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临床研究

马喜迎,甘昭平(20)

-

马喜迎,甘昭平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中西医结合科,陕西 西安 710100

摘要: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TBP)胸膜增厚的临床疗效,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150 例 TBP 胸膜增厚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75 例,共脱落

11例,最终试验组71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予常规短程强化­抗结核化疗方案+胸腔穿刺抽中-大量积液,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血府逐瘀汤,每次150 mL,每日 3 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2 组中医症状评分、胸水引流量、胸膜厚度、胸水消失时间、胸水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胸水引流量、胸

膜厚度、胸水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发热、咳嗽、气促、胸胁痛

评分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发热、咳嗽、气促、胸胁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

前比较,2 组治疗后胸水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维蛋白原(FI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腺苷脱

氨酶(ADA)水平下降(P<0.05);试验组治疗后胸水 TNF-α、FIB、TGF-β1、ADA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97.2%(69/71),对照组为 88.2%(60/6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缓解 TBP 胸膜增厚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胸腔­积液中 TNF-α、FIB、TGF-β1 水平相关。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血府逐瘀汤;西医常规疗法;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59.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9)03-0020-05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9.03.00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胸膜增厚是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 TBP)常见并发症,若未及时治疗,可对患者肺功能

造成严重影响,致残率明显增高[1]。目前,西医治疗以抗结核、糖皮质激素、胸腔置管引流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单纯西药治疗疗程

长,部分患者出现激素和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2-3]。中医药治疗 TBP 具有一定临床疗效[4-6]。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T­BP,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胸­腔积液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中西医结合科 TBP 合并胸膜增厚患者 15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 例。脱落 11 例。试验组

71 例,其中男 44 例,女 27 例;年龄 22~60 岁,平

均(40.92±5.87)岁;病程2~7d,平均(4.43±1.52)d;胸水量分级:少量0例,中量 58 例,大量 13 例。对照组 68 例,其中男性 38 例,女性 30 例;年龄 22~

60 岁,平均(41.25±5.98)岁;病程 2~7d,平均

(47.58±1.47)d;胸水量分级:少量 0例,中量 56例,大量 12 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

审查批准(20160125)。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2012 年版)》[7]制定 TBP 诊断标准,胸水彩超定位提示胸水­中量(液体上缘达第四前肋以­上)到大量(液体上缘达第二前

肋以上)[8],胸膜活检发现有结核病­理改变,胸水检查为渗出液,抗结核治疗有效。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制定饮停胸胁证辨证标­准。主症:发热、胸胁痛;次症:气促、咳嗽,不可平卧,纳差;舌脉:舌淡,苔白,脉沉弦。

1.4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②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未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

1.5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等重要脏器损伤,及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者;

②病程>14 d;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⑤不可耐受胸腔穿刺引流­术者、未遵医嘱服药、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6治疗方法

2 组治疗期间行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参照《中国

[10]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 标准予西医常规疗法。常规短程强化抗结核化­疗方案 2HRZE/4HR:若

体质量≤50 kg,予异烟肼(H)0.3 g+利福平(R)

0.45 g+乙胺丁醇(E)0.75 g+吡嗪酰胺(Z)1.0 g(每次 0.5 g,每日 2 次);若体质量>50 kg,予异烟肼(H)

0.3 g+利福平(R)0.6 g+乙胺丁醇(E)1.0 g+吡嗪

酰胺(Z)1.5 g(每次 0.5 g,每日 3次);醋酸泼尼松 30 mg,每日清晨口服,每周递减5 mg,6 周减完;

胸腔穿刺抽中-大量积液,每次抽液量≤600 mL,每周 2~3 次。

试验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予血府逐瘀汤加减(川牛膝 20 g、当归 15 g、桃仁 15 g、生地黄 10 g、枳壳

15 g、赤芍 15 g、红花 15 g、柴胡 15 g、桔梗 10 g、甘草 6 g,本院药剂科提供饮片并­严格按照中药煎煮法煎­煮),每次 150 mL,三餐后温服。

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

1.7 观察指标

1.7.1 中医症状评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1],于治疗前后对发热、胸胁痛、气促、咳嗽进行评分。根据症状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 分。

1.7.2胸水引流量、胸膜厚度、胸水消失时间于治疗后­采用彩超测量胸膜厚度,取3个不同部位测量后­取平均值,以mm为单位;记录胸水引流量、胸水消失时间。

1.7.3 胸水指标于治疗前后自­胸腔引流管抽胸水10 mL,3000 r/min离心 10 min,收集上清液,-20 ℃低温保存待测,

30 min内统一检测。①使用本院AU540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 Olympus 公司),采用酶显色法检测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严格按照试剂盒(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说明书操作。②ELISA检测胸水肿­瘤坏死因子-α ( TNF-α )、纤维蛋白原

(FI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严格按照试剂盒(武汉博士德公司)说明书操作。

1.8 疗效标准

[11]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制定疗效标准。临床控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

率≥9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70%≤症状积

分减少率<95%;有效:临床症状有好转,30%≤症

状积分减少率<70%;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好

转,甚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率<30%。症状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

积分×100%。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方差分析,

—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检验,疗效组间比较采用 Wilcoxon秩和­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胸水引流量、胸膜厚度、胸水消失时间比较试验­组胸水引流量、胸膜厚度、胸水消失时间均

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2.2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发热、胸胁痛、

气促、咳嗽评分降低(P<0.05);2 组治疗后比较,

试验组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胸水炎症­因子、纤维蛋白原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胸水 TNF-α、FIB、

TGF-β1 水平下降(P<0.05);2 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胸水 TNF-α、FIB、TGF-β1 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 3。

2.4 2组治疗前后胸水腺苷­脱氨酶水平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胸水 ADA 水平

下降(P<0.05);2 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胸水ADA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4。

2.5 2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97.2%(69/71),对照组为

88.2%(60/6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1.986,P=0.047),见表 5。

3 讨论

TBP 主要发病机制是以杀伤­性 T 细胞及单核巨

细胞活化为主的免疫反­应[12]。研究表明,该病早期有效干预可完­全临床治愈,但病情严重者纤维蛋白­沉积于胸膜上,如有胶原沉积和血管长­入,可出现胸膜炎

合并胸膜粘连肥厚,严重者导致纤维化[13-14]。抗结核药是西医治疗 TBP 的常规方案,但在一定程度上并未解­决后期胸膜增厚、纤维化等难治性问题,且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TBP属中医学“悬饮”范畴。中医学认为,悬饮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出现邪犯胸胁证、饮停胸胁证、

络气不和证和阴虚内热­证[15]。本课题组在长期临证中­发现,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饮停胸胁证或络气­不和证,临床表现为“水瘀互结”,且由于未规范治疗已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伴胸­膜增厚。根据《读医随笔》中“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津亏致血瘀的机理和纤­维化的病理学形态学改­变,胸膜增厚符合中医“癥瘕”的认识,故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血府逐瘀汤为活血散瘀、止痛行气经典方。方中赤芍散瘀止痛,川芎活血通络,桃仁、红花祛瘀通经止痛;配合当归、生地黄活血养血,使瘀血去而不伤正;柴胡升阳疏肝,枳壳破气散结,二药相伍可增强疏肝理­气之效,使气行则血行;桔梗入肺经,载药上行,使药力发挥于胸,又能开胸膈滞气,宣通气血,有助于血府瘀血的化与­行,与枳壳、柴胡同用,增强开胸散结之功;川牛膝引血下行,与桔梗配伍一升一降,使气血更易运行;甘草缓急,通百脉以调和诸药。全方共

奏活血化瘀之功效。张志杰等[16]采用活血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 TBP 胸膜增厚患者,可有效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减少纤维蛋白产生,降低药物对肝肾功损伤,有效抑制胸膜肥厚改变。

TNF-α为单核巨噬细胞活化­引起的炎性反应,可

加重胸膜增厚[17];TGF-β1 是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肽,广泛存在于机体,是参与慢性纤维化的一­种关键物质,为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对于诱导及维持炎症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诊断 TBP 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及特­异性[18]。FIB与胸膜增厚关系­密切,炎性反应可致胸膜间皮­细胞增生,导致大量FIB 渗出[19]。本研究显示,TBP 患者胸腔积液中 TNF-α、TGF-β1、FIB明显增高,试验组治疗后TNF-α 水平降低,从而抑制 FIB 及 TGF-β1 渗出,缓解胸膜纤维化进展,改善临床症状。

自 1978 年ADA首次被报道用­于TBP的诊断后, ADA 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越­来越得到重视[20]。ADA主要存在于机体­淋巴细胞中,参与组织免疫和嘌呤核­苷的分解,TBP时在胸膜腔局部­结核杆菌刺激淋巴细胞­数目增加,导致 ADA 活性增强。本研究显示,试验组可明显降低胸水­中ADA活性。

综上所述,血府逐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明显减轻 TBP 胸膜增厚患者机体炎性­反应,抑制纤维蛋白渗出,从而抑制胸膜肥厚,控制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KIM M C, KIM S M, LEE S O, et al. A diagnostic algorithm for tuberculou­s pleurisy using the ELISPOT assay on peripheral blood and pleural effusion[J]. Infect Dis (Lond),2016,48(9):688-694.

[2] KAWAGUCHI T, ODA K, KIDO T, et al. Bilateral tuberculou­s pleurisy with subsequent upper lobe predominan­t pulmonary fibrosis mimicking pleuropare­nchymal fibroelast­osis[J]. Intern Med,2018,

57(1):85-89.

[3] 唐先梅,赵英仁,江自成,等.新方法初治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

察[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8,17(1):52-55.

[4] 王涛,田彦卿,王岫峥,等.加味升降散对饮停胸胁­型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胸腔积液 ADA,免疫功能,T 淋巴细胞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

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1):169-173.

[5] 龚惠莉,张燕玲,吴国强,等.逐饮活血方剂联合西药­治疗结核性胸膜

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2):173-176.

[6] 张伟,董洪珍,肖曼,等.活血化瘀法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医证候疗

效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763-176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2012 年版)[J].中国医

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5(3):73-75.

[8] 屈清,黄毅.结核性胸膜炎脏层胸膜­增厚的超声表现及临床­价值[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7,15(1):46-48.

[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2012:1005-1041.

[10]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M].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8:26-37.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M].北

京:1993:54-58.

[12] 张艳,郑建,黄捷晖,等.胸腔镜下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粘连程度的判定

及相关因素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10):

1422-1425.

[13] 廖红保,陈芳.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 15 例临床分

析[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6,28(3):343-344.

[14] XIE S S, LU L, LI M, et 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djunctive corticoste­r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u­s pleurisy :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Oncotarget,2017,8(47):

83315-83322.

[15] 张伟,肖曼,董洪珍,等.结核性胸膜炎中医证候­分布与胸水 B 超相关

性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2):35-36.

[16] 张志杰,曹培谦.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临床研

究[J].中医学报,2017,32(8):1547-1550.

[17] LEE M H, NAHM C H, CHOI J W. Thrombin-antithromb­in Ⅲ complex,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fibrinolyt­ic indices for assessing the severity of inflammati­on in pleural effusions[J]. Ann Clin Lab Sci,2010,40(4):342-347.

[18] 陈敏,赖天文,陈衡华,等.结核性胸膜炎内科胸腔­镜下表现及其诊断

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6):1064-1065.

[19] 张伟,董洪珍,谢慧文,等.活血化瘀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增

厚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0(3):302-304.

[20] 彭卫平,王小娟.胸腔积液 ADA、IFN-γ 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

中的意义[J].山东医药,2015,55(25):56-57.

(收稿日期:2018-08-28)

(修回日期:2018-09-21;编辑:季巍巍)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