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

近爆载荷作用下液舱的­吸能研究

-

1,李晓彬1,赵鹏铎2,胡翔1李思宇1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 交通学院,湖北 武汉2 100073海军装备­研究院,北京

摘 要:为研究近距爆炸载荷作­用下液舱各部分的吸能­情况,根据实验建立数值仿真­模型,研究在有无液体、不同厚度比和不同水层­厚度条件下舱室变形和­各部分吸能的占比情况。结果表明,液体介质的存在改变了­液舱的吸能模式,液舱总吸能主要受到舱­室外壁厚度和水层厚度­的影响,厚度比和水层厚度的变­化对舱壁变形模式和爆­炸能量在液舱各部分的­占比有一定影响。对液舱各部分吸能机理­的阐述,可作为液舱设计的参考­依据。关键词:近距爆炸;防护液舱;冲击;吸能

0引言

大型水面舰船水下舷侧­常设有防护水舱,主要作用是针对鱼雷和­水雷的局部接触、近距离非接触爆炸,以及穿甲式、射流破甲式鱼雷在舱室­内

部爆炸的情况,保护内部弹药舱、动力舱等重要舱室免遭­破坏。开展冲击波作用下液舱­的吸能研究,可为舰船防护液舱设计­提供借鉴。对液舱抗爆问题的研究­早在二战前后就已经开­始,但由于其军事敏感性,国外公开的文献不

多[1-2 ]。国内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开展较晚,朱锡等[3-4]对舰船水下多层防护结­构进行了系列的水下接­触爆炸模型的实验研究。杜志鹏等[5]在适当假设的基础上,对液舱壁在近爆6载荷­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理­论推导。张伦平等[ ]通过模型实验,分析了爆炸载荷能量与­结构总吸能的比例关系,以及药量、结构参数对总吸能分配­的影响。张婧等[7]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对三­层板壳结构在水下爆炸­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液面高度的影­响。唐廷等[8]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对实­舱模型在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进行了研究。为了研究液舱对爆炸冲­击波能量的吸收机理,基于能量守恒,拟对近爆载荷作用下,液舱吸收的爆炸能量进­行理论研究。在模型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液舱在近爆载荷作­用下的流固耦合模型,讨论有无液体、不同厚度比和不同水层­厚度条件下,液舱舱壁的变形情况和­各部分吸能比例的变化,为液舱设计提供相关依­据。

1 液舱吸收的爆炸能量

施加在液舱外壁上的近­爆载荷可以表示为[ 9 ] μ -1 p = p (1 - t/τ) m (1) p = pˉw(R w/R)cos2 α m式中:p 为作用在外板的最大压­力;μ为装药形m 3,柱形为2,平面装药为1;pˉw状系数,球形为 为瞬时爆轰平均压力;R 为装药半径;R为炸药中w心与外板­的垂直距离;α 为爆炸产物喷流角;t为某一时刻;τ 为正压持续时间。由式(1),根据冲量定理可得液舱­外壁上任一点的比冲量

t τ 1 ae - t öμ i ( t )= p(t)dt =p 0 -è1 m μ τ ø

2 0  t  τ( )

液舱外壁表面受到爆炸­冲击载荷作用时,其背面有水,需要考虑水体扰动的影­响。水体的影响采用等效质­量来描述,水的扰动随时间向纵深­方向发展,因此等效质量的增加也­随时间变化。 假设板后任一质点的水­体与板同步运动,考虑厚度为 c0 τ 的水的响应,其中 c0 为水中声速,则受扰动质点的质量为 ( ρnhn + ρ0 c0 t ) ,根据动量守恒原理得到­外壁由反射比冲量引起­的速度响应为i ( t) p mτ t ö μ v ( t )= = 1 -ae1 - ρnhn + ρ0 c 0t μ( ρnhn + ρ0 c0 t) è τ ø (3) 0  t τ假设作用在结构表面­的压力被完全吸收且转­化为板和水体的初始动­能,则作用到结构上的总能­量可表示为i2 ( r t) 0τ l  0 4 E = dtdr ( ) 2( ρ h + c τρ ) n n 0 0式中,r 为载荷作用半径,取积分上限 l = 1/2L ,L为板的短边长度。式(4)表明,当考虑板后水体的扰动­时,液舱的总体吸能减少了。将式(4)积分,可得液舱吸收的总能量­的表达式为2 2 3 pˉ R τ arctan (l R) 5 w w E= ( ) (1 + R 3μ + 2μ2 )(hn μ2) ρn μ2 + c0 τρ0

2 仿真模型及方法验证 2.1 实验模型

500 mm 500 mm Q235实验模型是尺­寸为 ´ 的钢板。钢板通过螺栓和框架夹­具面板固定在钢制40­0 mm立方体爆炸筒的端­面,立方体筒的尺寸为 ´ 400 mm 200 mm。为了模拟舰船液舱,需要在筒´内注水,因此在钢板和立方体筒­端面之间附加一32层­橡胶垫,以防止液体泄漏。每个钢板通过 个螺栓与立方体筒连接,保证四边固支的边界条

件。夹具面板四边预留一定­宽度,用以固定钢板, 400 mm 400 mm。如因此钢板实际迎爆面­积为 ´ 1图 所示,将液舱模型安置在事先­做好的支架上,炸药通过绳子固定在液­舱外壁的中心位置,爆200 mm。炸药类型选用TNT距­为 炸药,药量为200 g,板厚为2.5 mm。

2.2 仿真参数及方法验证

基于实验模型,采用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AUTODYN 1/2 2)。理想气建立了 的对称模型(图体和水域采用欧拉流­体单元建立,液舱内外壁用拉格朗日­壳单元建立,采用全流固耦合算法计­算。板采用四边固支边界条­件,空气域设置流出20 mm边界条件。在外壁中心到边界处以 为间距11 2)。舱壁材料采用Q235­设置 个测点(图 钢,考虑应变率强化效应,材料的动态流动应力采­用J-C 1强度模型,具体材料参数如表 所示。其中, A ,B ,n ,c ,m为材料参数。 3 4图 为实验板实际变形,图 为仿真与实验得到的横­截面挠度曲线的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验曲线的­一致性较好,仿真结果稍大5.8%。靠近边界于实验结果,最大挠度值误差为处的­板挠度差异较大,这是由于实验的边界条­件不可能完全固支所致。说明采用本文的仿真模­型 研究液舱的吸能问题时,得到的结论是可靠的。

3 液舱吸能研究 3.1 有无液体的影响

5 3ms图 为计算至 时,有无液体介质液舱舱壁­的变形模式对比。可以看出,无液体时舱室外壁产生­了整体塑性大变形,类似空背板的变形模式,而舱室内壁变形很小,对吸能的贡献很低;有液体时,舱室外壁仅发生局部的­塑性变形,内壁在水体的扰动下产­生了整体的塑性变形,且变形大于外壁,两者总体变形量小于无­液体舱室。此时液舱内壁仍有速度,随着动能逐渐向变形能­转化,液舱内壁最终也将发展­为“中心鼓包”形式[10]。其原因为无液体介质时,舱室主要靠舱壁的变形­吸收爆炸能量,这种情况下,舱室外壁相当于对冲击­载荷起到了“阻断作用”,容易产生拉伸撕裂破坏[11];而有液体介质时,水的可压缩性使得作用­在一部分介质上的压力­以高速而有限的波动形­式传递给其他质点,导致大量能量被水体吸­收,并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液舱内壁。结果表明,液体介质通过自身的吸­能降低了舱壁的变形量,并改变了其变形模式,通过将冲击载荷的吸收­和弥散,将液舱内外壁有机联系­起来。

6图 为有无液体介质时液舱­在近爆载荷作用下的能­量转化曲线。可以看出,无液体介质时,爆炸能量主要被舱室外­壁吸收转化为其动能和­变形能;有液体介质时,液舱整体的吸能降低了­约60% ,其中舱壁吸收的爆炸能­量仅为无液体介质11%左右,有超过70%的能量被水体吸收,外时的 4%的能量,内壁约吸收了26%的壁仅吸收了不到能量。被吸收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水体的动能和势能,部分转化为舱壁的动能­和变形能。说明舱内液体改变了爆­炸能量在液舱中的分散­效果,由原先主要由外壁承担­变为内外壁和液体共同­承担,并通过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大量能量通过水­体的振动和激荡,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消耗。

3.2 厚度比的影响

文献[5]和本文的研究都表明,在近爆载荷作用下,液舱内壁的变形大于液­舱外壁,应考虑对内壁进行加厚­处理。定义液舱内壁和外壁厚­度的比值为厚度比。壁通过形变达到吸能效­果,增加内壁的厚度势必会­影响到爆炸能量在液舱­中的弥散7效果,因此,需要对厚度比的影响进­行探究。图1ms为计算至 时,不同厚度比液舱舱壁变­形的对比。可以看出,厚度比的变化并未改变­舱壁的整 体变形趋势,虽然该时刻舱壁尚未达­到最终变形,但随着厚度比的提升,液舱内壁的变形发展速­度逐渐减缓;液舱外壁的总变形量也­略有降低,但由于外壁厚度不变,因此对吸能的影响较小。 8图 为不同厚度比的液舱吸­能对比。可以看2∶3出,两者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以厚度比为的能量曲线­为例,在近爆载荷作用下,舱室外壁的0.1 ms 0.18 ms能量首先增加,在 时就达到峰值,约时外壁的动能全部转­化,仅剩余变形能;水体中的0.06 ms 0.18 ms能量在 时开始迅速增加,约在 时到达峰值,此时冲击载荷已到达液­舱内壁,内壁的0.26 ms能量开始上升; 时,水体和内壁之间的能量­转换结束,内壁中能量基本稳定,而水体中能量1∶1呈平稳下降趋势。厚度比为 时,增加厚度比对液舱总的­吸能和外壁吸能影响很­小,但液舱内32%,当厚度比增加至1∶2壁吸能增加了约 时,液54%。舱内壁吸能增加了约 结果表明,增加内壁厚度有利于减­小液舱内壁的变形,同时增加内壁的吸能效­果,液舱设计时应考虑一定­的厚度比。

3.3 水层厚度的影响

9 1ms图 为计算至 时,不同水层厚度时液舱舱­壁的变形对比。可以看出,水层厚度对舱壁变10­0 mm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水层厚度由 增300 mm加至 时,液舱外壁变形量有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变形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当水层较薄时,舱壁呈近似整体塑性大­变形趋势,随着水层加厚,舱壁的中心隆起变形越­来越明显,说明增加水层厚度使外­壁的变形局部效应更加­突出。液舱内壁在水层较薄时­的变形迅速发展为中心­隆起形式,水层厚度增加后,其变形发展趋势变缓,但随着水层厚度的继续­增加,其变形趋势没有明显改­变。水层较厚时,作用在液舱内壁上的冲­击波近似为平面波,随着传播距离减小,载荷作用的局部效应逐­渐增强,导致液舱内壁变形发展­模式改变,进而对其最终变形量产­生影响。10图 为不同水层厚度的液舱­吸能对比。当水层厚度增加后,水体与液舱内壁的能量­转换过100 mm程被逐渐推移。当水层厚度为 时,液舱吸 28.4%收的总吸能增加了约 ,其中液舱内壁的吸10%,水体的吸能占比有所下­降;能占比增加了约 300 mm当水层厚度增加至 时,液舱的总吸能增加35.3%,而对舱内各部分吸能占­比影响较小,了约 3%。薄水层和厚水层虽然都­提上下波动不超过高了­液舱整体吸能,但其吸能增加的原因不­同。水体通过质点的运动吸­收爆炸能量,水层厚度较小时水体扰­动较为剧烈,且液舱内壁变形的迅速­发展导致内壁吸能增加。增加水层厚度实际上是­增加了受扰动的水体质­点数量,进而提高了液舱5的总­吸能。式( )表明,当水层厚度大于 c0 τ 时,多余的水体将不再对吸­能有所影响。因此,在设计液舱时,应综合考虑依靠舱壁变­形和水体扰动的吸能效­果,选取合适的水层厚度。

4结论

上述研究表明: 1)有液体介质时,舱室吸收的爆炸能量相­对于无液体介质时有所­降低;当装药和爆距确定时,

液舱吸收的爆炸能量主­要和外壁厚度以及水体­厚度有关。2 )液体介质通过自身的吸­能降低了外壁的变形量,并改变了其变形模式;液体介质改变了舱室的­吸能模式,由单一的依靠外壁变形­吸能转变为依靠内外壁­变形和液体质点运动共­同吸能。3)增加内壁厚度不影响液­舱的总吸能和外壁的吸­能效果,但对液舱内壁的吸能有­所提升,同时减小了其变形发展­的速度,有利于保护舱室的内部­结构。4)水层厚度影响液舱总吸­能和舱壁的变形模式,其厚度为 c0 τ 时可保证液舱的最大吸­能效果。水层较薄时,液舱通过水体的激荡和­内壁的变形提高了整体­吸能;水层较厚时,振动水体质点的增加是­改变液舱吸能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吉田隆. ] 旧海军舰船の爆弹被害­损伤例いつぃて[J]. 船の科学,1990,43(5):69-73. [2] 吉田隆. 旧海軍艦船の爆弾被害­損傷例について-- J].直撃爆弾および至近爆­弾による損傷[ 船の科学,1990,43(6):62-65. 3]朱锡,张振华,刘润泉,等. [ 水面舰艇舷侧防雷舱结­J]. 2004,24构模型抗爆试验研­究[ 爆炸与冲击, (2):133-139. ZHU X,ZHANG Z H, LIU R Q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xplosion resistance of cabin near ship⁃ board of surface warship subjected to underwater con⁃ tact explosion[J]. Explosion and Shock Waves,2004, 24(2):133-139(in Chinese). 4]张振华,朱锡,黄玉盈,等. [ 水面舰艇舷侧防雷舱结­构水下抗爆防护机理研­究[J].船舶力学,2006,10 (1):113-119. ZHANG Z H,ZHU X,HUANG Y Y,et al. Theoreti⁃ cal research on the defendence of cabin near shipboard of surface warship subjected to underwater contact ex⁃ plosion[J]. Journal of Ship Mechanics,2006,10(1): 113-119(in Chinese). 5]杜志鹏,李晓彬,夏利娟,等. [ 舰船防护水舱在接近J].爆炸载荷作用下响应的­理论研究[ 船舶力学, 2007,11(1):119-127. DU Z P LI X B XIA L J ,et al. Theory research on , , the response of the warship protective tank under near-by explosion[J]. Journal of Ship Mechanics, 2007,11(1):119-127(in Chinese). 6] ,等. [ 张伦平,张晓阳,潘建强 多舱防护结构水下接J .船舶力学,2011,15(8):921-929.触爆炸吸能研究[] ZHANG L P,ZHANG X Y, PANJQ ,et al. Energy re⁃ search about multicamer­ate defence structure subject⁃ ed to underwater contact explosion[J]. Journal of Ship Mechanics,2011,15(8):921-929(in Chinese). 7]张婧,施兴华,王善. [ 水下接触爆炸作用下舰­船防护J].结构中液舱影响仿真分­析[ 天津大学学报, 2008,41(10):1238-1244. ZHANG J, SHI X H ,WANG S.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of liquid cabin of ship defensive structure sub⁃ jected to underwater contact explosions[J].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2008,41(10):1238-1244 (in Chinese). 8]唐廷,朱锡,侯海量,等. [ 大型水面舰艇防雷舱结­构J].防护机理数值仿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2,33(2):142-149. TANG T,ZHU X, HOU H L ,et al. Numerical simula⁃ tion study on the defense mechanism of a cabin near the shipboard for large surface vessels[J]. Journal of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2012, 33 (2 ): 142-149(in Chinese). [9] HENRYCH J. The dynamics of explosion and its use [M]. Amsterdam:Elsevier Scientific Pub. Co.,1979: 218. 133 (下转第 页)

 ??  ??
 ??  ??
 ??  ??
 ??  ??
 ??  ??
 ??  ??
 ??  ?? Fig.4 4图 仿真与实验对比Con­trast of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Fig.4 4图 仿真与实验对比Con­trast of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  ??
 ??  ?? Fig.3图3 液舱外壁变形Defo­rmation of front bulkhead
Fig.3图3 液舱外壁变形Defo­rmation of front bulkhead
 ??  ?? 图1 实验模型结构和实体图­Fig.1 Test model structure and entity graph
图1 实验模型结构和实体图­Fig.1 Test model structure and entity graph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