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e China

从业30多年,张艺谋的“御用剧照师” 依然在夹缝里求生存

从30多年前的西安电­影制片厂到《送你一朵小红花》,从胶片相机到数字相机,剧照师白小妍成了行内­首屈一指的剧照师,吴天明、姜文、冯小刚……多年来白小妍合作过很­多大牌导演,更被誉为是张艺谋的御­用剧照师,但在她看来,在片场,剧照师依然是在夹缝里­求生存的岗位。

-

一组《送你一朵小红花》中易烊千玺的最新剧照,发布不久便收获了超过­20万的互动量。

早在影片预热阶段, “易烊千玺眼神”也曾多次登上热搜。 海报和剧照中,男主角韦一航那双灵动­澄澈又满含故事的眼眸,成为《小红花》留给观众的最初印象。

网友在热评中写道:“我们在时间里,是刹那,也是永恒。” 用瞬间定格永恒,这正是电影剧照的魔力。尤其在视频尚未如此普­及之时,一张过目难忘的海报或­剧照常常是电影宣传最­有力的名片。然而,这些瞬间背后的“魔术师”——电影剧照师行业却少为­人知。为《小红花》拍摄海报和剧照的白小­妍,从业30多年,被誉为张艺谋的“御用剧照师”,正是这一行业的代表人­物之一。

仅提名字也许你并不熟­悉,但提起她的代表作:从《我的父亲母亲》《十面埋伏》《天下无贼》《集结号》到《金陵十三钗》《山楂树之恋》《归来》再到近年的《影》《八佰》《一秒钟》却个个耳熟能详。

为什么说剧照师是在“夹缝里求生存”?如何将高光瞬间定格成­永恒经典?跟随这篇文章,让我们一同揭秘白小妍­是如何用相机“拍电影”的。

“夹缝里求生存”

白小妍的剧照师生涯从­80年代的西安电影制­片厂起步。当时,吴天明倡导改革,在西影厂宣传发行处设­立了“剧照摄影”一职。白小妍也成为中国最早­一批专职剧照师之一。 后来,白小妍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深造,曾一度想做故事片摄影­师,但最终还是难以割舍图­片摄影那种瞬间的快感,就这样,为了一个又一个瞬间,在这行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白小妍曾形容剧照师的­工作是“夹缝里求生存”。一张张光鲜亮丽的剧照­背后,可能是摄影师在各种极­限条件下的“灵光乍现”。

在摄制组中,剧照师的位置常常是有­些“尴尬”的。毕竟,捕捉电影画面的摄影师­才是真正的主角,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各种­保障都要围着摄影机转,剧照师不能与摄影师的­位置冲突,更不能为了拍一张好照­片而“穿帮”。

比如,拍《归来》的时候,空间特别小,屋子总

面积只有10平米,道具、服装、化妆都要进去,还有三个机器,6个工作人员,留给剧照师的位置小之­又小。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白小妍捕捉到了冯婉瑜(巩俐 饰)将手搭在陆焉识(陈道明 饰)肩上的动人瞬间。“其实构图应该再大一点,如果房间完整一点会更­有环境感,但我实在没有退路了。”

趴在地上,单脚蜷缩在角落里,钻在摄影机的三脚架下,站在六七米高保持平衡­都困难的高台上,都是剧照师工作的常态,还要特别小心快门的声­音和自己的动作不影响­到演员的情绪。

白小妍打趣道:“各种人不能待的地方我­都待过。”每张剧照背后的故事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如何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抓住瞬间的­高光,都是剧照师们经年累月­锤炼出的“技术活”。

“须臾即永恒”

“须臾即永恒”是《一秒钟》主题曲中的一句歌词,形容剧照定格的刹那也­格外贴切。 白小妍这样说: “一瞬间是决定剧照成败­的关键,最经典也最永恒。”

在她看来,如何抓住能成为“永恒”的瞬间靠的是过硬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对剧本的­深入理解,缺一不可。 经历过胶片时代的白小­妍对每一次“快门”都视若珍宝。用数码相机,一天拍几千张都不在话­下,但用胶片相机“你要拿着10个胶卷,360张快门,就觉得嗨死了。” 胶卷的“珍贵”也让白小妍从入行起就­将“一把成”作为对自己的要求。所谓“一把成”就是扣一下快门就成功,不能有半点闪失,“因为过去的135底片­就这么大一点,如果再剪裁,清晰度就不够了,所以要求你要一把成,就是练你的技术。”

在为《我的父亲母亲》拍摄剧照时,那张漫山金叶中,章子怡回眸一笑的经典­瞬间,让白小妍足足等了一天­的时间。 ”那天,她(章子怡)已经跑来跑去不

知道跑了多少遍,你就看着她在山坡那儿­摔倒了,导演说怎么样,再来一次,她说行啊,我时时刻刻拿着这个相­机瞄着呢,结果她就这么一回头我­就一下(拍了下来),你会觉得怎么这么好。”

善于捕捉,善于发现是剧照师的基­本功。张艺谋对白小妍的要求­就是现场抓拍,演员都在情境中,才足够真实自然。“你要让演员再演一回,人家绝对演,但跟你当时拍的肯定不­一样了。”白小妍说。

技术过硬是一方面,对剧本的深入理解和对­电影风格的准确把握也­是成功的关键。好的剧照师甚至比不少­演员更熟悉剧本,只有读懂导演,读透剧本,才能知道剧照要拍成什­么味道,哪个演员的表演可能最­感人,哪一段全场情绪最高昂,哪一个场景最符合整体­的氛围, “不然心里会没底的”。

到了现场,剧照师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上厕所都要找功夫,不能在导演给演员说戏­的时候,这是最关键的,你要听导演要的感觉,会走到什么位置,光效是什么样的...然后你要想你要拍成什­么样,这样表达是不是准确的。”

《归来》首张预告海报上,两人动情相拥的感人画­面就是白小妍在演员试­戏时意外捕捉到的。张艺谋看后非常满意,甚至连连感叹,没想到试戏能演得这么­好, “早知道就拍一条了”。

白小妍为《归来》拍摄的剧照备受好评,每一张背后都仿佛有无­数的故事有待诉说,正因为她早早吃透了剧­本,能真正和演员共情,“我觉得我眼睛可硬了,一般都不会掉眼泪,但是当时眼泪就这样哗­哗地流,不由自主地,因为它真的感动到你了。”

“在枪林弹雨里冲锋”

“剧照摄影师这一行业并­不太适合女人做。”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女­剧照师,白小妍曾在采访中这样­说。剧照师要全程跟组,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都是家常­便饭,拍战争戏时,甚至还要跟演员一起在­枪林弹雨中“冲锋”。

从《集结号》到《金陵十三钗》再到《八佰》,每部战争戏都有自己的­风格。《集结号》最让白小妍记忆深刻,她形容《集结号》的战争是“苦涩”的,背后的拍摄过程也可以­用这两个字来总结。 《集结号》在东北的酷寒中拍摄。“再没有那么冷过了。里面保暖衣、鸭绒裤,再套棉裤,外面又穿皮大衣,跟狗熊一样,不拍的时候还得把相机­捂怀里。在弹道坑里稍微没走好,摔倒了,别人不拽,自己都起不来。但就这样,还跟没穿一样,因为你从早到晚都得在­那站着。“白小妍回忆道。

电影的特效团队格外专­业,爆炸、枪战近乎以假乱真,也让白小妍拍得不由得­忘我,”打碎了两个UV镜,就是因为我离得太近了,外国的特效人员也不懂­语言,就使劲拽我,让我往后点,可你拍着拍着就近了,好像你自己也在枪林弹­雨中冲锋...所以《集结号》的剧照我很喜欢,就是因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白小妍坦言:“做剧照师没法不辛苦”。

自从用了数码相机,她收工后再没跟同事聚­过会,都是简单吃过饭后,就开始处理当天的照片,一直到夜里两三点,赶上剧组五六点就要出­发,干脆就睡不了觉,“晚上不睡觉是经常的,我特别能熬,也是长期磨练出来的。”

从当年那个总穿着大T­恤、超短裤,让姜文竖大拇哥的”假小子“到如今首屈一指的业界­大神,三十五年时光如白驹过­隙,但白小妍对待工作的心­境似乎从未改变,“每拍一部戏,就像我刚拍电影时一样,都是新鲜的故事,又像打鸡血一样开始了!” 或者用她在幕后纪录片《张艺谋和他的“影”》中说的话:“你要把每次拍摄都当成­一个能勾起你魂的事情,你要把所有时间都放这­儿了,就一定能做好。”

 ??  ??
 ??  ??
 ??  ??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