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香港多管齐下严控疫情

在中央的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不断加强­措施严控疫情,一些社团组织和爱心人­士纷纷贡献力量,大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遏制疫情蔓延,保障香港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文| 汪灵犀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这段时间以来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各界­的头等大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不断加强­措施严控疫情,一些社团组织和爱心人­士纷纷贡献力量,大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遏制疫情蔓延,保障香港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与内地合作防控措施成­效显著

“根据中心的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地社区中出现群组个­案,涉及一些多人的聚餐及­聚会。中心提醒市民应减少外­出及避免聚餐或聚会等­社交活动,并尽量与他人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发言­人表示。

截至 2 月 2 8 日,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数据­显示,香港的确诊病例达93 例,其中 2 6例治愈出院,2 例死亡。虽然出现几个集体感染­个案,但疫情总体可控。

截至目前,香港特区政府采取了几­轮强有力的防疫措施,总计暂停10个陆路及­海路口岸的客运服务,分别为罗湖、落马洲支线、皇岗、高铁西九龙站、红磡城际直通车站、沙头角、文锦渡、上环港澳码头、尖沙咀中国客运码头及­屯门客运码头。近日入境香港人数已大­幅减少。另外,从 2 月 8日零时起,香港对从内地入境人士­实施 14天强制检疫,包括所有经内地入境的­香港居民、内地居民、其他地区旅客,以及经其他地方入境的­抵港前 14天曾到访内地人士。任何违反强制检疫令的­人,最高罚款2 5 0 0 0港元和入狱 6 个月。

不过,为确保维持城市运转物­资不受影响,使用陆路口岸的跨境货­车司机、抵港客机和货机的机组­人员、船员、渔船船员等等,还有履行与政府相关运­作的人员,可获豁免14天的强制­检疫。

早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介绍,经中央批准,内地 4 9 个城市已暂停发出赴港­个人游签注,同时内地已全面暂停旅­行社团队游行程。此外,香港往来内地的高铁、民航、客运、码头等交通服务也大幅­缩减。

“相关措施无可避免对往­来内地及香港的人士带­来不便,但措施是防疫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希望获得谅解。”林郑月娥说。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表示,香港从海、陆、空三方面大幅缩减往来­内地的交通服务,有利于减少输入性感染­病例。他认为整体而言,特区政府的防疫措施较­为积极,希望相关措施能够减少­跨境人员流动,从而达到有效防疫的效­果。他呼吁特区政府密切留­意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应对。

香港《星岛日报》发表社论认为,香港未来还需加强与内­地沟通合作,一是交流有关疫情的重­要信息,包括新病毒的特质以及­有效治疗方法等。内地专家防控传染病的­水平,已获国际肯定。二是在防护物资上,请求中央给予香港支援。

出台系列措施减低疫情­扩散风险

除减少人群流动外,特区政府也出台一系列­措施,取消公众集会、安排在家工作或上学,减低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风险。

学校方面,林郑月娥 2月1 3 日宣布,中小学、幼稚园和特殊学校的开­学时间推迟至 3 月 16 日。之前港府曾将开学时间­延迟至 3 月 2 日。除中小学之外,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也宣布­推迟校园内的教学活动。

香港的农历新年假期原­定于1月 2 9日结束,为了有效抗击疫情,特区政府早前已延后公­务员复工时间。除了提供紧急和必须公­共服务的人员外,政府雇员无需返回办公

室,而是留在家中工作。林郑月娥同时呼吁私营­企业或非政府机构的雇­主弹性处理雇员的上班­安排。

香港多家主要银行宣布­关闭部分营业网点。香港金融管理局预计,全香港会有约2 0 % -3 0 %的银行分行暂时关闭,包括东亚银行、汇丰银行、恒生银行、中银香港等。其余继续运作的分行中­有部分会缩短营业时间,自动柜员机服务不受影­响。

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环境保护署、古物古迹办事处、规划署、运输署等,自 1 月 2 9日起暂停开放多个设­施,直至另行通知

为止。包括体育馆、运动场、公众游泳池、泳滩、水上活动中心、度假营等陆上和水上运­动设施,所有博物馆、表演场地、公共图书馆和附设自修­室、流动图书馆、音乐事务处音乐中心全­部暂停开放。

为配合防疫,香港近期的大型活 动,包 括 3月开 幕 的 香 港 艺 术节、原定 4月举行的国际7人橄­榄球赛等纷纷推迟,元宵晚会、渣打马拉 松、各 机构的 新 春酒会 等 也一一取消。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为 74 3 家安老院和 323 家残疾人士院舍提供一­次性特别津贴 3000-5000 港元不等,以购买防护装备及消毒­用品。香港最大的综合性出版­集团联合出版集团紧急­出版发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护读本》,首批 1 5 万册于 1 月 29日下午起在香港 400 处免费派发,为公众提供实用、准确、专业的防疫信息。

筹集物资增强市民防护

充足和稳定的卫生防护­物资对抗击疫情至关重­要。目前全球闹口罩荒,香港近几日也出现抢购­口罩的情况。“特区政府理解市民对口

罩供应的关注,我们正多管齐下,竭尽所能积极增加本地­生产和全球采购。”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表示。

香港特区政府物流服务­署 ( 物流署 )已经公开招标采购 570 0 万个口罩,至截标共有 3份标书。该署称会加快审批程序,尽快批出合约。这些采购口罩若能顺利­抵港,相信能够一定程度纾缓­政府内部的需求。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2 月 2 5 日探访政府物料中心,赞扬物流署人员是政府­抗疫工作中的“幕后英雄”。

在全球口罩供应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提升本地口罩的生产量­是“求人不如求己”的解决方案。香港特区政府较为罕见­地建议拨款 15 亿港元,用以资助私人机构设立­本地外科口罩生产线。每间厂商设立一条生产­线可获最高3 0 0万港元资助。其后每多一条额外再获­2 0 0万港元,资助上限为 2 0条生产线。此举对本地厂商尽快落­实生产口罩具激励作用。同时,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计划使用 8亿港元,应用科技方案生产可重­用口罩,以解社会燃眉之急。

2 月 25日,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发­表了一篇题为《防疫抗疫倾尽全力》的网志。他在网志中表示,由 1月初到 2月 2 4日为止,特区政府已订购并送

达的口罩数量有约9 0 0 万个,会优先分配予参与检疫­工作的前线人员,包括卫生署的医护人员­及港口卫生人员、执行检疫令的前线人员,以及维持必要公共服务­的前线人员等。

香港惩教署的口罩生产­线 24 小时全日运作,生产量由每月 1 10 万个加至1 8 0 万个。另外,特区政府联络本地一些­创科公司,每月增加生产16 0万个较高规格的口罩。

香港的政团、社团等各界人士也积极­参与到提升口罩供应的­行动之中。会员人数超过 4 2万的工联会是香港最­大的劳工团体,该会已筹得约5 0 0万港元生产口罩,预订的全自动口罩生产­机器会在 3月底到货,预计届时每日可生产 10万个口罩。

另外,地产商 新世界旗下的慈善基金­会拟在屯门建设无尘厂­房生产口罩,预计 4月投 产,每日产 量2 0 万个,制作的口罩将发放予有­需要人士。

香港街头的分发口罩活­动开始增多。由香港各界社会人士共­同成立的“全港社区抗疫连线”向全港 1 8 区弱势群 体及 65 岁以上长者派发逾10 0万个口罩。全港各区工商联、乡议局等也将从不同渠­道搜获的口罩免费发予­市民。

生活用品方面,张建宗强调,香港主要食品供应畅顺,储备充足。目前,本地食米总 存货 约2 5 0 0万公斤,足够全港市民 1个月食用;渔农自然护理署及蔬菜­统营处的批发市场平均­每天供应约 10 0 0吨蔬菜;肉类方面,逾七成冰鲜肉由内地经­陆路输港,数量稳定,而主要连锁超市的冷藏­肉也有约 3 至 4 个月存货。

不仅如此 , 2 月 2 6 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布了 2 0 2 0 -2 0 2 1 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陈茂波表示,当前香港经济充满不确­定性,防疫抗疫成为政府当前­首要任务,因此在准备财政预算案­的时候,将重点放在“撑企业、保就业、振经济、纾民困”以应对目前挑战。因此港府决定推出大规­模的逆周期措施,涉及超过1 2 0 0亿港元为“撑企业、保就业、振经济、纾民困”投下新动力。

“从元旦至今,特区政府推出多轮防疫­措施,一步步升级行动,比较早地意识到了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这与香港拥有多位世界­级医 疗 权威、累积了抗击非典的经验­教训密切相关。随着疫情发展,内地多地共抗疫情,‘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体现出制度优势。希望香港也能上下一心,跨越分歧,共克时艰。”香港民建联副主席、新界社团联会理事长陈­勇呼吁,一些反对派勿再将关乎­整个香港社会安危的民­生问题政治化。香港“抗疫战”现正处于关键期,唯有加强与内地沟通合­作,以保护市民健康为大前­提,才可打赢这场硬仗。

当前香港经济充满不确­定性,防疫抗疫成为政府当前­首要任务,因此在准备财政预算案­的时候,将重点放在“撑企业、保就业、振经济、纾民困”以应对目前挑战。

 ??  ?? 香港理工大学研发出高­效诊断系统,可迅速检测出新冠病毒
香港理工大学研发出高­效诊断系统,可迅速检测出新冠病毒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