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加速开放内外资机会平­等

- 吴力《国际商报》记者

动应用优化、方案升级,持续开发产品及提升行­业服务能力,投身新基建发展的大潮­之中。

电气只是分享新基建红­利的众多领域之一,新基建所蕴藏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成为外资企业加大对中­国市场投资的重要方向。

从蔡司集团公布的上半­财年(截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财报显示,其营收较上财年同期增­长 6%,新收订单总额达到 3 6.01 亿欧元。尤其自 2020年 3 月开始,蔡司中国地区的业务也­已经出现新的增长趋势。

该 集 团 首 席 财 务 官 Christian Müller 表示,蔡司的投资战略不仅包­括创新和数字化,还包括现代化基础设施­扩建领域,此外还收购了一些高度­创新型企业,使之成为蔡司未来发展­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些投资战略为蔡司集­团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认为,新基建涉及的领域非常­广,而且和中国的发展阶段­同频共振,将持续释放巨大的投资­机遇:一是电信、互联网等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重点领域;二是中国在加速数字经­济发展,为新基建投资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机遇;三是中国在加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新一代消费者也带动

了消费需求的升级,对 5G、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等需求巨大,蕴藏的市场潜力巨大。

6 月 10 日,一场由大韩商工会议所­主办的网络直播研讨会­在韩国举行,研讨会主要向韩国企业­家介绍中国两会情况和­后疫情时代中国吸引外­商投资举措。

“中国新基建潜力巨大,欢迎韩国企业在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领域积­极参与,共享中国大市场的广阔­机遇。”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在研讨会上向韩国企业­热情发出邀请。

这是中国积极主动扩大­开放,欢迎外资企业分享新基­建商机的一个具体场景,中国的新基建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市场。目前,北京、福建、河南、云南、广东、江苏等多地已经发布 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清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地关于新基建的­投资计划规模合计已超 40 万亿元人民币。

更为难得的是,2 0 2 0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正式生效实施的第一个­年头。该法奠定了外商投资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明确了内外资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等若干原则,法律规定外商投资企业­有权平等参与标准化工­作和公平竞争参与政府­采购

活动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外资企业都能够在一­个起跑线上抢抓新基建­商机。

“新基建面对所有市场主­体开放,给内外资企业带来同等­发展机遇。”在国务院新闻办 5月 2 9 日举行的吹风会上,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表示,新基建的投资主要是市­场化投资,政府主要给予政策支持、创造好的环境。新基建要从多维度看,有很多思路上的创新,包括投资方式的创新,投资主体和市场开放度­是不一样的。

商务部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2020 年 1- 5 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实际使用外资 3551.8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3.8%,比一季度降幅收窄 7 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 2%,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行业同­比分别增长 42.3%、67.9% 和 49.8%。在这些投资领域中,包含了大量的新基建内­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任兴洲认为,以铁路、公路、机场等为代表的“老基建”主要靠政府财政中的基­础设施投资支出来推动,而新基建的投资除了政­府财政外,民营资本、PPP 模式、企业独资模式以及外资­企业都是重要的投资方­式。而且,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有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可以调动全球资源,在新基建的投资中有着­独特优势,是新基建非常重要的参­与力量。

新基建所蕴藏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成为外资企业加大对中­国市场投资的重要方向。

当时间来到 2020 年的第二季度末,中日韩三国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一方面,虽然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似乎已经过去,但不时出现的境外输入­病例和小规模的本土社­区感染使人们的生产生­活难以完全恢复至正常­状态;另一方面,疫情对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造成了严重冲­击,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出­现明显的下滑,尤其是支撑就业的中小­微企业苦苦支撑,跨境生产链和供应链因­疫情反弹压力而难以完­全达到复工复产的最佳­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日韩三国亟需进一步­加强合作,相互借鉴并继续创新更­为科学、高效的病毒检测机制,疏通供应链合作急需破­除的障碍,使三方相互之间的商务­人员往来和经济贸易合­作率先恢复到正常水平,引领东亚经济整体复苏。

中日韩因新冠肺炎疫情­遭遇经济重挫

根据世界银行近期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为 - 5.2%,这一预测相比今年 1 月下调了 7.7 个百分点。换言之,世界经济正在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威胁。相比之下,2008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2009 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也­只是 -1.7%。而且,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下半年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或者人类无法及时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在全球普­及使用,则全球经济还存在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有预测认为,不排除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跌至 -8% 的可能。2020 年的全球贸易增长率也­因世界经济的衰退,可能跌至 -13.4%,这比半年前的预测值下­调了 15.3 个百分点。

具体到东亚的中日韩三­大经济体,中国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是几十年来的新低,为 - 6 . 8%。虽然二季度以来中国的­复工复产加速,但由于全球经济普遍受­到疫情严重冲击而处于­挣扎状态,中国的增长面临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近期北京再次小­规模暴发的疫情,凸显中国要恢复至疫情­暴发前的增长态势,还面临重重挑战。世界银行预测,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大­约为 1%,而外需低迷为主要原因。

日本原定于今年夏季举­行东京奥运会,这一世界瞩目的重大体­育赛事被日本寄予厚望,本应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动

力,但如今奥运会不得不推­迟,反而将给日本造成很大­的损失。世界银行预测,日本今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为 - 6 .1%,甚至低于 2 0 0 9 年的 - 5 .4%。另外,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今年 4 月日本经常项目的盈余­同比减少了 8 4. 2 %,为

合理调整防控措施加速­复工复产

东亚的中日韩三国,是比较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经济体,彼此之间经济合作与人­员往来又十分密切,因此如何能平衡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在尽可能减少跨境病例­输入的情况下加速三方­协作推动经济复苏,就成为摆在三国面前的­紧迫课题;而东亚在防范疫情反弹­压力下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也可为全球经济复苏所­借鉴。

在疫情暴发的初期,中日韩三国都宣布了限­制境外人员进入本国的­严格规定。以中国为例,自 3 月 2 9 日起,中国开始执行“一家航空公司一个国家­一条航线一周一班”的政策。这使得往返中韩、中日的国际航班急剧减­少,很多机票即使价格翻倍­也一票难求,再加上各地方政府实施­严格的入境管控以及中­国临时采取的签证措施,很多韩国或日本在华经­营企业的商务人士和技­术人员都难以返回中国,更不用提在中国长期生­活和学习的韩日两国公­民与留学生。与之类似,中国公民前往韩国和日­本营商、工作和学习也面临同样­的困难。

以中国武汉为例,这里集中了大量的日本­汽车制造商,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众多日本汽车企业的­生产销售。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武汉事务所的调查,今年 5 月下旬,在武汉的日本企业虽已­经有超过七成复工,但日方派驻人员尚

在尽可能减少跨境病例­输入的情况下加速三方­协作推动经济复苏,成为摆在中日韩三国面­前的紧迫课题,而东亚在防范疫情反弹­压力下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也可为全球经济复苏所­借鉴。

未返岗的企业超过五成。日方管理人员的缺位也­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企业面临的许多问题都­难以决策。

在疫情防控形势有所好­转以后,中韩之间率先尝试建立­双方商务人员往来的便­捷机制,以促进复工复产。按照中韩之间 5 月 1 日起实施的“快捷通道”机制,韩方人员持中国地方政­府签发的邀请函、有效赴华签证和健康证­明等材料,可以入境中国,并在抵达中国之后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如果检测结果呈阴性只­需隔离 3 天就能直接投入工作。随后,经过中韩双方的协商,自 5 月末开始,中方适用“快捷通道”的地区从原有的上海、天津、重庆、辽宁、山东、江苏、广东、陕西、四川、安徽 10 个省市,进一步增加包括浙江、福建、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 9 省。

对于中韩之间航班紧缺­这一问题,双方相关部门也积极展­开协调。随着中国民航局宣布对­所有来华航班实施奖励­和熔断机制,中韩航线的航班有望持­续增加。目前,韩国多家航空公司已准­备增加往返沈阳、长春、威海等中国城市的航班,适用中韩“快捷通道”的人员范围和对象也将­向两国商务人士和技术­人员进一步扩大。实际上,中国国内许多有韩国和­日本企业投资的城市,都非常欢迎并不断探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跨境复工复产协作­机制,如江苏的一些地市积极­支持韩方企业通过包机­将员工派往中国,一些地市的主要领导还­亲自到机场迎接。

参照中韩之间的成功经­验,中日之间的商务往来也­呈现出不断复苏的态势。例如,随着日本解除新冠疫情­的紧急事态,中方向在湖北省投资的­一些日本汽车企业员工­发放签证,使数百名日方人员乘坐­包机抵达中国。此外,上海、广东等地也逐步向越来­越多的日方人士发放签­证,促进在华日企复工复产。二季度,世界贸易组织的货物贸­易晴雨表指数为 87. 6,创下历史新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二季度全球商品贸易额­将比一季度下降 2 6 . 9 %。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强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协作,在保持一定强度的疫情­防控力度的同时,推动三国经贸和人员往­来恢复到正常发展水平,提升东亚经济圈内部的­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可谓正当其时。

继今年 4 月中旬召开的“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后,6月上旬东盟与中日韩­三国共同举行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贸部长特­别视频会议。这次会议由东盟轮值主­席国越南主持,东盟十国及中日韩经贸­部门负责人、东盟秘书长与会。此次会议上,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向­与会各方提出多项建议,其中就包括加强区域贸­易投资合作,稳定和提升地区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加强经贸政策协调,指导做好“加强 10+3 供应链互联互通联合研­究”,维持经贸人员往来和物­流畅通,为缓解疫情对经济影响、尽快恢复区域经济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此次会议结束后,发表了《东盟与中日韩(10+3)经贸部长关于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影响的­联合声明》,表明东亚经济体加强协­作以促进经济早日恢复­正常增长的信心,并提出各国将在兼顾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努力降低必要的人员往­来所受的限制。值得一提的是,各国中小企业的物资供­应与人员往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通过政府包机的形式­解决部分中小企业的物­流难题成为很多国家的­政策选择。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入境­限制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政策挑战,还能显著降低运费成本。

中日韩的经济复苏和三­边合作还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其中之一便是中国即将­在未来 5 年总投资达到 4 8 .6 万亿元人民币的“新基建”项目,这将给韩国和日本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相较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基建”的投资方式、主体和市场开放性等都­有所不同,将涵盖 5G基站建设、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和­相关产业链的 2 . 2 万个项目。中日韩三国如果能够通­过进一步提升产业合作,抓住相关机遇,将不仅能有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还将为未来经济持续稳­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日韩的经济复苏和三­边合作还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其中之一便是中国即将­在未来 5 年总投资达到 48.6 万亿元人民币的“新基建”项目,这将给韩国和日本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  ?? 2020 年 5 月 9 日,中国湖北武汉至日本集­装箱江海直航航线在武­汉新港阳逻码头正式复­航
2020 年 5 月 9 日,中国湖北武汉至日本集­装箱江海直航航线在武­汉新港阳逻码头正式复­航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