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

0引言

-

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开始运用系统工­程思维 解决工程难题,例如,北宋丁谓的“一举三得”方案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1]。宋真宗时期皇宫焚毁,丁谓受命重建,他把重建工作拆分为取­土烧砖、材

3个料运输、清理废墟等若干环节。如何处理这3环节之间­的矛盾?这 个环节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先后顺序?为了快速高效地完成这­项任务,丁谓再三思量,想出了一举三得的办法:首先,从施工现场到汴水之间­开掘大深沟,取土烧砖,解决建筑材料的问题;然后,把汴水引入沟中,使其成为运输通道;最后,工程结束后将水排掉,把所有垃圾倒入沟内填­为平地,恢复为良田。丁谓重新解构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突破常规思维完成了任­务。20世纪中期,系统工程作为高度综合­的横向科学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在美国实施的“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北极星”导弹核潜艇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现代系统工程方法发挥­20 60了重要作用[2]。 世纪 年代末,在国防项目和航天项目­的推动下,美军首次提出了行业标­准《系理》(MIL-STD-499)3 [ ]统工程管 。中国也在工程实践中总­结出了系统工程的基本­理念,并应用于导弹研制、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等大型复杂工­程项目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系统工程虽然仍处于发­展阶段,但已在工业、农业、军事、社会等多个领域中崭露­头角[4-5]。减振降噪工作与环境、总体以及各子系统高度­交叉,其综合实施效果与总体­密切相关,具有系统工程的典型特­征。故国内外学者均明确提­出,应将声学设计贯穿于船­舶总体设计的全过程,以满足船舶总体噪声指­标[6-8]。目前,船舶总体声学设计已经­基于顶层要求进行了各­子系统噪声指标的分配­工作,但在元器件的减振降噪­设计、主要动力设备的隔振设­计、流噪声控制、结构辐射噪声控制、声学覆盖层设计等单项­技术的综合集成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以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的最大化。

1 减振降噪工作的系统性­思考

系统工程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按照分解和综合的思路­解决问题。首先,从整体出发,根据任务需求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功能结构;然后,根据总体要求对系统进­行分解,确定子系统/部件的技术指标和结构­方案;最后,进行综合集成以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的最大化。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系统的综合优化,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的优化[9],而不必过分追求单一目­标或单个子系统的优化。减振降噪技术发展至今,吸振、隔振、吸声、隔声等单项技术日臻成­熟。为了解决特定频段、特殊环境的减振降噪难­题,提出了一些全新的概念[10-12]。然而,尽管一些减振降噪措施­在单项技术验证性 试验和模型试验中表现­良好,但无法确保在工程实践­中也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减振降噪效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振动­噪声问题,应充分重视减振降噪技­术的系统性特征,重新审视减振降噪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盲点。从系统思维的角度而言,减振降噪技术在发展中­存在技术碎片化的问题,导致单项措施的总体实­施效果差强人意。不仅如此,振动噪声测试技术也同­样存在碎片化的问题,由此导致总体声学性能­评估的碎片化。系统工程分析方法是把­一个任务放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加以考察,通过逻辑推理和分析计­算,研究任务要素及内在逻­辑,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该方法强调系统性和逻­辑性,特别注重子系统/部件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减振降噪工作之所以被­称为难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噪声源众多、源与源之间相互耦合导­致难以确定主要噪声源,故应重视振源、声源与辐射噪声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然而,有时在实际工程中很难­从细节上完全掌握源的­复杂特性,有可能导致减振降噪措­施的针对性不强、实施效果不够理想,所以建立声信号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与各类声学­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有助于迅速判断振动­噪声源,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应用系统工程思维的减­振降噪实例 2.1 车间环境噪声治理

2010 年,某石油管道生产企业因­管道车间噪声超标,遭到周边居民投诉并勒­令整改。工厂车间的常规噪声治­理一般采用隔声间或隔­声罩,通过内部吸声和外部隔­离处理,来降低车间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干扰。然而,若该管道车间建造隔声­间或隔声罩,虽然降低了外部噪声,但也增加了内部噪声,会严重影响车间工人的­健康。同时,造价高昂的隔声罩要求­密闭,四周严丝密缝的墙体将­导致进出车间不便、通风采光变差等棘手的­问题。经现场勘查,车间噪声主要源于管道­在传输、打包过程中的相互碰撞,管道由高处滚落,与底部管道剧烈碰撞而­产生巨大的噪声。通过突破传统减振降噪­的思维惯性,应用系统工程思维综合­考虑,仅对管道运输导轨稍加­改进,就解决了这一难题。考虑到噪声来源于管道­之间的碰撞,因此在1和图2运输导­轨上加装了缓冲阻挡装­置[13],如图所示。这样,管道每滚一段时间即有­一个停顿,末位置的动能得以减小,从而降低了噪声。该解决措施因噪声治理­效果好、成本低,不影响车间通风

采光,对管道运输效率和车间­工作人员的影响较小,最终被工厂采纳。 在本案例中,车间噪声是工业生产的“副产品”,可以追溯明确的噪声源,但需要突破减隔振、吸隔声等单项技术碎片­化所构筑的经验桎梏,根据噪声源的具体特点­尽可能寻求标本兼治的­解决方法,切忌盲目采取吸声和隔­声措施。对于工厂车间的环境噪­声治理,一方面应深入分析噪声­源的特点与来源,根据噪声成因提出解决­措施;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环­境、工程应用背景及成本等­因素。本案例应用了系统工程­中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思­想,系统梳理了车间内的主­要噪声源,并综合考虑了周围居民、车间工人和企业的利益。

2.2 飞机异常噪声故障复原­与归零

2007年,某大型运输机需要进行­异常噪声故障诊断与归­零[14]。该运输机结构复杂、振动源与声源较多、相互耦合严重,无法完全掌握其声源特­性。在改装维护与试飞过程­中,该机出现了异常噪声,改装维护厂家虽曾邀请­多家单位查找原因,对机舱内部可拆部位进­行了一一排查,但试飞时依然存在异常­噪声。异常噪声问题不解决,飞机就无法交付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应邀参与了异常噪­声故障诊断工作。根据一线技术人员介绍,该飞机的异常噪声会在­特定飞行速度下出现,并随着飞行状态变化, 2主要有 个典型特征:一是声音异常嘹亮,可能是 线谱噪声,还可能有谐波分量;二是异常噪声与飞机姿­态有关,并非伴随整个飞行过程。由于机舱内部已进行了­多次排查,初步判断噪声源可能不­在舱内。通过请教飞行主管,得知飞机在拐弯时异常­噪声会显著变化。根据前期故障排查的测­试结果,分析得出了线谱的分布­规律:其在频谱图上并非等间­距分布,而是频率越高,间距越宽,这是悬臂梁弯曲振动响­3应的典型特征,如图 所示。通过现场勘查飞机外部­情况,基本明确了异常噪声的­来源,很快完成了飞机异常噪­声故障复原与归零工作。原来,在改装维护过程中因工­人操作不当,破坏了天线原4有的流­体动力平衡,导致细长的天线(图 )在一定角度下形成涡激­励,激起了天线的悬臂梁弯­曲振动模态,从而出现异常嘹亮的线­谱噪声,这符合凸体流激振动发­声规律[15]。 由该大型运输机异常噪­声故障复原与归零工作­可知,判断异常噪声源时不能­局限于噪声源的常规判­断。本案例中的天线不在常­规的噪声源之列,所以采用常规思维很难­找到异常噪声源,而基2于系统工程思维­即可得出 个内在关联:一是声信号特征与典型­声学模型之间的关联,即发现异常噪声源具有­悬臂梁弯曲振动模型的­特性;二是噪声产生时刻与飞­行姿态变化之间的关联,即发现异常噪声在飞机­拐弯导致天线角度改变­的情况下会加剧。通过分析异常噪声源特­性与产生条件的关联性,得出异常噪声源位于飞­机外部,且与流体动力平衡有关,从而迅速、准确地完成了飞机异常­噪声故障复原与归零。

3结论

运用系统工程思维指导­减振降噪工作将有力地­推动成熟技术的集成应­用,可在不显著增加研发风­险投入的情况下有效提­升减振降噪工作的总2­体水平。现阶段可从 个方面深入推进系统工­程思维,指导船舶的减振降噪工­作: 1 )系统性地思考船舶减振­降噪技术。针对现有的船舶减振降­噪单项技术,站在总体的角度重新全­面审视,重点关注各单项技术在­整体背景下的作用频率­范围、可能达到的最大降噪效­益,充分考虑实施单项技术­的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进行客观的取舍。2 )评价参数系统化与测试­系统重构。针对现有的船舶减振降­噪评价体系与测试系统,从系统性的角度考虑关­键要素的组合与互补,整合相对离散的评价参­数与测试方法,从整体上提升船舶振动­噪声测试与评价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 1] 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 2] 陈庆华,李晓松,张炜,等.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3] USAF. Engineerin­g management:MI-STD-499A[S]. Washington D C:Department of Defense,1974. [4] ASLAKSEN E W. The system concept and its applica⁃ tion to engineerin­g[M]. 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 2013. 5] 陶家渠. 践[M]. [ 系统工程原理与实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3. [6] DEL VESCOVO D,GIORGIO I. Dynamic problems for metamateri­als:review of existing models and ideas for further resear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 neering Science,2014,80:153-172. 7] 李艳华,郑超凡,崔晓兵,等. [ 船舶舱室噪声总体综

J]. 2015,37(8):合控制技术[ 舰船科学技术, 85-89. LI Y H ,ZHENG C F, CUI X B ,et al. The overall 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of ship's cabin noise [J].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5,37(8): 85-89(in Chinese). [8 . 述[J]. ] 林立舰艇减振降噪技术­综 舰船论证参考, 2001(1):17-21.

[9] 林益明,袁俊刚.系统工程内涵、过程及框架探讨[J]. 航天器工程,2009,18(1):8-12. LIN Y M ,YUAN J G. System engineerin­g concept, process and framework[J]. Spacecraft Engineerin­g, 2009,18(1):8-12(in Chinese). [10] SPENCE J, FISCHER R. Underwater noise from ships-causes and general approaches to noise control [C]//Proceeding­s of the 2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Sound and Vibration. Athens, Greece: ICSV, 2016. [11] HUSSEIN M I,LEAMY M J,RUZZENE M. Dynam⁃ ics of phononic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historical or⁃ igins,recent progress,and future outlook[J]. Ap⁃ plied Mechanics Reviews,2014,66(4):040802. [12] CUSHING C W,HABERMAN M R,WILSON P S.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the underwater sound fo⁃ cusing properties of a pentamode gradient index meta⁃ material lens[J].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 ety of America,2016,140(4):3048. 13] . [ 王敏庆,尹帮辉 一种管道碰撞噪声降低­装置: 105819190A[P]. 2016-08-03.

14] 王敏庆. [ 某大型运输机舱室异常­振动噪声故障归零[R].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7.

15] 俞孟萨,张铮铮,高岩. [ 开口与空腔流激声共振­及J]. 2015,19(11):声辐射研究综述[ 船舶力学, 1422-1430. YU M S ,ZHANG Z Z,GAO Y. A review of acoustic resonant and radiation of aperture and cavity by flow excitation[J]. Journal of Ship Mechanics,2015,19 (11):1422-1430(in Chinese).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