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L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于聚类和因子分析的­中医治疗大肠癌方剂用­药规律研究

【引文格式】莫朵朵,刘秀峰,詹秀菊.基于聚类和因子分析的­中医治疗大肠癌方剂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7,41(2):12-16.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7.02.004

- 莫朵朵,刘秀峰,詹秀菊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基金项目:广州中医药大学“薪火计划”资助项目(XH20160105) 第一作者:莫朵朵,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药信息­学。E-mail: 785061007@qq.com通讯作者:刘秀峰,教授,研究方向为医药数据处­理,肿瘤信息学。E-mail: 385333017@qq.com

摘要:目的 探索大肠癌患者中医用­药的聚集现象,从中发现和探索治疗大­肠癌的组方用药规律。

方法 通过收集 CNKI 数据库中有关中医治疗­大肠癌的医案文献,检索符合条件的中医药­治疗性文献医案 137 例,采用 SPSS 21.0 导入数据,采用分析功能中系统聚­类法之组间联接法,区间采用 Pearson 相关性。以高频中药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 93 篇医案文献,137 例符合标准的医案,使用中药共 203 味,药味总频次 1760 次。在 24 味高频中药中,其中与气有关的药物有 9味,占高频中药总频次的 44.79%。聚类分析分为 8 类,因子分析提取出了 8 个公因子。结论 中药治疗大肠癌有规律­可循,辨证用药多以补虚药、清热药为主,配伍严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是­研究医案的可行方法,但仍需要更多的对照研­究。

关键词:大肠癌;用药规律;聚类分析;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35.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707(2017)02-0012-05

Study on Medication Regulariti­es of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Based on Clustering and Factor Analysis

MO Duo-duo, LIU Xiu-feng*, ZHAN Xiu-ju

(School of Med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ggregatio­n of TCM for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To discover and explore the objective compound medication regulariti­es. Methods Medical articles about TCM treatment for colorectal cancer in CNKI were collected. 137 medical cases meeting the requiremen­t of TCM treatment were obtained. SPSS 21.0 was used to import data. The group connection method of systematic clustering method in analytic function was used,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was used in interval. Chinese materia medica with high frequency was set as variables to conduct clustering and factor analysis. Results 93 medical records were screened, with 137 cases correspond­ing to the specificat­ion, 203 kinds of Chinese materia meidca, and 1760 times of frequency. Among the 24 kinds of high frequency Chinese materia medica, 9 kinds were related to Qi, accounting for 44.8% of the total frequency of high frequency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lustering analysis could be divided into 8 types, and 8 common factors were extracted from factor analysis. Conclusion There are regulariti­es of TCM treatment for colorectal cance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diagnosis and prescripti­ons

should mainly use tonic medicine and heat-clearing medicine, with rigorous compatibil­ity. Clustering and factor analysis are feasible methods to study medical cases, but still need more controlled studies.

Key words: colorectal cancer; medication regulariti­es; clustering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近年来,我国的大肠癌发病率节­节攀升,据中国抗癌协会公布的­数据,中国内地大肠癌发病率­以4.71%逐年递增,远超 2%的国际水平。且大肠癌的早期发现水­平和民众筛查意识较低,大部分患者都在晚期才­确诊癌症,这就导致患者的术后存­活率大大的降低。而随着大肠癌筛检普查­及诊疗方法的不断

[1-2]改进,其 5 年生存率在更多的患者­中得到提高 。在西医对大肠癌术后放­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复发转移等问题上,中医药的作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医认为脾虚、热毒、血瘀、痰阻等是密切影响大肠­癌的发病因素,通过辨证论治,分型治疗,结合分期治疗、专方专药、中药外治等方案,临床上有

[3]

不可替代的优势 。本文采用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法,对中医治疗大肠癌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检索 1979 年 1 月- 2015 年 12 月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CNKI)中的有关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文献。

1.2 检索方法

以“大肠癌”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癌”为关键词进行一次检索,以“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等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

1.3 统一药名

所有中药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

[5]

年版)》 为准,若出现其未收录的药物,则以《中

[6]

药大辞典》 为准。如医案中出现的“姜半夏”或“法半夏”,统归为“半夏”,半夏炮制品根据炮制工­艺不同,其成品在性状上也略有­不同。姜半夏偏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善和胃燥湿。半夏入药应根据不同的­病症特点,合理选用相应的炮制品,以保证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

1.4 纳入标准

⑴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结直肠癌的患者;⑵西医明确诊断为大肠癌,具有明确的症状、证候分型、治疗方药的文献;⑶疗效判断为有效。

1.5 排除标准

⑴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文献;⑵患有其他严重的肾病、精神病、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⑶癌症

已发生转移,并以其他疾病为主要表­现的医案; ⑷不同时具备四诊信息、证候和治疗中药的文献。

1.6 统计方法

聚类分析是对研究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因子分析是将多个变量­综合为较少数量的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关系,属于

[4]

利用降维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医案按 3 个模块(四诊信息、证候、方药)把信息录入到 Excel 2010 表中,并进行双人核对,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将收集到的病例信息进­行量化,有为 1,无为 0,全部数据由专人录入,再由专人进行审核校对,并通过软件进行校验,以观察数据的缺失状况。将采集到的信息导入 SPSS 21.0 软件中,对 3 个模块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了解变量的分布,再对 24 个高频中药采用组间链­接的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度量标准中的区间选择 Pearson 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旋转方法选择最大四次­方值法进行因子分析。

2 结果

选取符合标准的中医治­疗大肠癌的医案文献共­93 篇,选取符合标准的医案 137 例,建立中医辨证治疗大肠­癌的文献数据库。

2.1 频数分析

本研究中中医治疗大肠­癌使用中药共 203 味,药味总频次 1760 次。表 1 为出现频次> 15%的 24味中药,出现总频次为 931 次。由表 1 可知,出现频率高的药物主要­有白术、黄芪、茯苓、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党参、陈皮等,总结出有 9 味药与“气”有关,出现总频次为 417 次,占 24 味药总频次的 44.79%;其中与“补气”有关的药有白术、黄芪、党参、山药、甘草、白扁豆 6 种,总频次 301次,占 24 味药总频次的 32.33%;与“理气”有关的药有陈皮、木香、枳壳 3 味,总频次为 116 次,占 24 味药总频次的 12.46%。由此可见,大肠癌的中医药治疗与“气”有主要关联。表2 是对这 24 味高频药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大肠癌的内服中药­集中分布在补气药等1­1 类药中。

2.2 聚类分析

对 24 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采用组间

链接,度量标准中的区间采用 Pearson 相关性,统计量中的方案范围,一般设为 3~10 类。结合中医理论,认为将 24 味中药聚为 8类比较合适。由图1 可知:类一为白术、黄芪、茯苓、党参、陈皮、白芍、木香、苍术、黄连;类二为薏苡仁、半夏;类三为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八月札;类四为败酱草、白扁豆、山药、厚朴;类五为甘草、枳壳;类六为当归;类七为地榆、苦参;类八为柴胡。

2.3 因子分析

对这 24 位中药进行因子分析, Bartlett 球形度检验卡方值为 1111.305,显著性检验 P 值为 0.000,达到极显著的水平。KMO 的值为 0.547,>0.5,说 明适合做因子分析,但却< 0.7,说明该因子分析的样本­取样适合度不是特别高,可能做出的因子模型不­是很完善,但值得检验。采用主成分法,可以看出,初始值特征值> 1 的成分共计 8 个,因此抽取了公因子 8 个,方差贡献率共 66.135%。旋转采用最大四次方值­法,得到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四分旋转法的­旋转成分矩阵图,见表 3。将各药物归入其贡献值­最大的公因子,则各公因子包含的药物­分别是因子 1:茯苓、白术、党参、陈皮、木香、八月札;因子 2:地榆、败酱草、白扁豆、厚朴、当归;因子 3:黄连、苍术、半夏;因子 4:白芍、柴胡;因子 5:山药;因子 6:甘草、枳壳、黄芪;因子 7:苦参;因子 8:半枝莲、薏苡仁、白花蛇舌草。

3 讨论

3.1 药物频数分析

从表 1 可见,治疗大肠癌的 24 味高频药中,有8 味药为补虚药,占 33.33%,有 5 味药为清热药,

[7]

占 20.83%。这与司富春等 发现补虚药和清热药占­治疗大肠癌中药前两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而补虚药中又以补气药­最多见,有 6 味药。由此可见, “气”在大肠癌的发病病机中­所占的比重。所以治疗上,重视在健脾补虚的同时­配合清热解毒和化痰去­燥类的药,如《医学心悟》所述:“夫积聚、症瘕之症,有初、中、末之三法焉。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及其所积日久,气郁渐深,湿热相生,块因渐大,法从中治,当祛湿热之邪,削之软之,以底于平。但邪气久客,正气

[8]必虚,须以补泻迭相为用” 。若纯用“补”则邪气益固,纯用“泻”则正气随脱,此证未愈,彼病益深,所以必须攻、补同用。

3.2 药物聚类分析

类一中, 9 味药都归脾经,药效集中体现在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类二由温化寒痰药、利水消肿药组成。类三由抗癌药配合舒肝­理气、清热解毒药组成。类四中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生津益肺、行气消积之药同用,提示该证型热、湿、积而不化,气滞不行;其中败酱草、白扁豆、厚朴都归胃经, 而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类五中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枳壳破气、行痰、消积;体现了该证型湿热、瘀毒、气滞的病机;类六中突出补血、活血之功能,大肠癌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患病之人长期受疾患缠­身,致机体气血极度耗损,所以补益气血是治疗大­肠癌的基本。类七中的药具有止血凉­血、清热解毒、收敛止泻及抑制肿瘤的­作用。类八中的柴胡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之效。

由药物聚类可知,大肠癌与脾有着密切关­系,致病以“脾虚”为先,治病则“健脾”成为关键环节。这与大肠癌的病机以虚­证为本[ 9],且以脾虚为

[10] [11]

主 的结论相一致。侯风刚等人 对肠癌的证候调查分析,也验证了大肠癌以虚证­为主的结论。

3.3 药物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因子 1 由利水消肿、补气、理气之品组成,说明“气”的调理在治疗大肠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说明治疗大肠癌,治“气”的重要性。因子 2 中有抑制肿瘤功效的凉­血止血药地榆,具有祛瘀功效的清热解­毒药败酱草,以及补气的白扁豆、行气消积的化湿药厚朴、润燥滑肠的补血药当归­等,适用于气血亏虚、瘀毒阻滞证的治疗。因子 3 由清热燥湿药黄连、化湿药苍术、燥湿化痰并温化寒痰药­半夏组成,针对

大肠癌的寒湿之证进行­治疗。因子 4 由平肝止痛、养血调经的补血药白芍,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解表药柴胡­组成。因子 5 为山药,是健脾益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补气药。因子 6 有升阳利水、生津养血、行滞通痹的补气药黄芪,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甘草,破气、行痰、消积理气药枳壳组成,3 味药都与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黄芪补气,甘草益气,枳壳破气,体现大肠癌治疗中治“气”的理念。因子 7 为清热燥湿药苦参。因子 8 由健脾补中的利水消肿­药薏苡仁和具有抗癌作­用的清热解毒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组成,可见抗癌之时,清热解毒具有关键作用。

4 小结

依据统计可知,治疗大肠癌常用的 24 味中药,归脾经的药最多,有 17 味,这也验证了大肠癌在治­疗上主要针对脾而治。主要以健脾益气之药为­主,配合使用清热、解毒、化瘀、祛湿之药。从高频使用药物可知,健脾益气药显著居多,印证了脾虚为肠癌之本,治疗大肠癌,尤其是对于具有虚证表­现

[12]

的患者,健脾已经成为首要任务 。

目前应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疾病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已多­有报道[13- 19],但对治疗大肠癌的中药­进行因子分析的研究却­不多,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是­研究证素及其组合规律­的主要方法[ 20],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医案­进行研究可行且更加科­学化。本文旨在探究中药治疗­大肠癌的用药特点及药­物的聚集现象,因疾病的复杂性、患者的特异性和研究需­求与方式的多样性,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所以仍然需要更多的试­验与对比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 SUGARBAKER PH. Colorectal cancer metastases: a surgical

perspectiv­e[J]. Surgical Onc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3,22(2):289-298. [2] LAW WL, CHOI HK, LEE YM, et al. The impact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n long-term outcomes following curative resection for colorectal cancer[J]. 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2007,14(9):2559-2566. [3] 端梓任,王建华,霍介格.大肠癌的中医药治疗现­状与不足[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0):192-194. [4] 黄子天,刘小斌.名老中医癫痫医案方药­的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1):1260-1261. [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6]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 [7] 司富春,岳静宇.近 30 年大肠癌中医证型和用­药规律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7):1929-1931. [8] 程国彭.医学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23. [9] 曹洋,刘展华,陈志坚.陈锐深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J].中医药学刊,2005,23(10):1750-1751. [10] 白建平,邓宏,张海波,等.刘伟胜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简介[J].新中医,2010,42(11):132-133. [11] 侯风刚,岑怡,贯剑,等.肠癌中医症状证候临床­调查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32-34. [12] 刘静,张军,朱琦.中医药治疗大肠癌辨证­用药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166-1167. [13] 林丰夏,雷彩云,丁陈陈,等.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用­药规律探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5):8-11,14. [14] 魏玉霞,严季澜,李柳骥,等.基于多元统计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分析[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6):73-76. [15] 吕翠田,牛亚南,陈玉龙,等.食管癌中医证素特点及­组合规律的文献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10):2457-2459. [16] 丁曼旎,方晓阳,朱建平.中国古代烟熏避疫方的­用药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9):3095-3098. [17] 刘海涛,施家希,罗丹,等.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用药规律文献研­究[J].中医杂志,2016,57(16):1421-1425. [18] 孟伟,王希法,马苏林,等.基于古籍医案文献数据­的心力衰竭用药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3):898-900. [19] 韩洁茹,柳成刚,常佳怡,等.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黄疸病用药规律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3,30(2):65-67. [20] 何伟,程淼,乔文彪,等.证候要素及其演变规律­研究方法探析[J].中医杂志,2013,54(11):901-904.

(收稿日期:2016-12-15) (修回日期:2016-12-25;编辑:魏民)

 ??  ??
 ??  ?? 表 1 大肠癌医案中常用中药­频数分布情况
表 1 大肠癌医案中常用中药­频数分布情况
 ??  ??
 ??  ?? 表 3 治疗大肠癌出现频次>15%的24味中药的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表 3 治疗大肠癌出现频次>15%的24味中药的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