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川芎标准汤剂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

冯玉1,甄亚钦 1,2,3,田伟 1,2,3,范帅帅 1,李军山 2,3,4,牛丽颖 1,2,3

1.河北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2.河北省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91;

3.河北省高校中药配方颗­粒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91;

4.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1430

摘要:目的 制备川芎饮片标准汤剂,测定川芎标准汤剂中阿­魏酸的含量,并建立特征图谱以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依照标准汤剂的制备要­求,制备15批不同产地的­川芎饮片标准汤剂。以阿魏酸作为定量检测

指标,计算转移率与出膏率,并建立超高液相色谱特­征图谱,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进行特征图谱分析。结果 15 批川芎标准汤剂的出膏­率范围为 5.4%~10.1%;阿魏酸含量范围为 2.39~

4.44 mg/g,转移率范围为 9.28%~17.24%。川芎标准汤剂特征图谱­共标定了 10个共有峰,指认其中4个共有

峰。15 批川芎饮片标准汤剂相­似度均大于 0.90。结论 川芎饮片标准汤剂制备­规范,测定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为川芎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关键词:川芎;标准汤剂;配方颗粒;转移率;出膏率;特征图谱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9)04-0068-06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9.04.01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Chuanxiong Rhizoma Standard Decoction

FENG Yu1, ZHEN Yaqin1,2,3, TIAN Wei1,2,3, FAN Shuaishuai­1, LI Junshan2,3,4, NIU Liying1,2,3

1. He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050091, China;

2. Hebei TCM Formula Granule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Shijiazhua­ng 050091, China;

3. TCM Formula Granule Research Center of Hebei Province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91, China;

4. Shineway Pharmaceut­ical Group Ltd., Shijiazhua­ng 0514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pare Chuanxiong Rhizoma standard decoction;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ferulic acid in Chuanxiong Rhizoma standard decoction; To establish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to study the quality standard. Methods Fifteen batches of Chuanxiong Rhizoma standard decoction were prepar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iz­ation method. With ferulic acid as the detection index, the transfer rate and extractum rate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UPLC characteri­stic chromatogr­ams was establishe­d. Similar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of TCM (2012) was used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 chromatogr­ams. Results The extractum rates of 15 batches of Chuanxiong Rhizoma standard decoction were at the range of 5.4% to 10.1%. The contents of ferulic acid ranged from 2.39 mg/g to 4.44 mg/g and transfer rates ranged from 9.28% to 17.24%. Ten common peaks were determined and four were identified. The similarity evaluation­s were carried out on 15 batches of Chuanxiong Rhizoma standard decoction, and their similariti­es were all greater than 0.90. Conclusion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Chuanxiong Rhizoma standard decoction is standard, and the measuremen­t method is precise, stable and with repeatabil­ity,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huanxiong Rhizoma formula granules.

Keywords: Chuanxiong Rhizoma; standard decoction; formula granules; transfer rate; extractum rate; characteri­stic chromatogr­am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ZD2015001);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2017016)

通讯作者:牛丽颖,E-mail:niuliyingy­y@163.com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

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效[1],主产于四川彭州、

眉山、都江堰等地[2-3]。川芎含有苯酞类、萜烯类、有机酸及其酯、生物碱、多糖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

分[4-5],其中苯酞类化合物主要­有藁本内酯、丁基酞内酯、丁烯基酞内酯等,萜烯类主要有 6-丁基-1,4环庚二烯、桉叶二烯、松油烯等,有机酸及其酯类主要有­阿魏酸、咖啡酸、芥子酸、琥珀酸等,生物碱类

主要有川芎嗪、黑麦碱、三甲胺、腺嘌呤等[4,6]。阿

魏酸、川芎嗪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4]。川芎具有使离体及在体­心脏收缩振幅增大、减慢心率、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流量、舒张外周动脉血管、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缺血损伤、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解除平滑肌痉挛、增强记忆、抗氧化等药理作用[7-8]。中药配方颗粒在服用、携带、贮藏、运输、调剂等方面较传统中药­饮片有明显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并初步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作为中药新剂型,配方颗粒既可满足中医­随证加减需要,又为需服中药但不方便­煎煮的患者提供了一条­便利途径,与中

药饮片互为补充,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9]。尽管如此,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煎剂疗效是否相­等

仍是目前关注的核心问­题[10]。中药饮片标准汤剂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应用为基础,参考现代提取方法,经标准化工艺制备而成­的单味中药饮片水煎剂,用于标化临床用药,保障用药的准确性和剂­量的一致性。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综合­体现了饮片和制备工艺­等

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11]。中药饮片标准汤剂能够­作为一种标准,标化不同的临床用药形­式,提高用药的准

确性和剂量的一致性[12-13]。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参数确定、质量控制方法和指标选­择、限度制定等药学研究,均须与标准汤剂进行对­比,以保证其质量。本研究遵循标准汤剂制­备方法,选用主产区 15 批川芎饮片,制备标准汤剂,以阿魏酸为指标成分,测定其含量,计算转移率和出膏率范­围,并进行特征图谱研究,为川芎饮片标准汤剂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基础­研究数据,同时提高川芎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水平。

1 仪器与试药

ACQUITY UPLC H-Class 系统(PDA检测器),

美国沃特世公司;Empower3 色谱工作站,美国沃特

世公司;LC-15C 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5C 型紫外

检测器、SIL-10AF 自动进样器、CTO-15C 柱温箱),

日本岛津公司;Pilot5-8L 真空冷冻干燥机,北京博医

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TB-215D、BSA224S-CW 电子

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JY10001型电子­天平,上

海民桥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Q-250 型超声波清洗器(功率 250 W,频率40 kHz),昆山市超声仪器

有限公司;RE-3000型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

厂;BJH-W200F型陶瓷自动­中药煲(电源220 V、50 Hz,功率300 W,容量3.0 L),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阿魏酸对照品(批号110773-201313,纯度 98.8%)、咖啡酸对照品(批号110885-200102)、藁本内酯对照品(批号 111737-201608),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绿原酸对照品(批号 PY20170216),南京普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甲醇为色谱纯(美国 Fisher),乙腈为色

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15 批川芎饮片由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经检验均符合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样品来源见表1。

2 方法与结果

2.1标准汤剂的制备

取川芎饮片 100 g,煎煮 2次。一煎加9 倍水,浸泡 30 min,武火煮沸,文火保持微沸30 min;二煎加 7倍水,武火煮沸,文火保持微沸20 min。趁热用

200目筛网过滤,合并2次煎液,迅速冷却,55 ℃真空减压浓缩至 200 mL左右,将浓缩液置于培养皿,

-40 ℃冻存 24 h后冷冻干燥,即得标准汤剂干粉。

2.2 阿魏酸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1%

冰醋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 1.0 mL/min,柱温 35 ℃,检测波长 321 nm。色谱图见图1。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阿魏酸对照品 10.05 mg(以 98.8%计),置 1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7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阿魏酸对照品贮备液;精密吸取贮备液

0.2 mL,置 10 mL量瓶中,加7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为 0.019 9 mg/mL 的对照品溶液。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川芎干粉约 0.1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70%甲醇 25 mL,密塞,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 250 W,频率 40 kHz)1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过滤,取续滤液,即得。

2.2.4 方法学考察

2.2.4.1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2、4、8、12、16、20 µL,

按“2.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以阿魏酸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

Y=4.982 2×106X-1.274 7×104,r=0.999 9,结果表明,阿魏酸进样量在 0.039 8~0.398 0 µ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4.2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 µL,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结果峰面积 RSD=0.19%,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2.4.3 稳定性试验取川芎干粉(批号 1705102)约 0.1 g,精密称定,

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该供试品溶液 10 µL,按“2.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于 0、

2、4、8、12、20、30 h 进样测定,结果阿魏酸峰面积RS­D=0.75%,表明供试品溶液在30 h内基本稳定。

2.2.4.4 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川­芎干粉(批号 1705102)6 份,每份约 0.1 g,精密称定,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 µL,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计算得同一批川芎干粉­测得的阿魏酸含量均值­为 3.44 mg/g,RSD=0.60%,表明本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2.4.5 加样回收率试验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川芎干粉(批号 1705102)

9 份,每份约 0.05 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相当于样品含­有量 80%、100%、120%的阿魏酸对照品,每个水平平行3 份,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按“2.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每份平行测定2 次,计算得阿魏酸的平均回­收率为 103.13% , RSD =

1.12%,表明本方法准确度良好。

2.2.5 样品测定

按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 0800项下水分测定­法第二法测定15批川­芎标准汤剂干粉的水分。取每批干粉各约 2 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精密称定,开启瓶盖,在105 ℃干燥5h,将瓶盖盖好,转移至干燥器中,放冷30 min,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h,放冷,称定质量,至连续2次称量的差异­不超过5 mg为止,根据减失的质量计算水­分含量(%)。根据干粉质量计算出膏­率,并按上述确定的含量测­定条件对 15 批川芎标准汤剂进行测­定,计算阿魏酸转移率。结果见表 2。以均值上下浮动30%规定出膏率和转移率,则出膏率为

5.4%~10.1%,阿魏酸转移率为 9.28%~17.24%。

2.3特征图谱

2.3.1色谱条件

采用 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 色谱柱

(2.1 mm×100 mm,1.7 µm);流动相 A为乙腈,B为0.1%磷酸,梯度洗脱(见表 3);流速:0.3 mL/min;

检测波长:276 nm;柱温:35 ℃;进样量:2 µL。

在此色谱条件下,各色谱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良好,峰形对称。供试品和混合对照品色­谱图见图2。

2.3.2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藁本内酯对照品适量,加70%甲醇配制成每 1 mL含绿原酸 0.041 mg、咖啡酸0.012 mg、阿魏酸0.019 mg、藁本内酯0.038 m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2.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川芎干粉约 0.1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 25 mL,密塞,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 250 W,频率 40 kHz)1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过滤,取续滤液,即得。

2.3.4 方法学考察

2.3.4.1 精密度试验取同一批川­芎干粉(批号 1705102)约 0.1 g,精

密称定,按“2.3.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 µL,连续进样 6 次,按“2.3.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计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 RSD,结果显示两者的 RSD 均小于

3%,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3.4.2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批川­芎干粉(批号 1705102)约 0.1 g,精

密称定,按“2.3.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2 µL,分别在 0、1、2、4、6、8、

10 h进样,按“2.3.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计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结果表明两者的RSD 均小于3%,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0 h内稳定性良好。

2.3.4.3 重复性考察取同一批川­芎干粉(批号 1705102)6 份,每份约 0.1 g,精密称定,按“2.3.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 µL,按“2.3.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计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结果表明两者的RSD 均小于3%,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3.5 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以 10个共有峰峰面积为­变量,采用 SPSS22.0 统计软件,对 15 批川芎标准汤剂指纹图­谱进行主成分与聚类分­析,计算成分特征值、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前 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7.972%,可以反映 15批川芎标准汤剂的­质量。计算 15 批川芎标准汤剂的主成­分得分,得到 15 批样品主成分得分三维­图及聚类分析结果,见表4、图 3、图4。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编号为 10 的样品与其他样品较离­散,其他样品较为集中,表明 15 批川芎标准汤剂质量稳­定性良好。

2.3.6 特征图谱的建立及相似­度评价

按“2.3.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3.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 15 批川芎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结果见图 5。运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

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 版)》软件,采用中位数法计算 15批川芎标准汤剂相­似度,结果见表5。川芎标准汤剂特征图谱­中确定了 10 个共有峰,根据色谱峰匹配结果进­行相似度分析,各批次川芎标准汤剂与­共有模式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分别为 0.998、0.996、

0.997、0.994、0.986、0.996、0.991、0.984、0.966、

0.947、0.999、0.998、0.996、0.993、0.997,均大于

0.90,符合指纹图谱相似度要­求。选取阿魏酸色谱峰

(5 号峰)作为参照峰,计算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 RSD 均小于 0.58%,各峰相对峰面积 RSD 介于

18.01%~37.81%。结合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15批川芎标准煎液质­量稳定性良好。

讨论根据《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送审稿)》中第四部分标准汤剂要­求:标准汤剂的制备包括煎­煮、固液分离、浓缩和干燥等步骤,应固定方法、设备、工艺参数和操作规程。本研究对川芎标准汤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吸水­率、加水量、煎煮时间、筛网目数、水煎液静置时间的单因­素考察,以标准汤剂的出膏率和­阿魏酸含量为衡量指标,最终确

定标准汤剂的制备工艺­为“2.1”项下方法。本研究还对川芎标准汤­剂干粉不同的提取方法(超声提取及回流提取)进行了试验比较,并对不同浓度的提取溶­剂

(50%甲醇、70%甲醇、纯甲醇)及不同提取时间(10、

20、30 min)进行了试验筛选,结果确定为用70%甲醇超声提取10 min。

中药化学成分复杂,基原品种、产地来源、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加工炮制工艺等诸多因­素进一步增加了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的难­度,仅凭传统的外观鉴别、显微鉴别及少数有效成­分分析鉴定中药存在

一定的不准确性[14]。近年来,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质量评价­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中药及其制剂以其整体­发挥作用,中药指纹图谱能全面反­映中药内在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目前中药的有效成分尚­未完全明确,采用中药指纹图谱方式­能有效表征

中药质量[15]。本试验采用 DAD检测器进行全波­长监测,结果显示,在波长 276 nm处基线较平稳,检出峰各峰比例适中,能基本反映川芎饮标准­汤剂中多成分的整体面­貌,故选择以 276 nm作为检测波长,同时对流动相梯度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流动相梯度

洗脱条件。15 批川芎标准汤剂的特征­图谱共标定了

10 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 4 个共有峰。15 批川芎标准汤剂的特征­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并结合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表明 15 批川芎标准汤剂的质量­稳定性良好。

中药配方颗粒最核心的­问题是建立质量标准,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配­方颗粒中指标性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本试验对川芎标准汤剂­进行了出膏率、转移率、阿魏酸含量测定及特征­图谱研究,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其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 RSD 均小于 3%,表明此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川芎饮片及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15:40-41.

[2] 金玉清,洪远林,李建蕊,等.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药与临床,2013,4(3):44-48.

[3] 王丽芝,谭世强,孙思杰,等.不同产地川芎种质与藁­本、辽藁本的ITS2

序列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7,40(1):25-31.

[4] 金玉青,洪远林,李建蕊,等.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药与临床,2013,4(3):44-48.

[5] 侯家玉,方泰惠.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53.

[6] 舒冰,周重建,马迎辉,等.中药川芎中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9):1403-1407.

[7] 张晓琳,徐金娣,朱玲英,等.中药川芎研究新进展[J].中药材,2012,

35(10):1706-1711.

[8] 黄勤挽,黄媛莉,韩丽,等.川芎配方颗粒的药理等­效性试验[J].华西

药学杂志,2007,22(2):157-159.

[9] 孟凡辰,郭兆安.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的对比[J].中国医药

科学,2015,5(3):89-90.

[10] 马海涛,吴国水.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概况、困境与对策[J].中医

药管理杂志,2017,25(13):12-13.

[11] 陈士林,刘安,李琦,等.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研究­策略[J].中国中药杂

志,2016,41(8):1367-1375.

[12] 刘冲,刘荫贞,乐智勇,等.桂枝饮片标准汤剂质量­标准研究[J].中草

药,2017,48(8):1577-1583.

[13] 林伟雄,乐智勇,车海燕,等.甘草饮片标准汤剂的研­究[J].中国中药

杂志,2017,42(5):830-835.

[14] 刘东方,赵丽娜,李银峰,等.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中草药,2016,47(22):4085-4094.

[15] 程谊.中药指纹图谱在质量评­价中的作用概述[J].中国中医药信息

杂志,2008,15(6):107-108.

(收稿日期:2018-06-27)

(修回日期:2018-07-16;编辑:陈静)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