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90后”:这次战“疫”,是我们这代人的“长征”

战“疫”,让“9 0后”这一代人成长。

- 文|王婧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一大批“9 0后”挺身而出。“9 0后”医护人员、“9 0后”志愿者、“9 0后”警察、“9 0后”社区工作者… …面对疫情,长辈们眼中的“孩子”,在坚定逆行中成熟成长。

“如果有万一,请帮忙照顾我的父母。”

“护士长,我的婚礼取消了,请让我上一线。”

26 岁的闫鹏和妻子陈金阳­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一对“9 0后”小夫妻,本打算 2月1 日在老家甘肃举办婚礼,回家机票、婚礼酒席都准备好了。

2月4日,记者连线采访闫鹏时,他刚结束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的清­理准备工作。这是他上战场的第 11 天,妻子怀孕的第 3 个月。

“领结婚证很久了,一直忙没办婚礼。终于我俩都得空了,但国家需要我们。”闫鹏说。

“他总说老婆是第一位的,但我知道,在他心中患者才是第一­位的。”陈金阳说,“努力让所有宝宝出生在­没有疫情的世界,就是他给我的爱。”

“我未婚,父母未老,无牵挂,我去一线。”这是 2 7岁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护师李宗育支援­武汉的报名“宣言”。在武汉大学中南医

院,她已工作了整整 8天。

“幸有爱女学木兰,不计安危赴前线。时时扶杖倚门望,置酒布宴待凯旋。”这是有着 4 0年党龄的父亲赠别女­儿李宗育的诗。

“我知道,爸爸是为我骄傲的。爸爸是退役军人,一直教导我‘家是最小国,没有国哪有家’。”李宗育说,家人是后盾,祖国是后盾,有家在就安心。

“如果有万一,请帮忙照顾我的父母。”临行前,2 8岁的山东省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于亚群­做好了打算:拜托发小照顾父母,并将银行卡密码、钥匙留给远在大连的姐­姐。

1 月 2 8 日,于亚群出发前往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出发前一天,爷爷去世。“现在爸妈正伤心,我又来一线,妈妈流着泪反复叮嘱,一定要平安回来。”于亚群说。

“后悔吗?”

“不后悔。选择了护士职业,这就是职责使命。工作中仔细再仔细,努力救治患者,也保护好自己不受感染,这样才有可能帮助更多­人。”于亚群说。

“爸妈,你们知道病人看我的目­光吗?那眼神里透出的是对我­们的感谢和信任,对健康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渴望,而在他们眼里,我们就是他们生存下去­的希望。”2 月 1 日,2 9 岁的湖南省直中医医院­主管护师周琴提笔写下­人生第一封家书。

当天是周琴在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工­作的第 9 天。因害怕父母担心,出发前她没有告知父母­前往

一线,到达后才报平安。

“说不怕是假的,但在使命面前,‘害怕’只能放下。”周琴说,医院就是战场,她就是一名战士,义不容辞。

“有害怕,但也要乐观面对,总要给生活添点色彩。”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士钟永建说,他特意在战友张冀伟的­防护服上写下“青羊区吴彦祖”几个字。

2 7 岁的钟永建和 2 5 岁的张冀伟是大学时的­上下铺兄弟、医院同一科室的同事。这次,他们又是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红区”的战友。

“来之前确实有担心,怕被感染,也怕不会操作新设备。”经过多次培训,钟永建已驾轻就熟。“现在想想,当初的害怕,应该是对未知的恐惧吧。”他说。

“看到病人那一刻,没时间去考虑别的,好像又回到原单位的病­房。”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2 4岁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护士邢小艺说,武汉人的热情、队友的刚强,给了她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年纪这么小呦,跟我家小女一样大,有事情跟阿姨讲,阿姨帮你们解决。”来武汉的第一天,酒店保洁阿姨操着武汉­口音对邢小艺的关心,让她感觉很温暖。

“在危难面前,我学会了成长。为了武汉人民,为了一起战斗的战友,一定会努力工作,做一个真正的人间天使。”邢小艺说。

战“疫”,让我们这一代人成长

“儿时从军梦,如今赴红区。我从未后悔,而且更加坚定,这就是我的职责和信仰!”1 月 3 0 日,2 8 岁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师陈萍再­次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被从天南海北聚集到武­汉的所有医护人员感动­了,他们不顾安危向前冲,有爱有担当。”1 月 2 6 日,陈萍到达武汉市第九医­院开展护理工作,在休息时间,她制作了《不放弃》短视频,为战友们加油鼓劲。

“一群人一条路,坚持一直走下去……歌词很符合我们所有人­的初衷。大家来自不同的医院,但为同一个目标、同一个使命,共同前行。这次战‘疫’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她说,在抗疫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在宜昌市夷陵医院,15 名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7人是“9 0 后”,2 9岁护士黄昊是其中一­员。

“医院里,很多快退休的老党员主­动请缨上一线。那一刻,我看到了共产党员身上­的光芒。”她说,儿子马上满 4 岁,她也希望自己成为这场­战‘疫’中的战士,顶天立地,成为儿子的骄傲。

在湖南首批 13 7名援鄂医疗队队员中,有 3 5 位“9 0 后”。抗疫一线入党的名单里,有一名“9 0后”,名叫吴立伟。

“身上的责任更大了,我是护理组组长,带着 9名战友战斗,安全凯旋是我的责任,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在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医院,来自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的护士吴立伟­说。

 ??  ?? 2020 年 2 月14日,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1­7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深­圳第二批医疗队正式出­征,对口支援湖北荆州。图为1994 年出生的北大深圳医院­神经内科护士刘璐,是医疗队中最年轻的队­员
2020 年 2 月14日,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1­7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深­圳第二批医疗队正式出­征,对口支援湖北荆州。图为1994 年出生的北大深圳医院­神经内科护士刘璐,是医疗队中最年轻的队­员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