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药服务贸易阻碍因­素及发展策略研究概况

-

侯胜田,于海宁,杨思秋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摘要:中医药服务贸易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阻碍因­素和发展策略的研究成­果,探讨研究内容、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学术发展展望,以期为中医药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中医药服务贸易;阻碍因素;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9)04-0005-05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9.04.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Review of Hindering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rade in TCM Services

HOU Shengtian, YU Haining, YANG Siqiu

School of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Trade in TCM service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combed and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hindering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rade in TCM services, explored the existing issues of 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s, and conducted prospect for acade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and inspira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TCM services.

Keywords: trade in TCM services; hindering factor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中医药服务贸易是中国­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医药服务贸易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1]。为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提升中医药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作用,国务院、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陆续­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指导­意见,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同时,“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为中医药­的发展和走向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为了对中医药服务贸易­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进行更为准确的把握,笔者分别以“中医药服务贸易” “中医药教育服务贸易”“中医药旅游”“中医药国际化”等关键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维普等国内中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搜索,收集了 1995-2016 年国内发表的 105 篇相关文献,从中医药服务贸易阻碍­因素和发展策略研究两­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以期对中医药服务贸易­的进一步研究提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6BGL009)供参考与借鉴。1 中医药服务贸易阻碍因­素

1.1 贸易壁垒随着中医药服­务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考虑,许多国家实行较为严格­的保护主义政策,设立了针对中医药服务­贸易的相关贸易壁垒。近年来,贸易壁垒已取代反倾销­而成为限制中国中医药

出口的最大障碍[2]。研究表明,由于服务贸易具有无形­性的特征,目前壁垒设置以非关税­壁垒为主。如注册过程中的法律法­规壁垒、认证制度壁垒、包装和标签规则壁垒、绿

色贸易壁垒等[3];许多国家主要通过实施­强制性的中医药相关法­律、标准、认证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等技术措­施的方式构建中医药技­术性贸易壁垒[4];金幼

芳[2]总结了中医药产业面临­的技术法规壁垒、技术标准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的现状,提出贸易壁垒增加了我­国中医药产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难度。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从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具体提供方­式角度出发,对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模式下的贸­易壁垒现状进行了研究。如崔媛媛

等[5]对现有供应模式下的中­医药教育服务贸易壁垒­的现状分别进行了总结。

1.2立法及制度保障不完­善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在更广阔领域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内相关政策、法律及制度体系的保障,还需国际层面上的支持。针对此发展需求,国内研究学者主要从国­内、国际2个层面对中医药­服务贸易的相关政策、立法与制度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今后的立法工作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在国内层面,武峰等[6]认为,公立医院注册商业机构­的审批异常严格,制约了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开展服务贸易,而且国内在贷款、人事制度等方面也未形­成有利于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环境;而现有法规的操作性较­差、立法技术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市

场混乱,使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受阻[1]。在国际层面,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国际组织对中医药实行­了政策支持、立法管理和制度保护,但相关中医药服务贸易­立法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国家

交流缺乏区域间多边合­作及世界性合作机制[7];中药产品只能作为食品、营养品和食品补充剂、化妆品进入西方市场,中医药服务只能作为一­种民间替代疗法

而存在[8];谢景涛[9]认为,西方的法律制度如工作­许可、医疗保险等是中医药国­际贸易的障碍。

1.3 文化差异导致水土不服­贸易摩擦不仅反映经济­利益方面矛盾,也反映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文化差异会影响所在国­及民众对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态度,进而影响相关行为。①中西方在价值观、道德观上的差异导致了­中西医在哲学体系、理论与思维方法上的不­同,进而使除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周边国家外的­西方国家很

难接受中医文化理念[10];②中医药传播过程中专业­术语不规范、中医药专业术语翻译后­国外人士难以理解,阻碍中医药的真正内涵­被国际社会理解与接

受[11];③中医的诊断技术、标准、疗效判断与世界主

流医学差异大而不易被­西方社会所接受[12],给中医药的传播、交流造成了很大困难;④中医药的剂型与使用方­法不能适应西方人的生­活习惯,传统的中药汤剂

不方便携带等因素[13],阻碍了中医药国际化。

1.4 相关标准存在巨大缺口­标准化是现代生产的必­要条件,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也是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中医药服务贸易标准化­工作的进展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肯定,但标准化作为有效破除­和构建中医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之一,仍然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

陈雁[13]认为,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表述­的标准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和中医药学术走向国­际的瓶颈;韩学杰

等[14]指出,中医药国际标准屈指可­数,与中医药国际

服务贸易市场形成鲜明­对比;喻文迪[15]提出,中医药在国际范围内缺­乏统一的诊断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在业内很难达成共识,制约着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

何文威等[12]认为,中药质量标准化控制体­系不完善,加大了中药打入国际市­场的难度,阻碍了中药产品走向世­界的进程。

此外,还有学者进一步对中医­药教育服务贸易的

标准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吴勉华等[16]认为,由于缺乏标准,使不规范的中医药教育­挤占了国际市场,影响

了中医药教育的信誉;高彦彬等[17]指出,中医药教育服务贸易仍­存在着培训机构办学层­次混乱、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互通不强、中医药术语翻译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制约着中医药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2 发展研究

2.1 政府应对策略

2.1.1 完善制度立法许多国内­学者都肯定了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相关的国内、国际政策与立法工作以­及完善知识产权保

护制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如张文静[18]认为应注重顶层设计,加强立法和相关政策支­持;此外,部分学者强调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

相关的建议。如朱华等[19]强调要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中医药相关专利法­规,把中医药及中医疗法

的保护纳入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范围;何德刚[20]提出要建立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从而维护中医药知识产­权的完整性,构筑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屏障;董

国锋等[4]指出要大胆借鉴国外经­验,进行知识产权制度的创­新,同时要加强中医药国际­合作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理论研究,参与制定相应的国际规­则。

2.1.2 促进文化交流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要发挥文­化的先导作用,创新中医养生文化表现­形式,积极开展各种层次的文

化交流,搭载文化走出去。徐菁[21]认为,要让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医药旅游的每个环节,在观光旅游项目中,融入中医药文化元素,深化中医养生的理念;匡

海学等[22]提出,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及海外中医中­心等文化传播机构的建­设与辐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中医药国际交流,实现中医药

文化与汉语言文化的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许海清[23]提出,中医药服务贸易不仅是­有形中医药产品及无形­中医医疗、保健和教育等服务的出­口,更重要的是中

华文化、中医药理论和医学知识­的传播,因此,要加强中医药养生文化­的交流与宣传,推广健康的中医养生理­念和生活方式,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医­疗保健模式。

2.1.3 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是­减少技术性贸

易壁垒的重要方式。许海清[23]提出,要积极通过外交和政治­协商,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谈­判及中外战略经济对话­等高层经贸磋商和谈判­平台,消除中医药服务贸易面­临的各种壁垒。很多学者肯定了加强国­际合作对于发展中医药­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作­用。如朱华

等[19]提出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整体谋划中医药教育服­务贸易,积极与各国政府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

各国高校间实现学历、学位、学分的互认;潘淼等[24]主张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借鉴国外中医药教育机­构的经验,加强联系与交流,以推动国内留学生中医­药教育的开展。

2.2 企业应对策略

2.2.1 关注自身建设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需要企业­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开发特色服务产品,实现中医药服务产品的­现代

化、商品化和规范化。田广增[25]认为,中医药医疗旅游的规范­化发展是要形成各具特­色、品质上乘、内容

丰富、类型齐全的规范化中医­药旅游线路;黄建银[26]提出要走服务品牌发展­之路,提高服务产品质量才能

提高服务贸易的附加值;张群[27]认为,中医药旅游产品要保持­特色,既要在总体上挖掘中医­药的文化内涵,又要不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适销对路的新型旅

游项目,开发体验性旅游产品;方洁等[7]认为,要使中医药服务产品商­品化,主要包括选项、命名、制定中医药服务产品的­标准规范、明确中医药产品的属性、确定服务产品的使用范­围、服务产品的市场准入和­上市后评价等。

2.2.2 打造服务品牌品牌作为­企业无形资产,是中医药服务产业在国

际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张群[27]在运用营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应做好促销策­略,通过影视媒介、公共关系、人员推销等方式梳理品­牌价值,更好促进产

品的发展;王志宏[28]提出,中医药企业要进一步依­托国外大公司的资源优­势,实行国际化品牌联盟;侯笑

闻等[29]指出,从技术和价格等方面着­手,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服务­品牌、提升服务质量,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马亮等[30]指出,中医药旅游企业的营销­管理需要营销创新,构建鲜明的“主题形象”与品牌,以在竞争中取胜。

此外,打造服务品牌还需要政­府的支持。李玫姬

等[31]提出,广西与东盟中医药教育­合作应增强品牌意

识,打造赢得大众信赖和认­同的合作品牌;方洁等[7]强调亟须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以引导支­持,打造出国际中医药服务­贸易知名品牌及规模化­和集团化的服务贸易实­体,促进建立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持系统。

2.3 其他

2.3.1 推进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突破中医服务市场准­入壁垒的重要方式,部分国内学者提出行业­协会等机构要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加快中国迈向中医药服

务贸易强国的步伐。刁宗广[32]认为,要提高消费者对中医药­旅游的认识度,实现旅游行业的规范化。而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来规范旅游行业,规范中医药旅游市场,严格执业资格,并应规范各旅游点的服­务

标准、旅游价格以及收费标准。韩学杰等[14]认为,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策略是标准化,借助标准化可以维护公­信力,通过标准化能够助推国­际化;黄虞枫

等[33]提出,中医药行业协会要在国­际服务贸易标准的制定、修订上有所作为,将代表中国利益的中医­药技术服务通过国际标­准的形式加以推广,鼓励有实力的国内中医­药服务企业通过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等形式“走出去”;潘淼等[24]认为,应实现教育标准化,制定能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中医药教育的标­准与规范。

2.3.2 培养复合型人才中医药­服务对能源等资源的需­求相对较小,而对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的需求和聚集效益较­大。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开展涉及中医学、中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人才在其中发挥着组织、协调、控制的作用,因此需要中医药教育机­构

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刘秋颖[34]认为,培养一大批能够胜任中­医药国际化推广的高水­平人才是一项

基础性的工作;侯笑闻等[29]提出,要培养中医药旅游

专业人才,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刘新民[35]认为,应通过高等教育等形式­提高中医药服务贸易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复合型外包管理人­才,为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提供人才保证。3 展望

3.1 存在的问题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的相关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虽然近年来在研究数量、研究广度与深度、研究

方法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研究缺陷仍然存在。①跨学科交融性研究不足。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基于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国际贸易学等学科,中医药服务贸易的研究­还需要社会学、法学、国际政治、外交学等学科的支撑。②研究内容的广度不够。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发展现状、对策等方面的规范性研­究,许多领域的研究尚属空­白;现存研究虽然对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其中的部分领域仍存­在研究不足的问题。③缺乏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目前国内研究大部分局­限于定性研究,鲜有学者利用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医药服务贸易­进行研究;此外,现有研究大多为规范研­究,缺乏实证研究。④缺乏系统性研究。现有文献主要是对部分­国家中医药相关法律、制度、需求等方面的零星报道,缺乏对中医药服务贸易­现状、影响因素、策略等方面系统、全面的梳理。⑤缺乏微观层面的研究。目前对中医药服务贸易­的研究较为宏观,微观层面缺乏深入研究。

3.2 建议

3.2.1 研究内容

3.2.1.1 宏观、微观环境的系统研究现­有文献表明,目前学者虽然针对不同­国际区域、不同国际组织及不同国­家的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但较为零散,其研究方法、切入角度多样,缺乏统一、系统的研究,以致很难对不同国际区­域、国家的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情况进行综合了解。国外与国内在政策法律、市场特征、文化、社会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及信息的不对称,为中医药服务提供企业­进入境外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因此,学术界还需针对不同国­际区域、不同国家的中医药宏观、微观环境进行统一、系统的研究,建立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指数,对投资环境进行排行,帮助中医药企业更好“走出去”,获得国际竞争力。

3.2.1.2 路径、策略与模式研究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现存问题及发展建议等,这些方面的研究对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仍然缺乏发展路径、策略、国际市场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分析。而且,现有研究大多针对宏观­层面部分问题而提出,不仅缺乏系统性,实践指导意义也不强。中医药服务贸易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大格­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路径、策略与模式研究有助于­将中国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因此,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路径、策略与模式的深入研究­也会成为将来学术界的­焦点。

3.2.1.3 国别研究尽管近年来对­于中医药服务贸易的研­究在内涵和规模上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总体还停留在跨区域、国别的整体研究上,对具体国家的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等相关内容的研究­相对滞后。而国别研究作为深入了­解国外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情况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国家制定更为精­细化的对外战略与策略。此外,现有国别研究的对象大­多为发达国家,缺乏对广大具有中医药­发展潜力的欠发达国家­的研究。随着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专业机构与高等­院校支持力度的持续增­加,以及国内学术界对国际­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国别­研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

3.2.2 研究方法

3.2.2.1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由于目前中医药服务­贸易有关数据零散且无­标准统计口径,数据较为难查,加之现有海关数据及中­医药管理机构统计数据­均无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具体数据、中医药人才对外交流公­开数据不统一等原因,使现有研究以定性为主。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增加、统计口径的进一步规范­及有关数据的进一步公­开化,定量研究将逐步增加。未来研究将更多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二者优势,使中医药服务贸易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取得更­大进展。

3.2.2.2 实证研究对境外投资中­医药机构进行案例研究­和模式探讨需掌握大量­重要信息,而由于信息获取的难度­较高,目前大多研究较为宏观,规范性研究占大多数,缺乏深入分析和实证研­究支持,如国外消费者对于中医­药服务的认知、国外中医药服务机构的­发展经营现状等。随着信息获取难度减小,国内外合作进一步拓宽、深化,未来将会有更多实证研­究,以提升中医药服务贸易­的研究信度、增加中医药服务贸易研­究的广度,提高结论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1] 侯胜田,王海星,侯铭强.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机遇与挑战[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9):1-3.

[2] 金幼芳.我国中医药产业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及对策分­析[J].企业导

报,2013(9):98-99,140.

[3] 邬佩琳.论我国中药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

广场,2008(11):128-129.

[4] 董国锋,刘平,李俊德,等.论中医药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破除和构建

的两大利器:标准化与知识产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4):

1016-1021.

[5] 崔媛媛,杨逢柱,王梅红.中医药教育服务贸易模­式及其问题研究[J].

现代商业,2016(7):191-192.

[6] 武锋,金今花.中医药服务贸易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探讨[J].北京

中医药,2015,34(1):32-34.

[7] 方洁,李方青,许建新,等.服务贸易:中国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新模

式[J].全球化,2015(2):93-106,133.

[8] 雷兴长,葛林.中医药服务贸易的SW­OT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0,24(5):61-64.

[9] 谢景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产品­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1(14):

173-174.

[10] 黎东生,李南,张开翼.中医药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卫生经济研究,2007(6):13-14.

[11] 吕中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中医药,

2016,48(6):68-70.

[12] 何文威,李野.我国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机遇与策略[J].中国药业,

2006,15(1):6-7.

[13] 陈雁.传统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9):

820-822.

[14] 韩学杰,刘兴方,王丽颖,等.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策略是标准

化[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4):737-742.

[15] 喻文迪.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J].世界中医药,

2014,9(2):178-180.

[16] 吴勉华,文庠.国际中医药教育市场开­拓策略与政策需求分析[J].中

医教育,2008,27(6):1-3.

[17] 高彦彬,赵慧玲.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背景及发展趋势与战略­选

择[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11):1607-1610.

[18] 张文静.加强力量集成 扩大中医药贸易[J].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8(3):136-137.

[19] 朱华,黄贵华,王春玲.浅析高等中医药教育服­务贸易[J].中医教育,

2005,24(5):4-7.

[20] 何德刚.浅析中医药国际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

32-33.

[21] 徐菁.中医药文化视角下,浅谈我国医疗旅游开发[J].牡丹江医学院

学报,2012,33(6):99-100.

[22] 匡海学,孙尧尧.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有效­模式探讨[C]//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论文集.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20-24.

[23] 许海清.“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J].北

方经济,2015(5):38-40.

[24] 潘淼,应森林.国际教育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研究进展[J].成都中医药

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7(2):6-7,11.

[25] 田广增.我国中医药旅游发展探­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

82-85.

[26] 黄建银.解读中医药的国际服务­贸易[J].中国医药导报,2007,

28(28):16-23.

[27] 张群.中医药旅游的 4Ps 营销策略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2,22(2):6-10.

[28] 王志宏.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对­策创新研究[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

分册,2013,30(3):138-141.

[29] 侯笑闻,余正.我国中医药旅游的 SWOT 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

2013(2):19-22.

[30] 马亮,颜亭玉.中医药旅游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

报,2013,28(1):71-73.

[31] 李玫姬,古标仁,王碧艳.国际服务贸易框架下的­广西与东盟中医药

教育合作[J].广西社会科学,2010(6):14-16.

[32] 刁宗广.中医药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社会科学家,

2010(1):95-97.

[33] 黄虞枫,李静,桑珍.标准化促进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J].世界中医

药,2014,9(12):1682-1685.

[34] 刘秋颖.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问题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09(11):26-29.

[35] 刘新民.关于中药科技服务贸易­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中药,

2014,16(1):4-8.

(收稿日期:2017-10-09)

(修回日期:2018-01-19;编辑:梅智胜)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