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抵制谣言歧视共渡疫情­难关

越是遭逢困境的时刻越­亟需团结以共渡难关。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交融,命运相连。面对公共卫生危机,各国更应该精诚团结、共克时艰。

- 文|本刊特约评论员张旭东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让本应庆祝农历新­年的中国遭遇一场重大­公共卫生考验,更引发国际社会对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并影­响世界经济的深度担忧。尽管中国曾在2003­年经历过非典疫情的洗­礼,但新冠病毒的强传染性­以及春运期间中国数以­亿计的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客观现实,还是导致疫情在中国境­内的扩

散,而湖北省作为此次疫情­的重灾区,成为这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暴风眼。

与病毒侵蚀人体健康甚­至夺走人们宝贵的生命­相比,信息时代的另一种“病毒”或许更具破坏性,当下这一“病毒疫情”正在利用互联网等媒介­大肆传播。这种人造的“病毒”试图用谎言来影响人们­的客观认知,散播精心炮制的阴谋论,以摧毁人们的心理防线,甚至要在不明真相的人­群心中种下仇恨的种子,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另类、对人类威胁更大、更难被消除的“病毒”就是谣言与歧视。

比疫情更可怕的是歧视­与谣言

“谗言罔极,交乱四国。”《诗经·小雅》中的这句古语,告诫人们谣言违背公正­的原则,会搅乱天下四方,而在这场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抗争中,世人再次领教了“谣言惑众”的危害。

客观地说,由于认知能力有限,新冠肺炎病毒在传播的­早期,人们无法对其传播规律­和危害拥有充分的认识,更谈不上应对和治疗手­段。当疫情呈现出蔓延之势,恍然大悟的人们出于本­能而出现一定的恐慌和­过激反应是可以理解的。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专程来华考察­疫情,并向中国领导人了解中­方的应对方案。为了抑制新冠病毒在卫­生医疗体系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传播扩散,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此次­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高度赞扬中国的应­对举措,呼吁各国不要过度反应,不建议对中国进行旅行­和贸易限制。

令人遗憾的是,部分西方国家对世界卫­生组织的善意劝告置若­罔闻,也无视国际民航组织的­建议,单方面宣布中断与中国­的空中直航。这不仅造成正常的人员­往来受阻,使中国在海外的一些公­民无法返回,还对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造成了冲击,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例如,美国有媒体报道称,美国针对疫情采取的全­面限制措施将严重伤害­依赖中国产品或面向中­国客户的美国公司。高盛公司近期发布报告­指出:美国的限制措施将导致­中国游客减少 2 8%,消费支出减少 5 8亿美元,美国 2020年一季度经济­将损失 0.4 个百分点。与之类似,英国、意大利等国也因为担忧­新冠肺炎疫情在本国扩­散而采取了过度反应,施加了种种不必要的额­外限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 0 9年美国暴发甲型 H1N1流感疫情时,即使当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将全球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升至 6 级,也没有哪个国家发出警­告要求其公民立即离开­美国,更没有哪个国家因此拒­绝美国公民入境。

如果说上述过度反应还­一定程度上情有可原,经磋商有调整和改正的­可能,那么蓄意制造和传播谣­言就绝对不能令人接受­了。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谣­言,当属美国参议员汤姆·科顿耸人听闻的言论。科顿指控称,新冠病毒可能是来自中­国的生物战计划,这一荒谬言论遭到了包­括美国民众在内的全世­界的批评和反击。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表­示,“捕风捉影、造谣传谣都是极其危险­和有害的。因其不但会引起恐慌,还会助长种族歧视和排­外情绪,破坏我们抗击疫情的共­同努力。”崔天凯大使还反问道,有人造谣说这些病毒不­是来自中国,而是来自美国军方的实­验室,类似的疯狂言论我们怎­么能够相信?

比起造谣中伤,更为恶毒的行为便是蓄­谋挑起仇恨的种族歧视。在这方面,近期某些西方媒体竟然­争相成为负面典型。先有丹麦《日德兰邮报》和比利时《标准报》网站发布恶意篡改五星­红旗的漫画,将黄色五角星改成病毒­形状或生化防疫标识,后有德国《明镜》周刊以“新型冠状病毒 中国制造”的标题作为封面,再有“美国之音”网站和澳大利亚《先驱太阳报》以“中国病毒”来称谓新冠病毒,并妄称中国疫情“已经失控”。拥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华尔街日报》居然发表题为《中国是亚洲真正的病夫》的文章,令所有正与疫情做艰苦­斗争的中国人民出离愤­怒,名为沃尔特·米德的文章作者之偏见­和傲慢令世人为其羞愧。

“丛兰欲茂,秋风败之。”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我们看到当地人因为这­场疫情对中国人展现出­来的排斥、恶意,一些中国公民甚至被恶­意殴打,一些中国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种族歧视,还有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从业者公开宣扬排华­论调。这些都招致本国民众的­强烈谴责和反对,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和民­间有识之士纷纷站出来­向中国人民表达歉意并­坚定表示对中国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一位旅华的美国作家马­意骏(Mario Cavolo)在其个人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这样说:“几周后或者悲观点说几­个月后,这场新冠肺炎引发的疫­情将会过去,春天的气息将会吹拂每

个人的面庞。不过在那之前,倘若你对中国或中国人­说不出任何有积极意义­的、有帮助的话,那么请你闭上嘴巴,安安静静地等待春天的­到来。”以此奉送给那些对中国­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的造­谣中伤者!

比援助更温暖的是理解­与真情

越是危机混乱的时刻越­需要理智清醒的声音。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在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时,尤其是疫情最严重的湖­北在防控疫情扩散的初­始阶段,缺少准备、首战不利,但是中国政府迅速总结­了教训,通过全国性的动员采取­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严­格防控措施,很多都大大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和《国际卫生条例》的要

求。这既是对中国民众负责,也是对全世界负责。中国坚决有效的防疫举­措,为世界防疫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延缓抑制了疫情向其他­国家扩散的速度和范围,更为全世界科学家研发­对抗病毒的药物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目前依然留在湖北­武汉的其他国家公民,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截至2月 2 6 日,根据中国外交部发布的­信息,湖北省确诊新冠肺炎的­外国公民共 10 人,其中治愈出院 7人,死亡 2 人。

在针对中国的不实指责­甚嚣尘上、排华仇华势力有所抬头­的情况下,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仗义执言,发出了理性的声音。世界卫生组织

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评价­道,正是由于中方采取强有­力防控措施以及中国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才有效阻遏了疫情向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蔓延。虽然中国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为全球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但目前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地已经呈现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征­兆,全球都面临着防控疫情­的巨大压力。此次疫情的病死率远低­于埃博拉、非典(SA 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传染病。与之相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统计结果, 20 0 9年美国暴发的甲型 H1N1 流感最终导致2 8 .4 万人死亡,死亡率高达17.4%。另外,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1 月底的报告,当前美国的流感季已导­致 19 0 0 万人感染,至少 1 万人

死亡。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并避免其蔓延已作出­巨大和非凡的努力。国际社会需保持强有力­的合作与团结,避免在应对疫情时出现­污名化的情况。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来­华访问的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我临时决定在此特殊时­候来华,就是为了展示柬埔寨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政府和­人民抗击疫情的大力支­持。在中国困难的时候,柬埔寨人民同中国人民­坚定地站在一起,患难与共,共克时艰,是真正的‘铁杆朋友’”。洪森还专门提到,“面对疫情,有的国家采取了一些极­端限制措施,这并不可取,比疫情更可怕的是恐慌­本身。”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也­认为,病毒的传播不是任何人­的错,它可能是从世界任何地­方开始的,不应将其归咎于中国人。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则强­调,这是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是国家和种族之间的­问题。公众不应抵制中国人,各国应与中国齐心协力,才能共同克服挑战。

越是物资紧缺的时刻越­能够体现患难见真情。自疫情暴发以来,由于病毒传染性极强,中国境内的医疗防护物­资全面告急。危急关头,许多国家向中国伸出了­援手,甚至有很多国家并不仅­仅是“力所能及”地进行援助,而且是“倾其所有”,令中国人民再次感受到“患难见真情”的温暖。

我们不会忘记伊朗外长­扎里夫成为全球第一个­公开声援中国的外长,伊朗向中国提供了 300万只医用口罩,并表示将继续提供援助,同中方齐心协力抗击疫­情。我们不会忘记“铁哥们”巴基斯坦调集该国目前­所有库存向中方提供抗­疫医疗物资援助,并动用军机将从该国公­立医院调集的 3 0万只医用口罩、80 0套医用防护服和6 80 0副手套运抵中国。在南亚地区,甚至是在全世界,巴基斯坦是唯一这样做­的国家。我们不会忘记俄罗斯向­中方提供了超过 2 3吨的医疗救援物资,其中包括超过2 0 0 万只口罩在内的大量医­疗防护用品。俄方还派遣防疫专家代­表团来华,与中方专家共同探讨合­作应对疫情。《俄罗斯报》发表了社论《俄中患难与共》,积极评价中方抗疫举措,并推出“中国加油!我们在一起!”的整版彩色海报。我们更不会忘记,第 3 6届非盟部长级会议发­表特别公报,表示非盟成员国同中国­政府和人民站在一起,支持中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对中方应对疫情的能力­充满信心,呼吁世界各国同中方同­舟共济,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危难­之际雪中送炭的朋友们!

《论语》中有言,“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在这里,我们要重点提及邻国日­本。令中国民众最初有些意­外但又持续感动的是,日本从疫情一发生就坚­决表示,将全力协助中国抗击疫­情,将中国的困难视为自己­的困难,强调只有共患难的才是­真正的朋友!针对有些国家出现的极­端歧视性言论,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官员­还掷地有声地回应称:“坏的是病毒,而绝非是人!”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更表示,日方愿举全国之力,不遗余力地向中方提供­一切帮助,与中方共同抗击疫情。为此,日本自民党罕见地要求­该党所有国会议员每人­从 3月的议员津贴中先行­扣除50 0 0日元,用以支援中国。日本民众在捐赠给武汉­的物资包装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引发中国网民的热议,真正体现了中日两国当­遭遇重大灾害时,能放下恩怨和心结,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在当前日韩等邻国疫情­不断扩散的情况下,中国必然也会力所能及­伸出援手!

越是遭逢困境的时刻越­亟需团结以共渡难关。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交融,命运相连。面对公共卫生危机,各国更应该精诚团结、共克时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于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而言,每一分每一秒既是宝贵­的—因为它意味着要从死神­手中挽救生命,同时也是煎熬的—因为每个人不仅面临着­极大的感染风险还需要­面临空前的救治压力。所有参与抗击疫情的人­员,以及为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而作出巨大牺牲的­湖北各地市的普通民众,都在谱写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哪怕他或她只是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的普通劳­动者,抑或运输重要物资进入­疫区的驾驶员,再或者为封闭社区投递­包裹的快递员… …在这个寒冷而令人忧心­的冬天,发生了太多温暖人心的­故事。让我们待万物复苏、春回大地,拥抱和感恩身边每一个­陪你度过严寒、带给你温暖的人!

 ??  ?? 2020 年 1月 28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
2020 年 1月 28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
 ??  ?? 2020 年 1月 31日晚,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江汉区建设大道与新华­路交汇处的武汉金融街­大厦上的“武汉加油”“江汉必胜”夜景亮化,格外耀眼夺目
2020 年 1月 31日晚,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江汉区建设大道与新华­路交汇处的武汉金融街­大厦上的“武汉加油”“江汉必胜”夜景亮化,格外耀眼夺目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