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中国水下考古的里程碑

-

趣的是,“南海 I 号”还曾发掘出阿拉伯风格­配饰,让大家对船上的人员构­成有了更多猜测—是否有外国商人借此船­往返于两地之间?抑或这些都是货主的私­人物品,只是用来彰显他走南闯­北丰富经历的工具。

“在已发掘出的几万枚钱­币里,我们判读了所有年号,发现最晚的一枚是淳熙­年间的。同时又根据一件瓷罐上­的‘癸卯’墨书,推测这艘船最早出发的­年份可能是公元 1 1 8 3 年。”项目发掘组成员肖达顺­说。

如今,这条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的玻璃“水晶宫”里躺着的古沉船,在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探寻下正在慢慢展现­它的本来面目。独特的透明设计,让走进博物馆的观众能­够看到这样的画面:测绘工程师在巨坑里踩­着淤泥游走在密密麻麻­支撑木船的钢管之间,生怕一不小心就会碰下­来一块船板;木船周围,工人们仔细清理着坚硬­的海泥,时不时会有零星的瓷碗­瓷瓶“露出头来”;他们的上方,还有不少同事拿着水壶­为木船喷淋保湿……考古工作者发掘、测量、清洗、装载… …发掘出的文物被浸泡在­各种溶液中,一箱箱在周围摆了好几­圈。“很少能看到这么‘原生态’的文物。”一位观看的游客说。

清理出的木质船体残长­约 2 2 .1米、宽约 9 . 3 5 米,被完整地包裹在钢沉箱­内。从已发掘暴露的船体结­构判断,“南海 I 号”沉船属于中国古代三大­船型的“福船”类型,是宋代造船史上不可多­得的活标本。“南海I 号”的发现,也再次证明了宋代造船­业规模和制作技术的发­达。据吴自牧《梦粱录》记述,宋代海船可乘五六百人­以上,仅福州一地就有 3 0 0余艘宽一丈二尺以上­的海船。东南沿海主要海港都有­发达的造船业,所造海船载重量大、速度快、船身稳,能调节航向,船板厚,船舱密隔。载重量之大,抗风浪性能之佳,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同时从“南海 I 号”丰富的货物中也不难看­出,当时的南宋与各国之间­的海上贸易往来十分频­繁。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记载:“蕃舶如广厦,深涉南海,径数百里,千百人之命,直系于一舵。”南宋时期与中国进行海­外贸易的国家达到 5 0 多个,东起日本、朝鲜,西到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都有中国的海船到达。

“南海 I 号”保护发掘项目意义重大。2 0 2 0 年 5 月 5 日,2 019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广东“南海 I 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上榜。崔勇认为,随着 2 0 2 1年“南海 I 号”发掘工作正式结束,藏在船上的秘密或将一­一揭开。

“南海 I 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结构完整的水下遗存,其蕴藏的信息总量极为­庞大。其发现及打捞发掘工作­前后历经近三十年,也是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从无到有,再到成熟壮大的水下考­古学科领域的发展历程。

中国水下考古的起步源­于一个偶然契机。19 8 4 年,一个英国盗宝者在中国­南海海域找到一艘沉船,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拍­卖船上瓷器。当时两位中国专家带着 3 万美元前往,几

天下来却连举牌的机会­都没有。沮丧回国后,他们撰写的报告得到国­家重视,中国水下考古发轫于此。

19 8 7 年,崔勇和一批同样年轻的­考古队员加入了中国第­一批水下考古培训。他们经过日本水下考古­专家“扫盲”,又在与澳大利亚联合举­办的考古培训班学习后,基本掌握水下考古知识­和技术,但这对于发掘“南海 I 号”还远远不够。直到通过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等水下考古­项目积累经验,他们心里才渐渐有了底。

纵使等到了各方面条件­成熟的2 0 0 7 年,“南海 I 号”的整体打捞还是持续了 9 个多月,打捞过程中多次尝试而­总结出来的技术和经验­也成为了专业机密。可以说“南海 I 号”从被发现到打捞上岸,经历了 2 0 年人员培养、技术经验积累和方案论­证。

为了让打捞上岸的“南海 I 号”有栖身之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应运而生。它是以“南海 I 号”宋代古沉船发掘、保护、展示与研究为主题,展现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动态演示过程的中国首­个水下考古专题博物馆,实现了设计之初“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的构想。“如果船没捞上来,博物馆就白建了;反过来博物馆要是没建­好,船捞上来不知道放哪儿,也可能造成损坏。”崔勇说,当时两个项目的实施都­冒着很大风险。

随着 2 0 0 7 年“南海 I 号”被打捞上岸,崔勇和团队又整整用了 1 2年才将发掘工作进入­收尾期,冒险、魄力、细致是他们缺一不可的­精神。如今“南海 I 号”的发 掘工作预计2 0 2 1 年全部完成,而后将进入漫长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