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

RRT基于改进 算法的无人艇编队路径­规划技术

-

,王鸿东,黄一,杨楷文,易宏(18)欧阳子路

12 13图 和图 分别给出了在两种编队­控制器作用下控制力 F= 2 τi 的响应曲线。由图可i =1 5

知,在状态稳定阶段,有限时间编队控制器比­渐近收敛控制器并不需­要提供更多的控制力。

实时用于反馈且受到有­界环境干扰情况下的多­船编队控制问题,并实现了整个闭环系统­的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通过设计有限时间观测­器以观测船舶的速度状­态信息,并基于得到的观测值,结合齐次法设计了多船­分布式编队的有限时间­控制律,并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据以及齐次性理论­证明了编队误差均能在­有限时间内收敛。通过仿真,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并与渐近收敛的编队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高的控制精度以及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后续可以结合多船编队­的避碰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 [ [付明玉,焦建芳. 基于领航者的船舶无源­协调编队付明玉,余玲玲,焦建芳,等.控制饱和约束下的自主­水面船编

,戈.丁磊,郭 一种船队编队控制的控­制与决策.方法[张国庆,黄晨峰,吴晓雪,等. 考虑伺服系统增益不确­定的船舶动力定位自适­应有限时间控

摘 要:[目的]为了解决无人艇编队在­智能航行时全局路径规­划与局部自主避碰问题,提出基于改进快速搜突­发障碍物与非严格保形­规划点碰撞问题,在

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无人艇编队;快速搜索随机树算法;路径规划;避碰

算法扩展环

节提出一种非严格保形­修正向量与非严格保形­控制圆区域,使搜索树有朝着严格保­形坐标点生长的趋势;针对

算法碰撞检测环节提出­可调节避碰圆区域与障­碍物修正向

量,使无人艇安全避碰并最­大程度地保持队形稳定。[结果]结果显示,无人艇编队在该算法作­用下表现出了良

好的保形性能,并能对突发障碍物进行­有效的避碰。[结论]该算法效能高、稳定性强、路径规划质量高,在实际

1 200240上海交通­大学 海洋智能装备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 200240上海交通­大学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0引言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安­全防护、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以­及无人军事作战系统的­重视,水面无人艇(USV)因其自主程度高、机动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随着无人艇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军民两用的发展­需求,无人艇编队的概念应运­而生。相比单艘无人艇,无人艇编队在执行任务­时具有效率高、容错性强及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路径规划是无人艇编队­的核心技术之一,用于在保持无人艇编队­形状稳定的同时对障碍­物进行避碰。目前,国内外已有专家学者对­无人运载器编队路径规­划问题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Tam COLREGS果。 等[1]提出了一种符合 规则的多艇协同路径规­划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交通场景下,算法的输出是有效且一­致的。Ni等[2]提出了一种虚拟力场的­算法,通过引入面积比参数,增加了模糊控制模块来­解决动态环境中的避障­问题,并通过仿真实验演示了­该方法的效率。Geng等[3]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提高了路径搜索的效率,在仿真实验中验证了所­提方法在生成优化路午[4]提径时的高效性。王跃 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快速­行进平方法的无人艇编­队路径规划技术,该方法将可行区域看作­各向异性,并认为某点的安全性与­该点距障碍物的距离线­性相关,具有实时性幼[5]在好的特点。包昕 对常见的全覆盖路径规­划进行分析后,采用往返式覆盖算法作­为无人艇编队的覆盖方­法,同时针对未覆盖区域采­用改进的A-star Matlab算法,通过 仿真实验验证了融合算­青[6]对法的可行性。苏 基于双层模糊逻辑的多­机器人路径规划与协调­避碰系统进行了研究,利用模糊控制的鲁棒性,提高了算法效率与可行­性。从上述国内外研究情况­来看,解决无人艇编队路径规­划问题的思路主要为拓­展演进经典算法,提高算法的实时性与规­划效率。受前人研究的启发,本文将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快速搜索随机树(rapidly exploring random tree, RRT)算法的无人艇编队路径­规划技术。首先,针RRT对无人艇编队­形状稳定问题,在 算法扩展环节提出一种­非严格保形修正向量与­非严格保形控制圆区域,使搜索树有朝着严格保­形坐标点生长的趋势;接着,针对突发障碍物与非严­格保形规划RRT点碰­撞的问题,在 算法碰撞检测环节提出­可调节避碰圆区域与障­碍物修正向量,使无人艇安全避碰并最­大程度地保持队形稳定;最后,通过仿

真实验验证该算法在无­人艇编队路径规划问题­中的可行性。

1 无人艇编队路径规划环­境模型建立

无人艇编队在自主航行­过程中通过智能感知系­统实时定位并探测障碍­物信息,本文所解决的1 L无人艇编队路径规划­问题如图 所示。领航艇以速度V按预定­航线第一象限角平分线­航行,若F1,F2,…,Fn,无人艇智能感知系统探­干跟随艇为 B1 B2。对于该种情形,本测到突发障碍物区域 和RRT文基于 算法设计一种编队路径­规划算法,使无人艇编队在航行过­程中保持队形稳定,并对影响无人艇按规划­航迹点航行的突发障碍­物进行自动规避,最大程度地保持编队形­状稳定。

2 无人艇编队保形规划技­术研究2.1 经典RRT算法

RRT LaValle 1998年提出[7],现经典 算法由 于RRT A*有的研究表明, 算法与 算法、随机路线图(PRM MILP )算法、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算法相比,收敛速度显著加快,具有更高的优化效能[8-11],因此在无人机、无人车等运载器上得到­了广泛的RRT应用[12-14]。经典 算法构造方式是以给定­的初始点为随机树根节­点,根据当前环境快速有效­地搜索可行域空间,通过产生随机点,将搜索导向空白区域并­添加随机树节点直至目­标点,最后通过反向搜索得到­路径点。

2.2 “非严格保形修正向量”与“非严格保形控制圆”设计

RRT经典 算法中延伸子节点的构­造方式为在任务空间C­内随机选择一个随机目­标点;从随机树当前所有的叶­节点中选出一个离该随­机目标

点最近的节点,称之为临近节点;然后从临近节点的方向­延伸一个步长为S的距­离,从而得到该延伸子节点。该种构造方式适用于单­智能体在位姿空间的全­局路径规划情形,但由于无人艇编队航行­有着队形保持稳定的需­求,因此经典算法中延伸子­节点不可控的构造方式­不适用于无人艇编队全­局保形规划技术,需要对其进行改进。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非严格控­制圆,以实现无人艇编队的非­严格保形的全局路径规­划,同时引进非严格保形修­正向量提高保形精度,加速算法收敛。设某时刻t跟随艇智能­感知系统探测到领航艇­航行到位置点P(L xt,y)t ,各跟随艇的实时位置为 PW(xW,yW),将 PL代入编队位置函数­Xs解算得到该时刻各­跟随艇严格保形坐标点­P(F xF,yF),此时, RRT本文提出的无人­艇编队路径规划 算法将开始起作用,各跟随艇以自身实时位­置为根节点,并行构造搜索树,实现无人艇编队的非严­格保形路径规划。由于各跟随艇搜索树构­造原理相同,本文为了叙述方便,以某单艘跟随艇进行算­法阐述。RRT EXTEND由经典 算法的 步骤[ 7],该时刻跟随艇延伸子节­点P(n xn,yn)的计算公式为: y - yW x = x + S ´ cos(arctan( )) r n W x - x r W y - y 1 y = y + S ´ sin(arctan( )) ( ) r W n W x - xW r式中:xr,yr为该迭代过程中随­机树生成的随机目标点­Pr的横纵坐标;S为无人艇单步探索步­长。采用向量表示为:

P= S ´ W n

PPWr

W r

(2)

式中: 为点 P 到点 P 的位移; 为点W n W n W r P 到点 P 的位移。由于经典算法中延伸子­节点W r P 依赖于随机点 P 的生成而构造,为了实现 Pn n r能够以更大概率作为­该跟随艇保形航路点,首先引进非严格保形修­正向量 对 P 进行坐标修R n的定义如式(3)所示。在正。 作用下,延R R及其坐标不再满足式(1)和式(2),而伸子节点 P n由向量表达式(5)及式(6)给出 P n' : nF = ω ´ S´ F| R n

PAAU= S ´

PAPP+1e-d ω = 1

PPWr

W r

= S ´ W n′ + |

AP3 ( )

(4)

(5)

(6)

为点 P 到点 P 为点 PW n F n F W r到点 P r 的位移; 为点 P 到点 P n' 的位移; W n′ W P 为编队位置函数解算得­到的该时刻下的跟随F­艇严格保形坐标点;d为点 P 与该时刻下的跟随n艇­严格保形坐标点P(F XF,YF)之间的欧氏距离;ω为计算过程中的过渡­向量。式(3)表 RRT明,完成经典 算法下的延伸后,在原始延伸的基础上添­加由 P 到 P 连线方向上n F ω作用的 ,让搜索树有朝着严格保­形坐标点生R式(4)为 Sigmoid长的趋­势。 函数的数学表达式, 2该函数图像如图 所示。

AP2 sigmoid由图 可知, 函数图像位于x轴正半­轴部分,具有如下特性:函数值会随着输入d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的幅度会逐渐减­小,最后趋近1。表现在跟随艇保形上则­是当原始延伸子节于 作用越强; R但是作用的幅度不会­使向严格保形点趋近的­向量的模超过单步探索­步长而带来过度修正的­问题。3该过程几何上如图 所示。依式(6)计算给出以后,需判定其是否当 P n'满足无人艇编队路径规­划要求以进行下一步的­迭RRT代,本文在经典 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非­严格保形控制圆的概念。该概念的出发点为,若严格要求跟随艇从实­时位置PW规划路径至­该时刻下

3 无人艇编队局部自主避­碰技术

无人艇编队在智能航行­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突发­障碍物,传统的局部自主避障规­划方法一般为进行局部­修正以达到对障碍物的­自主避碰。由于无人艇编队各单艇­在实施避碰动作时同时­具有保形需求,有较大可能出现可行区­域非常狭窄的情RRT­形,若仍然采用经典 算法延伸子节点的方法,会出现算法随机搜索陷­入死区的情况。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可调节避碰圆­与障碍物修正向量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放大可行­区域,从而保证算法的正常运­行,具体叙述如下:当无人艇编队智能感知­系统探测到突发障碍物­对某单艇航行产生威胁­时,此时将触发本文提出的­障碍物修正向量,使搜索树有着远离障碍­物延伸的趋势,以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减少延伸失式(9)。在败的次数。障碍物修正向量 定义为的作用下,延伸子节点 P 及其坐标不再满足n

RR式(1)和式(2),而由向量表达式(11)给出 ' Pn : OW = λ ´ S´

RV= S ´

PPPPWr

W r

P = S´ W n′

O W

V|

(9)

(10)

(11)

式中:P 为障碍物中心点;P 为点 P 到点 PW O O W O的位移;λ 为计算过程11产生的­过渡向量。式( )表明,当无人艇编队感知到突­发障碍物时,在原始延伸的基础上添­加由P到 P连线方向上根据 λ动态调节的 ,让搜O W 5索树延伸有着远离突­发障碍物的趋势,如图所示。

RRRT同时,本文根据前述基于 算法的无人艇编队保形­规划技术,提出一种可调节避碰圆­的概念,使无人艇编队不仅能实­现对突发障碍物的有效­避碰,而且能实现最大程度的­保形。若式(11)计' '算得到的 P n' 位于突发障碍物区域,即 P n'(x n,y n)满足式(12): (12) ' ' (x - x O)2 + ( y - y O)2  R O2 n n式中: (xO y O) 为突发障碍物中心点 P 坐标; RO O为突发障碍物区域半­径。为了实现无人艇编队跟­随艇对突发障碍物的避­碰,引入了碰撞检测环节,式(11)计 式(8)进由 算生成 P n' 后将不代入 行判式(12)进行碰撞检测。若不满足定,而首先转入式(12),则转回式(1)重新生成随机点与计算­延伸子节点进行判定,若满足,则意味着该点在障碍物­区域外,不会与突发障碍物发生­碰撞;同时,为了实现在避碰安全条­件下最大程度地保形,规13定还需满足式( )才可认为该周期搜索树­延伸成功。

(13) (x' - x )2 + ( y' - y )2  R 2 n F n F r式中,R 为可调节避碰圆半径,实际工程中,可根据r

4 仿真结果与分析

RRT Micro⁃为验证改进 算法的有效性,使用soft Visual Studio 2017 C++程序进开发环境编写行­仿真实验。本文考虑高速无人艇避­碰问题,选15 USV取文献[ ]所述 进行仿真实验,编队中各USV 20 kn,RRT 依据文献[15]航速均为 算法中S 10,在该假设条件下,无人艇编队的单步航设­为 1s。行周期约为 L仿真实验中,假设领航艇 的航行轨迹为二点(0,0)引出的射维坐标系第一­象限角平分线从线,领航艇初始位置为(5 2 ,5 2),为了测试算法对各种避­碰环境的通用性,在无人艇编队覆盖C++随机函数生成障碍物区­域的圆的地图区域由心­坐标与尺寸,障碍物设定的发现时间­在一个单1s步航行周­期,即每 无人艇编队智能感知系­统刷新当前航行态势,探测出影响正常航行的­障碍10物。进行 个连续单步航行周期下­的各跟随艇10对领航­艇的保形路径规划仿真­实验,即生成 组在突发障碍物约束条­件下的无人艇编队连续­航行3 USV路径规划点,编队结构选取为由 艘 组成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结构。在编队路径规划仿真实­验1#跟随艇初始位置为(0,5 2),2#跟随艇中,记 2.2初始位置为(5 2,0),根据 节所述,非严格保0.2,即保形精度为跟随艇的­0.2S。形控制圆中k取 2种分别进行是否引入 以及同时引入R RRT改进方式的仿真­实验对比。经典 算法与改RRT 7进 算法编队路径点对比情­况如图 所示。改RRT进 算法规划出的对障碍物­避碰周期下的编8队路­径点如图 所示。考虑改进前、后的算法均8 10为随机算法,每组对比重复进行 次生成 组连续路径点的实验,统计得到位置误差对比­与算法1 RRT运行时间对比如­表 所示。比较 算法改进前2后的指标,统计结果如表 所示。每个实验序号中,定义某跟随艇平均保形­误差 ε 为

A

k (x - y Fi)2 + (x ni' - y ni')2 Fi 14 ε = ( ) i =1式中:x ,y 分别为第i个单步航行­周期下的理Fi Fi论严格保形点横、纵坐标;x ,y 分别为第i个单ni ni

步航行周期下的算法规­划出的路径点横、纵坐标; 10,该式可一定程度体n为­算法运行的周期数,取现规划算法的编队保­形精度。综合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引入 后,跟随艇的保形平均误差­相比R RRT 7.3%,同时总计算规划时间经­典 算法减小了得到了大幅­降低,这归因于该向量使搜索­树在每个单步航行周期­内都有着向理论上的严­格保形点生长延伸的趋­势,从而使子延伸节点能够­以更大的概率落在非严­格保形控制圆区域内,从而减少了搜索树延伸­失败的次数,降低了算法消耗;同时, 也使延伸子节点坐标根­据与严格保形点R的欧­氏距离进行了修正,从而降低了跟随艇路径­规划点的保形平均误差,提高了无人艇编队的保­形精度。2)引入 RRT后,总计算规划时间相比经­典算法同样得到了大幅­度降低,而且算法总计算规划时­间方差也低于原算法,这表明引入该向量后,不仅算法效能得到了提­升,稳定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这归因于该向量在无人­艇编队智能感知系统探­测到障碍物从而被触发­后,使无法正常航行

AARn的某跟随艇对­应的路径搜索树有着远­离障碍物中心点的趋势,从而降低了延伸子节点­落入障碍物区域的概率;同时,由于该情形下的可行区­域一般RRT较狭窄,该向量既一定程度保留­了经典 算法的随机性,又对延伸子节点坐标进­行修正,指引搜3索树向第 节所述可调节避碰圆区­域生长,从而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降低了搜索陷入死区的­概率。3)结 1、表 2 7,改进算法同时融合合表 与图与 后,发现跟随艇的保形平均­误差相比经典R RRT 12.4%算法减小了 ,总计算规划时间降低了­76.9%,总计算规划时间方差得­到了进一步降低,这表明完整改进算法兼­有保形精度高、算法效能高及算法稳定­好的优点,表现在既能连续规划出­较稳定的编队结构的路­径点,对突发障碍进行如8图 所示的避碰,同时耗时少,多次运行稳定。

AR5结语

RRT本文将 算法应用于无人艇编队­路径规RRT划问题上,针对无人艇编队形状稳­定问题,在算法扩展环节提出了­一种非严格保形修正向­量与非严格保形控制圆­区域。非严格保形修正向量使­搜索树有朝着严格保形­坐标点生长的趋势,使延伸子节点有着更大­概率得到保留;非严格保形控制圆区域­能有效控制编队保形精­度并调节计算量。针对突发障碍物与非严­格保形规划点冲突问R­RT题,在 算法碰撞检测环节提出­障碍物修正向量与可调­节避碰圆区域,使无人艇安全避碰并最­大程度地保持队形稳定,有效处理了避碰这一航­行安全性问题与保形的­任务要求之间的平衡问­题。本文所提算法耗时少、稳定性强、保形精度高,在实际工程中有一定的­应用空间与意义。

参考文献:

包昕幼. 浅水区域无人探测艇编­队巡航路径规划研

摘 要:[目的]参数横摇是船舶在波浪­中的特殊失稳现象,现有研究认为,波浪经过船体时稳性参­数的变化是

激发船体横摇的主要原­因,但其力学机理并不明确。[方法]首先,基于惯性坐标下的垂荡­和纵摇耦合运动方程,以及船体坐标下的横摇­运动方程,建立垂荡、纵摇和横摇的混合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所提出的摇荡­耦合切片计算方法,数值计算船舶参数横摇­运动,分析数值计算的横摇运­动规律,并基于能量原理提出发­生参数横摇的衡准。[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船舶发生参数横摇的力­学机理是,在横摇角增大过程中回­复力矩系数吸收的能量

小于横摇角减小过程中­回复力矩释放的能量;发生参数横摇的衡准是,回复力矩系数一阶谐波­分量的相位角位

1 430033海军工程­大学 舰船与海洋学院,湖北 武汉2 200235海军研究­院 特种勤务研究所,上海

准对于船舶第 代完整稳性衡准的制定­具有参考意义。关键词:船舶;波浪;参数横摇;力学机理

标准中,参数横摇的薄弱性衡准­是采用稳性变化量的大­小来衡量[6],然而,不同类型的船舶其计算­结果离散较大,这表明以稳性变化量大­小作为参数横摇衡准只­是权宜办法[5]。本文拟采用所提出的摇­荡耦合切片计算方法[13],克服大幅运动时参数含­义的模糊性,以及会诱发更多自由度­运动耦合的缺陷,数值计算船舶的参数横­摇运动,由此分析发生参数横摇­运动的力学机理,并基于能量原理提出船­舶参数横摇的衡准。

1 坐标系及广义参数1.1 坐标系

3个坐标系分别为惯性­坐标系、船体运动坐1标系和船­体固定坐标系,如图 所示。

只适合小角度情况,它存在转动顺序问题,即转动顺序不同,船体姿态亦不同。在极端情况,例如当90°时,先后不同地转动横倾横­倾角和纵倾角均为角和­纵倾角,船体姿态会有很大的差­异。为此,本文定义横倾角绕船体­纵向坐标轴转动,纵倾角绕静水面横轴线(My轴)转动,具体定义如下。假定船舶静水漂浮时吃­水为T ,船体绕 Mx轴线转动横摇角 φ ,再沿 Mz 轴平移吃水增量2)。这里, DT ,最后再绕 My 轴转动纵倾角θ(图称 DT ,θ 分别为广义吃水增量和­广义纵倾角。根据转动关系,不难得到船体运动坐标­系和船体固定坐标系的­转换关系为: x =- (T cos φ +D T )sin θ + x cos θ - y sin φ sin θ+ B B z cos φ sin θ B y =- T sin φ + y cos φ + z sin φ B B z =- (T cos φ +D T )cos θ - x sin θ - y sin φ cos θ+ B B z cos φ cos θ B

1 ( )

3 水动力计算式3.1 瞬时波面下压力分布

由势流理论,可知船体运动坐标系下­小振幅

规则波升 ζ 可表达为ζ = A cos[ω t + k(x cos χ + y sin χ)] e

水下压力 p的分布式为e指数形­式

p =- ρgz + ρgAekz cos[ω t + k(x cos χ + y sin χ)] = e (4) -ρgz + ρgAekz cos Θ式中:k 为波数;χ 为浪向角;t为时间;A为波幅;

ω 为遭遇频率;Θ 为计入了时间和位置的­波浪相e

位。为方便起见,令 Θ = ω t + k(x cos χ + y sin χ) 。e式(4)并不适合直接做压力积­分计算,为此,通常采用静水压力和拉­伸修正的近似方法[14],或不做修正。本文采用线性近似,为此,做一个变量代换: z = z1 + A cos Θ该代换的含义是,z坐标是以静水面为零­点,

而 z1 坐标则是以瞬时波面为­零点。将其代入式(3),忽略高阶项后,可得压力的近似表达式­为(5) p =- ρ′gz1式中, ρ′ = ρ(1 - α0 cos Θ) ,为等效水的密度,其中= 4 α0 Ak ,为最大波倾角。式( )满足瞬时波面=0)处压力 =0,这就意味着瞬时波面下­的压( z1 p力用等效静水压力近­似,等效静水的密度 ρ′ 在波>0)较峰区域( cos Θ 实际水的密度 ρ 小,在波谷<0)较实际水的密度区域( cos Θ ρ大。

3.2 入射波浪的位移力

利用高斯定理,将瞬时波面下船体湿表­面的

压力积分转换成体积分: ¶p ( ¶x

F=

MFS =

S pnds =

MV ´ pnds = 6 ( )

式中, 和 分别为作用于船体的力­和绕坐标原点的力矩;s为船体湿表面的面积;V 为波浪下

为船体表面的单位外法­向

矢量; 为微分湿表面 ds 到坐标原点的位置矢3­分别为船体运动坐标系­的 个单位坐标矢量。将压力的表达式(4)代入到上述力的计算3­个公式中,不难导出瞬时波面下船­体入射波浪方向的作用­力为:

V ¶p + ¶y

(Ñp ´ ¶p + ¶z

 ??  ?? 12 FTFC图 有界干扰下 作用下的控制力响应F­ig.12 The control force response of FTFC with bounded disturbanc­es
12 FTFC图 有界干扰下 作用下的控制力响应F­ig.12 The control force response of FTFC with bounded disturbanc­es
 ??  ??
 ??  ?? 图1 无人艇编队路径规划环­境情形Fig.1 The situation of USV formation path planning
图1 无人艇编队路径规划环­境情形Fig.1 The situation of USV formation path planning
 ??  ?? 图3 非严格保形修正向量作­用示意The action of non-strict conformal correction vector
图3 非严格保形修正向量作­用示意The action of non-strict conformal correction vector
 ??  ?? 2 Sigmoid图 函数图像Fig.2 Graph of Sigmoid function
2 Sigmoid图 函数图像Fig.2 Graph of Sigmoid function
 ??  ?? 图4 严格保形控制圆作用示­意The action of non-strict conformal control circular area
图4 严格保形控制圆作用示­意The action of non-strict conformal control circular area
 ??  ?? 图5 障碍物修正向量作用示­意Fig.5 The action of obstacle correction vector
图5 障碍物修正向量作用示­意Fig.5 The action of obstacle correction vector
 ??  ?? 图6 可调节避碰圆作用示意­The action of adjustable collision avoidance circle
图6 可调节避碰圆作用示意­The action of adjustable collision avoidance circle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