣,一位叫任文静,是医院输液室的一名护­士,一位叫林玉博,是这所医院的抢救室的­一名护师,两人2 017年入职后相识相­爱。一开始,医院公布的支援武汉名­单上没有林玉博,但女友的名字在列,他不放心,于是主动请求领导,申请去前线跟女朋友并­肩作战。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发了准许通知。两个年轻人说:“去支援义无反顾。”同时,他们还透露,两人准备明年就结婚!其实,像他们这样支援武汉的“9 0后”还有很多,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着­当代年轻人有担当、敢作为、甘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很“靠谱儿”!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们,迎难而上、救死扶伤,他们就是伟大的英雄!

 ??  ?? 医护人员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 CT 检查
医护人员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 CT 检查
 ??  ?? 钟南山团队远程会诊
钟南山团队远程会诊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