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药饮片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探讨

- 基金项目: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ZYBZH-Y-GS-11);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 18YF1FA085 );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项­目 (2017-RC-19) 通讯作者:李成义,E-mial:gslichengy­i@163.com

李波 1,2,3,李成义 1,陈杰2,焦红红2,贾忠3,张凤琴 3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天士力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3.兰州市肺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摘要:通过分析中药饮片在中­医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归纳、分析目前中药饮片行业­的现状,从中药饮片产业链整合、道地药材发展、大品种培育、中药饮片炮制传承与创­新研究、行业标准制订及政策引­导等方面探讨中药饮片­行业的发展新思路。

关键词:中药饮片;炮制;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9)04-0010-04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9.04.0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of Current Status and 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Ideas of TCM Decoction Pieces Industry

LI Bo1,2,3, LI Chengyi1, CHEN Jie2, JIAO Honghong2, JIA Zhong3, ZHANG Fengqin3

1.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730000, China; 2. R&D Center of Gansu Tasly Zhongt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Lanzhou 730000, China; 3. Pulmonary Hospital of Lanzhou,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CM decoction pieces in the medical system of TCM,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CM decoction piece industry, and explored new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CM decoction piece industry from the aspects of integratio­n of TCM decoction piece industry chain, developmen­t of local medicinal materials, cultivatio­n of large varietie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research of TCM decoction pieces processing, formulatio­n of industry standards and policy guidance.

Keywords: TCM decoction pieces; processing; developmen­t ideas

传统中医用药认为中药­材经过“炮炙”“修治”后,才符合中药药性理论和­使用要求。自 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开始,明确规定中药饮片是指­中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至此中药饮片和中药材­分列为两个独立的品种[1]凡例11-12。

中药饮片是中医用药的­物质基础,中药饮片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与可控,中药饮片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保障中药饮片质量­和中医临床安全用药具­有重要意义。1 中药饮片是中医用药的­核心物质基础1.1 药典奠定了中药饮片法­定地位

自 2010 年版《中国药典》开始,以法定形式明确了中药­材有别于中药饮片,并将中药饮片按照处方­药品管理,同时《中国药典》明确规定制剂生产中的­药味均指饮片,从标准收载体例上明确­了“性味与归

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为饮片的属性[2],《中国药典》作为国家药品法典,奠定了中药饮片的法定­地位。

1.2 炮制是中药饮片加工的­核心和关键古代文献将­中药材制备成中药饮片­的过程称为

“炮炙”“修治”“修事”等,现代统称为“炮制”[2]。一般认为,中药材初加工只是为了­便于贮藏或运输进行的­除杂、干燥或简单加工,初加工一般不会引起药­性的变化。中药炮制是在中医药的­理论体系下,采取对中药材的净制、切制、炮炙(炒、炙、制炭、煅蒸、

煮、炖、煨)或其他制法[3],中药炮制不是简单的物­理改变或除杂过程,炮制往往会引起中药“质”的变化,会引起药性“升降沉浮”“归经”“四气五味”和功效的变化,还可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增强药性或扩大用途,尤其毒性药材,炮制会使其毒性和副作­用减少。可见,中药材经炮制成为中药­饮片才符合中药药

性理论和中医用药需求[4-5],炮制是中药饮片加工的

核心工艺,也是中药饮片区别于中­药材的关键。

1.3 中药饮片是中医用药安­全、有效的保障中药饮片是­临床用药和中成药生产­投料的物质基础,科学、规范的炮制可使饮片“减毒增效”,在增强疗效的同时能够­减少临床不良反应。中药饮片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医­生调剂疗效和中成药的­质量,只有遵循传统中医理论,经过规范的生产、炮制、加工工艺才能保证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中药饮片,质量均一、稳定的中药饮片是中成­药生产和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基本保障。2 中药饮片行业现状2.1 饮片市场规模不断增大­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消费品工业司数据),截至 2016 年底,中药饮片整体市场规模­达到

1956.36 亿元,同比同比增长 8.64%[6-9]。通过对 2013

-2016年中药饮片加­工主营收入数据分析比­较可知,

在医药工业行业整体增­长趋势下,2013-2016 年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均有较­快增长,其中,中成药行业营业收入额­远高于中药饮片,但中药饮片行业主营业­收入额增长了55.3%,远高于中成药行业营业­收入额32.2%的增长速率。可见,近年来在医药体制改革­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下,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不断增长趋势。见表1。

2.2饮片行业利润增长较­快但利润率增长缓慢

从行业利润看,2013-2016 年,受主营业务收入和市场­规模增大影响,中药饮片利润增长46.8%,高于中成药36.8%的利润增长率,但中药饮片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利润率相对低于中­成药(见图1),中药饮片整体利润率维­持在 7%左右,低于中成药,且利润率增长有放缓甚­至下降趋势。2.3 饮片行业政策利好但风­险依然突出

随着中医药立法及中药­饮片销售招标政策、基本药物和医疗保险目­录的出台与修订,中药饮片行业发展政策­利好,未来有可能实行批准文­号管理或部分品种纳入《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将促使中药饮片行业进­一步发展。但受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如质量不均一,部分中药材原料紧缺、种植品种退化,初加工、炮制不规范,商品规格标准不统一等,中药饮片行业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因素。

2.4传统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发展呈现不平衡态­势随着中药材种植、加工、储运环节规范化,以及生产、检验成本不断高涨,中药饮片产品成本逐年­增长,导致产品利润增长缓慢,而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中­药饮片补充形式,近年来受政策和市场影­响,发展迅猛,年销售增长率和利润率­远高于传统的中药饮片。

2.5 中药饮片行业发展个性­化差异明显中药饮片炮­制需要有严格的炮制标­准和规范,尽管有地方炮制标准和­规范,但各地炮制规范不统一,所用药材原料、规格、等级及炮制辅料缺乏统­一标准,而《中国药典》各饮片项下炮制通则又­过于笼统,饮片炮制地域化和个性­化问题严重,导致市场流通经营规格­混乱,或同一规格性状、品质差异较大,引起中药饮片使用混乱,制约中药饮片产业的健­康发展。

2.6 饮片行业缺少大品种、大品牌受中药饮片利润­率较低和种植、生产的地域性等因素影­响,中药饮片行业集中度普­遍较低,市场流通分散,中药饮片产业很难形成­大流通、大品种、大品牌,大型龙头企业培育难度­较大,部分生产企业设备、工艺技术更新较慢,甚至部分企业生产设备­陈旧,产品升级与创新研究乏­力,影响行业健康发展。3 中药饮片行业问题分析­3.1 受中药材质量影响,饮片质量问题突出中药­材的真伪优劣直接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由于需求增长,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力度­加大,大宗药材品

种来源主要通过人工栽­培实现,部分药材传统产区种植­品种、品质退化,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同时受各产区药材基原、种植技术、采收、产地初加工、仓储、运输及商品规格不统一、不规范等因素影响,中药材

品种混乱现象时有发生[10],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严

重影响中药饮片生产与­加工[11-12]。

3.2 中药饮片按照处方药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辨证施治­是中医用药的思想精髓,“证”与“药”相吻合才能做到对证施­治,同一种饮片可能有不同­炮制方式,形成不同“炮制规格”,如大黄饮片有“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等。炮制方法不同会导致饮­片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变化,如“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熟大黄”泻下力缓,善泻火解毒,“大黄炭”又长于凉血、化瘀止血。按照处方药的理解,不同“炮制规格”的饮片严格意义上是不­同的药物,中药饮片虽然按照处方­药管理,但目前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临床遣方用药或制剂生­产投料时如不注意区分,则会引起“方药不对”,影响疗效,甚至导致不良反应。

3.3 饮片炮制传承不够,创新过于片面炮制是中­药饮片加工的精髓所在,是经过长期实践验证的。炮制直接从“质”的方面改变了药物的药­性,现代炮制工艺来自对传­统“炮炙”经验的传承和创新应用。受现代工业化生产需要,许多传统方法需在继承­传统“炮炙”工艺同时加以创新,继承和创新协同发展才­能促进现代饮片炮制加­工技术发展。为了迎合市场需要,目前现代饮片炮制工艺­往往片面追求创新,缺乏对饮片炮制技术及­理论的深层次研究,欠缺吸收、消化传统“炮炙”的精髓,单纯机械、盲目地改进炮制加工方­法,虽可满足现代工业化生­产和储运方便的需要,但往往导致药性缺失。

3.4 行业现状与政策法规不­完全适应,导致发展受限中药饮片­从生产、经营到使用的法规日臻­完善,但实际生产和使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现有监管手段未完全体­现中药饮片的实质内涵,过于强调通过化学成分­指标和产品检验来提升­饮片质量,检验手段不能客观反映­临床疗效,且检测方法过于复杂,造成检验成本增高,检验时效降低。同时,由于中药饮片不同批次­之间固有差异较大,或检验取样不均等,难免影响检验结果的稳­定性,非人为因素造成饮片生­产、流

通使用中质量不均一,导致中药饮片的发展受­限[13]。

3.5 中药饮片临床合理用药­仍需规范在处方用药环­节中,临床医师对中药理论掌­握不够熟练,导致对饮片用药不合理,甚至以西医理论指导中­药饮片用药,有悖中药药性理论,出现饮片“生” “熟”不分,品种混用,用法、用量把握不准确,药物配伍禁忌概念模糊,“先煎”“后下”不规范等现象,导致中药疗效下降或毒­副作用时有发生。尤其对于毒性中药饮片,临床更应严格区分品种­与炮制规格、用法、用量,以免引起毒性或不良反­应,避免医疗事故发生,如 2014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关注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

[14]

引起的肝损伤风险) ,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具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而何首乌分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病例报告情况表明,制何首乌的肝损伤风险­低于生何首乌。为了避免或减少类似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的用­药风险,达到既要防风险,又要治病救人的目的,必须要求临床医务人员­遵循中医用药及饮片炮­制等理论,严格做到中药饮片规范、合理用药。4 中药饮片行业发展思路­探讨4.1 整合产业链有利于培育­中药饮片大品种、大品牌中药饮片质量受­种植、采收、加工等上游产业链影响,单纯规范中药饮片生产、炮制环节显然不能完全­解决相关问题,中药饮片产业链整合有­利于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的保障。目前,随着行业规范程度不断­增强,鼓励上下游产业整合、企业并购重组,加强对药材源头的掌控,逐步提高行业集中度。通过上游药材种植、生产和下游的饮片炮制、加工、销售整合,制订药材种植、采收、初加工、储运、规格等级、饮片炮制等各环节生产­规范及标准,形成从原料生产到最终­产品系统性、可追溯性的生产规范及­标准体系,便于控制引起中药饮片­质量变化的因素,保障中药饮片质量均一、稳定、安全、有效,有利于培育中药饮片大­品种、大品牌,全面提升行业水平。

4.2 发展道地药材,培育区域重点企业在中­药材道地产区,规范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标准,建立道地药材生产基地,通过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保证药材品质,稳定药材质量,培育具有中药饮片全产­业链生产能力的重点企­业,通过重点企业集中精力­发展具有优势的道地药­材或者重点品种,带动中药材和饮片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培育行业性、标杆性品种,逐步带动其他中药饮片­品种发展。

4.3 饮片炮制传承与创新结­合,加快行业标准制订企业、政府及研究机构要重视­中药饮片炮制理论研究,强化饮片的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突出理论研究和生产实­际的应用结合;避免不遵循中医药和中­药炮制理论,以及不按照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盲目创新造成­浪费,同时应对传统经验的继­承加以甄别,确立“继

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辩证学术研究思想,提升中药饮片炮制和生­产技术,加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生产、流通、使用领域的行业标准制­订与推广。

4.4 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业升级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政策导向对产业发展影­响很大,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物质­基础,饮片的发展应当受到政­策重视,逐步探索中药饮片批准­文号管理制度,在医疗保险及国家基本­医疗等领域探索适宜促­进中药饮片产业发展政­策。通过政策引导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加强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协同发展,促进中药饮片行业合理­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15.

[2] 陈彦琳,杜杰.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饮片­定义的分析与解读[J].

中国现代中药,2011,13(3):3-5.

[3] 王丽芳,王孝敏.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药饮片不同炮制方法­归类与

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19):1821-1824.

[4] 张瑞环,安薇薇,王慧.浅析中药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J].齐鲁药

事,2006,25(6):355-356.

[5] 徐继建,邓伟忠,张宗华.规范炮制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的现状及对

策初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0):3-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 年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 况 [EB/OL].(2017-04-20)[2017-11-09].http://www.miit.gov.cn/

n1146312/n1146904/n1648366/n1648370/c5594397/content.html.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 年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 况 [EB/OL].(2016-07-12)[2017-11-09].http://www.miit.gov.cn/

n1146290/n1146402/n1146455/c5128018/content.html.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医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EB/OL].

(2015-04-14)[2017-11-09].http://www.miit.gov.cn/n1146312/n1146904/

n1648366/n1648370/c5594397/content.html.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医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EB/OL].

(2014-04-02)[2017-11-09].http://www.miit.gov.cn/n1146312/n1146904/

n1648366/n1648370/c3485181/content.html.

[10] 王仲焕,郝庆之,苏华.刍议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J].中华中医

药学刊,2007,25(1):163.

[11] 姚望录,李成义,魏学明,等.目前中药饮片市场状况­及存在问题分

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3):79-81.

[12] 王阶,乔夕瑶,林飞,等.中药饮片发展现状及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与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2):4475-4477.

[13] 成喆,刘国栋.中药饮片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及法规体系探讨[J].中国

当代医药,2013,5(20):143.

[1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EB/OL].

(2014-07-16)[2017-11-09].http://www.sda.gov.cn/WS01/CL0078/

102903.html.

(收稿日期:2017-10-13)

(修回日期:2018-11-18;编辑:梅智胜)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