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后疫情时代,各国更需携手保障供应­链稳定

- 卞永祖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部副­主任、研究员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导致­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根据公开发布的数据,2 0 2 0 年第二季度,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都创下数十年新­低。比如美国美国 G DP 折年率为下跌 3 2 .9 %,英国 G DP 下跌创纪录的2 0 . 4 %,欧元区年率下跌 14 .7 %。同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非常不乐观:印度第二季度 G D P 下滑 2 3 .9 %,巴西G D P 环比下降 9.7 %,南非环比第一季度甚至­下降了 51%。疫情之所以能够给世界­经济带来如此重创,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果供应链某个环节的­暂时中断,将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经济的大面积停摆。

中国的经济数据也能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这个­问题。第一季度,中国为了控制疫情蔓延,暂停了部分经济活动;第二季度经济下滑6 . 8 %,创下改革开放以来最低­记录。但是,随着疫情的扩散势头得­到控制后,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就迅速发挥出了­产能大和供应链相对完­整的优势,率先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企业复工复产。

当然,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也­跟中央政府正确决策有­关。在“六稳六保”工作中,维持供应链的稳定始终­是政府工作的重心。各地区各部门精准有力­地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措施,涉及财税、金融、社保、外贸、就业等多个方面。例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通过定­向降准、专项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贷款 2 . 8 5 万亿元人民币。工信部在前期梳理重点­产业链中 51家大型龙头企业和 7 3 0 0 余家核心配套企业基础­上,又梳理了41 家龙头企业和 3 7 9 家核心配套企业,“一企一策”解决复产复工困难。

但是,对于全球化程度高的行­业,即使中国经济恢复程度­已经比较好,但下跌的趋势也比较明­显。根据 G a r t n e r的统计数据,在 2 0 2 0 年第一季度全球最终用­户智能手机销量下滑 2 0 . 2 % 的基础上,第二季度同比下滑 2 0 . 4 %。其中,三星手机销量下跌 2 7.1%,中国企业华为、小米和 O p p o 也分别下跌了6 . 8 %、2 1. 5%、15 .9 %。由此可见,确保全球供应链稳定事­关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可能由一个国家可以­独自解决。

9 月 14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了视频会议,其中提出要实现中欧两­大市场、两方资源的更好联通、更大效益,推动中欧共同发展更加­强劲、更可持续。中欧企业互补性强,从而可以构建更加紧密­的上下游关系,随着中欧班列优势的不­断释放,将可能加速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之间更加­紧密的供应链合作,并带动中亚、东欧等地区国家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合作多赢的局­面。这也是中欧领导人在此­次会议中能够感受到的­乐观信息。

但是美国在疫情期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其经济受到疫情的重大­冲击,联邦债务和赤字都大幅­飙升。美联储不得不通过无限­量放水的方式来维持资­本市场和经济的基本稳­定,但也无法避免大量企业­破产、经济恢复乏力的事实,仅大型企业的破产数量­就已经超过了4 0 0 家。毫无疑问,如果中美加强合作,将会极大缓解其经济的­下行趋势。但是美国却加大了对中­国的贸易霸凌行为,不仅升级经贸摩擦,近期更是完全不顾市场­原则,甚至不惜损害自身经济­利益,不断打压华为、T i k t o k 等中国高科技企业。这些行为不仅会影响全­球自由贸易、严重拖累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还会阻碍其他国家防控­疫情的努力。

中国充分认识到了供应­链稳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全球疫情还没有完全­控制的大背景下,9月4 — 9日,中国举办了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吸引了14 8 个国家和地区的 2 . 2 万家企业参加。在当前人流、物流都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以高科技为基础的高端­服务业极大增加了供应­链的韧性和灵活度,不仅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大上下游的合作力度,提高企业效率,也可以提高政府决策和­服务能力,改善营商环境,精准施策,为国内大循环奠定更稳­固的基石。

世界上更多国家也会认­识到稳定供应链的重要­性,在中国经济加快恢复的­基础上,加强同中国的合作将是­现实选择。这也为中国改善外围经­济环境提供了机遇,对外贸易还有增长空间,特别是出口,未来几个月,在 8 月份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基础上,有望继续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因此,今年的经济情况不仅会­实现正增长,也很可能好于年初疫情­期间的预期。

“这是今年自疫情以来,两岸最大的民间交流活­动。”不久前,2 0 2 0海峡青年(福州)峰会在两岸 7 个城市同步“云开幕”,同时也拉开了第八届海­峡青年节多项活动的序­幕。在福建福州主会场以及­北京、武汉、昆山、厦门、平潭和台北 6 个分会场,台湾青年分享自己登陆­发展的故事,大陆青年则分享新的机­遇和利好政策。两岸青年“以云为媒”热烈交流,契合峰会“幸福·家园·梦想”的主题。

“温暖的手将你拥在怀里,不让你再受伤… …”台湾青年宋彤在峰会的­福州主会场,现场演绎抗疫歌曲《陪你等天晴》,让两岸青年的交流有了­最温情开场。

峰会当天,多名台青分享了自己几­个月前与大陆同胞并肩­抗疫的故

事。创作抗疫原创歌曲《陪你等天晴》的高雄台青歌手宋彤、武汉台青导演薛颖穜、福州台青咖啡师郭屹凡、厦门台青医生黄馨莹和­北京台青抗疫社区志愿­者陈文成等,以音乐故事会的方式,讲述自己亲身参与抗疫­的感人故事。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在峰会开幕式上致辞说,祖国大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凡历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两岸­关系复杂态势影响,两岸各类交流活动或延­期或取消。第八届海峡青年节成为­疫情以来首场且规模最­大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两岸青年有 10 万余人通过线下和线上­参与了“云上交流”。他们一致的感受是,本届峰会议题更实,注重提升台湾青年的获­得感和认同感,增强台湾青年对来大陆­发展的信心。

自 2 013 年首届海峡青年节举办­以来,每年主办方都会发布惠­台“大礼包”,而且政策普惠性越来越­广。今年依旧延续这一传统,继续落实落细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海峡两岸青年交流协会­相关负责人吴宇恩认为,这些措施贴合台湾青年­的根本需要,让大家在大陆工作更有­助力,生活更有归属感。台青郑惠心说,这些措施的含金量很高,所给予的各项资金补贴­都非常明确,打造出了一片适合台湾­青年发展的沃土。

本届海青节上,主办方为台湾青年来福­建就业创业提供岗位对­接和优质服务。在此期间,首届闽台人才协作论坛­发布 2 3 49 个面向台湾青年的岗位,首次将时尚的直播带货­等新经济业态融入各项­活动,为两岸青年提供大量发­展机遇。

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表示,大陆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的机遇期, “一带一路”建设、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孕育着­无限商机。同时,大陆各地发布优惠条件,为台湾青年提供了广阔­天地。希望广大台湾青年把握­大势,积极参与到两岸交流中,抓住大陆发展的机遇,到大陆开创新天地。全国台企联愿意为青年­朋友在大陆发展提供积­极帮助,为两岸交流合作创造更­好氛围。

过去 7 年来,海峡青年节已累计吸引 2 万余名两岸青年相互交­流,日益成为探索两岸青年­融合发展,促进两岸青年交往、交流、交心、交融的平台。

今年的海峡青年节“疫”无反顾,如期举办。虽然许多活动从线下走­到了线上,但也因此突破了空间界­限,扩大了传播覆盖范围。本届海青节受到超过 6 0 0 0 万人关注,重点策划的4 场线上活动中,“云上峰会”全网传播量超过 7 2 6 8 万,“云加油”滨海直播专场活动两岸­观看人次达 320万,“云游海峡”活动总计阅读量达2 2 6 5 万。视频连线、抖音互动、直播分享等方式被广泛­运用,两岸青年的交流互动即­时、覆盖广。

除此之外,一系列纷呈的面对面交­流主题活动从 6 月初开始拉开序幕,将一直延续到 9 月底。“这里是北京故宫”“这里是杭州的阿里巴巴”“这里是平潭的网红民宿”……台湾青年用镜头讲述他­们在大陆各个地方的逐­梦故事,引发两岸青年共鸣。从网红直播带货、人才交流到非遗文化传­承、志愿服务,从实习实践到就业创业,从数字网络到气象环保… …两岸青年在体验前沿科­技、深入社区乡村、探寻历史文化的同时,逐渐加深了解,相互理解,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在台北勉励两岸青年,她说:“青年不仅是驱动国家进­步的引擎,更是促使民族壮大的动­力。希望两岸青年朋友相互­学习,激荡更多崭新的想法和­创意,增进了解、共同成长。”

刘结一则在北京向广大­台湾青年发出赴陆发展­的邀约。他说:“青年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期待广大台湾青年把握­时代脉搏,看准发展机遇,两岸青年在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的进程中携手­奋斗、勇担使命,铸就无悔青春。”

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近日公布,特区政府将通过“电影发展基金”预留约 2 . 6 亿元(港币,下同),推出五项主要措施,以增加香港电影制作、培育新导演和编剧人才、加强专业培训,重新启动香港电影业。

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说,受社会事件及疫情影响,香港电影制作及投资缩­减,电影公司和从业人员在­过去一年面对严峻挑战,政府因此希望多管齐下,协助业界度过寒冬,也为行业注入新动力,延续香港电影的成功故­事。

“措施覆盖电影行业不同­层面人士的需要,可让他们在各自岗位发­挥才能,各司其职,为业界迎来新气息。”香港电影发展局主席王­英伟称赞道。

王英伟所说的扶持措施­共有五项,分别为薪火相传计划、放宽电影制作融资计划、剧本孵化计划、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和­香港电影导演会举办短­期进阶培训课程、落实优化首部剧情电影­计划。

根据薪火相传计划,政府将预留约 1 亿元资助开拍 10 -1 2 部电影,每部电影资助额约 9 0 0 万元,并邀请有一定资历的导­演担任监制,联合新导演开拍本地电­影,以此鼓励导演提携后辈,提升港产片品质。如今已接受邀请参与第­一轮计划的资深导演有­尔冬升、王家卫、陈可辛、陈嘉上、张婉婷和罗启锐(组合)。

为短期内增加本地电影­制作,纾缓电影从业者困境,政府会放宽电影制作融­资计划,提高实际融资额、让投资者优先收回一半­投资和提早发放融资。预计超过 10 部电影制作因此受惠,涉及融资共 1 亿元。

剧本孵化计划旨在发掘­和培育香港本地编剧人­才,通过比赛和专人指导,鼓励有志者加入编剧行­列,并推动创作高质量剧本,帮助提升本地电影制作­水平,总资助额为 8 0 0 万元,预计可孵化约 4 0 个优质剧本。该计划由今年 8 月 15 日起至 10 月 14 日接受申请。香港电影发展局表示,欢迎有志投身编剧工作­人士及现职编剧参加。

王英伟认为,优秀剧本是电影不可或­缺的一环。一部好的电影往往能以­扣人心弦的手法叙述一­个好的故事。他期待通过该计划孵化­一定数量的高质量原创­剧本,助香港电影行业再创高­峰。

对于资助业界提供免费­短期进阶培训课程,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和­香港电影导演会已获基­金资助共约2 0 0 0 万元,通过推出电影工作者跨­部门技能提升计划、香港电影导演会—专业培训计划,为业界提供短期进阶专­业培训,并豁免学费,为行业增值。

根据优化首部剧情电影­计划,相关电影优胜名额第六­届起增至最多 6部,大专组和专业组的拍摄­经费也会增加,分别由原先的 3 2 5 万元和 5 5 0万元,增至 5 0 0 万元和 8 0 0 万元。

电影业是香港八大创意­产业中的重要一环,不单丰富了香港人的文­化生活,更成功建立了“香港电影”品牌。“电影发展基金”成立于 1 9 9 9年,多年来通过其下各项计­划,资助了约 6 0 部电影制作,起用了约 4 0名新导 演 和 1 9 名监制,赢得超 过1 10 个本地和国际奖项。

特区政府先后向基金共­注资15 .4 亿元,以推动培育人才、提升港产片制作、拓展市场及拓展观众群。“电影发展局会继续透过­基金支持香港电影业进­一步发展。”王英伟说。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早前­表示,特区政府十分重视香港­电影的发展,深信香港电影仍大有可­为。2 019 年,特区政府向电影发展基­金注资10 亿元。香港电影发展局运用电­影发展基金发掘了不少­极具潜质、潜力的新导演和演员,至今 6 部已上映的作品共获 2 5项本地及国际奖项,成绩令人鼓舞。

香港电影的发展除了来­自业界的努力,中央政府多年来对香港­电影

业的支持也非常重要。自《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以及相关补充协议实施­以来,香港与内地电影业界制­作的合拍片,在产量和制作规模方面­日益庞大,年产量约为 3 0 部。票房方面,合拍片在内地 2 018 年度十大华语片中占 3 部,而香港电影服务提供商­通过 CEPA引进到内地的­港产片数量达到 2 4 部。

中央有关部门在 2 019 月 4 月公布了五项进一步便­利香港电影业进入内地­市场的措施,这对香港电影、合拍片、香港演艺从业员进入内­地市场,都起了正面和积极的作­用。林郑月娥说,期待香港及内地电影业­界在新措施下加强合作,推动两地电影业共同发­展。

王英伟说,电影发展局感谢中央相­关部委及特区政府对香­港电影业界的支持,会与特区政府和业界跟­进措施的实施细节。在他看来,取消港人参与内地电影­制作的数量限制,可鼓励香港电影业界更­积极参与内地电影制作,为国家电影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而容许香港电影参与竞­逐内地电影奖项,有助于增加港产片在内­地市场的知名度。

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田启文说,十分欢迎这些利好措施。香港电影在创作和制作­两方面将拥有更多空间,加入更多元素,提升电影品质。他呼吁业界提升自身竞­争力,更好地运用这些措施。

香港电影是中华文化的­骄傲,也是香港软实力的象征。据港媒梳理, 2 0 世纪 5 0 至 8 0 年代,香港电影业蓬勃兴旺,风靡东南亚。随着内地改革开放,香港电影尽得先机,迎来新一段黄金年代。巅峰时期,香港电影年产三四百部­作品,在制作量、艺术品质和题材创新方­面均有很高成就,更有不少杰出电影人进­军海外,令中华文化得到世界推­崇。

香港《文汇报》社评称,香港作为“一国两制”下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又是中西文化荟萃之地,内地对香港电影业开放­市场,尽显香港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央已为香港电影进军­内地市场铺好路、搭好台,香港电影界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看到机遇和希望所在。投资人要加大投资力度,最大限度善用内地的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和起用新人,拍出更多叫好叫座的影­片,令香港电影业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一个人的根源在哪里,他的作品就是从那里开­始的。”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首任总监、香港电影发展局委员卓­伯棠早前表示,相较于内地风土人情,香港编导人才更熟悉香­港本地题材,放宽限制、容纳不同地方的元素,有助于他们从自身出发,拍出有血有肉的作品。今后要如何处理题材并­打动内地观众,对于香港电影人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香港演艺界内地发展协­进会秘书长王祖蓝认为,内地电视剧、网络影视蓬勃发展,香港也有众多具备专业­技能、有创意、有活力的电影及电视业­从业人员,希望未来也可放宽对电­视制作的限制及推出相­关扶持政策。

 ??  ??
 ??  ?? 2020 年 8 月16 日,第八届海峡青年节首届­闽台人才协作论坛发布 2349 个面向台湾引进优秀青­年人才的岗位,进一步加大吸引台湾青­年来闽实习就业
2020 年 8 月16 日,第八届海峡青年节首届­闽台人才协作论坛发布 2349 个面向台湾引进优秀青­年人才的岗位,进一步加大吸引台湾青­年来闽实习就业
 ??  ?? 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红海行动》拍摄现场,香港导演林超贤(左二)在导戏(图片来自网络)
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红海行动》拍摄现场,香港导演林超贤(左二)在导戏(图片来自网络)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