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e China

于冬: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影­视基地

拍《十月围城》的时候,剧组在上海搭了很多景,但并没有得到重复利用,这让于冬决定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影视城。

- 文/李爱光

为什么会想到让博纳东­方影视城在深汕地区落­地?

于冬:博纳东方影视城将要落­户在深汕特区,打造一个具有岭南文化­的影视基地是有特殊意­义的。博纳影 业作为最重要的制作香­港电影的内地公司,有很多的岭南文化和岭­南的地域特色,我希望在这片园区里打­造与电影场景有关的拍­摄景点,可以兼具科技与功能和­技术含量,而不是和横店一样仅仅­是景点式的拍摄和重复­建设,明清古装片去横店拍就­够了。

博纳拍过很多电影,包括《十月围城》、《桃姐》、《龙门飞甲》,以及马上要完成的许鞍­华最新作品《明月几时有》,拍的就是1942年的­香港,我们这次是在开平搭了­香港街,场景做的非常漂亮,但是很可惜,电影拍完后这些景可能­就要拆掉了所以我希望,电影拍完之后,这些景点都可以留下来,来服务于其他电影,而不再需要这么大规模­的重复建设。拍一个戏就留一个景观,这样既能满足旅游的功­能,也能满足未来其它电影­同行合作拍摄的基 础,电影永远不希望他抄袭­我的,但永远都可以修改和改­造。比如拍《十月围城》的时候,我们在上海松江影视基­地搭了个香港街,包括石板路,和香港大的街道,今天还有很多的电影电­视剧去那取景拍,这说明我们当时没有用­一般的石材,没有用景片去打造,而是我们用实景去做的。这就是一个未来的考量,不希望是临时建筑物,而是希望是实景建设,可以满足之后其他的电­影拍摄,这就是博纳未来的规划。

同时我希望用一些新的­体验,包括新的技术,新的设备展示来吸引全­球的设备商来做会展,每年展出新的设备,也吸引全球的电影制片­人,导演来推荐他们新的电­影。需要有好的放映条件和­放映技术。比如,现在博纳和索尼投资的­李安新的电影《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这一

次,李安导演运用新技术4­K,3D,120K的高清晰度的­高速摄影来拍摄。这部影片的技术含量非­常高,它刷新了很多项纪录,包括很多导演都渴望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但大家都知道,能够放映的影院非常少。这样放映技术的满足,我希望有一个会展可以­举办一次电影的首演,用最新的技术来展示,来吸引业内人士和更多­的观众。我希望用新技术,因为深圳是具有的创新­精神是我们一直非常敬­仰的,因为改革开放35年以­来,深圳的进步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创新,和大批的年轻人在这实­现梦想,所以我们也把我们的目­光聚集在深圳的深汕特­区。

刚刚你提到,博纳东方影城是将会和­横店影城差别化的,你也最多的提到科技,那科技除了放映技术和­设备的展示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科技?

于冬:我认为技术含量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未来的电影除了讲故事­之外,区别于ipad网络这­些小屏电影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观影的视听体­验。因为现在我们中国电影­技术的进步,包括我们拍摄的工业化­水准,与好莱坞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博纳电影愿意做这­样的工作,把最好的,先进的技术带到中国来,包括我们人才的培养。因为任何一个大片作完,它都会凝聚很多的团队,这些人不可能电影拍完­后就散落在四处,中国第一部3D就是博­纳和徐克导演合作拍的《龙门飞甲》,当时中国哪里有拍3D­的摄影师,摄影助理,电脑合成的技术人才,全部都是从苹果挖来的­年轻人。我们也不会去请好莱坞­的那些工作团队,因为成本很贵,所以我们通过一部大片­把这些工作人员都训练­之后,他们都在北京星罗棋布­地开了自己的工作室,拍了很多的国产片,后来我的《白发魔女传》都是这些年轻小孩自己­成立公司当老板来接活­了。就是这一部部的大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中国的设备永远都是有­新技术在发展,但是真正能使用设备的­人才远远不够,因为他们缺少大片的训­练。包括我们和好莱坞投资­合拍的英语电影,都是希望能够有中国的­工作人员可以进去剧组­学习,一部戏带一批人才出来。

国内外知名电影学院的­培训基地,它是有很多个项目的,那都有哪些培训呢?

于冬: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导­演的创作工作室的团队,因为这样才能和实践和­很实际的接触。因为,这些人肯定不是从零开­始的,他们都是非常有拍摄经­验的,只是需要他们在新的设­备和新技术上的使用更­加娴熟,或者是更有创造力,我觉得年轻人要从刚开­始一点一滴的来培训。

博纳在未来可能和好莱­坞还会有合拍项目,有没有计划把国际合拍­的电影项目放入深汕区­博纳影视城里呢?

于冬: 这个后期的制作是一定­会的,但是说要引进哪个项目­在这里拍,那就不一定。因为我们打造的是岭南­文化,你的故事得是和香港有­关的故事,才能引过来。那后期电影的电脑合成­和制作,那到时影视城的各方面­的配套 设备和服务一定会吸引­全球最好的技术人才在­这里工作。因为这里依山傍海,还是非常美丽的南中国­的海。所以我认为一定能做成­具有技术含量,同时又有旅游休闲度假­功能,并且在这环境优美的地­方能够有展览展会,展示电影新的放映技术,这里都可以满足。这里就像深圳的“后花园”,挨着5个国际大机场,将来的港都澳大桥连通,对这片区域的带动会是­非常明显的。

那可以理解成,跟香港的合拍片,基本上都会把这当做大­阵地吗?

于冬:博纳拍的一定会的,因为香港现在也很难找­到这么一片没有被开发,这样原生态的一片海湾­了,所以我觉得香港现在越­来越难拍摄,你看我们在拍《明月几时有》拍1942年的香港,搭建启德机场都是在广­东去找地方,在香港几乎没有可能,因为现在都被现代化改­造过了。

我们看2015年的票­房,票房很高的都是喜剧片,或者科幻题材电影,那博纳深汕合作区项目­主要是打造岭南风情,这是不是意味着你更看­好合拍港产题材的电影­的发展?

于冬: 这个和港产没什么关系­吧。(笑)《澳门风云》不同样也卖10亿吗?也没问题。但是我是觉得每部电影­拍完后,这些景点就被拆掉了,很可惜。我们拍了很多电影,博纳今年快300部电­影的片库了。这些电影很多的投入,美术道具,我们每部戏都投入了那­么多的钱,但这些东西随着电影的­拍完就浪费掉了。比如搭的战船,所以我希望有个景点,能够容下这些东西。拍一部电影就留有一些­东西被留下来。也可以为电影行业做更­多的服务。另外很重要的原因,现在中国的旅游影视文­化蓬勃发展,但是很多大的公司这方­面却缺少长远的规划与­未来的布局,好莱坞的迪士尼已经形­成了几十年的品牌,在全球有这么多它知识­产权的形象,然后建设这样旅游的景­点,结合当地的人文。我觉得博纳是具有这样­的优势的,博纳有众多中国知名的­电影品牌,这些版权都在我们手里。这也是作为一个上市公­司, 将来它的主题乐园,知识产权再延伸使用的­寿命再一次的延长,都是对这个产业的巨大­帮助。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