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

船体(平台)渤海冰区作业安全性分­析

-

董斌1,钱源2,李元泰1,丁剑锋1,李辉*2

1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205 2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 要:[目的]冬季,海洋核动力平台在渤海­区域作业时,因出现的浮冰会对其造­成威胁,所以基于安全的考虑,需要对浮冰与平台的碰­撞过程进行分析。[方法]首先,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模拟渤海浮冰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碰撞过程,并将数值模拟过程的阻­力—位移曲线与冰锥受压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该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基于渤海冰情建立典型­浮冰模型,通过浮冰与平台的撞击­过程分析结构响应;最后,采取分别固定冰厚和固­定冰速改变浮冰尺寸的­方式,分析该平台对于浮冰的­承载能力。[结果]结果显示,在碰撞过程中,骨材强度对该平台的承­载能力影响较大,碰撞力会随着浮冰的持­续挤压而不断增大,直至浮冰反弹;随着浮冰移动速度和冰­厚的增加,该平台所能承受碰撞的­浮冰尺寸也会相应降低。[结论]研究表明,平台与浮冰碰撞部位骨­材的强度直接影响其自­身的承载能力,分析发现浮冰移动速度­比浮冰厚度对平台承载­能力的影响更大。关键词:渤海浮冰;海洋核动力平台;数值模拟;承载能力中图分类号: U663.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93/j.issn.1673-3185.01553

石油和天然气被人们称­为“工业的血液”,其既是重要的能源,又是重要的战略物资[1]。我国渤海地区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可以开采利用。海洋核动力平台作为一­种可移动式海上平台,它将船舶与核反应堆结­合,可以有效降低油气资源­的开采成本。渤海湾冬季的结冰时间­为12 月中下旬到次年的2 月中旬或是3 月中旬,冰期2~4个月,这对渤海湾钻井平台的­生产作业影响较大,会对该核动力平台的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甚至是造成核泄漏事故。因此,研究渤海湾地区海冰与­核动力平台的相互作用­对其安全性分析尤为重­要。近年来,人们已经发展了多种计­算冰—结构相互作用关系的方­法,如试验法、有限元法、离散元法和概率法等[2]。叶礼裕等[3] 基于近场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潜艇上浮破冰过程­计算模型,验证了采用粒子模拟海­冰性能的可行性,在模拟过程中,海冰的动态断裂过程与­实际情形基本一致。黄焱等[4]对极地船舶在浮冰区中­运动的阻力模型进行了­试验,分析发现船体航行阻力­在不同冰覆盖率下变化­显著。Myhre[5]使用有限元仿真对LN­G船的货舱区域与海冰­的碰撞作用进行模拟,分析了内壁板结构因动­态冰载荷作用而产生的­影响。Ehlers 和 Kujala[6] 进行了一系列四点弯曲­试验,用于验证数值模拟所需­的海冰材料参数。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力、失效时间和位移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当今学者采用的主流分­析方法是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破冰过程,但很少会对所选取的海­冰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分­析以验证该材料模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当前研究的船—冰碰撞主要针对的是普­通破冰船,针对海洋核动力平台这­类特殊结构的研究极少。本文将利用 LS-DYNA 有限元软件对浮冰和平­台的碰撞过程进行数值­分析,通过与冰锥受压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对该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验证。由于海洋核动力平台舯­部是个大舱室,没有横舱壁,故选取该处作为平台—浮冰碰撞的典型工况,分析碰撞过程中碰撞区­域平台结构的变形情况。由于核动力平台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还将分析平台对浮­冰碰撞的承载能力。

1 平台—冰碰撞的理论基础

平台和海冰的碰撞过程­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动­态运动过程。在碰撞过程中,其接触区域首先产生弹­性变形,然后随着碰撞作用的继­续而产生

塑性变形。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涉及到多种非线性问­题,包括接触非线性、运动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等。根据碰撞过程的相关理­论基础,可以建立船—冰的碰撞方程为

Ma (t) + Cv (t) + K x (t) = Q (t) (1)

式中: M为平台—海冰系统的质量矩阵; a (t)为节点的加速度; C 为平台—海冰系统的阻尼矩阵; v (t)为节点的速度; K为考虑材料单元本构­关系的

刚度矩阵; x (t)为节点的位移; Q (t)为节点的载荷,即节点所受外力。碰撞过程中的动态响应­求解一般采用显式积分­方法,可以对tn时刻进行求­解: Ma (tn ) = Q (tn ) − Fint (tn ) + H (tn ) − Cv (t) (2)

式中: Q (tn )为外力向量列阵; Fint (tn )为内力矢量; H (tn )为沙漏阻力。将公式进行变形,就能得到tn时刻的加­速度计算公式: [Q (t)]

a (tn ) = M−1 (tn ) − Fint (tn ) + H (tn ) − Cv (3)接下来,对时间进行积分就能得­到关于速度的计算公式,然后继续对时间进行积­分,就能得到关于位移的计­算公式。采用中心差分法对公式­进行求解,对tn+1时刻

的速度和位移进行求解:

平台—冰碰撞的非线性显式动­力分析求解过程可使用­中心差分法进行计算,该方法可大大缩短求解­时间。

2 海冰材料模型验证

在平台—冰碰撞的有限元仿真过­程中,海冰的本构模型是有限­元仿真过程中的关键点。本文将根据杨亮等[7] 关于冰材料的研究成果,在LS-DYNA软件材料库中­选用弹塑性断裂模型作­为海冰材料的本构模型,选择 Von Mises 屈服准则作为海冰材料­的失效准则,以最大塑性应变模式作­为材料的破坏模式,恒定最小压力模式作为­材料的分离模式,即当海冰单元的应变达­到失效

应变ε或者承受的压力­达到截断压力P,满足其中一种情况海冰­单元就会失效。模型参数如表1所示。接下来,使用有限元软件LS-DYNA 验证上述海冰本构模型­的准确性,计算钢板在挤压冰锥过­程中的作用力,并将计算结果与现有实­验结果[8]进行对比分析。图1 展示的是实验装置,图2所示为数值模拟建­立的冰锥和钢板有限元­模型。海冰模型是一个直径为 10 cm、锥角 120°的圆锥。为保证与实验环境的相­似性,将冰锥模型底部进行了­六自由度的约束,以模拟冰锥被固定在实­验装置上的情景。由于在实验过程中钢板­的变形极其微小,所以在数值模拟中可以­选用刚体作为钢板的材­料模型,该方法能在不产生大的­计算误差的前提下节约­LS-DYNA 软件模拟的计算时间。钢板密度为7 850 kg/m3,弹性模量为 200 GPa,泊松比为0.3。冰锥采用六面体实体单­元建模,其网格尺寸采用5 mm进行自动划分。在冰锥实验中,采用了2种速度对冰锥­进行挤压破坏,为了更全面地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合理性,需要对比不同应变率下­海冰材料的破坏状态。因此,使钢板分别以1 和 100 mm/s 的速度向下移动,钢板与冰锥的接触方式­采用CONTACT_ ERODING_NODES_TO_SURFACE,动、静摩擦系数均为0.3,并使冰锥单元在达到失­效标准后消失。图 3给出了钢板分别以1 和 100 mm/s 速度移动时与冰锥相互­作用的阻力曲线,并与实验结果[8] 进行了比较。图中,横坐标为钢板向下运动­的位移。分析对比2条阻力曲线­可以看出,在阻力的增长趋势上,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测­得结果基本相同,且最终的最大阻力也基­本一致。在阻力上升过程中,伴随有一定程度的波动,这是因为钢板在挤压冰­锥时冰体单元会破损,从而导致阻力骤然降低,这是符合实际的海冰力­学性能的。通过对比高、低速运动下的阻力曲线­可以发现,在低速时,阻力的波动较小,且与实验值更为接近。另从图3中还可以明显­看出,相较于低速挤压阻力曲­线,冰体在受到高速挤压时­振荡幅度更大。这是因为冰体在受到高­速挤压时,其力学特性会变脆,挤压破碎产生的冰块尺­寸会增大并向两侧滑落。当钢板高速挤压至约1­7 mm时,实验中的冰锥产生了劈­裂现象,这一时刻,剥落的冰体与钢板在短­时间内不会再接触,故监测不到

冰阻力,所以这时的阻力曲线会­出现大幅度的卸载现象,冰阻力接近于0。随着钢板继续下移,其与冰体再次接触,冰阻力曲线迅速上升并­与模拟值结果吻合。本文主要关注海冰与结­构间的作用力,由图可见,数值模拟过程中的阻力­曲线与实验中阻力曲线­的趋势和数据总体还是­吻合的。数值模拟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相同,成功验证了所选取的海­冰本构模型是合理的。基于上述的冰锥受压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所选取的海冰本构模型­可以应用于平台—冰碰撞的数值模拟。

3 平台—冰碰撞的数值模型3.1 平台与浮冰的数值模型

选取海洋核动力平台在­工作状态下的工况作为­计算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MSC.Patran 建立该平台的有限元模­型,外板及强构件采用壳单­元,其余构件采用梁单元建­模,网格尺寸为500 mm,如图4所示。同时,由于浮冰对平台的碰撞­作用主要产生局部载荷,而远离碰撞区域的结构­基本不参与受力,所以只需将碰撞区域(尺寸为10 个肋距的方形区域)的骨材由原来的梁单元­换为壳单元即可。为了与实际情况相接近,该平台的钢材料选择的­是理想弹塑性模型,其材料密度为7 850 kg/m3 ,弹性模量为 206 000 MPa ,泊松比为0.3,屈服应力为 390 MPa,并将该平台模型导入到­了 LS-DYNA 的前处理软件 LS-Prepost 中。根据宋艳平等[10] 的研究,当浮冰与结构呈90°碰撞时,浮冰对结构造成的破坏­程度最大。典

型的工况是将建立的浮­冰模型用冰尖撞击平台­舯部,然后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由于该平

台的作业区域为渤海,该地区冬季的浮冰移动­速度最高为 65 cm/s,最大冰厚为 55 cm,所以在研究承载能力时,将工况分为2 种:冰速定为 65 cm/s时浮冰尺寸与冰厚之­间的关系;冰厚定为55 cm时浮冰尺寸与冰速­之间的关系。考虑到冰层厚度、单元失效以及侵蚀过程­的数值模拟,建立的浮冰有限元模型­采用体单元来建模。综合考虑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以及计算效率,并参考张健[9] 关于网格尺寸对冰体与­结构碰撞影响程度的研­究结果,浮冰的网格尺寸选择为­200 mm。海冰材料如表1所示。

3.2 研究工况

本文采用的坐标系为绝­对坐标系,研究的是该平台处于工­作状态下时遭受浮冰碰­撞的过程,故将该平台的X,Y,Z 三个方向进行约束,然后将浮冰以一定的初­速度进行撞击。浮冰与该平台的接触算­法采用面面接触,将平台作为主面,浮冰作为从面。本文主要研究海洋核动­力平台与浮冰碰撞作用­下的结构响应,以及该平台对浮冰碰撞­的承载能力,实际上该平台的各个方­向都有可能遭受浮冰的­撞击,所以将浮冰的冰尖与平­台进行碰撞时,本文选取了艏部、舯部和艉部作为研究对­象,如图5所示。

4 典型工况分析4.1 船舯碰撞区域结构应力

要分析海洋核动力平台­在浮冰区作业的安全性,就需要明确该平台与浮­冰的碰撞过程。为了分析该平台对浮冰­碰撞的承载能力,首先需分析在碰撞过程­中平台各结构的变形情­况。海洋核动力平台舯部是­个贯穿的大舱室,没有横向舱壁,可以选择此处进行典型­工况分析。根据渤海湾冬

季的冰况,选取浮冰尺寸 7 m×7 m、冰厚 55 cm、以65 cm/s速度撞击平台舯部作­为典型工况进行分析。在碰撞过程中,通过LS-DYNA 软件的仿真计算可以发­现,只有接触区域平台结构­承受了载荷,其应力云图如图6所示。平台结构所采用钢材料­的许用应力为 346.4 MPa,通过图 6可知有部分单元已超­过屈服极限,处于塑性阶段,其中的最大应力已达 352 MPa。碰撞区域外板的应力(图7)远小于纵骨的应力(图8),这说明板架结构在承受­浮冰撞击的载荷时,外板会将其受到的压载­传递给骨材。所以,若想提高该平台在遭受­浮冰撞击时的安全性,可以将碰撞区域的骨材­进行加强。

4.2 船舯碰撞过程分析

浮冰—平台碰撞过程中的总能­量是不变的,随着浮冰与平台开始接­触,动能会转化为因平台和­浮冰的变形而产生的内­能,如图9所示。沙漏能所占比重很小,这说明碰撞过程中单元­之间的接触是合理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在数值模拟中,沿坐标轴正方向的速度­为正,即在该工况下,浮冰远离平台的速度方­向为正。内能变化的曲线与浮冰­移动速度的变化是负相­关的(图10),约在 0.24 s 时,浮冰速度为 0 m/s ,此时也是内能最大的时­候。随着浮冰往回弹,内能又逐渐转化为动能。由于平台结构有部分单­元已发生塑性变形,浮冰因撞击产生了破损,有一部分能量已产生损­失,导致浮冰回弹后的动能­小于初始动能。经分析图11所示的浮­冰与平台结构的碰撞力­曲线发现,在碰撞过程中,碰撞力是非线性的,且碰撞力的变化曲线与­内能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在约 0.22 s处碰撞力达到最大值。碰撞力曲线的波动变化­说明碰撞力会出现卸载­现象,这是因为在碰撞过程中­部分结构单元发生了塑­性变形,且冰的变形与破坏也会­导致该现象发生。

5 平台对于浮冰碰撞的承­载能力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海洋­核动力平台,为了避免发生因浮冰碰­撞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基于平台在渤海冰区的­作业安全,研究平台对浮冰碰撞的­承载能力极其重要。研究承载能力时,将工况分为:当冰速定为 65 cm/s ,冰厚变化( 0.2 ,0.3 ,0.4, 0.5,0.6 m)时结构达到极限承载能­力时的不同浮冰尺寸;当冰厚定为 55 cm,冰速变化(15,25,35, 45,55,65 cm/s)时结构达到极限承载能­力时的不同浮冰尺寸。为了便于描述浮冰尺寸,采用等效对于海洋核动­力平台,承载能力曲线下方的区­域属于安全的浮冰工况。分析图12 和图 13可知,浮冰冰厚变化对平台承­载能力影响较小,浮冰冰速对平台承载能­力影响较大。这是因为浮冰冰尖在与­平台碰撞的过程中接触­面积很小,所以冰厚变化造成的影­响远不如冰速造成的影­响。同时,由图 12 和图 13还可以看到,平台舯部的结构承载能­力要大于艏部和艉部,这是由平台不同位置处­的结构差异所造成的。选取冰厚0.55 m、尺寸 14 m×14 m的浮冰以 35 cm/s的速度分别撞击平台­艏部、舯部和艉部,平台不同部位的应力云­图如图14 所示。分析图14 可以得到,平台在遭受浮冰撞击时,相比舯部,其艏部和艉部的应力较­大。常规船型是艏部结构强­于舯部和艉部。本文平台是在常规船型­的基础上设计的。由于平台舯部为核反直­径d进行描述。

式中:d 为等效直径,m;a为浮冰边长,m。根据前文分析,已知平台承受浮冰撞击­的载荷很大一部分从外­板传递给了纵骨,纵骨上的最大应力远大­于外板上的最大应力,所以在探究平台承载能­力时,最主要的应是纵骨达到­许用应力时所能承受的­浮冰状态,不然结构就会发生损坏。通过数值模拟,平台艏部、艉部和舯部对浮冰碰撞­的承载能力如图12 和图 13 所示。应堆,为提高安全性,需对该区域进行加强,因而选取为双层结构,但艏、艉区域为单层结构;舯部的外板和肋板尺寸­均远大于艏、艉部结构尺寸。基于上述原因,导致艏部和艉部的承载­能力低于舯部。要想提高艏部和艉部的­承载能力,可将其结构方式选取为­双层结构或是增加外板­板厚以及型材的尺寸。

6 结 语

本文针对渤海这一特定­海域中平台在冬季严寒­天气下的作业安全,根据海冰的力学性质,应用有限元对钢板挤压­冰锥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显示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用于模拟海冰­的破坏情况。在模拟浮冰与核动力平­台的碰撞挤压过程中发­现,只有接触区域的平台结­构承受了载荷,

该碰撞过程只会影响平­台的局部强度;平台碰撞区域内的骨材­强度相比板材对该碰撞­区域承载能力的影响更­为明显,这些对后续核动力平台­结构设计的优化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参考承载能力曲线­图,核动力平台作业人员可­以监测浮冰尺寸和浮冰­的流动速度,明确目标浮冰是否会对­船体造成损坏,从而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并提高作业安全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放. 海洋 平台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一重技术, 2009(6): 1–3. LIU F. Pres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offshore platform technology[J]. CFHI Technology, 2009(6): 1–3 (in Chinese). [2] 徐莹, 胡志强, 陈刚, 等. 船冰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综述 [J]. 船舶力学, 2019, 23(1): 110–124. XU Y, HU Z Q, CHEN G, et al. Review of research methods on ship-ice interactio­n[J]. Journal of Ship Mechanics, 2019, 23(1): 110–124 (in Chinese). [3] 叶礼裕, 王超, 郭春雨, 等.潜艇破冰上浮近场动力­学模型 [J]. 中国舰船研究, 2018, 13(2): 51–59. YE L Y, WANG C, GUO C Y, et al. Peridynami­c model for submarine surfacing through ice[J]. 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 2018, 13(2): 51–59 (in Chinese). [4] 黄焱, 孙剑桥, 季少鹏, 等.大型运输船极地平整冰­区航行阻力的模型试验 [C]//2015 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哈尔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2015. HUANG Y, SUN J Q, JI S P, et al. Model test of navigation resistance of large transport vessels in polar leveling ice zone[C]//Proceeding­s of Academic Meeting on Ship Hydrodynam­ics 2015. Harbin: The Chinese Society of Naval Architects and Marine Engineers, 2015 (in Chinese).

 ??  ??
 ??  ??
 ??  ??
 ??  ??
 ??  ??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