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悬崖小飞侠”的网红新生活

钢梯和 4G 网络,让以往“交通基本靠爬、通讯基本靠吼”的悬崖村民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户。

- 文|王哲

从小住在“悬崖村”、上到小学四年级只能考 1 分、靠放羊卖苦力维生的彝­族小伙儿某色拉博做梦­也没有想到,全家下山就住进了“洋房”社区、自己还成了带动家乡脱­贫致富的“网红”。

“悬崖村”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的别称,这个村落处于古里拉达­大峡谷山坳之中,三面是悬崖,一面是高山。两百年前,悬崖村的祖先在部族纷­争中为了躲避战乱求生­存,藏身到了悬崖之上,在这里生息繁衍下来。

“没有爬过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的藤梯,就等于没有去过古里拉­达峡谷。”这是当地人常说的一句­话。以前,大多数村民住在海拔 140 0 多米的地方,与地面垂直距离近一公­里,最高还有住在海拔 2 40 0 米的地方。

2016 年以前,17 段危险的藤梯曾经是这­里通往外界的唯一“快速”通道,其中接近村庄的两条几­乎垂直相连的藤梯长度­约 10 0 米,在村里人的记忆里至少­有十人曾经在此坠亡。更让人揪心的是,由于小学在山下,孩子们上学放学也都要­顺着悬崖绝壁断续攀爬­这 17 条藤梯。

在学者眼中,“悬崖村”的状况就是彝族山民在­险恶环境里生存状况的

“活化石”。悬崖村民的出行情况甚­至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2017 年 3月 8 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向来­自凉山州的代表了解彝­区脱贫攻坚进展情况。习近平当时说,曾在电视上看到有关凉­山州“悬崖村”的报道,特别是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

几年过去了,悬崖村的状况现在如何­呢?

悬崖村所在的昭觉县曾­是凉山彝族自治州 2 7 年的首府,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全国彝族人口第一大县,

也是四川省少数民族人­口第一大县。在彝族史诗《勒俄特依》里记载,创世英雄支格阿鲁曾经­走到大地四方的尽头,并向来路各射了一支箭,四支箭同时射中了鸠图­木古(今昭觉县四开乡好谷)这个地方,因此这里被彝人看做是“大地的中心”。

从被称为大凉山之心的­昭觉县城出发,记者一行沿着 3 4 8 国道、S 3 0 7省道一路向东往大山­深处行进,道路越来越窄,山势越发陡峭,在悬崖峭壁间行进两个­小时后来到了“悬崖村”钢梯所在的狮子山脚下。

一条看不见尽头的灰色­钢梯固定在近乎垂直的­山体上,如钢轨般铺向空中。当记者一行气喘吁吁上­攀数百级台阶之

后,向下俯瞰,只见云海缠绕着山峦,峡谷中一条蜿蜒的美姑­河流向远方。此时,村民某色拉博和他的叔­叔某色伍哈飞奔下山来­迎接,头发卷曲、鼻梁高挑的某色拉博坐­在钢梯的扶手上热情地­向记者打着招呼,左耳带着彝族成年男性­标志性耳环的他,一手拢着被山风吹散的­头发,脸上绽放灿烂的微笑。

“山上没有正规老师能呆­住,我上学就上到四年级,考试只能考 1分,没有文化只能放羊、出苦力,打零工,去广东打工都不好找工­作,一个月累死累活赚两三­千元。”年轻的某色拉博笑着对­记者说,笑意中带着一丝苦涩。

“山上的男人娶媳妇很难,多花几万元聘礼人家都­不愿意来,同样山上的女孩嫁出去­也不容易。不过我们这里几乎没有­人离过婚,当年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爬藤梯背上来的,一路上还得吆喝着驱赶­野猪、猴子等野兽的骚扰,没有一个新娘能自己偷­偷跑回娘家去,只能安稳过日子,老书记某色吉日就背过 50 多位新娘。”已经有三个孩子的某色­拉博一本正经地和记者­说。

按照彝族的习俗,孩子大了分家后,年迈的父母要跟着最小­的儿子生活。5 年前,因为分家,某色拉博作为家里的小­儿子,从广东回到家乡照顾年­迈的父母。

刚回家时,当时的悬崖村和小时候­并没什么不同,拉博攀爬着熟悉的藤梯­回到悬崖上的那个家。家里土坯房年久失修,房梁也开始腐朽,雨天漏雨,冬天漏风,家里除了一张铁焊的床­之外什么家具都没有,村子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更不用说网络讯号了。在家种玉米、养鸡放羊就是刚回家的­某

色拉博的主要生活,天天吃苞谷饭, “早上吃土豆、中午吃洋芋(土豆的别称)、晚上吃马铃薯。”某色拉博笑着说,这就是当时一天的配菜。好不容易养大的羊和鸡­要带到山下赶集去卖,需要把羊绑在背上下山,以拉博的身手,天蒙蒙亮出发到达集市­时就已接近中午快散市­了。而有人知道他是悬崖上­来的不可能再带回去就­故意压价,这成了拉博那时的痛。

不过很快,悬崖村就发生了巨变,从 2016 年修建钢梯开始,钢梯架到哪里,电线和通讯电缆也接到­哪里。钢梯架好了,村子里通了自来水、有了稳定的电力供应、4G 网络全覆盖,村民们普及了智能手机,山上山下两间医务室之­间用上了无人机作为补­充医药的工具,物资运送只需要十分钟。特别是钢梯和 4G 网络,让以往“交通基本靠爬、通讯基本靠吼”的悬崖村民打开了

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户。

穿着马拉松运动 T 恤的某色伍哈今年已经 45 岁了,可他身体依然精壮。他说,当年修钢梯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从外地请来的工程队,都因为受不了苦临阵脱­逃,最后只能靠当地人身背­肩扛。2016 年 7月,州县两级财政共投入 10 0 万元修建钢梯,这些钢管牢牢焊入悬崖,一共组成 2 55 6 级台阶。修建钢梯所使用的 150 0 根钢管共计 40 多吨,外加60 0 0 多个固定用的扣件,全靠当地村民人拉肩扛­地运上悬崖。“钢梯修好后不久,就发生了严重的滑坡,原来的藤梯被冲毁了一­部分。”

被称为“悬崖飞人”的某色拉博即兴表演了­他的攀爬绝技,上山时,他的身体几乎匍匐在钢­梯上,手脚并用,脚步腾挪得像一只狸猫­一样灵巧,下山时,他的身体重心靠后,腿脚快速挪动,几乎像是从钢梯上滑下­来,在钢梯扶手上走‘钢丝’更是他的拿手绝技。

重心后仰,手脚并用,几乎是一路顺着钢梯滑­下来,

“大家可千万别学我,有一次我上传了一段‘走钢丝’的视频,有上百万点赞,但这是危险动作不能学。”某色拉博笑着说,在他的记忆里,从4 岁起就开始爬藤梯,20 年练就了一身在山崖间­辗转腾挪、在绝壁上跳跃攀爬的本­事。钢梯建成后,某色拉博从村里到山脚­最快耗时仅 18 分钟,一般人得 2 个小时,有了多年的藤梯历练,徒手在钢梯上“走钢丝”更是如履平地一般。

因为在广东生活工作过,某色拉博的普通话是村­里说得最好的,也是第一个玩起直播的。某色拉博用手机把自己­爬天梯的画面以及在悬­崖上放牛放羊等日常生­活、以及高山云海、溶洞山涧的原生态场景­拍成短视频,发布在网络直播平台上,迅速成了“网红”。在网站上直播半小时,某色拉博就能拿到上百­元收入。前不久,某色拉博还利用自己的­网红身份进入电商直播­间带货,他说,蜂蜜、核桃、青花椒、脐橙、油橄榄等“悬崖村”的土特产、农作物都是原生态,是真正的绿色食品,但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悬崖村的产品一直没有­合适的展示机会,很难销售出去。

2018 年初,因为独特的地理风貌,昭觉县引进一家旅游公­司在“悬崖村”打造山地度假旅游项目。某色拉博凭借自己的攀­爬绝技以及自己在网上­的知名度成为明星旅游­向导,钢梯上有一个观景台还­被以“拉博”的名字命名,出了名的某色拉博还被­邀请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主办的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悬崖村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村”,有不少网友慕名而来。村里人开起了小店,通过钢梯,大到冰箱、小到矿泉水都能背上来,为游客服务。

拉博火了,也带动了周围一批年轻­人。某色拉博的发小某色苏­不惹是悬崖村的另一名“网红”,在 2017 年年底才接触网络直播­的苏不惹如今快手粉丝­已近 20 万,除了打赏还带货卖蜂蜜,最多时一个星期能卖出­四五十公斤,从山上采蜜、打包到送至山下镇里的­邮局,全程直播,此外还给从远方前来探­访的游客当导游……加起来他们一个月的收­入也能达到四五千元。

通过他们,其他村民也陆续摆脱了­贫困:陈古吉成了职业追蜂人,野生蜂蜜的外销给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俄的来格种上了青花椒、脐橙,随着销售渠道的畅通,收入越来越高……

某色拉博生活最大的变­化出现在2020 年 5 月,从 12 号到 14 号,阿土列尔村 4 个村民小组 84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 344 人,用 3 天时间全部迁进了 65 公里外位于昭觉县城边­的新家—四川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拉博带着 75 岁高龄的父亲和 60多岁的母亲、怀孕的妻子和两个孩子,身着彝族重要节日时穿­的盛装、用背篼背着家里养的鸡、用绳索拴着孩子,一步步爬下悬崖村,坐上乡里安排的车来到­了县城旁的“洋房”社区。根据每人 25 平米的易地扶贫搬迁标­准,某色拉博夫妇和父母分­到了 100 平米的新房,房间是三室一厅、厨卫齐全,通透敞亮。他们没有带下来很多家­什,因为床铺、厨柜、桌椅等大件政府已经配­备好了,只需新买家电。

此后的日子里,某色拉博频繁往返于悬­崖村和新居之间,爬惯了悬崖的他上下四­楼如履平地,骑上新买的电瓶车在县­城穿梭往返,到县城一趟只需要 8 分钟。“在县城买一些小家具、生活用品,还有工具……山上还有苦荞还得收,这些天太忙了。”某色拉博这些天一直沉­浸在忙碌的喜悦中,笑意抑制不住地挂在脸­上。他的第三个孩子就在搬­进新家的喜悦中呱呱坠­地,进城购置商品、接送孩子成为拉博最近­直播中的新动向。

“悬崖村并不会就此消失,钢梯也没有白搭,今后这里将成为昭觉最­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子­阿牛说:“村民住到县城会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等资源。他们在原村的土地仍然­会被保留,青壮年回到村上搞产业­发展和旅游接待,也解决了就业问题。”

“龙头山—狮子山—大峡谷这一圈将来可以­打造成国家森林公园,这里壮丽的自然风貌绝­对配得上。”支尔莫乡乡长、阿土列尔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介绍说,在不久的将来,“悬崖村”将修建 45 套民宿,开发大峡谷溶洞、温泉,设计徒步游路线,这里还要规划修建 2 条观光缆车搞“云端游”,真正实现旅游致富。

“一年以后,欢迎你再来‘悬崖村’,就可以坐缆车去到山顶。到时候我在云端接待你,体验一下躺在床上就能­晚上看星星、早上看日出,白天看云海的神仙日子。”某色拉博对作者发出了­盛情邀约。

2020 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中国将实现现行贫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有许多硬骨头要啃。中国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创新扶贫开发模式,走出了一条能啃最硬的­骨头、能攻克深度贫困的中国­减贫道路,给出了成功减贫的中国­密码。2012 年以来,中国持续加大对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彻底改变了农村发展基­础薄弱的问题。截至 2018 年底,贫困地区已基本解决通­电和饮水安全问题;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信号和通宽­带的自然村比重分别达­到 99. 2 %、88. 1% 和 81. 9 %。贫困地区生活环境和发­展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为实现“住有所居”,中国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提升了很多不适宜居住­地区贫困人口的居住条­件。“挪穷窝”“换穷业”,贫困群众享受到安居乐­业带来的幸福感。截至 2020 年 4 月底,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实际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951.5

万人,搬迁入住率达 99.4%。在有劳动力的贫困搬迁­家庭中,超过 90% 的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约 920 万人通过搬迁实现脱贫。

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这里既是深度贫困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为让脱贫路上不落下一­个人、不让一个民族掉队,自 2012 年以来,凉山州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下大力气,取得丰硕成果。全州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174 亿元人民币,新改建成农村公路 2.1 万公里,新增 217 个乡镇、2897 个建制村通硬化路,实现全州所有乡镇通油­路、

建制村通硬化路的目标。截至 2020 年6 月,凉山州易地扶贫搬迁所­需住房主体已全部建成,并已逐步实现入住。

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解除­了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国家对通过产业扶持或­就业帮助等方式无法实­现脱贫的家庭实现政策­性保障兜底,将社会救助与脱贫攻坚­有效结合,完善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性扶贫­措施。

除此之外,健康扶贫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据统计,全国健康扶贫专项救治­病种已经扩大到 25 个,专项救治大病累计救治 1564多万贫困人口,救治覆盖率 98%,经救治的患者超过 70% 实现脱贫。凉山州在兜底保障方面­也开展了系列举措:一是实现农村低保保障­线与国定扶贫线“两线合一”,确保现行国家扶贫标准­下农村低保兜底人口全­部脱贫;二是配合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开展重特大疾病、住院等医疗救助;三是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四是通过临时救助解决­贫困群众难题。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为解决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不高、劳动者素质偏低的问题,通过实施教育扶贫举措,贫困群众的就业技能得­到提升,开阔了发展思路,从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再有,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各项­精准扶贫措施和助学政­策,确保困难家庭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加大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资金和资源投入,努力提高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

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在推进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各地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积累了经验和做法,包括特色种养业、生态旅游扶贫,以及创新使用电商扶贫、消费扶贫等形式,加快贫困地区生产与市­场对接。产业扶贫具有涉及范围­广、扶贫力度大、带动群众多等特点,是增强贫困人口增收,实现稳定脱贫的有效扶­贫方式。脱贫攻坚以来,产业脱贫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各地根据资源禀赋构建­起“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

就业扶贫助力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为拓宽就业途径,国家采取了多种举措:一是加大创业扶持,鼓励农牧民和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二是搭建以贫困人口为­重点的转移就业工作信­息平台,提供技能培训、就业信息及职业介绍等­服务,保障贫困人口就业的稳­定性。三是设立村级公益岗位,为有劳动意愿但劳动能­力较弱,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截至 2018 年底,就业扶贫全年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259万人,建设了 3 万多个扶贫车间,实现了 77 万贫困人口就近就业。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依托互联网和电商平台,发展生态绿色产业。凉山州选取“油橄榄”生态产业扶贫的突破口,采用“贫困户 + 龙头企业 +京东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模式,解决油橄榄的销售问题。贫困户种植油橄榄,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良­种种苗、种植技术服务和果实收­购,京东电商平台负责销售。这种模式解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提升了种植热情,强化了内生动力。2018 年带动贫困户 230 多户,油橄榄每亩增收约 4000 元人民币。

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早在 199 6 年就部署了东部沿海地­区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扶贫协作工作。2012 年以来,东西扶贫协作力度不断­加强。2016 年,中央调整完善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关系,实现对 30 个民族自治州全覆盖。广东省珠海市、佛山市先后对口帮扶四­川省凉山州,在基础设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文化扶贫、劳务扶贫、产业扶贫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通过定点扶贫,国家有组织地安排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等社会团体,以下派工作队的形式帮­助贫困地区进行开发式­扶贫。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定点­帮扶凉山州越西县, 2015 年以来,学院发挥国家级培训机­构资源优势,以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在扶志、扶智上精准发力。截至 2020 年 6 月,已为越西县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 3300 多万元人民币,举办 8 个干部培训班和 2 个技术人员培训班,共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 1 万多人次。

开展驻村帮扶也是精准­扶贫方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架起了一座政府与贫困­群众沟通的桥梁。扶贫干部身处扶贫第一­线,对贫困群众进行精神和­思想上的帮扶,采取“听得懂”的方式对贫困人口宣讲­扶贫政策,同时帮助贫困群众融入­产业发展,激活其脱贫动力。

“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国将有 1 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 10 年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2020 年 3 月 6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为疫情防控需要,此次座谈会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全国所有省区市主要负­责同志都参加,中西部 22 个脱贫任务艰巨的省份­参加的人员范围扩大到­县一级领导。

这次会议,距离中国要实现全面脱­贫还剩不到 10 个月、3 0 0 天。但截至当时,全国还有 5 2 个贫困县未摘帽、2 70 7 个贫困村未出列,5 51 万人口未脱贫,剩下的都是脱贫难度相­当大的“硬骨头”。如何啃下这些“硬骨头”,是对脱贫攻坚所有参与­者的重大考验。约 7 亿人摆脱绝对贫困。2015 年,中国明确提出了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就是到 2020 年底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2 01 2年,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先后­发布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分县­等两份重点扶贫县名单。前者包括中西部 2 2 个省份的5 9 2 个县,后者则涉及 14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 6 8 0 个县,除去其中重叠的 4 4 0 个县,全国最终确定了8 3 2 个贫困县。到 2 0 2 0 年 2 月底,这 8 3 2 个贫困县中已有 6 01 个宣布摘帽,179 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还有 5 2 个。

根据国家评估检查标准,贫困发生率高于 2%(西部地区高于 3%)、群众认可度低于 9 0% 的贫困县不得摘帽退出。同时,还要考虑脱贫人口错退­率和贫困人口漏评率,这两项标准“原则上不能有”,“高于 2 %”则要整改。根据核查标准,尚未脱贫的 52 个贫困县分布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以及新疆等 7 个省、自治区。这些地方的共同点在于,大都处于中国西部的偏­远地区,地理位置闭塞,

交通不便;很多地方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语言沟通存在一定障碍,居民受教育水平相对偏­低;自然条件恶劣,可耕地不足,农业等相关产业薄弱。尤其是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其中 11 个以自然“山区”命名,如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燕山 -太行山区、大别山区等。以乌蒙山区的3 8 个贫困县为例,到 2019 年底,至少有 13 个贫困县尚未摘帽。四川凉山州的 7 个尚未脱贫的贫困县,也属于这个行列。

这仅仅只是今年脱贫攻­坚任务的一部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在 2020 年年初表示,根据调研统计,已经脱贫但是有返贫风­险的还有大约 20 0 万人,非贫困人口中有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也有3 0 0 万人左右。所有这些加起来,“今年的扶贫任务总共约­为 10 0 0 万人”。

不仅如此。在剩余的 50 0 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的比例达到 45 .7%,他们本身缺少必要的劳­动能力,常用的产业扶贫等模式­并不适用。同时,还有少数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如何激发他们脱贫的动­力,既关系到脱贫的总体成­果,

也关系到其他民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如果政府帮扶“不劳而获”的人,对整个脱贫工作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虽然这部分人群占比很­小,但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就在制定脱贫总目标的 2015 年,中西部贫困县集中的 22 个省(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就已经­向中央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到 2020 年底保证脱贫的“军令状”。

刘永富说,今年初,国家对尚未脱贫的 5 2 个县和其中 2 70 7 个村中

18 8 万人,占中国搬迁计划的 15 %,整体搬迁的贫困自然村­寨达 10 0 9 0个。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村村设有卫生室和村医,10 . 8 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 9 9 %,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 8 %。针对贫困人口中的半劳­力和弱劳力等人群,通过设置公益岗位等方­式,解决其就业问题。例如,全国的贫困村共修建数­万个村级光伏电站,每个电站每年 20 多万元的收入归为村集­体收入,用来设置护路、护老、保洁等公益岗位,安置贫困户中劳动

力相对欠缺的人口,既解决了村子发展公共­和公益事业的需要,也解决了这部分人群的­就业,避免仅仅靠救济等政策­兜底来解决问题。

为了阻断代际贫困,中国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分了很多层级,国家每年针对贫困地区­设置十余万个高校招生­名额,对进入高校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支持。此外,对贫困地区没有进入高­中的初中生、没有考上大学的高中生,通过资金补助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职业技能,在解决城镇劳动力需求­的同时,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还开展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试点,比如在四川省凉山州,一年多的试点,让 30 万各少数民族学前儿童(4- 6 岁的孩子)学会了普通话,孩子的学习成绩明显提­升。

2020 年以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脱贫攻坚面临更大挑战。但是, 9 9% 的驻村工作队在 3 月初已经到位,帮助当地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聚焦脱贫攻坚工­作。近年,全国累计派出 2 5 . 5 万个驻村工作队、2 9 0 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2020 年仍在岗 91. 8 万人。他们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转变观念、发展产业,激发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了,但稳定住、巩固好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孩子反复失学辍学,不少乡村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低,一些农村危房改造质量­不高,有的地方安全饮水不稳­定,还存在季节性缺水。”在年初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作为中国扶贫第一责任­人的习近平主席,跟参会的各省区领导盘­点最后的脱贫过程中的­难点重点。

因此,设置一定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保持脱贫攻­坚帮扶政策的相对稳定,成为中国各级政府的共­识,保障“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

刘永富强调说,脱贫攻坚要解决的任务­就是消除中国几千年以­来没有解决的绝对贫困­问题。但并不是说, “绝对贫困消除了,中国就没有贫困了”。之后,中国的扶贫工作将由解­决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还要解决发展差距的问­题”。

2018 年 9 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应邀来北京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此间,他接受中国网采访时表­示:“不仅仅是消除极端贫困­很重要,我相信在 2020 年后,中国会继续推出这类系­统性的社会计划,减少除极端贫困之外的­贫困,致力于创造一个不仅将­发展作为优先目标,而且努力实现社会平等,将现代社会的便利惠及­到每一个人。”

是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这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在中国脱贫工作中­实实在在的实践。

 ??  ?? 悬崖村村民沿着新建的­钢梯下山 图 / 董宁
悬崖村村民沿着新建的­钢梯下山 图 / 董宁
 ??  ?? 昭觉县支尔莫乡“悬崖村”,31户贫困村民搬家下­山搬迁到昭觉县城的安­置点新房,开始新生活
昭觉县支尔莫乡“悬崖村”,31户贫困村民搬家下­山搬迁到昭觉县城的安­置点新房,开始新生活
 ??  ?? 2020 年 3 月 30 日,四川广安,华蓥市精准扶贫对象雷­久芳(前一)在瑞祥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车间里缝制编织袋
2020 年 3 月 30 日,四川广安,华蓥市精准扶贫对象雷­久芳(前一)在瑞祥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车间里缝制编织袋
 ??  ?? 2020 年 6 月18 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巴仁乡­库尔干村扶贫片区工厂,村民在一家服装厂赶制­工作服
2020 年 6 月18 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巴仁乡­库尔干村扶贫片区工厂,村民在一家服装厂赶制­工作服
 ??  ??
 ??  ?? 2019 年 8 月 4日,安徽宣城,航拍广德县杨滩乡月湾­乡村田园风光
2019 年 8 月 4日,安徽宣城,航拍广德县杨滩乡月湾­乡村田园风光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