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中缅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契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6 年多来,缅甸经历了从谨慎观望­到积极融入的过程,特别是 2 017 年以来,缅甸各方开始积极响应­和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 文|孙敬鑫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2020 年的首访选择了缅甸,这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 1 9年后再度访缅,又恰逢中缅建交 7 0 周年。访问期间,中缅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共和国联合声明》,将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推动中缅经济走廊从概­念规划转入实质建设阶­段,着力推进皎漂经济特区、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仰光新城三端支撑和公­路铁路、电力能源等互联互通骨­架建设。

由“山水相连”到“命运与共”

中缅 有 2 2 10公里 的陆 地边界线,比邻而居、相互尊重,民心相通、交往密切,遭遇相似、任务相近,优势互补明显、合作潜力巨大。

对缅甸来说,中国是其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重要投资来源国。据缅甸投资和公司管理­局统计,2 018 年,中国对缅甸投资达2 0 3 . 5亿美元,是缅甸的第一大投资来­源国。2 019 年1 月 3 0 日,缅甸中央银行宣布增加­人民币为官方结算货币,两国边贸支付和结算更­为便利。2 019 年前 11 个月,中缅双边贸易额达 16 8 亿美元。

近年来,大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带­着资金、技术、人才与合作的诚意走进­缅甸。如今,在缅甸注册成立的中国­企业商会已经汇聚了 260 多家中国企业,涵盖金融、能源、制造业、航 空、IT 通讯、基础设 施 建设、房地产开发、纺织制衣、农业和旅游等行业领域。据缅甸媒体报道称,缅甸2 019 - 2 0 2 0财年收支报告显示,由于缅中经济走廊建设­带动了缅甸国内运输与­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该财年缅甸的经济增速­预计将达到 7%。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更多的中国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经济要素进入缅­甸,将有效解决缅方交通、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滞后问­题。

对中国来说,缅甸曾经是作为不同社­会制度率先承认新中国­的国家。周恩来总理曾出访缅甸,缅甸与中国共同倡导并­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如今,缅甸更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国家,是“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交汇点,是实现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地区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是中国同周边国家和睦­相处、互利共赢的典范,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依托力量。

进入新时代,中缅一致同意以建交 7 0周年为契机,弘扬中缅传统“胞波”情谊,深化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中缅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6年多来,缅甸经历了从谨慎观望­到积极融入的过程,特别是 2 017年以来,缅甸各方开始积极响应­和主动融入“一带

一路”合作倡议。

2 017 年和 2 019 年,昂山素季国务资政来华­分别出席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在与会期间与中国领­导人就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达成重­要共识。2 018 年 1 2 月,缅政府专门成立共建“一带一路”实施领导委员会,昂山素季亲自担任主席,指导缅甸联邦政府与省­邦政府各级之间的协调­以及相关政策工作,充分显示了缅甸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决心。

缅甸《今日民主报》副总编辑莱法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推进相互学­习、互惠互利的倡议,一个推动民众往来、让心靠近的倡议,也是一个可以产生高质­量发展、谋求多赢合作的倡议,值得全世界期待。”缅甸《北方之星》杂志总编辑吴温丁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与沿线各国­分享发展机遇的实践,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缅甸仰光媒体集团主席­吴哥哥莱表示,他非常赞赏“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 “一带一路”建设能够让缅甸搭上中­国的快车,共同进步。缅甸媒体要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要盲目地质疑,要多加强与各界尤其是­经济界的交流,更加深入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媒体要有公正之心,才能沟通民心。2 0 1 9年在北京采访两会的­缅甸媒体代表团团长、《民主浪潮》周刊总编吴埃朱说,“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对于缅甸加强国际合作­交流非常有利。缅甸应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顺应合作共赢的大潮流,与中国一道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各领域合作中,这也将为缅甸的发展带­来良机。

在2 0 2 0年中缅智库对话会上,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吴哥­哥莱表示,中缅两国正积极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这是顺应时代应运而生­的伟大构想,缅甸充分支持并积极参­与。一些西方国家攻击“一带一路”倡议,然而事实已经证明,这是国家间互利共赢交­往的体现,众多参与国已经从中获­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因此取得了­长足进步。缅甸外交部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吴吉敏表示,缅方非常支持和期待中­缅共建“一带一路”。

不仅如此,缅甸的企业参与度越来­越高。缅甸工商联合会主席吴­佐敏温认为,所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都将受益,对于中国的邻国缅甸来­说,“一带一路”倡议更是意味着机遇。中缅双方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展开合作,比如在港口和道路方面­加强互联互通。缅甸投资委员会委员、全国民主联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吴埃伦深度­参与了中缅共建“一带一路”的工作,他用大量的实际工作例­证说明“一带一路”倡议将给缅甸带来很多­机会。吴埃伦特别表示,一些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进行歪曲和失实的报道,缅甸也有质疑“一带一路”倡议的声音,但是这些噪音、杂音都不应该影响到中­缅长期友好合作关系,更不会改变“一带一路”建设给缅甸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现实。缅中交流合作协会执行­主席李伯波也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为中缅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也为两国工商

界人士提供了众多商机。

“一带一路”倡议已在缅甸生根发芽

2 017 年 11 月,中 方 向 缅 方 提议,建设一条人字形中缅经­济走廊。2 017 年 1 2 月,习近平主席与昂山素季­国务资政就共建中缅经­济走廊达成重要 共识。2 018 年 9 月 9 日,两国政府签署《共建中缅经济走廊的谅­解备忘录》,两天后的9月 11 日,中缅经济走廊联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双方同意成立发展规划、产能与投资、交通、能源、农业、边境经济合作区等 1 2 个重点合作领域专项工­作组。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缅双方还成立了中缅­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联­委会、中缅经济走廊联合委员­会等双边“一带一路”合作

机制以及中缅经济走廊­论坛等合作平台。

在上述高层引领下,经过各方共同努力,“一带一路”倡议已在缅甸生根发芽,有些项目甚至已经开花­结果,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的先导项目,中缅油气管道于 2 010 年6月开工,天然气管道和原油管道­分别于 2 013 年和 2 017年投产运行。有了充足的天然气,皎漂实现了 2 4小时供电,电费也大幅降低。2 017年 5 月 19 日,中缅油气管道运输的石­油穿越缅甸的 4个省邦,首次抵达瑞丽。目前,中缅油气管道每年可输­送天然气约 6 0亿立方米,输送原油超 过 10 0 0 万吨。截 至 2 019 年 11月 3 0 日,油气管道项目累计为缅­甸带来直接经济收益5 . 2亿美元。缅甸天然气石油公司海­上石油和天然气部经理­觉梭泰说:“中缅油气管道是两国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一个里程碑项目。作为项目合作伙伴,我们感受到中缅油气管­道成功投产运营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期待未来这样的成­功合作项目越来越多。”

在缅甸北部,规划和设计中的木姐—曼德勒铁路全长约4 2 1 公里,途经北部重镇和经济中­心,或将与中国及印度、孟加拉国连接,成为一条国际铁路。2 0 1 8 年 10 月,中缅签署“木姐—曼德勒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备忘录”。2 0 2 0 年 1 月 1 8 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宗言接受了缅­甸交通通讯部铁路局局

长巴敏颁发的“木姐—曼德勒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接受证书”,同时向缅方递交了“木姐—曼德勒铁路环评报告”。据了解,曼德勒—木姐目前仅有的一条公­路狭窄崎岖,约4 0 0公里的路程,卡车通常要花两天时间­才能通过。建成后,3个小时就可以抵达,将成为中缅贸易的大动­脉。缅甸交通与通讯部部长­吴丹欣貌表示,该铁路不仅是缅甸国内­主要交通运输干线之一,也是缅中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和泛亚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不仅会缓解缅甸­国内交通压力,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地区内互­联互通水平。同样是在曼德勒,由中国电建承建的缅甸­皎喜燃气电站项目已正­式竣工。作为缅甸最大的内燃机­发电项目,预计每年产出 1 2 . 74亿千瓦时清洁电力,可解决2 7 0万缅甸民众的用电问­题。

在缅甸南部,孟邦小山村里的居民如­今用上了冰箱、电视;在中企承建的莱比塘铜­矿,中方企业、缅方合作伙伴、缅甸政府、周边社区、公司员工实现了“五方共赢”,周边 3 0 多个村庄走上富裕道路。2 018 年 3月,由云南能投集团投资建­设的仰光达吉达天然气­联合循环电厂竣工,电厂每年将为仰光提供­至少 7. 2亿度电,占仰光总供电量的 10 %,可为缅甸4 2 0 0 0多户家庭提供充足的­电力。

目前,电厂已经成为缅甸天然­气电厂中效率最高,耗能最少的电厂,是中缅合作的标杆项目。总之,中国企业正通过各种各­样的合作方式,以一批实实在在的建设­项目,改善着缅甸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为缅甸取得更大经济建­设成就创造条件。

在民心相通领域,两国民众的全方位交往­也日益活跃。例如,中缅智库对话越来越频­繁,“中缅智库对话会”“中缅智库高端论坛”等一系列机制化的交流­正在形成;中缅媒体领域合作如火­如荼,缅甸记者研修班自 2 015年起已经在华连­续举办了五届;“感知中国”“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文化交流活动在缅甸­相继成功举办,缅甸仰光中国文化中心­正式启用;《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中国古典电视剧以及《奋斗》等当代中国青春励志剧­在缅配音播出;包括“光明行行动”“援缅减贫示范合作项目”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民生­援缅项目广受当地好评。目前,缅甸学习中文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仅缅甸曼德勒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学生人数就超­过 300名,学生人数还在继续增加。同样,为了更好地学习中文与­了解中国,不少缅甸青年选择到中­国留学。

增进福祉,加深情谊

当然,我们也要正视中缅之间­就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存在的具体问题,但更要相信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进,总是可以找到新的解决­思路和办法。

以皎漂深水港项目为例,2 015年底,由中国中信集团、中国招商局集团、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天津泰达、中国云南建工以及泰国­正大集团组成的中信联­合体中标了该项目,但由于中缅双方在项目­的具体融资细节上未能­达成一致,该项目推进陷入停滞状­态。此后历经 3 年艰难谈判,2 018 年 11 月,中缅双方代表签署了皎­漂经济特区深水港项目­框架协议。按照协议,中缅双方股权占比由原­来的“8 5 % -15 %”调整为“7 0 % - 3 0 %”。此外,缅方考虑分阶段实施该­项目,预计项目第一阶段将投­资 13亿美元。2 019 年 7 月,中国企业启动了法律要­求的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估和初步地质勘察,成为这个特大型项目取­得实质进展的第一个迹­象。可以预见,皎漂港基建改造工作的­完成,不仅对缅甸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会进一步拉近中­缅关系。此外,前几年曾引起较大争议­的密松水电站项目,相信双方也可以找到替­代方案。

“路遥知马力,患难见真情”。在双方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指导下,在命运共同体的感召下,经过持续探索和努力,中缅共建“一带一路”会在未来结出更多硕果,以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福祉,加深两国胞波情谊。

在双方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指导下,在命运共同体的感召下,经过持续探索和努力,中缅共建“一带一路”会在未来结出更多硕果,以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福祉,加深两国胞波情谊。

 ??  ?? 当地时间 2020 年 1月17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比都第二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中缅建交 70 周年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图为习近平和缅甸总统­温敏共同按下按钮,正式启动中缅文化旅游­年
当地时间 2020 年 1月17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比都第二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中缅建交 70 周年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图为习近平和缅甸总统­温敏共同按下按钮,正式启动中缅文化旅游­年
 ??  ?? 中缅建交 70 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举行
中缅建交 70 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举行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