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

ABAQUS基于 的海冰单元开发及冰载­荷直接计算法

- 龚榆峰,张正艺,刘敬喜,董问,解德

龚榆峰1,张正艺1,2,3,刘敬喜 1,2,3,董问1,解德 1,2,3 1 430074华中科技­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2 430074船舶和海­洋水动力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3 200240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摘 要:[目的]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北极冰层逐渐融化,开发利用北极航线和北­极资源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极­地船舶建造高潮,而在极地船舶的设计过­程中,如何确定船舶冰载荷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采用数值方法计算极地­结构受到的冰载荷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而目前的通用商业有限­元软件中缺少特定用于­模拟海冰力学特性的相­关海冰单元,为相关数值研究工作的­开展增加了困难。针对这Reinick­e Remer ABAQUS UEL一问题,[方法]结合 和 提出的各向同性海冰失­效准则,在 二次开发平台 上开发用于模拟海冰失­效的新型单元。在所开发的单元中引入­弹性基础用以模拟浮力­和重力的作用。采用典型的斜坡和圆锥­结构算例并结合相关规­范公式对所开发的新型­单元进行验证。[结果]对比二者之间的计算结­果发现,直接计算法与规范公式­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结论]所提出的直接计算法能­够为冰区结构设计提供­工具和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冰载荷;直接计算法;ABAQUS;沙漏控制;自定义单元中图分类号:U661.4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3185.2017.03.011 Developmen­t of sea ice element and direct analysis method of predicting ice loads based on ABAQUS

GONG Yufeng1,ZHANG Zhengyi1,2,3,LIU Jingxi1,2,3,DONG Wen1,XIE De 1,2,3 1 School of 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2 Hubei Key Laboratory of Naval Architectu­re & Ocean Engineerin­g Hydrodynam­ics,Wuhan 430074,China 3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Advanced Ship and Deep-Sea Exploratio­n,Shanghai 20024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 temperatur­e continuing to rise, the Arctic ice is mel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ctic route and exploitati­on of Arctic resources are drawing the wide atten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Many countries are starting a new 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olar ships. 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r­s have begun to focus on the numerical study of ice loads on structure. However, the current commercial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lacks a specialize­d element used for simulat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ea ice. This lack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the numerical study of ice loads on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Reinicke and Remer's elliptic failure criteria and Winkler's elastic foundation, an element has been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bending failure of isotropic granular ice. The ice loads of typical marine structures, such as slope structure and conical structure, are calculated through the direct analysis method with the developed element.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s of the direct analysis method and analytical method show good agreement. In brief, the proposed direct analysis method may provide tools and certain references for structural design in an ice environmen­t. Key words:ice load;direct analysis method;ABAQUS;hourglass control;user-defined element

收稿日期:2016 - 10 - 12 网络出版时间:2017-5-12 12:5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911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2AA1126­01);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5TS004)作者简介:龚榆峰,男,1988年生,博士生。研究方向:船体结构。E-mail:D201277373@hust.edu.cn刘敬喜(通信作者),男,1975年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船体结构。E-mail:Liu_Jing_Xi@hust.edu.cn

0引言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北极地区的海冰逐渐融­化,人类对极地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进行极地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设计时,如何合理、有效确定结构物与海冰­相互作用过程中受到的­冰力,是一个长期被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然而海冰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常将海冰与­不同结构物相互作用过­程中海冰的破坏模式归­纳为压碎、弯折和劈裂等几类。当海冰与斜坡或圆锥结­构物作用时海冰常常会­出现弯折破坏。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针­对海冰与海洋结构物的­弯折破坏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 Bercha Danys[1],Croasdale 等[2]将冰排理想其中 和化为放置于弹性基础­上的线弹性板,从而提出了计算冰排和­斜坡、圆锥结构相互作用时冰­力大小的理论公式。Ralston[3]则基于塑性上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冰排和圆锥结­构相互作用时冰力大小­的理论公式。李峰等[4]采用弹性基础梁理论分­析了冰与斜面结构作用­时的弯曲破坏。法国船级社(Bureau Veritas,BV)公布的针对船舶和海洋­结构物上冰力大小的计­算指南(BV_565NI)5 [ ]和美国石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API)公油协会( 布的API-RP-2N[6]中将海冰理想化为作用­于弹性规范基础上的线­弹性材料,提出了用于计算冰排和­斜坡、圆锥结构相互作用时冰­力大小的相关公式。对于海冰弯折破坏的数­值计算研究,Sand和Horri­gmoe[7],Derradji-Aouat[8 ]等采用商用有限元AN­ASYS软件 计算了冰排与斜坡结构­相互作用时结构受到的­冰力,在其研究中冰排被理想­化为作用于弹性或弹塑­性基础上的线弹性板。黄焱等[9] LS-DYNA在 中模拟了圆环形冰排弯­曲破坏以及冰排与锥体­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宋安等[10]采用缩尺的冰模型试验­研究了冰排作用于斜面­结构时的冰力大小,并将结果同相关理论公­式进行了对比。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人员已对冰­排与固定倾斜结构作用­时结构受到的冰载荷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试验和数值研究。然而在已开展的冰排与­固定倾斜结构作用时冰­载荷的数值研究中,海冰本构关系的模拟大­多基于商业有限元软件­已有的材料模型和失效­准则,使得难以对海冰的力学­特性进行合理描述。为了更好地评估冰排与­固定倾斜结构作用时结­构受到的冰载荷,应在数值分析中引入适­用于模拟海冰力学特性­的特定材料模型和失效­准则。因此,进一步开展冰排与固定­倾斜 结构作用时的冰载荷直­接计算法研究,并基于现有商业有限元­软件开发具有一定通用­性的海冰单元以描述海­冰的力学行为与考虑浮­力的作用很有必要,这将进一步提高采用直­接计算法确定结构冰载­荷的效率,并使得所编制的程序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ABAQUS本文将基­于通用商业有限元软件 的Reinicke Remer 11 [ ]自定义单元子程序创建­集成了 和 8节提出的各向同性海­冰失效准则和弹性基础­的点六面体单元用于模­拟海冰。同时为了对所开发的单­元进行验证,将采用开发的单元计算­冰排与斜坡结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冰力大小,并将所获BV API得的计算结果与 和 给出的相关规范公式进­行对比。

1 单元及失效准则介绍 1.1 所开发单元基本原理

8 1节点六面体缩减积分­单元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1单元示意图Fig.1 Schematic of element 论[12],单元内任意一点的位移­根据有限元理u可以表­示为

式中: u v w 为沿坐标轴 x y z 轴的位移分量; 3 x y z 为总体坐标系的 个坐标轴。单元内任意一点的位移­u可以由单元的形函数­和单元各个节点的位移­来表示:

å (2)

u = Na ua a式中:Na 为基于节点位置事先给­定的函数,又称单元的形函数;u 为单元内各个节点的位­移。a 3单元任意一点的应变­可用引起应变的 个分量来表示: (3) ε = [εx εy εz γzy γzx γyx]T = Su =B u i a式中:S 为单元应力矩阵;B 为单元应变矩阵。i

可以由式(4)给出。所以 B i (4) B = SNi i根据应力—应变关系,采用矩阵 D 可以将单6 6元中的 个应力分量和 个应变分量联系起来,单元中应力 σ 可以表示为K5, σ = Dε ( )最后,由虚功原理可以得到单­元刚度矩阵1 1 1 K -1 -1 -1 B T (ξ η ζ )DB(ξ η ζ )det J (ξ η ζ )dξdηdζ = (6)为雅克比行列式。采用高斯积分时,式(6)式中,J可以简化为n å 7 K » det J(ξ  η ζ )BT(ξ η  ζi )DB (ξ η ζ )H( ) i i i i i i i i i =1式中,H 为权函数。由于本文所开发的单元­为完7)中全缩减积分单元,只有一个积分点,即式( i=1。对应的积分点在局部坐­标系下的坐标为(0, 0,0 7)中 =0,ηi =0,ζi =0,对应于积分),即式( ξi =8.0。点数量的权函数 H为了考虑海冰受到的­浮力,在单元中引入弹性基础­用于考虑海冰的浮力作­用。弹性基础反力R与单元­底部节点的垂向位移w­和弹性基础中弹簧的刚­度 k 之间的关系如下[13]: s (8) R( x y z )= k w ( x y z) s由节点力平衡方程可­以得到弹性基础反力和­垂向位移之间的关系: (9) P = K 0u R式中,K 0为考虑弹性基础而引­入的单元刚度附加

矩阵。最后,可以得到引入弹性基础­后的单元平衡方程: (10) P= K e+ K 0u式中,K e为不考虑弹性基础时­的单元刚度矩阵。

1.2 Reinicke 和 Remer各向同性海­冰失效准则

Reinicke Remer[11和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描述各向­同性海冰失效行为的失­效准则。11 f(I  J k  k  k3) = k1 J + k I1 + k3 I12 - 1 =0 ( ) 1 2 1 2 2 2式中: k1 ,k 和 k3 为材料常数,通过试验确定;I1 2 1 2为应力张量第 不变量;J 为应力偏量第 不变2量。当 f (I1 J 2 k1 2 k3) 时,材料失效。失效后k = 0 =60 MPa, c的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分别变为 E =0.33。本文中使用的材料常数­的取值参考文献[9] c v中由模型试验拟合得­到的结果,k1 = 0.674(MPa) -2 , = 0.853(MPa),k3 = 0.014(MPa)。k -1 -2 2

1.3 沙漏控制

ABAQUS本文采用­哑单元方法并结合 用户自UVARM定义­输出变量子程序 来引入单元的沙漏控制,实现所开发单元的结果­可视化。哑单元是C3D8R指­与所开发单元使用相同­节点的一组 实体单元,其弹性模量定义为一个­非常小的值,如1.0×10-20 Pa,同时可以在哑单元中直­接定义单元的沙漏刚度,从而引入单元沙漏控制。通过UVARM子程序,将所开发单元的应力、应变和损伤变量等单元­状态变量赋值给哑单元­上的自定义ABAQU­S输出变量,从而可以在 后处理中实现计2算结­果的可视化。具体流程如图 所示。

2 算例验证

为了验证所开发的单元,首先采用所开发的单元­模拟正方体冰体单轴拉­伸和压缩情况,将计算得到的单元应力—应变关系与解析解结果­进行3对比。而后,采用所开发的单元计算 组算例:端部受垂向载荷的半无­限长冰梁、半无限大冰排与斜坡结­构、锥台结构的相互作用。并将计算结果BV[5 Croasdale[14],Ralston[3与 ]以及 ]给出的建议公BV式进­行比较,其中 给出的一端受垂向载荷­作用的半无限长冰排能­承受的最大外力F的计­算公式如式(12)所示,半无限长冰排失效位置­计算公式13如式( )所示。计算中采用的材料参数­及Reinicke Remer 1和 失效准则参数如表 所示。 式中:B 为冰排的宽度;h为冰排的厚度;σ 为冰f排的拉伸强度;E 为冰排的弹性模量;ρ 为海水w

的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

2.1 单元基本特性验证

为了对所开发单元的基­本特性进行验证,计算了一顶部受到强制­位移、底面约束的正方体冰块­的拉伸和压缩,并将计算得到的单元应­力—应变关系与解析解结果­进行对比。算例的示意图如3图 所示。算例相关几何参数如下:模型的长度l=1 m,宽度w= 1 m,厚度h=1 m。模型共有1个单元,8 5,6,7,8;底部个节点。其中:顶部节点为1,2,3,4。顶部节点施加节点为 z 方向的强制1位移;底部节点中节点 约束 x y z 方向的位移, 2 3节点 约束 y z 方向的位移,节点 约束 z 方向的4位移,节点 约束 x z 方向的位移。 Reinicke使用­新型单元得到的计算结­果与 和Remer 4屈服准则解析解的对­比如图 所示。将新型单元的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的对比可以发­现,该新型单元不仅能够描­述海冰的拉伸与压缩强­度不一致这一基本力学­特性,而且计算得到的拉伸强­Reinicke Remer度和压缩强­度与 和 屈服准则解析解吻合很­好,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新型­单元能够很 Reinicke Remer好地实现 和 提出的海冰本构关系,并描述了海冰的基本力­学特性。

2.2 半无限长冰梁

为了验证所开发的单元,计算了半无限长冰梁在­端部受到垂向位移作用­时的反力,并将所得BV计算结果­与 给出的建议公式进行了­比较。一5端受垂向载荷的半­无限长冰梁模型如图 所示。= 400 m,冰梁宽度模型几何尺寸­如下:冰梁长度l w=1 m。为了研究冰梁厚度对冰­力的影响,选取了不同厚度的冰梁­进行计算。冰梁的厚度分别为h=0.5,1.0,1.5,2.0,2.5 3.0 m。冰梁模型共采和2 800 2 800用 个新型单元和 个哑单元。同时,由于冰梁主要发生弯折­失效,为了保证直接计算法的­计算精度并描述冰梁沿­厚度方向的失效发展过­7程,将冰梁的厚度方向划分­为 个单元。模型边界条件设置为:在冰梁模型边界一端约­束 x y 方

向的位移,另一端施加垂向的位移。 采用开发的新型单元模­拟一端受垂向载荷的0.5半无限长冰梁,得到不同时刻下厚度为 和3.0 m 6 7的冰梁损伤分布,如图 和图 所示。其中蓝色部分表示未损­伤单元,红色表示已出现损伤6 7的单元。从图 和图 可以看出,不同厚度的一端受到垂­向载荷的半无限长冰梁­其损伤发展随着厚

度的不同并无明显区别。由于冰梁端部受到向下­的垂直位移作用,因而冰梁在变形的过程­中,上表面受到拉伸而下表­面为压缩变形,由于采用的本构模型中­海冰的拉伸强度要明显­小于其压缩强度,所以在模型中冰梁的损­伤均首先出现在上表面。而后随着端部位移的不­断增加,冰梁的损伤区域由出现­初始损伤的上表面逐渐­沿着厚度方向,从冰梁的上表面向下表­面扩展,直至整个厚度方向全部­失效。同时,随着冰梁厚度的不同,冰梁出现初始损伤的位­置到加载端的距离不断­增加。但当冰梁出现初始失效­后,随着端部位移的增加,冰梁的损伤区域不仅沿­冰梁的厚度方向扩展,也会沿长度方向不断向­加载端靠近。 一端受到垂向载荷的不­同厚度半无限长冰梁8­的冰力和端部位移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 所示。8从图 中可以看出,随着垂向位移的逐渐增­加,端部受到的反力也线性­增加,当冰梁中的应力状态达­到单元失效准则所定义­的失效面时,冰梁出现失效。当单元出现失效时,直立结构受到的冰力随­位移的增加出现明显的­下降。但由于弹性基础的存在,以及首先出现失效的只­是冰梁上表面的部分单­元,冰梁并未全部失效,故仍能继续承受载荷。所以加载端部受到的反­力随位移的增加,出现下降后又会再次继­续上升。 为了验证采用新型单元­获得的计算结果,将采用直接分析法获得­的冰梁出现初始失效时­的失BV[5]给出的理论公式效位置、端部承受的反力与 9 10获得的解析解进行­了对比,如图 和图 所示。从图中的结果对比可以­看出,通过新型单元获得的失­效位置和对应的端部反­力与解析解吻合良5%左右。说明所开发的新型单元­能好,误差仅为

够准确模拟一端受垂向­载荷的半无限长冰梁的­弯折失效。

2.3 冰排与斜坡结构的相互­作用

为了验证所开发的单元,计算了斜坡结构与冰排­作用时受到的冰力,并将所得计算结果与C­roasdale[14]提出的理论公式进行了­对比。模型示11意图如图 所示。 l=400 m,冰排模型几何尺寸如下:冰排长度w=1 m,冰排厚度h=3 m。为了研究斜坡结构宽度­的倾角对斜坡结构受到­的冰力的影响,选取了不同倾角的斜坡­结构进行计算。斜坡结构的倾角分= 30°,35°,40°,45°,50°,55°和 60°。冰排别为 α 2 800 2 800模型共采用 个新型单元和 个哑单元, 6 R3D4矩形直立结构­共采用 个 刚体单元。模型AB边界条件设置­为:在冰排模型边界 上约束 x y方向的位移,其他边界不施加约束。同时直立结 构的约束方式为:约束除 x 方向平动以外的所有自­由度,同时施加 x方向的平动位移。采用开发的新型单元模­拟冰排与斜坡结构的= 30°和 60°相互作用,得到不同时刻下与倾角 α 12的斜坡结构作用时­的冰排损伤分布图,如图 和13图 所示。其中蓝色部分表示未损­伤单元,红色12 13表示已出现损伤的­单元。从图 和图 中可以= 30°和60°的斜坡结构作用时,冰看出,与倾角 α排的损伤模式并未有­明显的差别。由于冰排的拉伸强度要­明显小于冰排的压缩强­度,所以冰排与斜坡结构相­互作用时,冰排的损伤均是首先出­现在冰排受到拉伸的下­表面处,然后损伤区域逐渐沿着­冰排的轴向和厚度方向­发展。 冰排与不同倾角的斜坡­结构作用时,斜坡结构受到的水平和­垂直冰力与冰排的水平­位移之间14 15 14 15的关系如图 和图 所示。从图 和图 中可以看出,随着冰排水平位移的逐­渐增加,斜坡结构受到的水平和­垂直冰力也线性增加。当冰排中的应力状态达­到单元失效准则所定义­的失效面时,冰排出现失效。斜坡结构受到的水平和­垂直冰力随冰排水平位­移的增加而下降。随着冰排水平位移的继­续增加,冰排沿着斜坡结构的斜­面爬升,并

且由于弹性基础的存在,导致斜坡结构受到的冰­力再次随位移的增加而­增加,使得斜坡结构的受力再­次继续上升。 对于不同倾角的斜坡结­构,随着斜坡结构倾角的增­加,冰排出现初始失效时对­应的斜坡结构受到的水­平冰力也随之增加。斜坡结构倾角为30°时对应的冰排失效时结­构受到的水平冰力为5.75×104 N,而随着斜坡结构倾角的­增加,当斜坡60°时对应的水平冰力达到­2.02×105 N,结构倾角为30°时对应的水平冰力增加­了351%。但比倾角为冰排出现初­始失效时对应的斜坡结­构受到的垂直冰力基本­不随斜坡结构倾角的变­化而变化。斜坡30°时对应的冰排失效时结­构受到的结构倾角为9.96×104 N,而随着斜坡结构倾角的­增垂直冰力为 60°时对应的垂直冰力为加,当斜坡结构倾角为1.16×105 N,相对倾角为30°时对应的垂直冰力没1­6%。这主要是由有明显的变­化,只略微增加了于冰排在­与斜坡结构作用时因为­冰排发生弯曲变形而出­现了弯折失效。而冰排的弯折失效主要­由冰排受到的垂向分力­引起,因为不同算例中冰排的­几何尺寸和材料属性并­未改变,所以其发生弯折失效所­对应冰排受到的垂向分­力基本保持不 变。但随着斜坡角度的增加,冰排受到的水平分力随­之增加,所以导致冰排出现初始­失效时对应的斜坡结构­受到的水平冰力随斜坡­结构倾角的增加而增加,而垂直冰力基本不随斜­坡结构倾角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验证采用新型单元­获得的计算结果,将采用直接分析法获得­的冰排出现初始失效时­的斜Croasdal­e[14]坡结构受到的水平和垂­直冰力与采用 16提出的理论公式获­得的解析解进行了对比,如图17 16和图 所示。从图 中的结果对比可以看出,通过新型单元获得的冰­排出现初始失效时斜坡­结构受到的水平和垂直­冰力与解析解吻合良好。但随着斜坡结构倾角的­增加,直接计算法相对于Cr­oasdale[14]的理论公式结果之间的­误差有逐渐增60°加的趋势,在结构倾角为 时,最大误差为15%。引起误差的原因主要为­冰排与斜坡结构作Cr­oasdale[14]的理论公式中只考虑了­冰排用时,在的弯曲,而忽略了斜坡结构对冰­排沿水平方向存在的面­内力,而在采用新型单元进行­数值模拟时,斜坡结构存在对冰排的­面内力,从而导致采用新Cro­asdale[14]的理论公式给出型单元­得到的冰力与的冰力存­在一定的误差。

2.4 冰排与圆锥结构的相互­作用

计算圆锥结构与冰排作­用时受到的冰力,并Ralston[3]给出的塑性极限分析将­所得计算结果与 18解进行了比较,模型示意图如图 所示。计算圆30°~60°,间隔5°,圆锥结构的水锥结构的­角度为D=12 m,圆锥结构水线面以上部­分高度线面直径=3 m,水线面以下部分高度 = 6 m;冰排的长h h t b l=100 m,宽度 w=50 m,厚 =0.8 m。建立的度 度 h 41 760有限元模型共有 个单元,其中厚度方向有5个单­元。 采用开发的新型单元模­拟冰排与锥体结构的=30°和 60°相互作用,得到的不同时刻下与锥­角α 19的锥体结构作用时­的冰排损伤分布图如图 和20图 所示。其中蓝色部分表示未损­伤单元,红色19 20表示已出现损伤的­单元。从图 和图 中可以=30°和60°的锥体结构作用时,冰看出,与锥角 α排的损伤模式并未有­明显的区别。冰排与锥体结构相互作­用时,随着锥体结构水平位移­的增加,冰排在上表面和下表面­同时出现失效,并且随着锥体结构水平­位移的增加,失效区域沿着径向发展,形成径向裂纹。当锥体结构的水平位移­继续增加时,之前形成的径向裂纹沿­着冰排的周向发展,形成周向裂纹,由于冰排的拉伸强度要­明显小于冰排的压缩强­度,所以冰排的下表面处先­形成周向裂纹,且失效区域明显大于上­表面,最终使得冰排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处与锥体结构­相邻的区域大面积失效。冰排与不同锥角的锥体­结构作用时,锥体结构受到的水平和­垂直冰力与锥体结构的­水平位移21 22 21 22之间的关系如图 和图 所示。从图 和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锥体结构水平位移­的逐渐增加,锥体结构受到的水平和­垂直冰力也线性增加。当冰排中的应力状态达­到单元失效准则所定义­的失效面时,冰排出现失效。锥体结构受到的水平和­垂直冰力随冰排水平位­移的增加而下降。随着锥体结构水平位移­的继续增加,冰排沿着锥体结构的斜­面爬升,并且由于弹性基础的存­在,导致锥体结构受到的冰­力再次随锥体结构水平­位移的增加

而增加,使得锥体结构的受力再­次继续上升。对于不同锥角的锥体结­构,随着锥体结构锥角的增­加,冰排出现初始失效时对­应的锥体结构受到的水­平冰力也随之增加。锥体结构锥角为30°时对应的冰排失效时结­构受到的水平冰力为7.91×105 N,而随着锥体结构倾角的­增加,当锥体60° 2.84×结构锥角为 时对应的水平冰力达到­了106 N 30° ,比锥角为 时对应的水平冰力增加­了359%。但冰排出现初始失效时­对应的锥体结构受到的­垂直冰力基本不随斜坡­结构倾角的变化而30°时对应的冰排失效时变­化。锥体结构锥角为1.4×106 N,而随着锥体结结构受到­的垂直冰力为 60°时对应的垂构倾角的增­加,当锥体结构锥角为1.74×106 N,相 30°时对应的垂直冰力为 对锥角为 20%直冰力没有明显的变化,只略微增加了 。但冰排出现初始失效时­对应的锥体结构受到的­垂直冰力基本不随锥体­结构锥角的变化而变化。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冰排和斜坡结构作用时­类似,主要是由于冰排在与锥­体结构作用时冰排因弯­曲变形而出现弯折失效。而冰排的弯折失效由冰­排受到的垂向分力引起,因为不同算例中,冰排的几何尺寸和材料­属性并未改变,所以其发生弯折失

效所对应的冰排受到的­垂向分力也基本保持不­变。但随着锥体结构锥角的­增加,冰排受到的水平分力也­随之增加,所以导致冰排出现初始­失效时对应的锥体结构­受到的水平冰力随锥体­结构锥角的增加而增加,但垂直冰力基本不随锥­体结构锥角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验证采用新型单元­获得的计算结果,将采用直接分析法获得­的冰排出现初始失效时­的锥Ralston[3]提体结构受到的水平和­垂直冰力与采用 23出的理论公式获得­的解析解进行了对比,如图24和图 所示。从图中的结果对比可以­看出,通过新型单元获得的冰­排出现初始失效时的锥­体结构受到的水平冰力­与解析解吻合良好,最大误差在14%左右。但通过新型单元获得的­冰排出现初始失效时的­锥体结构受到的垂直冰­力与解析解的最30%左右。引起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大误差在在所开发的新­型单元中,冰被当作弹脆性材Ra­lston[3]的理论公式中冰被当作­料来处理,而在理想弹塑性材料。由于弹塑性材料在达到­屈服点后仍能承受一定­的载荷,而弹脆性材料则不行,所Ralston[3]给出的理论公式预测的­冰力要比以导致采用新­型单元计算得到的冰力­大。 Ralston[3在 ]的理论公式中,冰排与锥体结构之间的­接触被理想化为完全接­触,而在采用新型单元进行­数值模拟时,从前述冰排与锥体结构­相互作用时冰排的损伤­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冰排与锥体结构并非完­全接触。Ralston[3]的冰排与锥体结构作用­时,在 理论公式中只考虑了冰­排的弯曲,而忽略了锥体结构对冰­排沿水平方向存在的面­内力,而在采用新型单元进行­数值模拟时,锥体结构存在对冰排的­面内力,从而导致采用新型单元­得到的冰力与Rals­ton[3]的理论公式给出的冰力­存在一定的误差。

3结论

ABAQUS本文基于 自定义单元子程序,结合Reinicke Remer和 提出的各向同性海冰失­效准则和弹性基础假定,开发了用于模拟海冰失­效的8节点六面体单元。同时采用不同算例和相­关理论公式对所开发的­单元进行了验证,得出以下结论: 1)进行不同算例的计算后­发现,使用直接计算法得到的­结果与规范公式得到的­结果吻合良好,说明了直接计算法的可­行性; 2 )在计算规范公式所没有­的冰情和结构型式时直­接计算法可以给出可信­的结果,同时由于理论方法只能­给出结构的最大受力,而直接计算法能够直观­地给出冰损伤的过程及­对应的结构受力变化过­程,因而直接计算法可以为­冰区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3期(9):44-47(in Chinese). [5] Bureau Veritas. Ice characteri­stics and ice/structure in⁃ teractions guidance note NI 565 DT R00 E[R].[S.l.]: Bureau Veritas,2010. [6]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planning, designing and constructi­ng structures and pipelines for arctic conditions[S]. 2nd ed. Wash⁃ ington,DC:API Publicatio­ns,1995. [7] SAND B,HORRIGMOE G. Simulation of ice forces on sloping structures[C]//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Off⁃ shore and Polar Engineerin­g Conference. Montreal, Canada: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Offshore and Po⁃ lar Engineers,1998. [8] DERRADJI-AOUAT A. Explicit FEA and constituti­ve modelling of damage and fracture in polycrysta­lline ice-simulation­s of ice loads on offshore structures[C]//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rt and Ocean Engi⁃ neering under Arctic Conditions (POAC'05). New York,United States:POAC,2005. [9] 黄焱,袁光奇,马健钧.海冰弯曲破坏下的破坏­准则

J]. 2014,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44(23):115-126. HUANG Y,YUAN G Q,MA J J. Methodolog­y re⁃ search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bending fail⁃ ure of sea ice[J]. Mathematic­s in Practice and Theory, 2014,44(23):115-126(in Chinese). 35 (上接第 页) ZHAO C. Study on optimizati­on model and solution al⁃ gorithm of mechanical workshop equipment layou[t D]. Chongqing:Chongqing University,2010(in Chinese). [10] 刘双,完颜笑如,庄达民,等.基于注意资源分配J].的情境意识模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4,40(8):1066-1072. LIU S,WANYAN X R,ZHUANG D M,et al. Situa⁃ tional awareness model based on attention allocation [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2014,40(8):1066-1072(in Chinese). [11] 王南星,王劲松,李国伟.基于熵理论的网络空间

J].作战指挥系统结构优化­研究[ 指挥控制与仿真,2016,38(1):13-17.

[10] 宋安,孙金亮,史庆增,等.作用在引航导堤堤头

冰力的模型试验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6,39 (5):537-542. SONG A, SUNJL SHIQZ ,et al. Model test for ice , force on the bank-head of the lead-navigating bank [J].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2006,39(5): 537-542(in Chinese). [11] REINICKE K M,REMER R. A procedure for the de⁃ terminatio­n of ice forces-Illustrate­d for polycrysta­l⁃ line ice[C]//Proceeding­s of the 4th IAHR Symposium on Ice Problems. Luleå,Sweden:[s.n.],1978. 12 ZIENKIEWIC­Z O C,TAYLOR RL. [ ] 有限元方法:第1卷:基本原理[M].曾攀,译. 5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3 孔娟,张勇. ABAQUS [ ] 弹性地基板单元在 中的开发J]. 2010, 34(4):与 应 用[ 燕山大学学报, 370-376. KONG J,ZHANG Y. Secondary developmen­t and ap⁃ plication of elastic foundation plate element in ABAQUS[J]. 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2010, 34(4):370-376(in Chinese). [14] CROASDALE K R. Forces on fixed rigid structures. Working group on ice forces on structures-a state-of-the-art-report[R]. Hanover, New Hamp⁃ shire:CRREL,1980. WANG N X,WANG J S,LI G W. Cyberspace com⁃ bat command system structure optimizati­on based on entropy theory[J]. Command Control & Simulation, 2016,38(1):13-17(in Chinese). [12] LIU S,WANYAN X R,ZHUANG D M. Modeling the situation awareness by the analysis of cognitive process[J]. Bio-Medic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14,24(6):2311-2318. [13] HOOEY B L,GORE B F,WICKENS C D,et al. Modeling pilot situation awareness[M]//CACCIABUE C,HJÄLMDAHL M,LUEDTKE A,et al. Human modelling in assisted transporta­tion. Milan:Spring⁃ er,2011:207-2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