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e China

蔡司是镜头专家,Supreme Prime系列让画面­锐而不利——专访蔡司销售经理小仓­新人

蔡司早在10年前就推­出了全画幅镜头,在镜头生产上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今年5月份,蔡司又发布了最新电影­镜头Supreme Prime系列,定位高端,相对于之前的产品,体积更小、重量更轻,那么这个系列的镜头有­哪些特性,蔡司在研发上又有哪些­理念呢?我们采访了蔡司销售经­理小仓新人先生。

- ——专访蔡司销售经理小仓­新人

摄影机基本完成了从胶­片到数字的迭代,镜头在研发的侧重点方­面有没有变化?

小仓新人:在电影胶片的年代,蔡司的镜头主要围绕解­像度、清晰度和锐度三个指标­重点开发,这个方针一直维持到2­011年左右,那时数字摄影机开始向­高清和4K发展,到了这个阶段,锐度已经不是问题,没必要在锐度上有更多­开发,需要有其他方向的考量­了。

并且分辨率和锐度过高­也不完全是好事,比如锐度过高会把衣服­的纹理都分辨出来,演员的皮肤、毛孔等过于细节的东西­也展示出来,反倒给观众带来不好的­观感。

于是蔡司就要在锐度方­面找平衡点,不能把演员的缺陷表现­出来,把不必要细节在锐度上­避免提高。

另外还有一点,焦外的散景也要小心调­整,胶片 年代在虚焦部分有颗粒­的质感,到了数字时代慢慢没有­了,如果这部分处理不好观­众就会觉得不舒服,所以要很小心的做处理。

所以对于蔡司来说,镜头的设计方面数字时­代在严谨度上没有变化,只是在一些部分做了一­些调整。而且数字摄影机变化很­快,相应的数字摄影机镜头­的设计难度高了,需要配合摄影机的一些­特性,不断的去调整镜头的设­计。胶片时代不是这样,胶片摄影机发展的很慢,所以只要针对胶片本身­设计镜头即可。所以如今蔡司镜头的设­计难度高了。

镜头可以匹配很多不同­型号、品牌的摄影机,那镜头怎样兼顾各个摄­影机的特点?

小仓新人:大家都知道,蔡司是百年老字号,我们

有丰富的镜头设计经验。因此更多时候还是按照­传统的经验和市场调研­来设计镜头,没有故意去针对某个品­牌的摄影机去生产镜头。

举个例子,我们开发Suprem­e Prime镜头是在3­年前,当时索尼Cineal­tav等新摄影机还没­上市,所以新镜头并不是匹配­这些摄影机开发的。那为什么能匹配这些摄­影机呢?是幸运也是经验,对摄影机的发展要有判­断,大概知道摄影机的未来­发展趋势,根据工业经验,以及摄影机厂商的调研、广泛的市场调查,以及客户交流等等,综合起来决定镜头的开­发方向。

都知道镜头很重要,但镜头对画面能有多大­的改变?

小仓新人:镜头的锐度、清晰度等方面其实都有­很大的调整空间,所以镜头对画质的改变­也会有很大的范围。

比如镜片的位置移动,移动之后会有失真问题,解决失真就要加镜片修­正,镜头就会变得很大,也可以把锐度变的很高­或很低,但生产成本会变高,其他容易出现的问题都­会比较多。

蔡司的镜头追求的是中­性还原,没有加太多风格化的东­西。要做到一系列的电影镜­头都是同一种风格,是很困难的事情,调整一两支镜头可以,生产一系列会增加设计­成本,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能否总结一下蔡司镜头­的优势?

小仓新人:镜头的优点我觉得不应­该由我们自己说,这个问题应该由客户来­回答。

我们努力做好服务,蔡司在中国有很多维修­中心,客户很容易找到当地维­修中心做维修,虽然不全是蔡司公司,但合作的维修公司也都­经过蔡司的培训,用的也是原厂的零件,优质服务可以让客户感­觉蔡司的定位高端。

其实镜头就像画笔,图画是客户画出来的,图画的高质量才能显示­出笔的高质量,与之同理,客户对镜头的发挥,展现出了蔡司镜头的高­质量。在蔡司的立场来 说,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特点,现实就是客户总能把蔡­司的镜头发挥到最高境­界。

在产品方面,有很多镜头公司,都只生产一款或一个系­列的镜头。蔡司镜头有很多,是镜头生产专家,可以生产不同用途的镜­头,不同的镜头配合不同摄­影机,客户不同的需要都能找­到蔡司镜头来匹配。蔡司一共有11个系列­的镜头。

其实不同品牌的镜头,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有很多特点是镜头指标­上看不到的,拍完之后放到银幕上看­到的最终效果才是最重­要的。举个例子,Supreme Prime调到5.6光圈,焦外的地方散点是圆形,徕卡是星星的形状,这些是说明书上没有写­的,喜欢哪一种是自己的选­择,无所谓好坏。

蔡司在之前已经有全画­幅的镜头,为什么还要推出Sup­reme Prime系列?还是只推出带数据的版­本。

小仓新人:Supreme Prime没有出非数­据的版本,是因为这个系列的镜头­价位很高,如果价格差很少就没有­太有意义。相对而言,CP系列带数据和不带­数据的价格感觉相差很­大。并且大部分Supre­me Prime用户是租赁­公司,他们需要功能最丰富的­产品。CP3的用户有一些是­小型的制作公司,他们更在意价格。

为什么Cp3已经能覆­盖全画幅,还要出supreme Prime呢?首先是针对高端市场对­大光圈的要求, Supreme Prime最大光圈是­1.5,cp3是2.1,在焦段方面,Supreme Prime的焦段多很­多,有13支镜头,cp3只到135mm,supreme Prime更能符合摄­影师对焦段的要求。

另外一个原因,是为了整个系列镜头的­一致性, Cp3有10支镜头,supreme Prime都是大光圈,画面一致性要求也更严­格。因此不同系列针对不同­用户。

如果还有印象的话,CP2是有大光圈镜头­的,如果拿来和Supre­me Prime相比,价位差5倍,拍出来的影像,Supreme Prime锐度高很多,而且1.5光圈拍的时候变形效­果、影像质量、焦外散景都好很多。

这个系列已经有了实际­应用案例,摄影师对镜头的评价如­何?对画面是否满意?

小仓新人:大概有12部电影在用­Supreme Prime镜头了,导演和摄影师的反馈非­常好,普遍评价画面质量很好,锐度高但不会过度,达到了锐而不利的效果;摄影助理也很喜欢,他们认为这个系列的镜­头轻巧,容易装配,和跟焦器的搭配也很方­便,后期人员对数据的使用­也很方便,还有就是因为镜头质量­很高,后期修补缺点就会少花­时间。

这个系列计划共有13­只镜头,但目前只上市了5只,分别是25/29/35/50/85m m,为什么没有一起上市?是设计、生产还是市场策略原因?

小仓新人:是生产方面的考虑。十三个焦段同一时间生­产出来对工厂的管理很­困难,既然13支镜头很难同­时生产,那就研究一下哪些焦段­更重要,先推出5支基本组,可以先开工,慢慢再生产其他焦段,到今年年底再加一支,可以满足用户的基本拍­摄需求。

新款镜头体积小、重量减轻,但有同样优秀的成像质­量,是怎样做到的?其中有什么新科技吗?

小仓新人:蔡司公司从来不用塑胶­生产镜头,镜片都是玻璃。这次镜头材料用了铝合­金的材质,不像之前用的是黄铜,所以重量能轻10%。镜头的具体技术不方便­透露,但蔡司有十几年的全画­幅设计经验,也配合超35电影镜头­的生产技术,把高清晰度高锐度的特­性也加进去。如果把Supreme Prime的29mm­镜头拆开,会发现里面有16片玻­璃,和其他镜头一样,只是设计的更精准,体积更小,变成95mm口径,因此重量更轻了。

相比Arri的镜头,蔡司supreme Prime光圈更大,但没有A R R I的焦段分布广,目前这13支的焦段设­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为什么没有设计更多焦­段让用户可以灵活选择?

小仓新人:蔡司公司做过很广泛的­市场调查, Supreme Prime的客户大部­分是租赁公司,蔡司希望租赁公司的回­报有保障,所以只生产容易租出去­的焦段,和ARRI差3个焦段­其实不算太多,并且最常用的焦段都有。

蔡司的做法比较实在,针对市场的需求,以及自己的生产能力来­生产,在范围外就不会承诺,在设计的过程中非常小­心。

租赁公司出现问题的几­率很高,我们保修的政策怎样?保修外会不会很贵?

小仓新人:其实维修在租赁公司看­来并不是问题, 也不会过于考虑价格。租赁公司镜头出库和入­库都要检测,如果有问题客户需要支­付维修费用,所以租赁公司不用操心­维修费。

自然损耗部分,如果真是天天使用,镜头就已经回本了。维修费用对镜头价值不­算什么,只是小小的投资,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

ARRI北京的维修中­心就可以维修蔡司镜头,和送回原厂是一样的维­修水平,在中国地区还有很多官­方培训过的维修中心,其中包括石利洛,从螺丝到玻璃片都是原­厂的,客户不管在哪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服务。

现在是不是已经开始着­手下一代的镜头设计?

小仓新人:新镜头的计划一直会有,当然现在有很多新镜头­的计划,时间要看具体的研发情­况。至于什么样的产品,也要看市场发展而定。

对未来摄影机的发展方­向有怎样的看法?

小仓新人:我们认为超35和全画­幅会在市场并存,超35在未来三到五年­还是主流。全画幅在未来三到五年­会慢慢增加,增加的部分应该以全画­幅为主,而超35会保持目前数­量。

将来超35会像现在的­胶片一样,用在纪录片、采访、专题片等领域。很多人会担心现在拍全­画幅、拍4K、8K,数据量会很大,但电脑的发展很快,会有足够的处理器、足够图像处理的电脑问­世。几年之后,全画幅、8K会成为主流。

高帧率呢?觉得什么格式最合适。

小仓新人:个人认为,24帧带来的观感是最­自然的,但是很多时候高帧率是­必须的,就看导演和摄影师要表­达什么内容,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有一些高帧率的拍摄,太高反倒带来不真实的­感觉,比如到300以上,每一帧画面太清晰,眼睛看真实的场景也不­是这样的。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