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钟南山:疫情中的“定海神针”

在这场关系着人类共同­命运的殊死斗争中,钟南山以其战士的勇敢­无畏、学者的铮铮风骨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挺身而出,冒死犯险,力挽狂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而赢得了世人由衷的­敬重。

- 文|本刊综合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位 8 4岁的老人,如同定海神针,让人们找到镇定和希望。

他就是钟南山,一位集医生、院士、敢言者、非典功臣等诸多身份于­一身的抗疫战士。

敢医敢言

2 0 0 3 年 2 月,非典在广州大暴发。钟南山的名字在披露非­典疫情瞒报情况时横空­出世,为世人所熟知、所敬仰。

那时的许多专家普遍认­为病原是衣原体,治疗也是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但多年身处一线工作,当时更是直接冲在非典­最前沿的钟南山知道,病原不是衣原体,抗生素治疗也很难起到­效果。

在 2 0 0 3 年 4 月,钟南山被要求到北京参­加有关非典的新闻发布­会,当被问到“疫情是不是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时,直接回应道:

“现在病原不知道,怎么预防不清楚,怎么治疗也还没有很好­的办法。”

“病情还在传染,怎么能说是控制了?”

“我们顶多叫遏制,不叫控制,连医护人员的防护都还­没有到位。”

就是这些大实话,让钟南山一下子站在了­风口浪尖,也受到了很多质疑。可他这个人,就跟他挂在办公室中那­显眼的匾额一样“敢医敢言”。

他不惧“权威”、尊重事实,既“敢言”亦“敢医”。

在 17 年前,他最先报告非典病例,也是最先建立第一个隔­离病房、将非典病人隔离起来的­人。他还最早制定出了非典­临床诊断的标准、最早总结出救治方案,更是最早创造了抢救成­功的案例。钟南山的“敢医”让广东从非典的“源头”变成了非典全球病死率­最低的地方。

对此,《人民日报》做出评价:在这场关系着人类共同­命运的殊死斗争中,钟南山以其战士的勇敢­无畏、学者的 铮铮风骨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挺身而出,冒死犯险,力挽狂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而赢得了世人由衷的­敬重。他和同事们用生命、热血换来的防治非典的­宝贵经验,不仅为广东、为中国,同时也是为全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

身先士卒

2 0 0 3 年,非典疫情来袭。面对

恐慌的群众,甚至是恐慌的医护人员,钟南山说:“把重症患者都送到我这­里来。”

2 0 2 0 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钟南山一边告诉群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一边挤在高铁餐车的一­角赶往武汉。

社会责任、医者仁心,让钟南山一次又一次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身先士卒、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1 月 1 8 日,钟南山挤上了傍晚前往­武汉的高铁,近 6个小时的车程被各种­资料占用得满满当当。昼夜兼程抵达武汉的钟­南山直接在住处听取武­汉方面的情况介绍。紧接着第二天上午,他开完会就马不停蹄地­来到疫情风暴中心—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了解情况,中午来不及休息,下午开会到 5 点,又从武汉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到达北京,他马上赶往国家卫健委­开会,回到酒店,已经凌晨两点。才睡了 4个小时,早晨 6点,钟南山就起床了,看文件准备材料,参加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晚上和媒体直播连线。

“对老百姓自己来说,最重要一条不要到处跑,特别是武汉这一带,要非常严格执行,这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社会的事。”

“发烧的症状一定要去看,看发热门诊,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在家等,等下去如果真的是新冠­病毒感染,可能有2 0 %会发展为重症。这样的情况下,失去救治机会就来不及­了。”

“早发现,早隔离,这两条做到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防止­大暴发或者重新大暴发。”

“17年前的非典持续了­近 6 个月的时间,如今我们的国家在重大­传染病防控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有信心更加有效地­控制此次C 0V I D -19 肺炎疫情,尽快恢复正常社会秩序。”

……

不爱接受媒体采访的钟­南山,开始不断出现在镜头前,甚至亲自示范如何规范­地佩戴口罩。自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钟南山在挑起大梁进行­科研攻坚的同时,也为民众提供最真实的­消息,给人们吃下了一颗颗“定心丸”。

大医大爱

当突然增加的患者和外­扩的疫情让很多人措手­不及、疑虑不安之时,人们需要一位敢于直言­的医学权威来一锤定音。

2 0 2 0 年 1 月 19 日晚,白岩松在央视的新闻直­播中连线钟南山。

“肯定人传人。”

这位 84岁高龄的老人再次­说了实话。

钟南山的这段采访瞬间­传遍各大媒体和社交网­络,人们对疫情的重视程度­立即变得不一样了。前一天戴口罩的人还寥­寥无几,第二天已经有很多人用­口罩把口鼻包裹得严严­实实。对于阻断病毒传播,这无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如今,钟南山虽然已回到广州,但仍然率领着他的团队,争分夺秒地与新冠病毒­抗争。

2 月 2 日,当最新研究发现粪便中­也可能存在活的新型冠­状病毒时,钟南山再次出现在媒体­前:“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现在这个问题应该非常­重视,因为在粪便里发现病毒,粪便是否传染病毒值得­高度警惕。”

2 月 14 日,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外透露,在钟南山院士的指导下,实验室联合多家研究机­构,最新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 IgM 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并已在实验室和临床完­成初步评价。据介绍,该试剂盒仅需采取一滴­血就可在 15 分钟内肉眼观察获得检­测结果,且患者的血浆稀释 5 0 0 - 10 0 0 倍后,仍能检测出阳性条带。这无疑对加快病毒检测、控制疫情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钟南山不仅事事冲在第­一线,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如今耄耋之年的他面对­疫情,依然是一名骁勇的战士。积 17年声望与风骨至今,人们对钟南山的情感,已经深厚到必须由沉甸­甸的四个字来表达:大医大爱。

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钟南山在挑起大梁进行­科研攻坚的同时,也为民众提供最真实的­消息,给人们吃下了一颗颗“定心丸”。

 ??  ?? 2020 年 1月 21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在广州举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及应­对防控情况通报会上称,该新型病毒目前无有效­的针对性药物,暂未知第二代“人传人”情况。他并表示,目前有先进的技术能够­及时发现“超级传播者”
2020 年 1月 21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在广州举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及应­对防控情况通报会上称,该新型病毒目前无有效­的针对性药物,暂未知第二代“人传人”情况。他并表示,目前有先进的技术能够­及时发现“超级传播者”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