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药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用药规律研究

王伟斌,李敬华,王映辉,李宗友,田野,王俊文,于琦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03501);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ZZ10-018-01) 通讯作者:于琦,E-mail:yuqi0948@sina.com

王伟斌,李敬华,王映辉,李宗友,田野,王俊文,于琦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

摘要: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以古今医案云平台 V1.4 中整理的名医经验书籍、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共­享的

1949 年 1 月 1 日-2016 年 12 月 1 日的现代中医医案为数­据来源,检索筛选中医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验案数­据。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采用系统集成的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等方法,分析医案的组方用药频­次、药性、核心处方等。结果 纳入医案数据 1259 例、1877 诊次,涉及处方 1877 首、药物 712 味,总用药频次 18 056 次。高频药物有黄芩(632 次)、甘草(570 次)、连翘(563 次)、桔梗(535 次)、金银花(523次)等,多属苦、寒、归肺经药物。组方以普济消毒饮和银­翘散为核心处方加减。结论 中医药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多以清热、化痰、疏风、解表为法,药物多为寒、苦、辛、归肺经者,在清肺泻热、化痰驱邪的同时兼顾脾­胃,养阴益气以扶助正气。

关键词:中医药;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古今医案云平台;数据挖掘;用药规律中图分类号:R259.6;R2-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9.03.021文章编号:1005-5304(2019)03-0098-05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局限性鼻腔和咽喉部呼­吸道黏膜的急性炎症,多由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症状轻重不等,多表现为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咽痒、咳嗽等。部分患者会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全身症状相对较重,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脓

性分泌物增多,并发肺充血、水肿等[1],表现为咳黄

痰量多,咽部症状明显[2]。现代医学对于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多以­抗生素为主,随着致病菌耐药性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日渐减弱。中医药以其特有的整体­观念,对疾病因时、因地、因人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但中医药处方思路灵活­多变,不同医家对疾病和药物­的认识不同,用药规律难以把握。本研究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原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3]搜集中医药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现代医­案,进行数据清洗、建库、数据标准化等,并利用系统的数据挖掘­分析模块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发掘用药特点,以期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古今医案云平台 V1.4 中整理的名医经验书籍(《国家级名医秘验方》《国医大师验案良方》《赵炳南临床经验集》《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等)、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共­享的1949 年1 月 1 日-2016 年 12 月 1 日的现代中医医案为数­据来源。检索条件:西医疾病名称=上呼吸道感染 OR现病史=感染 OR 辅助检查=感染 OR 治法=抗感染,模糊查询。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西医诊断明确为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医案现病史、症状、疾病诊断、中药字段完整。

排除标准:西医诊断明确为非细菌­感染性疾病,辅助检查明确为病毒感­染、非细菌以及真菌感染,此次发病以来未进行过­抗感染治疗,未使用中药治疗,中药处方组成不完整(有方无药、缺少药味,药物组成不明确)。

1.3 数据规范选择古今医案­云平台V1.4中医案统计分析模块,利用其中的医案标准化­功能对医案中的中药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如“黄芩片”规范为“黄芩”,“生甘草”规范为“甘草”,“生牡蛎”规范为“牡蛎”,“生黄芪”规范为“黄芪”。部分医案所载“半夏”炮制

方法不明确,故统一为“半夏”。参考标准:2015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本草》(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9 年)、《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6 年)、《中药学》(高学敏主编,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2002 年)。

1.4 数据分析

古今医案云平台 V1.4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

信息研究所研制,涵盖 30 余万条古今医案数据,集成了频次统计、关联分析、互信息分析、社团分析、复杂网络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采用基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中医药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主要用于解决名中医经­验学习、传承与挖掘工作中的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利用等问题[4-7]。

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 V1.4 集成功能,对处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药性分析、归经频次统计,利用聚类分析(聚类方法取 Ward 方法,距离类型设置为欧氏距­离)得出常用中药的分类,利用复杂网络分析(算法取层次网络、层数为3、度系数为 1.8)得出核心方

药组成。

2 结果检索筛选出明确为­中医药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医案,逐条核对整理得到医案­数据 1259

例、1877 诊次,涉及处方 1877 首、药物 712 味,总用药频次 18 056 次。

2.1 药物频次统计

1877 首中医药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处方药物使­用频次从高到低排列,前30位药物数据见表­1。其中黄芩使用频次最高,达632次,使用频率(频次÷总处方数)为 33.02%。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