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

0引言

-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下机器人已成为海洋­开发的重要工具之一。由于自主式水下机器人(AUV)具有很好的机动性和大­范围的巡航能力等优点,在水下观测、制图、定位和深海采样中扮演­色[1]。着重要角 但由于近年来电池技术­未得到大AUV的发展, 自身所携带的能源有限,仪器功耗大,其在能源将要耗尽的时­候需要及时回到母船补­充能源,这就使得其在水下的作­业范围受到很AUV AUV的使用成本[2]。大的限制,因此增加了的布放和回­收需要母船的支持,同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还有一定的风险。为了提AUV高 的工作效率和作业范围,满足海洋信息搜集和传­输、海洋勘探和特种作战等­需求,需要研究AUV AUV的水下对接技术。 的水下对接是一种AU­V可以为 进行能源补充以及水下­数据上传和任务下载的­关键技术,对于建立三维海洋观测­系统至关重要[3]。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AUV AUV研究 的水下对接技术,由于 的外形和尺寸不一,所以其对接形式也各不­相同。

1 国内外AUV水下对接­技术

30近 年来,国内外研究者根据不同­的对接主AUV体和对­接环境,设计研发了多种 水下对接系统,这些对接系统各具特点。目前,国外研究水下对接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日本、挪威、瑞典、英国和意大利等,国内对水下对接技术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机构主要有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以及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等。总结国内外已有的水下­对接系统, 5主要有 种形式:水下箱(笼)式对接、机械手或载体辅助式对­接、杆类引导对接、平台阻拦索式对接接[4]。和喇叭口式引导对 本文将对不同的水下对­接系统进行介绍。

1.1 水下箱(笼)式对接

AUV水下箱(笼)式对接属早期 对接回收方式,这种回收方式不仅需要­母船和回收装置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受海浪影响比较严重。对于这种对接方式,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设计的“探索者”号水下对接回收系统。1994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针对“探索者”号研制了一套箱(笼)式水下对接回收系1 2统[5],如图 所示。该系统由水上和水下 部分组 成,水上部分为控制平台和­起吊设备,水下部分为体[6-7]。回收本体中继器和一台­大型水下回收本用于完­成与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对接和释放,主要由框架、U型架、浮力收放臂、驱动收放臂、液压系统、推进器、传感器和水下摄像机等­组成。AUV与回收器的相对­位置依靠水下摄像机观­察,当AUV运动到回收器­本体上的适当位置后,即下落到回收器中,然后液压系统驱动浮力­臂锁紧AUV,最 U AUV后 形架收起,完成 与回收器的对AUV接[8-9]。这种方法在回收的过程­中要求 能够准确定位回收对接­装置,并不断调整自身的运动­姿态。由于是操作人员通过摄­像机的画面观察AUV AUV,所以该方式的的位置来­决定何时锁紧定位精度­不高。

1.2 机械手或载体辅助式对­接

机械手或载体辅助式对­接是应用于军用潜艇上­的一种自主对接回收方­式,主要有机械手式对接回­收和潜器辅助对接回收­等。机械手式对接回收由机­械手辅助实现对接,潜器辅助对接回收是R­OV借助摇控水下机器­人( )等载体辅助回收AUV,具 LMRS AUV有代表性的分别­是 水下对接ROV统[10]和瑞典的“海鹰”号回收系 辅助对接回收系统。LMRS由美海军远期­反水雷计划( )研究的LMRS AUV 533 mm水下回收系统是利­用潜艇的AUV 2鱼雷管来发射并回收 ,如图 所示,其已于2007年在“哈特福德”号核潜艇上得到验证。这套回收系统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回收技术。潜艇LMRS AUV(长5.88 m,直径510 mm)鱼雷管发射的在接收到­潜艇发出的回收指令后,会调整自身的速度和姿­态,然后自主运行到潜艇的­鱼雷发射管。潜艇装有上部和下部鱼­雷发射管,机械手安装在上部鱼雷­发射管内,其可向外伸展并捕获A­UV,将由机械手来实现对接­过程中对AUV的捕捉、夹紧和定位[11]。捕获过程大致为:机械手伸出

 ??  ?? 1图 “探索者”号水下对接回收系统F­ig.1 “Explorer”underwater docking recovery system
1图 “探索者”号水下对接回收系统F­ig.1 “Explorer”underwater docking recovery system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